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业深度报告:AI赋能化工之一-AI带动材料新需求

化工行业深度报告:AI赋能化工之一-AI带动材料新需求

研报

化工行业深度报告:AI赋能化工之一-AI带动材料新需求

  AI浪潮下,化工材料迎来新发展   算力大幅提升,液冷技术成为大势所趋,氟化液大有可为   AI技术迅猛发展,极大增加了相关产业对高性能算力的需求,进而对设备散热冷却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来看,液冷更适用于高密度功率的数据中心,其中浸没式液冷具有明显优势。根据《中国液冷数据中心发展白皮书》,保守估计2025年中国液冷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将达1283.2亿元,其中浸没式液冷占526.1亿元。氟化液是浸没式液冷的理想冷却液,目前我国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未来大有可为。涉及标的:   1)氟化液:   I.巨化股份(5000吨/年巨芯冷却液(一期1000t/a),一期实施1000吨/年现已投入运营。项目产品主要有JHT电子流体系列、JHLO润滑油系列以及JX浸没式冷却液等产品)、   II.新宙邦(六氟丙烯下游的含氟精细化学品,含氟冷却液(氟化液)顺利通过行业知名客户认证,实现批量交付)、   III.永和股份(1万吨/年全氟己酮项目副产六氟丙烯三聚体可以应用于冷却液领域)、   IV.润禾材料(公司硅油和改性硅油可用于冷却液生产)等。   AI芯片是人工智能核心,推动半导体材料大发展   AI芯片系AI的核心,将在AI浪潮下获得快速发展和应用。半导体材料是芯片的基石,受益于AI需求拉动,半导体材料将获得更大发展空间,技术变革和国产替代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半导体材料主要分为制造材料(硅片/化合物半导体、光刻胶、湿电子化学品、电子气体、掩膜版、CMP抛光液和抛光垫、溅射靶材等)及封装材料。其中,半导体几大核心耗材我国国产率均较低,国产替代需求旺盛,有望在AI快速发展中实现需求大增与技术突破。涉及标的:   1)光刻胶:彤程新材、晶瑞电材、久日新材、万润股份、雅克科技、容大感光、南大光电等;   2)湿电子化学品:江化微、格林达、晶瑞电材、飞凯材料、多氟多、兴发集团等;   3)电子气体:昊华科技、巨化股份、雅克科技、硅烷科技、杭氧股份、凯美特气、和远气体、金宏气体、华特气体、正帆科技等;   4)掩膜版:清溢光电、路维光电等;   5)CMP抛光液和抛光垫:安集科技、鼎龙股份、江丰电子等;   6)溅射靶材:江丰电子、隆华科技、阿石创、有研新材等。   AI带动设备及元器件需求,高频高速PCB有望成主流,PCB产业链有望重塑和受益印制电路板(PCB)是电子产品的关键电子互联件,被誉为“电子产品之母”。AI快速发展要求高算力,对设备、电子元器件数量和质量也提出更多更新的要求,将带动PCB需求新增长,高频高速PCB有望成为未来发展主流。根据Prismask,预计2026年我国PCB产值将达到546亿美元。PCB产业链相关材料的需求有望在新发展格局下获得重塑,涉及标的:   1)电子树脂:中化国际、宏昌电子、东材科技、圣泉集团等(环氧树脂),巨化股份、昊华科技、东岳集团、鲁西化工等(PTFE),普利特、金发科技、沃特股份等(LCP);   2)电解铜箔:诺德股份、嘉元科技、中一科技等;   3)电子级玻纤纱:中国巨石、中材科技、宏和科技、长海股份等;   4)硅微粉:联瑞新材、雅克科技等;   5)电子PI薄膜:瑞华泰、国风新材等。   新型显示技术是AI呈现的窗口,有望引领光学显示材料新一轮发展   显示作为数字时代信息显示载体与人机交互的窗口,成为接收视觉信息的重要端口,显示产业正在和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新兴产业深度融合。AI的诸多领域需要新型显示技术作为呈现载体,AI带来的新需求将引领新型显示快速发展,相关显示及光学材料有望受益。我国光学膜、OLED发光材料、OCA胶等材料仍处二三梯队,落后于美日韩等企业,国产替代需求较高。涉及标的:   1)OLED材料:万润股份、濮阳惠成、瑞联新材、奥来德、莱特光电等;   2)OCA胶:斯迪克等;   3)光学膜:东材科技、长阳科技、双星新材、激智科技、三利谱等;   4)偏光片:杉杉股份、三利谱等。   行业评级:AI大潮有望带动产业链迎来大时代。化工行业作为各行业的材料根基,有望迎来全新的发展格局。AI带动下,相关化工材料需求有望保持可持续增长,AI促进下技术进步与革新的脚步有望加快,同时我国“卡脖子”材料有望加速国产化替代进程。综合考虑AI对化工行业的赋能和带动效应,维持基础化工行业“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AI技术发展和需求增长不及预期、新建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新材料技术开发和国产替代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行业竞争加剧、国际局势动荡、行业政策大幅变动、关注公司业绩增长不及预期等。
报告标签:
  • 化学原料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759

  • 发布机构:

    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3-04-12

  • 页数:

    71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报告摘要

  AI浪潮下,化工材料迎来新发展

  算力大幅提升,液冷技术成为大势所趋,氟化液大有可为

  AI技术迅猛发展,极大增加了相关产业对高性能算力的需求,进而对设备散热冷却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来看,液冷更适用于高密度功率的数据中心,其中浸没式液冷具有明显优势。根据《中国液冷数据中心发展白皮书》,保守估计2025年中国液冷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将达1283.2亿元,其中浸没式液冷占526.1亿元。氟化液是浸没式液冷的理想冷却液,目前我国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未来大有可为。涉及标的:

  1)氟化液:

  I.巨化股份(5000吨/年巨芯冷却液(一期1000t/a),一期实施1000吨/年现已投入运营。项目产品主要有JHT电子流体系列、JHLO润滑油系列以及JX浸没式冷却液等产品)、

  II.新宙邦(六氟丙烯下游的含氟精细化学品,含氟冷却液(氟化液)顺利通过行业知名客户认证,实现批量交付)、

  III.永和股份(1万吨/年全氟己酮项目副产六氟丙烯三聚体可以应用于冷却液领域)、

  IV.润禾材料(公司硅油和改性硅油可用于冷却液生产)等。

  AI芯片是人工智能核心,推动半导体材料大发展

  AI芯片系AI的核心,将在AI浪潮下获得快速发展和应用。半导体材料是芯片的基石,受益于AI需求拉动,半导体材料将获得更大发展空间,技术变革和国产替代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半导体材料主要分为制造材料(硅片/化合物半导体、光刻胶、湿电子化学品、电子气体、掩膜版、CMP抛光液和抛光垫、溅射靶材等)及封装材料。其中,半导体几大核心耗材我国国产率均较低,国产替代需求旺盛,有望在AI快速发展中实现需求大增与技术突破。涉及标的:

  1)光刻胶:彤程新材、晶瑞电材、久日新材、万润股份、雅克科技、容大感光、南大光电等;

  2)湿电子化学品:江化微、格林达、晶瑞电材、飞凯材料、多氟多、兴发集团等;

  3)电子气体:昊华科技、巨化股份、雅克科技、硅烷科技、杭氧股份、凯美特气、和远气体、金宏气体、华特气体、正帆科技等;

  4)掩膜版:清溢光电、路维光电等;

  5)CMP抛光液和抛光垫:安集科技、鼎龙股份、江丰电子等;

  6)溅射靶材:江丰电子、隆华科技、阿石创、有研新材等。

  AI带动设备及元器件需求,高频高速PCB有望成主流,PCB产业链有望重塑和受益印制电路板(PCB)是电子产品的关键电子互联件,被誉为“电子产品之母”。AI快速发展要求高算力,对设备、电子元器件数量和质量也提出更多更新的要求,将带动PCB需求新增长,高频高速PCB有望成为未来发展主流。根据Prismask,预计2026年我国PCB产值将达到546亿美元。PCB产业链相关材料的需求有望在新发展格局下获得重塑,涉及标的:

  1)电子树脂:中化国际、宏昌电子、东材科技、圣泉集团等(环氧树脂),巨化股份、昊华科技、东岳集团、鲁西化工等(PTFE),普利特、金发科技、沃特股份等(LCP);

  2)电解铜箔:诺德股份、嘉元科技、中一科技等;

  3)电子级玻纤纱:中国巨石、中材科技、宏和科技、长海股份等;

  4)硅微粉:联瑞新材、雅克科技等;

  5)电子PI薄膜:瑞华泰、国风新材等。

  新型显示技术是AI呈现的窗口,有望引领光学显示材料新一轮发展

  显示作为数字时代信息显示载体与人机交互的窗口,成为接收视觉信息的重要端口,显示产业正在和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新兴产业深度融合。AI的诸多领域需要新型显示技术作为呈现载体,AI带来的新需求将引领新型显示快速发展,相关显示及光学材料有望受益。我国光学膜、OLED发光材料、OCA胶等材料仍处二三梯队,落后于美日韩等企业,国产替代需求较高。涉及标的:

  1)OLED材料:万润股份、濮阳惠成、瑞联新材、奥来德、莱特光电等;

  2)OCA胶:斯迪克等;

  3)光学膜:东材科技、长阳科技、双星新材、激智科技、三利谱等;

  4)偏光片:杉杉股份、三利谱等。

  行业评级:AI大潮有望带动产业链迎来大时代。化工行业作为各行业的材料根基,有望迎来全新的发展格局。AI带动下,相关化工材料需求有望保持可持续增长,AI促进下技术进步与革新的脚步有望加快,同时我国“卡脖子”材料有望加速国产化替代进程。综合考虑AI对化工行业的赋能和带动效应,维持基础化工行业“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AI技术发展和需求增长不及预期、新建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新材料技术开发和国产替代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行业竞争加剧、国际局势动荡、行业政策大幅变动、关注公司业绩增长不及预期等。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71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