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01)

  • 生物股份(600201):拟定增募资不超8亿元,公司实控人将定!加大mRNA研发布局

    生物股份(600201):拟定增募资不超8亿元,公司实控人将定!加大mRNA研发布局

  • 2023年1月医疗IT行业订单回顾:1月订单整体小幅降低,表现分化

    2023年1月医疗IT行业订单回顾:1月订单整体小幅降低,表现分化

  • 医药生物投融资周报:1月数据更新,最大医疗PE成立

    医药生物投融资周报:1月数据更新,最大医疗PE成立

  • “疼痛管理+鼻腔护理”将助力公司驶入后疫情时代发展的快车道

    “疼痛管理+鼻腔护理”将助力公司驶入后疫情时代发展的快车道

    个股研报
      爱朋医疗(300753)   投资要点   疼痛管理类产品市场空间大,国内渗透率低,竞争格局良好,公司具有较大优势。疼痛管理类产品需求场景多,市场空间巨大,仅器械方面预计2026年全球市场达145.5亿美元。相比于国外,我国疼痛管理领域医疗器械存在研发投入不足、原创能力较弱、市场推广及技术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加之患者教育不足,整个领域存在巨大临床未满足的需求。以无痛分娩为例,美国和英国已分别约达90%和85%,中国仅约15%左右,可以说拥有巨大发展空间。爱朋医疗在疼痛管理领域产品丰富,拥有针对急性疼痛、慢性疼痛多种临床场景的多种型号系列产品,可以满足多种临床需求。而且相比于竞争对手研发实力较强,品牌影响力良好。随着政策的相继出台,大量国际先进疼痛管理理念的引入,患者教育的持续推进,公司在疼痛管理领域的优势将充分彰显。   鼻腔护理领域公司产品矩阵丰富,市场增长潜力巨大,将助力公司高速发展。公司围绕鼻腔护理拥有喷雾、滴注、电动、周边等数十项专利和产品,覆盖成人、儿童鼻炎全病程。产品累计销量超3000万瓶,市场份额第一。经历了新冠疫情,广大消费者对鼻腔护理产品的接受度快速提高,让鼻腔护理产品由专家共识、官方认定,逐渐走向大众认知,应用的场景更加多元化。从鼻炎、新冠防治、感冒哮喘治疗到鼻病毒日常防护,预计后疫情时代将会迎来爆发式需求,公司作为领域内领先企业将充分受益。   投资建议   考虑到后疫情时代公司核心产品的市场空间、竞争格局以及增长潜力,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收入分别为3.59亿元、4.34亿元、5.5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2.10%、20.94%、26.73%;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22万元、7531万元、13334万元,对应EPS分别为0.08、0.60、1.06元/股。截至2023年2月7日收盘,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20.73X、29.96X、16.92X,可比公司2022-2024年平均PE为78.91X、57.19X、42.41X。首次覆盖,给予“中性”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波动风险,研发失败风险,产品质量风险等。
    东亚前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4页
    2023-02-08
  • 基础化工行业简评报告:海内外钛白粉价格同步调涨,建议关注龙佰集团

    基础化工行业简评报告:海内外钛白粉价格同步调涨,建议关注龙佰集团

    化学制品
      核心观点   本周化工板块表现:本周(1月30日-2月3日)上证综指报收3263.41,周跌幅0.04%,深证成指报收12054.30,周涨幅0.62%,中小板100指数报收7992.03,周涨幅1.70%,基础化工(申万)报收4442.64,周涨幅3.85%,跑赢上证综指3.89pct。申万化工7个二级子行业中均涨幅为正,33个三级子行业中全部涨幅为正。本周化工行业391家上市公司中,有351家涨幅为正。涨幅居前的个股有康普化学、江瀚新材、美瑞新材、三祥新材、新瀚新材、国立科技、世名科技、黑猫股份、皖维高新、永和股份。本周康普化学涨幅32.4%,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铜萃取剂、新能源电池金属萃取剂以及其他特种表面活性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化工品价格回顾:本周我们关注的化学品中价格涨幅居前的有辛醇(+16.85%)、BDO(+15.22%)、丙烯酸丁酯(+12.77%)、钛白粉(+11.4%)、丙烷(+10.69%)。本周钛白粉价格涨幅居前,2月份以来,国内主要钛白粉上市公司宣布涨价,龙佰集团、惠云钛业、中核钛白以及金浦钛业先后表示在钛白粉产品原价基础上对国内各类客户上调1000元人民币/吨,对国际各类客户上调150美元/吨。目前原料端硫酸和钛矿价格上涨明显,对钛白粉价格有所支撑,随着疫情放开,下游地产端政策频出,钛白粉行情有望触底反弹。本周化工品跌幅居前的有液氯(-31.7%)、天然气NYMEX天然气(期货)(-21.0%)、百草枯20%水剂(-15.79%)、碳酸锂(-14.23%)、硫酸(-13.85%)。   化工品价差回顾:本周化工品价差涨幅居前的有“涤纶价差”(+58.61%)、“苯胺价差”(+25.73%)、“醋酸价差”(+23.42%)、“尼龙6价差”(+21.87%)、“二甲醚价差”(+21.60%)。节后下游开工逐步恢复,涤纶需求回暖,厂家上调报价,原油价格回调,PTA价格支撑不足,涤纶价差扩大。本周化工品价差降幅居前的有“PTMEG价差”(-30.86%)、“MEG价差”(-35.05%)、“苯乙烯价差”(-14.44%)、“腈纶短纤价差”(-10.68%)、“醋酐价差”(-10.67%)。   化工投资主线:   (1)周期主线:我们认为化工龙头企业所具有的不仅是单纯的成本优势亦或是技术优势,而是在多年的发展和竞争进程中,围绕化工这一系统工程所做的全方位积累与提升,我们称之为系统竞争优势,正是这种持续增高和迭代的系统竞争优势造就了强者恒强的局面。叠加双碳背景下供应端的约束、技术和产品升级带来的化工品价格中枢的抬升,持续看好各化工龙头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投资价值,建议关注万华化学、华鲁恒升、宝丰能源、卫星化学、云天化。   (2)成长主线:新旧能源更替的进程是漫长的,但归根到底,未来是属于新能源的,风电和光伏在我国以及全球的能源结构中占比将会日益增大。国内企业跟随行业的发展浪潮几经沉浮,逐渐在产业链多个环节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四季度我们看好EVA的供需格局和价格走势,建议关注联泓新科,碳纤维相关标的为吉林碳谷。   (3)近期央行和银保监会出台十六条措施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持续发力,效果在累积中逐步显现,地产行业边际改善,建议关注龙佰集团、远兴能源。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大幅波动;化工品价格大幅波动;地缘政治形势恶化;下游需求修复不及预期;汇率大幅波动。
    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3-02-07
  • 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34%,2价HPV疫苗产销两旺

    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34%,2价HPV疫苗产销两旺

    个股研报
      万泰生物(603392)   核心观点   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34%。公司发布2022年业绩快报,预计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11.85亿元,同比增长94.51%;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7.39亿元,同比增长134.44%;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5.25亿元,同比增长132.59%。公司业绩高增速主要得益于二价宫颈癌疫苗继续保持产销两旺,以及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检测市场需求旺盛,相关原料以及检测试剂的收入及利润实现增长。   2价HPV疫苗批签发大幅增长,9价HPV管线值得期待。2022年公司2价HPV疫苗实现批签发288批次,同比增长77%,预计实现批签发数量约2800万支。公司9价HPV管线目前处于III期临床,根据CDE发布《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有望通过迭代疫苗选取PI12(持续12个月感染)作为替代终点,临床和商业化进程有望加速。   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疫苗获得紧急使用授权。2022年12月6日,公司与厦门大学、香港大学合作研发的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疫苗获得紧急使用授权,用于序贯加强免疫。鼻喷新冠疫苗是在双重减毒的季节性流感病毒(CA4-DelNS1)载体内插入新冠病毒保护性抗原的RBD基因序列构建而成的减毒活病毒载体疫苗。2022年10月完成III期临床数据分析,数据表明不论用于无免疫史人群的基础免疫还是有免疫史人群的序贯加强免疫,鼻喷新冠疫苗对于Omicron突变株感染导致的COVID-19均可产生良好的保护效力,60岁以上人群保护效力不弱于18-59岁人群,同时具有很好的安全性。风险提示:产品销售不及预期;国内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大幅下降;产能项目建设不达预期;研发管线进展不达预期或失败;业绩预告数据与最终年报可能存在差异的风险等。   投资建议:公司核心产品2价HPV疫苗上市后快速放量,国内受益于免费接种政策,小年龄组“2针法”具备差异化优势,获得WHOPQ认证后相继于摩洛哥和尼泊尔取得上市许可,产品出海迈出坚实第一步;海内外新冠疫情影响下,公司试剂及活性原料收入预计稳健增长;鼻喷新冠疫苗临床数据优秀,已于国内获得紧急使用授权用于序贯加强免疫,考虑到新冠疫苗商业化受到全球疫情发展、各国防疫策略和市场竞争格局等诸多因素影响,暂不考虑新冠疫苗业绩;我们上调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47.39/54.18/62.32亿元(前值为43.86/52.44/60.73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3/20/18x,维持“买入”评级。   投资建议:上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核心产品2价HPV疫苗上市后快速放量,国内受益于免费接种政策,小年龄组“2针法”具备差异化优势,获得WHOPQ认证后相继于摩洛哥和尼泊尔取得上市许可,产品出海迈出坚实第一步;海内外新冠疫情影响下,公司试剂及活性原料收入预计稳健增长;鼻喷新冠疫苗临床数据优秀,已于国内获得紧急使用授权用于序贯加强免疫。考虑到新冠疫苗商业化受到全球疫情发展、各国防疫策略和市场竞争格局等诸多因素影响,暂不考虑新冠疫苗业绩,我们上调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47.39/54.18/62.32亿元(前值为43.86/52.44/60.73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3/20/18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销售不及预期;国内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大幅下降;产能项目建设不达预期;研发管线进展不达预期或失败;业绩预告数据与最终年报可能存在差异的风险等。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3-02-07
  • 医药健康行业研究周报:重视医药创新及创新产业链,关注常规医药复苏进度

    医药健康行业研究周报:重视医药创新及创新产业链,关注常规医药复苏进度

    化学制药
      新冠跟踪   阿兹夫定进入医保。1月18日下午,国家医保局公布消息称,阿兹夫定片通过谈判降价将正式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阿兹夫定3mg规格降价约35%,以11.58元/片的价格谈判成功。阿兹夫定治疗新冠的规格为1mg,每次5片,每天一次。初步测算阿兹夫定1mg规格价格约为5元/片,每瓶35片价格降至175元左右,可连续服用7天。   先声药业先诺欣和君实生物民得维获批上市并公式首发报价。1月29日,国家药监局宣布,国家药监局根据《药品管理法》相关规定,按照药品特别审批程序,进行应急审评审批,附条件批准海南先声药业有限公司申报的1类创新药先诺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商品名称:先诺欣)、上海旺实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1类创新药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商品名称:民得维)上市。1月30日,北京市医保局公示,先诺欣首发报价为750元/盒/疗程。2月3日,四川省医保局公示,VV116首发报价为795元/瓶/疗程。   全球疫情反复,由于中国疫情政策变化,新冠感染人数在2022年12月底创造性的历史高峰,之后迅速回来,到2023年一月底已经回落到历史最低水平。死亡人数出现小高峰过后迅速回落,反映出本轮感染高峰死亡率大幅低于以往水平。全球范围内Omicron亚种BQ.1(22E)占比55%,XBB(22F)占比21%。美国占比较大的变异株是XBB.1.5(占比66.4%)、BQ.1.1(占比19.9%)、BQ.1(占比7.3%)。   周观点更新:   医药板块创新催化不断,院内常规医药不断复苏,持续关注创新药投资机遇。药品板块2023年1月18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2年)》。此次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共有111个药品新增进入目录,通过医保谈判平均降价60.1%。147个目录外药品参与谈判和竞价,121个药品谈判或竞价成功,总体成功率达82.3%。新版目录将于3月1日落地实施。关注创新复苏,看好医保谈判、全球创新进展等因素催化下的创新药行情。关注药品板块疫后复苏对2023年的积极影响,当前时点建议关注龙头药企估值修复、创新型Biotech研发进展、估值底部企业有机会出现反转及中医药方向。   创新预期持续回暖,创新叠加复苏双逻辑,关注创新产业链(CXO),包括科研上游相关细分板块投资机遇。随着1月份创新催化剂的不断落地,创新产业链有望迎来估值持续修复。CXO板块作为2023年的重点方向,业绩有韧性,成长确定性强,节奏有差异。关注龙头企业底部布局机遇,龙头企业估值有望随着季度业绩和新签订单的释放得到持续修复。   医药先进制造方向继续关注原料药板块及医药上游供应链。原料药板块盈利能力逐渐恢复,产业升级+产业延展驱动板块持续稳健发展。上游供应链关注贴息政策催化下科学仪器国产替代拐点加速进程(预计2023年会是相关订单持续落地的元年),以及试剂耗材领域国产替代的持续放量及疫情受损部分业务的持续恢复。   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发展,疫情防控方向重点关注新冠特效药和新冠疫苗研发进展,关注仿制药研发、国产特效药差异化研发的进度和获批放量进程。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药明康德、药明生物、百济神州、阳光诺和、普蕊斯等。   风险提示   新冠疫情风险,研发风险,销售风险,订单风险,政策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3-02-07
  • 产品接力打造增长曲线,尽享医美市场扩容红利

    产品接力打造增长曲线,尽享医美市场扩容红利

  • 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年后开工复产有序展开,继续关注光伏上游材料、氟化工、纯碱

    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年后开工复产有序展开,继续关注光伏上游材料、氟化工、纯碱

    化学制品
      1.重点行业和产品情况跟踪   氟化工产业链:制冷剂配额逐渐明朗,行业景气反转预期抬升。春节后下游制冷剂行业有意扭转近年来亏损状况,厂家有主动降负意愿以期保持利润,原料需求对应减少,导致近期氟化工上游原料端跌势延续。新材料方面,多个企业的含氟高分子聚合物项目持续推进。   光伏/风电材料:EVA 需求重拾信心,多牌号价格筑底反弹。EVA新投放产能放缓,年内仅下半年宝丰能源有 25 万吨新产能释放,另有少量光伏料转扩产预期。近期随着下游胶膜厂商提价,EVA 光伏料价格明显反弹。POE 各牌号价格均保持稳定,华东 POE8999(8480 指标)15800 元/吨,与上周保持一致。   纯碱:玻璃需求复苏进一步加剧紧供应形势。近日国内纯碱行情火热,市场价格不断推升,节后纯碱开工回升走高,但库存仍处于低位水平。节后下游玻璃行业行情逐渐回暖,订单充足,带动重质纯碱需求。自 2022 年 11 月以来,纯碱期货呈单边上行趋势,近期期货行情不断走高,持续催化纯碱现货市场,使得现货供应更加紧张。供应方面,远兴能源阿拉善天然碱项目预计 2023 年 6 月投产,存量产能利用率已接近最大化,短期内行业供应紧张情况不易缓解。   2.近期投资建议   (1)POE 产业链:2023 年国内 POE 粒子产能有望实现从 0 到 1 的突破,市场持续关注。建议关注岳阳兴长、鼎际得、万华化学。   (2)纯碱:近期纯碱库存处于近 5 年绝对底部,行业开工率 90%附近,随着地产企稳+光伏玻璃产能投放,需求大概率继续向好。建议关注山东海化、双环科技、远兴能源、中盐化工。   (3)氟化工产业链:制冷剂配额逐渐明朗,行业景气反转预期抬升;含氟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在新能源、新基建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随着下游需求持续向好,应用场景逐步开发,后续有望迎来持续快速发展。建议关注:永和股份、三美股份、巨化股份、金石资源。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品价格下跌等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0页
    2023-02-07
  • 化工事件点评:供应紧张致MIBK价格持续上涨,利好MIBK相关企业

    化工事件点评:供应紧张致MIBK价格持续上涨,利好MIBK相关企业

    化学制品
      事件:   根据卓创资讯,甲基异丁基酮(MIBK)价格持续上涨,截至2023年2月3日,价格已达到20500元/吨(2022年12月30日为15200元/吨,至今已上涨35%)。此外,据生意社报道,2022年12月底,镇江李长荣MIBK暂停对外报盘,5万吨/年MIBK装置停车,重启时间尚不确定。   投资要点:   镇江李长荣是国内MIBK最大生产商,装置停产冲击MIBK供应   目前我国MIBK行业共有产能13.5万吨,其中镇江李长荣为最大生产企业,产能达到5万吨/年,市占率为37%;此外,上市公司镇洋发展拥有2万吨/年MIBK产能,为行业第二大供应商;万华化学、中化国际各拥有1.5万吨/年产能。镇江李长荣装置停产且重启时间未知的背景下,将导致行业近40%供应削减,严重影响供应水平和格局。根据百川盈孚,自2022年底起至今,MIBK行业周度产量较历史正常水平明显下滑,供给缺口将逐渐积累。   供应明显紧张的背景下,MIBK价格快速上涨,盈利向好   在供应端出现较大缺口的情况下,供需错配,MIBK价格短时间内快速上涨,自2022年四季度10000元/吨左右涨至目前超过20000元/吨,价格已呈翻倍之势。此外,MIBK的主要原料丙酮价格稳定在较低水平,MIBK价格大涨下,MIBK-丙酮价差快速拉大,目前MIBK-丙酮最新价差已超过13000元/吨,MIBK盈利水平大幅走高。根据供应现状的分析,MIBK价格有进一步上涨的可能,MIBK的盈利水平有望持续高位,对MIBK生产企业将形成明显的利润提升。   新增产能有限,进口实行反倾销,我国MIBK供应有望长期趋紧   根据卓创资讯统计,目前仅有江苏凯凌化工新增1.5万吨/年MIBK产能,项目计划于2023年3月底建成投产。凯凌化工1.5万吨/年新产能若顺利投产,将有望缓解MIBK供应困难,但预计短期内难以贡献较大增量,同时也无法填补镇江李长荣5万吨/年的供应缺口,在行业内暂无其他新增产能的情况下,供给紧张的局面仍将延续。   此外,2017年3月27日,商务部发布《关于对原产于韩国、日本和南非的进口甲基异丁基(甲)酮反倾销立案公告》,对进口MIBK实行反倾销调查,并于2018年3月19日发布《关于原产于韩国、日本和南非的进口甲基异丁基(甲)酮反倾销调查最终裁定的公告》,公告调查机关最终裁定,原产于韩国、日本和南非的进口甲基异丁基(甲)酮存在倾销,商务部向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提出征收反倾销税的建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根据商务部的建议作出决定,自2018年3月20日起,对原产于韩国、日本和南非的进口甲基异丁基(甲)酮征收反倾销税。反倾销税税率具体如下:锦湖P&B化学株式会社18.5%,其他韩国公司32.3%;三井化学株式会社45.0%,三菱化学株式会社47.8%,其他日本公司190.4%;沙索南非有限公司15.9%;其他南非公司34.1%。除中国外,韩国、日本、南非为全球其他主要MIBK生产国,我国对国外MIBK实行反倾销一定程度上会限制进口供应,在国内自我供应紧张的背景下,有望延续国内MIBK供应困难的局面。   国内MIBK常年供不应求,行业高景气度有望持续   据百川盈孚,2022年MIBK下游超过70%用于防老剂,防老剂主要用于轮胎以保障和提升轮胎性能,属于刚性需求,对MIBK的需求稳中有增。此外,MIBK主要用于涂料领域,占比超过20%。根据卓创资讯数据,我国MIBK产量难以满足下游消费量,常年存在消费缺口,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此外自2020年起,我国MIBK的消费量逐渐复苏,下游需求逐渐向好;同时,根据进出口数据,我国属于MIBK净进口国家,进口量显著大于出口量,但从近年来进口量数据可以看出,由于我国的反倾销措施于2018年正式开始实施,MIBK进口量呈现逐年下滑的态势,进口补充逐渐减少,对国内MIBK的供应提出更高要求。在需求稳中向好的态势下,国内供应削减且进口存在一定阻力,MIBK的高景气度有望延续。   MIBK盈利高涨,以镇洋发展为代表的MIBK企业有望受益   除镇江李长荣外,镇洋发展、万华化学、中化国际等上市公司为MIBK较大的生产商,MIBK价格上涨、毛利水平提升预计将对公司MIBK业务带来积极影响。其中,万华化学1.5万吨/年MIBK产能相对其产业规模较小;中化国际为全球最大的防老剂生产厂商,1.5万吨/年MIBK产能主要用于自身防老剂生产;镇洋发展2万吨/年产能处于领先位置,同时MIBK高毛利下,对公司业绩弹性影响较大。   镇洋发展主营业务为氯碱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烧碱、MIBK等,截至2022年8月,公司在建30万吨/年聚氯乙烯(PVC)正按计划稳步推进,深耕氯碱产业链。公司主要营业收入及毛利来自于氯碱相关产品及MIBK。2021年及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分别实现营收20.4亿元、19.9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5.0亿元、3.2亿元,公司业绩中枢呈稳步增长趋势。公司在建30万吨PVC项目,实现氯碱生产平衡,提高氯碱装置综合经济效益,持续精耕细作氯碱产业链,建成后有望增厚公司利润。   行业评级及投资策略 综合考虑当前供应格局下,MIBK行业的价格上涨及高毛利水平,首次覆盖,给予MIBK行业“推荐”评级。   建议重点关注个股 万华化学、中化国际、镇洋发展。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装置复产的不确定性,重点关注公司业绩不及预期,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疫情持续反复影响下游需求,国家与行业政策变动,国际局势动荡等。
    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9页
    2023-02-07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