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健康行业研究:新冠感染乙类乙管,看好常规医药修复与医药创新

医药健康行业研究:新冠感染乙类乙管,看好常规医药修复与医药创新

研报

医药健康行业研究:新冠感染乙类乙管,看好常规医药修复与医药创新

  事件   2022 年 12 月 26 日,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制定并印发了 《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 。   点评:   制定背景:当前,随着病毒变异、疫情变化、疫苗接种普及和防控经验积累,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防控工作进入新阶段。从病毒变异情况看,国内外专家普遍认为病毒变异大方向是更低致病性、更趋向于上呼吸道感染和更短潜伏期,新冠病毒将在自然界长期存在,其致病力较早期明显下降,所致疾病将逐步演化为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从疫情形势看,奥密克戎变异株已成为全球流行优势毒株,虽然感染人数多,但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占比超过 90%,重症率和病亡率极低。从我国防控基础看,我国目前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 34亿剂次,3 岁以上人群全程接种率超过 90%;国内外特异性抗病毒药物研发取得进展,我国筛选出“三药三方”等临床有效方药;广大医疗卫生人员积累了丰富的疫情防控和处置经验,防治能力显著提升。   进度安排:2023 年 1 月 8 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对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再实行隔离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 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对新冠病毒感染者实施分级分类收治并适时调整医疗保障政策;检测策略调整为“愿检尽检”;调整疫情信息发布频次和内容。依据国境卫生检疫法,不再对入境人员和货物等采取检疫传染病管理措施。   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提高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二)完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治疗相关药品和检测试剂准备。(三)加大医疗资源建设投入。(四)调整人群检测策略。(五)分级分类救治患者。(六)做好重点人群健康调查和分类分级健康服务。(七)强化重点机构防控。(八)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九)强化疫情监测与应对。(十)倡导坚持个人防护措施。(十一)做好信息发布和宣传教育。(十二)优化中外人员往来管理。   入境管理优化,看好常规医药复苏及出入境常态化对国内外医药创新交流的积极影响,关注院内诊疗的持续修复,医药消费的持续复苏,医药创新的积极进展。 方案明确, 来华人员在行前 48 小时进行核酸检测,结果阴性者可来华,无需向我驻外使领馆申请健康码,将结果填入海关健康申明卡。如呈阳性,相关人员应在转阴后再来华。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健康申报正常且海关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者,可放行进入社会面。取消“五个一”及客座率限制等国际客运航班数量管控措施。各航司继续做好机上防疫,乘客乘机时须佩戴口罩。进一步优化复工复产、商务、留学、探亲、团聚等外籍人士来华安排,提供相应签证便利。逐步恢复水路、陆路口岸客运出入境。根据国际疫情形势和各方面服务保障能力,有序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   看好新冠特效药等疫情防治相关需求的提升。方案要求,加快提高疫苗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特别是老年人群覆盖率,优先采取序贯加强免疫,努力做到“应接尽接”。在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基础上,在感染高风险人群、60 岁及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较严重基础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中推动开展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 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按照三个月的日常使用量动态准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中药、抗新冠病毒小分子药物、解热和止咳等对症治疗药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服务人口数的 15%-20%动态准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中药、对症治疗药物和抗原检测试剂,人口稠密地区酌情增加;药品零售企业不再开展解热、止咳、抗生素和抗病毒 4 类药物销售监测。预计未来随着新冠感染常态化、流感化发生,相关药物及疫苗存在长期需求。   投资建议   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进一步优化推进,看好常规医药复苏及医药创新双主线,看好医药消费、创新药械医疗服务、CXO 等细分方向。关注疫情防治需求的结构性机会,特别是新冠特效药、新冠疫苗研发进展,及常规用药、药店、抗原等方向的结构性机会。   建议关注:泰格医药、恒瑞医药、人福医药、药明生物、阳光诺和等。   风险提示   疫情变化风险,政策落地实施不及预期风险,研发风险,订单及销售不及预期风险,政策风险。
报告标签:
  • 医药商业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2813

  • 发布机构: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2-12-28

  • 页数:

    3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报告摘要

  事件

  2022 年 12 月 26 日,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制定并印发了 《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 。

  点评:

  制定背景:当前,随着病毒变异、疫情变化、疫苗接种普及和防控经验积累,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防控工作进入新阶段。从病毒变异情况看,国内外专家普遍认为病毒变异大方向是更低致病性、更趋向于上呼吸道感染和更短潜伏期,新冠病毒将在自然界长期存在,其致病力较早期明显下降,所致疾病将逐步演化为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从疫情形势看,奥密克戎变异株已成为全球流行优势毒株,虽然感染人数多,但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占比超过 90%,重症率和病亡率极低。从我国防控基础看,我国目前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 34亿剂次,3 岁以上人群全程接种率超过 90%;国内外特异性抗病毒药物研发取得进展,我国筛选出“三药三方”等临床有效方药;广大医疗卫生人员积累了丰富的疫情防控和处置经验,防治能力显著提升。

  进度安排:2023 年 1 月 8 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对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再实行隔离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 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对新冠病毒感染者实施分级分类收治并适时调整医疗保障政策;检测策略调整为“愿检尽检”;调整疫情信息发布频次和内容。依据国境卫生检疫法,不再对入境人员和货物等采取检疫传染病管理措施。

  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提高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二)完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治疗相关药品和检测试剂准备。(三)加大医疗资源建设投入。(四)调整人群检测策略。(五)分级分类救治患者。(六)做好重点人群健康调查和分类分级健康服务。(七)强化重点机构防控。(八)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九)强化疫情监测与应对。(十)倡导坚持个人防护措施。(十一)做好信息发布和宣传教育。(十二)优化中外人员往来管理。

  入境管理优化,看好常规医药复苏及出入境常态化对国内外医药创新交流的积极影响,关注院内诊疗的持续修复,医药消费的持续复苏,医药创新的积极进展。 方案明确, 来华人员在行前 48 小时进行核酸检测,结果阴性者可来华,无需向我驻外使领馆申请健康码,将结果填入海关健康申明卡。如呈阳性,相关人员应在转阴后再来华。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健康申报正常且海关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者,可放行进入社会面。取消“五个一”及客座率限制等国际客运航班数量管控措施。各航司继续做好机上防疫,乘客乘机时须佩戴口罩。进一步优化复工复产、商务、留学、探亲、团聚等外籍人士来华安排,提供相应签证便利。逐步恢复水路、陆路口岸客运出入境。根据国际疫情形势和各方面服务保障能力,有序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

  看好新冠特效药等疫情防治相关需求的提升。方案要求,加快提高疫苗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特别是老年人群覆盖率,优先采取序贯加强免疫,努力做到“应接尽接”。在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基础上,在感染高风险人群、60 岁及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较严重基础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中推动开展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 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按照三个月的日常使用量动态准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中药、抗新冠病毒小分子药物、解热和止咳等对症治疗药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服务人口数的 15%-20%动态准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中药、对症治疗药物和抗原检测试剂,人口稠密地区酌情增加;药品零售企业不再开展解热、止咳、抗生素和抗病毒 4 类药物销售监测。预计未来随着新冠感染常态化、流感化发生,相关药物及疫苗存在长期需求。

  投资建议

  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进一步优化推进,看好常规医药复苏及医药创新双主线,看好医药消费、创新药械医疗服务、CXO 等细分方向。关注疫情防治需求的结构性机会,特别是新冠特效药、新冠疫苗研发进展,及常规用药、药店、抗原等方向的结构性机会。

  建议关注:泰格医药、恒瑞医药、人福医药、药明生物、阳光诺和等。

  风险提示

  疫情变化风险,政策落地实施不及预期风险,研发风险,订单及销售不及预期风险,政策风险。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3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