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医疗AI专题:AI浪潮已至,医药产业升级来袭,抓住解决核心需求、可商业化落地的公司

医疗AI专题:AI浪潮已至,医药产业升级来袭,抓住解决核心需求、可商业化落地的公司

研报

医疗AI专题:AI浪潮已至,医药产业升级来袭,抓住解决核心需求、可商业化落地的公司

  核心观点   AI浪潮来袭,医疗端产业升级紧随其后,把握其中可商业化方向   AI浪潮下带来各行各业产业变革机会。而在人工智能的所有应用中,医疗行业位列首位。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2020年AI+医疗已占人工智能市场的18.9%,市场规模为66.25亿元,预计2020-2025年CAGR为39.4%。   人工智能也开启医疗健康行业发展的新时代,AI赋能多维触达,提升医药上中下游全产业链。通过AI为传统的医药产业链赋能,带来产业变革,而其价值体现在扩容(新产品)、降本(减少费用)、增效(提高效率)这三个方面。从AI为医药产业链赋能的价值角度,考虑商业化落地的场景、进程以及节奏上看,我们认为AI在医疗端的AI+医疗服务、制造端的AI+医疗器械、研发端的AI+医药研发这三个大方向大有可为。   AI+医疗服务:触达医疗各大终端,商业化走在前列   通过整合现有的医疗资源和技术,人工智能将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误诊率、优化治疗方案、提升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这将不仅有助于提高整体医疗水平,还将为医疗机构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其中部分场景处于商业化水平领先位置。   检验/病理诊断:通过高精度高质量AI识别,帮助医生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和速度。   院内信息化:通过智能化的病历管理、患者信息管理和医疗资源调度,AI能够提高医疗机构的工作效率。   AI医疗助理:通过在线医疗平台,AI可以为患者提供远程诊断、病症咨询、药物推荐等服务。   医疗解决方案:通过AI技术提高医疗整体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加速行业数字化转型。   AI+医疗器械:拓展器械生命周期,优化人机交互,提升诊断精准度和病人预后效果   AI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应用从形式上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单独以软件形式,一类是与设备等硬件相结合的形式,广泛应用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   (1)AI+影像设备:将人工智能技术嵌入各类诊断、治疗、监护、康复医学装备中,具体如AI人工智能技术在扫描、图像重建、分析等多方面全流程赋能影像诊断设备,如在消化内镜检查过程中,给医生提供检查导航等功能。   (2)AI辅助诊断:通过分析处理CT/MRI/超声等大型诊断影像数据、组织病理图像数据、生理电信号、DNA测序数据等多种数据辅助医务人员进行临床诊断决策的产品,具体应用包括AI肺结节辅助诊断、AI甲状腺超声辅助诊断、AI宫颈细胞辅助诊断等。   (3)AI辅助治疗:目前主要应用在医疗手术机器人领域以及AI放疗领域。医疗手术机器人术前手术路径规划、术中辅助导航,康复机器人可实现便携式穿戴,重建脑-肢体闭环神经环路,有效解决了目前卒中康复策略患者被动参与、干预手段单一、治疗模式不精准的技术痛点。AI放疗主要是与放疗设备相结合,放疗前规范靶区的勾画,自动化分割图像,正式放疗过程中,对肿瘤及正常器官进行监控,根据器官位置的变化调整治疗位置,使照射野紧紧追随靶区。   AI+医药研发:底层突破降本增效,提高新药研发成功率   目前药物研发和用药安全是AI技术在制药领域的主要应用,尤其是前端的药物发现环节,其中靶点确认、分子生成是当前AI赋能的重点领域,化学反应设计是AI技术应用取得进展的环节之一。   AI制药作为新兴领域,复杂且多学科交叉,技术壁垒、人才壁垒高,当前市场参与者也呈现多元化格局,大型药企包括传统药企和CRO公司,互联网企业以及初创企业都依据各自的优势快速切入布局当中。   相关标的   AI+医疗服务:建议关注商业化能力靠前的领域和公司,推荐(已覆盖)润达医疗、健麾信息、艾隆科技;关注安必平、麦克奥迪、迪安诊断、美年健康、卫宁健康、创业慧康等。   AI+医疗器械:建议关注存量设备铺设多,数据资源丰富且已在AI领域前瞻布局的设备类企业,具体包括迈瑞医疗、万东医疗、澳华内镜、开立医疗、理邦仪器、乐普医疗、天智航、微创机器人-B、伟思医疗、麦澜德等。   AI+医药研发:建议关注具有强大资金支持,人才储备以及优质数据资源的CXO头部标的,如药明康德等;以及具有先发优势率先布局AI相关技术的特色标的,如成都先导、泓博医药、药石科技和皓元医药等。   风险提示   新药研发失败的风险;药物临床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审批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上市产品销售浮动;行业政策不确定性。
报告标签:
  • 医疗服务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893

  • 发布机构: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3-04-03

  • 页数:

    68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核心观点

  AI浪潮来袭,医疗端产业升级紧随其后,把握其中可商业化方向

  AI浪潮下带来各行各业产业变革机会。而在人工智能的所有应用中,医疗行业位列首位。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2020年AI+医疗已占人工智能市场的18.9%,市场规模为66.25亿元,预计2020-2025年CAGR为39.4%。

  人工智能也开启医疗健康行业发展的新时代,AI赋能多维触达,提升医药上中下游全产业链。通过AI为传统的医药产业链赋能,带来产业变革,而其价值体现在扩容(新产品)、降本(减少费用)、增效(提高效率)这三个方面。从AI为医药产业链赋能的价值角度,考虑商业化落地的场景、进程以及节奏上看,我们认为AI在医疗端的AI+医疗服务、制造端的AI+医疗器械、研发端的AI+医药研发这三个大方向大有可为。

  AI+医疗服务:触达医疗各大终端,商业化走在前列

  通过整合现有的医疗资源和技术,人工智能将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误诊率、优化治疗方案、提升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这将不仅有助于提高整体医疗水平,还将为医疗机构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其中部分场景处于商业化水平领先位置。

  检验/病理诊断:通过高精度高质量AI识别,帮助医生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和速度。

  院内信息化:通过智能化的病历管理、患者信息管理和医疗资源调度,AI能够提高医疗机构的工作效率。

  AI医疗助理:通过在线医疗平台,AI可以为患者提供远程诊断、病症咨询、药物推荐等服务。

  医疗解决方案:通过AI技术提高医疗整体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加速行业数字化转型。

  AI+医疗器械:拓展器械生命周期,优化人机交互,提升诊断精准度和病人预后效果

  AI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应用从形式上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单独以软件形式,一类是与设备等硬件相结合的形式,广泛应用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

  (1)AI+影像设备:将人工智能技术嵌入各类诊断、治疗、监护、康复医学装备中,具体如AI人工智能技术在扫描、图像重建、分析等多方面全流程赋能影像诊断设备,如在消化内镜检查过程中,给医生提供检查导航等功能。

  (2)AI辅助诊断:通过分析处理CT/MRI/超声等大型诊断影像数据、组织病理图像数据、生理电信号、DNA测序数据等多种数据辅助医务人员进行临床诊断决策的产品,具体应用包括AI肺结节辅助诊断、AI甲状腺超声辅助诊断、AI宫颈细胞辅助诊断等。

  (3)AI辅助治疗:目前主要应用在医疗手术机器人领域以及AI放疗领域。医疗手术机器人术前手术路径规划、术中辅助导航,康复机器人可实现便携式穿戴,重建脑-肢体闭环神经环路,有效解决了目前卒中康复策略患者被动参与、干预手段单一、治疗模式不精准的技术痛点。AI放疗主要是与放疗设备相结合,放疗前规范靶区的勾画,自动化分割图像,正式放疗过程中,对肿瘤及正常器官进行监控,根据器官位置的变化调整治疗位置,使照射野紧紧追随靶区。

  AI+医药研发:底层突破降本增效,提高新药研发成功率

  目前药物研发和用药安全是AI技术在制药领域的主要应用,尤其是前端的药物发现环节,其中靶点确认、分子生成是当前AI赋能的重点领域,化学反应设计是AI技术应用取得进展的环节之一。

  AI制药作为新兴领域,复杂且多学科交叉,技术壁垒、人才壁垒高,当前市场参与者也呈现多元化格局,大型药企包括传统药企和CRO公司,互联网企业以及初创企业都依据各自的优势快速切入布局当中。

  相关标的

  AI+医疗服务:建议关注商业化能力靠前的领域和公司,推荐(已覆盖)润达医疗、健麾信息、艾隆科技;关注安必平、麦克奥迪、迪安诊断、美年健康、卫宁健康、创业慧康等。

  AI+医疗器械:建议关注存量设备铺设多,数据资源丰富且已在AI领域前瞻布局的设备类企业,具体包括迈瑞医疗、万东医疗、澳华内镜、开立医疗、理邦仪器、乐普医疗、天智航、微创机器人-B、伟思医疗、麦澜德等。

  AI+医药研发:建议关注具有强大资金支持,人才储备以及优质数据资源的CXO头部标的,如药明康德等;以及具有先发优势率先布局AI相关技术的特色标的,如成都先导、泓博医药、药石科技和皓元医药等。

  风险提示

  新药研发失败的风险;药物临床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审批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上市产品销售浮动;行业政策不确定性。

中心思想

  • AI 浪潮推动医疗产业升级: 本报告核心观点是,人工智能 (AI) 浪潮正在推动医疗行业发生深刻变革,带来产业升级的巨大机遇。
  • AI 医疗市场潜力巨大: 医疗行业是 AI 应用的首要领域,市场规模持续高速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高复合增长率。
  • 三大方向商业化前景广阔: 报告重点关注 AI 在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和医药研发三大领域的应用,认为这些领域商业化落地前景广阔。
  • 投资建议: 报告提供了针对不同细分领域的投资标的建议,为投资者把握 AI 医疗领域的投资机会提供参考。

主要内容

1. 医疗 AI 行业概况

  • 1.1 规模及现状: 医疗 AI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0 年已占人工智能市场的 18.9%,预计 2020-2025 年 CAGR 为 39.4%。
  • 1.2 历史发展: 医疗 AI 经历了算法迭代、深度学习拓展等阶段,目前已进入商业化加速期,多个 AI 医疗器械获得 NMPA 批准。
  • 1.3 价值体现: AI 赋能医疗全产业链,在上游研发、中游制造、下游医疗终端均能带来价值提升,包括扩容、降本、增效。
  • 1.4 商业化模式探讨: 商业模式包括平台服务、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各有核心壁垒。
  • 1.5 重点关注方向: 重点关注 AI+医疗服务、AI+医疗器械、AI+医药研发三大方向,这些方向商业化落地前景较好。

2. AI+医疗服务

  • 2.1 检验/病理诊断: AI 在检验诊断和病理诊断中应用,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效率,相关标的包括润达医疗、金域医学、安必平等。
  • 2.2 院内信息化: 政策推动下,院内信息化加速发展,AI 赋能电子病历、智能导诊、智能预警等,相关标的包括卫宁健康、创业慧康等。
  • 2.3 AI 医疗助理: 生成式 AI 提升 C 端医疗可及性,AI 赋能远程诊断、用药指导等,互联网医疗迎来升级,相关标的包括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等。
  • 2.4 医疗解决方案: 医疗大数据解决方案市场增长迅速,相关标的包括医渡科技等。

3. AI+医疗器械

  • 3.1 无创 FFR: 人工智能技术推动 FFR 从有创向无创转变。
  • 3.2 AI-ECG: 动态心电监测,拓展院内和院外多场景应用,相关标的包括乐普医疗。
  • 3.3 影像 AI: 影像 AI 应用广泛,包括肺结节诊断、视网膜影像等,相关标的包括迈瑞医疗、万东医疗等。
  • 3.4 AI 智能消融: 心脏电生理消融手术领域已广泛运用。
  • 3.5 AI 放疗: 解决物理师短缺,缩小地区医疗资源差异。
  • 3.6 AI 医疗机器人: 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纷纷推出,相关标的包括伟思医疗、天智航等。

4. AI+医药研发

  • 4.1 AI 制药: AI 制药底层突破降本增效,提高新药研发成功率,市场参与者多元,商业模式包括软件供应商、AI+CRO、AI+Biotech,相关标的包括英矽智能、晶泰科技、百图生科等。
  • 4.2 AI+CRO: 核心 CXO 企业积极拥抱 AI,抢占先发优势,相关标的包括药明康德、成都先导、泓博医药等。

5. 投资逻辑及标的梳理

  • 投资逻辑: 把握 AI 在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医药研发三大领域的投资机会。
  • 相关标的: 报告提供了各细分领域的投资标的建议,包括润达医疗、健麾信息、艾隆科技、迈瑞医疗、药明康德等。

6. 风险提示

  • 新药研发失败风险、药物临床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审批进度不及预期风险、上市产品销售浮动、行业政策不确定性。

总结

本报告深入分析了 AI 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现状、发展趋势和投资机会。 报告指出,AI 医疗市场潜力巨大,商业化前景广阔,并重点关注了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和医药研发三大领域。 报告提供了详细的行业分析、商业模式探讨和投资标的建议,为投资者提供了全面的参考。 同时,报告也提示了相关风险,为投资者提供了风险管理方面的建议。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68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