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9957)

  • 医疗诊断行业:基因检测领域先锋,坚持创新增长动力十足

    医疗诊断行业:基因检测领域先锋,坚持创新增长动力十足

    医疗器械
      5月16日,上交所受理南京世和基因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科创板IPO申请,我们特整理公司招股说明书主要内容要点供广大投资者参考。本次世和基因拟公开公司人民币普通股不超过10,000万股,实际募集资金扣除相应发行费用后,用于基于液体活检及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基因检测试剂盒的研发和产业化项目、肿瘤早筛早诊试剂盒的研发和产业化项目、肿瘤高通量测序平台建设项目、高通量测序全流程自动化项目、生物信息分析处理中心及信息化升级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三大业务完整布局,技术创新建立企业护城河。世和基因是一家致力于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的临床转化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基于临床检测、研究开发和仪器试剂销售三大业务,公司自主开发了超高灵敏度液体活检技术、高效靶向富集及探针捕获体系、RNA多组学检测分析系统、生物信息学自动化分析平台,推动前沿技术在肿瘤精准医疗领域的转化应用。公司累计检测各类样本数十万例,稳居行业前列,具有核心技术与经验禀赋双重优势。公司董事长技术出身,领导技术人员持续攻关创新,近75%的研发人员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为公司发展提供了重要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肿瘤危害促进基因检测技术更迭,政策推动行业快速发展。据国家癌症中心及Frost&Sullivan统计,2016-2020年我国恶性肿瘤新增患者人数复合年增长率为3.0%,高于全球水平,国内肿瘤高通量基因检测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7亿元增至2021年的4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1.1%。预计未来恶性肿瘤发病率将持续增高,推动基因测序技术不断向解决病人治疗需求更迭,预计2025年和2030年,国内肿瘤高通量基因检测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149亿元和491亿元,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基因检测等前沿技术在临床精准医学领域的转化应用,先后颁布多项政策推动推动癌症早诊早治和基因检测产业建设,为行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核心技术处行业领先,利用把握市场增长趋势。在基因检测体系建设和新型生物标志物发现方面,公司自主设计开发了高效靶向富集及探针捕获技术,综合中靶率为80%~90%,远高于商业化探针50%~60%的综合中靶率水平;在生物信息学平台建设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生物信息学一体化全自动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系统,极大减少人工时间、提高数据分析效率;在液体活检领域,公司自主研发了具有多重降噪机制的ATG-seq超高灵敏度ctDNA液体活检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检测过程中多种背景噪音,极大提高样本中极低丰度突变的检出水平,检测限低至0.03%,居于业内领先水平;在早筛早诊前沿探索领域,公司自主研发了Mercury多组学肿瘤早筛技术,利用机器深度学习算法,通过综合检测分析基因拷贝数变异、片段特征、甲基化、微生物信息等多组学特征,探索构建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肿瘤早筛模型,在肺癌、肠癌、肝癌等肿瘤中均能有效区分癌症和非癌症人群,显示了良好的筛查性能。   风险提示   政策降价风险;投入收效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风险;技术迭代风险;国际贸易摩擦风险;新冠疫情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8页
    2022-05-20
  • 连花出海市场可期,中药创新持续推进

    连花出海市场可期,中药创新持续推进

    个股研报
      以岭药业(002603)   投资要点   推荐逻辑:1)连花清瘟胶囊2021年收入突破40亿元,已在海外超30个国家注册,海外市场拓展打开成长空间;2)心脑血管2021收入45.3亿元,逆势增长44.8%,三大拳头产品市占率提升至17.8%,预计未来三年将维持15%的增长;3)创新研发力度加大,6项中药品种逐步上市,形成创新产品梯队。连花清咳、解郁除烦胶囊和益肾养心安神片三个新品种有望放量增长。   连花系列品牌树立,国际化打开海外市场。连花清瘟在2021上半年公立医疗市场中成药感冒用药销售排名位列第1名,成为零售市场感冒用药中成药第一大品牌,感冒用药/清热类市场2021年整体市场规模约310亿,同比下降10.8%,2021年连花清瘟胶囊在感冒用药/清热类销售额在零售终端排名第2位,市场占有率为6.6%。新冠防疫常态化,连花清瘟列入防疫指南,随着产品品牌树立,随着药店购药限制放开,有望进一步实现反弹。公司已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布局注册工作,2021年海外销售收入达到2.4亿元,连花清瘟胶囊的国际化进程也在不断推进中。连花清咳片2020年5月上市,2020年纳入医保目录,与连花清瘟形成合力治疗新冠,有望凭借连花系列品牌优势持续放量增长。   心脑血管产品逆势增长,市占率逐步提升。公司在心脑血管2021收入45.3亿元,逆势增长44.8%。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和芪苈强心胶囊在2021上半年公立医疗市场中成药心血管疾病内服用药排名中,分别排名第2名、第5名和第9名。根据米内网,三款产品在2021年上半年公立医疗市场中成药心血管疾病用药市场份额提升至17.8%。随着人口老龄化,院内端心脑血管口服中成药稳定增长,2021H1院内口服心脑血管用药增长14%,心脑血管类口服中成药份额提升至57.5%,2015-2020CAGR达到5.9%。2021年零售端心脑血管中成药市场规模达到190亿,同比增长17.6%,2017-2021年复合增长8.8%。零售端心脑血管中成药市场集中度亦呈现提升趋势。   研发投入加大,新品种贡献业绩弹性可观。津力达颗粒在2021上半年公立医疗市场中成药糖尿病用药销售排名位列第2名,市占率为10.8%。2021年上市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解郁除烦胶囊,治疗失眠症的益肾养心安神片预计2022年有望进入医保。6项中药正在开展临床研究,拓展精神类疾病新产品领域,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小儿连花清感颗粒获批临床,目前正在开展II期临床研究。三个新产品均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数据获批上市,为临床推广提供扎实的依据,从中长期来看,连花清咳片定位在咳嗽大市场里有望成为十亿品种。解郁除烦胶囊可对标康弘的舒肝解郁胶囊(终端销售规模约5亿)成为5-10亿品种。   盈利预测与评级。公司在呼吸和心脑血管市场根基扎实,老品种持续稳健增长。第二梯队品种津力达、八子补肾、夏荔芪正处在高速增长期,近两年上市的三个新品种连花清咳片、解郁除烦胶囊、益肾养心安神片也即将放量,奠定持续增长基础。总体来看,公司品牌优势树立叠加新品放量增长,2022-2024年利润复合增速为22.6%,我们给予公司2022年30倍PE,目标价29.1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进度不及预期、新品推广不及预期。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3页
    2022-05-20
  • 收购湖南平安医械68.7%股权,完善医用耗材业务布局

    收购湖南平安医械68.7%股权,完善医用耗材业务布局

  • 公司简评报告:收购湖南平安医械控股权,医疗业务版图再扩张

    公司简评报告:收购湖南平安医械控股权,医疗业务版图再扩张

  • 收购湖南平安医械股权 布局穿刺类产品线

    收购湖南平安医械股权 布局穿刺类产品线

  • 互联网行业点评:全国政协召开“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专题会议,平台经济再获政策认可

    互联网行业点评:全国政协召开“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专题会议,平台经济再获政策认可

  • 上海医药(02607):预计疫情或让二季度业绩承压

    上海医药(02607):预计疫情或让二季度业绩承压

  • 2022年中国PROTAC(蛋白降解策略)行业短报告

    2022年中国PROTAC(蛋白降解策略)行业短报告

    医疗服务
      PROTAC概念由CraigCrews等人于2001年提出在2015年后取得突破性进展后,经过多年发展与沉淀,逐渐受到科研院所、药企和投资机构等高度关注,此技术在抗肿瘤等疾病上显示了特有优势,是医药行业新药研发最前沿的技术之一   2021年,全球开发新技术和新疗法的医药公司公布融资(含IPO)超820家,超50.0%公司正在针对癌症开展药物研发,涉及的疗法类型非常多样。其中,涉及传统小分子、细胞疗法、传统单抗领域的家数分别为114、83及45家,这些是最热门的研发类型   此外,蛋白降解剂(含PROTAC、分子胶LYTAC等技术)作为前沿技术之一,其领域的融资家数有20家,占整体的4.6%。全球累计公布的新技术/新疗法相关融资事件共924起,国外占62.6%,中国占37.4%。按疗法类型来看,明确了相关公司的技术和疗法方向的融资数量有835起,其中,涉及蛋白降解剂有30起,占整体的3.6%   2021年,蛋白降解领域融资总额约达60亿美元蛋白降解整体尚处于研发早期阶段。其中PROTAC领域也还在探索阶段,仍以验证较多的靶点为主   PROTAC作为前沿技术之一,具有独特优势   PROTAC的作用范围更广、活性更高,在克服耐药性方面具有优势:此外,PROTAC在部分点上的选择性远远优于小分子,合理设计也有利于降低药物毒性   PROTAC发展趋势:攻克药物耐药性   PROTAC技术能够靴向降解目标蛋白,具有解决耐药性的潜力,PROTAC药物研发技术的进步和不断探索出来的点为药物优化带来了更多可能   PROTAC发展趋势:扩展适应症范围   PROTAC等蛋白降解剂可作用于任何选定轮点蛋白,治疗领域极具扩张潜力。炎症蛋白积累毒性造成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复制过程依赖宿主细胞泛素-蛋白酶途径的相关病毒感染等均具开发空间   PROTAC发展趋势:PROTAC微型化   在PROTAC单体小分子结构既可以降解目标蛋白,又具备分子胶的小分子量的特性突破了原本三联体结构在结构稳定性、有效性、细胞膜穿透性等的痛点,为未来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头豹研究院
    22页
    2022-05-19
  • 表观利润受股权激励影响,创新药商业化持续推进

    表观利润受股权激励影响,创新药商业化持续推进

    个股研报
      贝达药业(300558)   事件:   公司发布2022年一季报,2022年Q1实现营收5.85亿元,同比下降5.47%;归母净利润0.84亿元,同比下降43.36%,主要系股权激励计划影响,剔除该影响因素后归母净利润为1.45亿元,同比下降1.93%。   点评:   主要品种销量增长迅速,收入端业绩整体平稳   2022年Q1公司营收业绩整体平稳,各主要品种销量持续增长。其中埃克替尼(商品名:凯美纳)术后辅助适应症同时纳入医保,Q1销量亦同比增长19.56%;恩沙替尼(商品名:贝美纳)2021年12月二线治疗ALK阳性NSCLC适应症纳入医保后实现迅速放量,2022Q1销量同比大幅增长1103.87%。   股权激励致使归母净利润承压,剔除影响后经营状况良好   2021年开始公司实施五年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该计划对公司2022年Q1净利润产生0.61亿元影响,致使Q1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43.36%,剔除影响因素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微幅下调1.93%,整体保持稳定。   商业化品种不断拓展,创新管线研发迅速推进   主要商业化品种ALK抑制剂恩沙替尼一线治疗ALK阳性NSCLC适应症于2022年3月获NMPA批准上市,同适应症FDA上市申请准备正在进行,术后辅助适应症IND申请亦于4月获批。贝伐珠单抗于3月新增获批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宫颈癌等多项适应症,目标患者群体大幅扩展。在研管线方面,多靶点激酶抑制剂CM082(伏罗尼布)二线肾细胞癌上市申请已于1月获得受理,PD-L1抑制剂BPI-371153、SHP2抑制剂BPI-442096两项实体瘤临床IND申请均于1月获批,进一步拓宽公司肿瘤免疫布局。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测公司2022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7.84、38.64、54.1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9亿、6.84、9.23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波动风险,研发失败风险,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2-05-19
  • 胶原蛋白行业深度报告:重组胶原蛋白市场方兴未艾,从龙头巨子生物拆析赛道竞争要素

    胶原蛋白行业深度报告:重组胶原蛋白市场方兴未艾,从龙头巨子生物拆析赛道竞争要素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