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61)

  • 国产呼吸机龙头,海外市场发展可期

    国产呼吸机龙头,海外市场发展可期

    个股研报
      怡和嘉业(301367)   投资要点   推荐逻辑:1)呼吸健康护理行业全球市场规模巨大,预计2030年全球家用呼吸机市场规模约为111.7亿美元,2023-2030年CAGR为9%。国内市场增速较快,预计2030年国内家用呼吸机市场规模约为48亿元,2023-2030年CAGR为18%。2)借飞利浦召回契机,海外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怡和嘉业全球家用呼吸机设备市占率(销量口径)从2020年的4.5%(第四名)增长至2022年的17.7%(第二名)。3)公司产品布局呼吸健康护理全产业链,产品质量比肩海外龙头。   全球超百亿美元慢病市场,未满足需求较大。呼吸系统疾病为我国仅次于心血管与糖尿病的第三大慢性病,发病率与死亡率常年居高不下,其中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最为常见和典型。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预计到2025年全球OSA(30-69岁)患者超11.6亿人。当前全球COPD患者数量约4.7亿人,根据我们预测,2030年全球家用呼吸机市场规模约为111.7亿美元,2023-2030年CAGR为9%。2030年国内家用呼吸机市场规模约为48亿元,2023-2030年CAGR为18%。   龙二召回事件影响深远,市场格局重塑。2021年起飞利浦宣布其呼吸机因存在潜在健康风险召回,至2024年1月飞利浦宣布停止其呼吸机设备在美国市场销售。由此带来的行业空缺需求巨大,行业格局重塑。我们认为此事件对于怡和嘉业拓展海外市场有积极影响意义,公司通过联合RH(3B)在美国市场抓住机遇,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全球家用呼吸机设备市占率(销量口径)从2020年的4.5%(第四名)增长至2022年的17.7%(第二名)。   公司产品布局呼吸健康护理全产业链,产品质量比肩海外龙头。公司在呼吸健康领域持续深耕,全面拓展产品线布局,持续进行产品迭代创新,搭建慢病管理服务平台,满足患者全周期、多场景、系统化的健康需求。产品持续创新迭代升级。公司从2007年呼吸机G1代到最新的E5系列产品经历了5次迭代更新,兼具软硬件改进。具体看硬件方面,公司产品体积、重量逐渐减小,加湿、加热管路设计逐渐合理,便捷程度提升,用户交互操作界面逐渐友好。软件方面,逐渐完善智能互联、蓝牙连接等功能。目前怡和嘉业最新系列产品与瑞思迈产品在多数指标上无明显差异,在部分指标上差异较小,公司产品力正逐渐显现。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产呼吸机龙头,预计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17.4%。首次覆盖,建议积极关注。   风险提示: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4页
    2024-04-23
  • 锦波生物(832982):2024Q1开局积极,盈利能力达历史新高

    锦波生物(832982):2024Q1开局积极,盈利能力达历史新高

  • 维力医疗(603309):2023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点评:海外业务明显改善,盈利能力提升

    维力医疗(603309):2023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点评:海外业务明显改善,盈利能力提升

  • 万孚生物(300482):2023年报、2024年一季报点评:四大业务稳步发展,常规业务恢复性增长

    万孚生物(300482):2023年报、2024年一季报点评:四大业务稳步发展,常规业务恢复性增长

  • 医药行业周报:高增长方向逐步明确

    医药行业周报:高增长方向逐步明确

    生物制品
      1.进入1季度业绩披露期,关注高增长方向   4月下旬是业绩披露的高峰期,2024年高增长方向也逐步可见。从已发布1季度业绩预告和财报来看,呼吸道病原体联检、带状疱疹疫苗、青霉素上游中间体及硫氰酸红霉素、部分中药品种等细分方向保持了较高的景气度,在回顾2023年医药行业运行,血液制品、外用贴膏、仿制药CRO等细分领域属于高增长方向,目前季报尚未完全发布,我们预计其增长趋势有望延续。2024年1季度行业增长受到同期基数影响较为明显,如零售药店、POCT等,展望2024年全年,1季度高增长方向具有代表性,其增长趋势有望延续,医药行业依然有结构性增量。长期来看,新技术应用、治疗技术新突破、中国创新模式驱动切换等多重因素结合,中国医药产业总会寻找到持续突破的方向,我们认为不必对医药过于悲观。经过2021-2023年的调整切换,行业也持续积累了新变化,如降糖减重、自身免疫疾病、AI医疗、脑机接口等有望成为未来重要的增长方向。   2.关注部分原料品种的价格周期   2023年医药原料药出口整体承压,根据中国医保商会统计,出口额下降20.66%,出口均价单价下降24.7%,供给端过剩是导致价格承压的主要因素,但原料药各品种之间供需相对独立,依然有部分原料药品种供应格局优化,价格处于景气阶段,如硫氰酸红霉素,6-APA等中间体,受益于短期价格上涨和需求增量,川宁生物已预告Q1归母净利润业绩同比增长88.09%—110.89%,提价已进入业绩兑现阶段。2022-2023年,多数原料药品种处于降价和出清产能阶段,梳理主要的维生素品类中,VB1和VK3已经从2023年Q4开始涨价,2024年有望迎来供给的新变化,预计供给端会进一步收缩产能,提升价格;VE和VB6海外供给可能因为成本因素而被迫收紧,具备提价的基础。需求方面,部分品种中间库存消化,销量恢复也值得关注,如提取法尼古丁等自2024年Q1开始销量显著提升。   3.呼吸道检测市场处于快速增长期   圣湘生物和英诺特已发布2024年1季报或者业绩预告,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再次验证了检测渗透率的提升是支撑市场发展的核心因素,目前市场渗透率仍较低,未来增长具有延续性。竞争格局方面,快速增长的市场必然会吸引新企业加入,但联检产品对技术开发和临床试验的要求更高,未来呼吸道联检市场不会快速进入红海竞争阶段,而且先发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在满足医院筛查需求方面,更多样化的检测项目组合更能切换医保控费和呼吸道流行疾病谱变化。   4.GLP-1RA持续突破,国内研发和上游产业链均值得关注   众生药业发布新药RAY1225的I期临床减重效果数据,肥胖受试者(12mg组),6周体重较基线平均下降7.90%,而安慰剂组仅下降0.37%。RAY1225为GLP-1/GIP双靶点激动剂,与同靶点药物替尔泊肽相比展示了更好的药代动力学数据,其减重效果也值得更佳的期待。目前II期临床已入组病例,我们预计2024年年完成II期临床,其减重效果将可逐步比较已上市的司美格鲁肽与替尔泊肽。根据诺和诺德财报,2023财年,中国地区GLP-1产品收入6208百万丹麦克朗,折合人民币约65亿元,同比增长66.12%,2024年GLP-1市场有望继续放量增长。进口司美格鲁肽在国内尚未批准减重适应症,而国产GLP-1RA预计在2025-2026年上市,有希望能赶上减重市场最合适的拓展时机。GLP-1RA上游产业链,中国企业也具备竞争优势。目前中国企业进入GLP-RA供应链主要是上游原料药的CDMO/CMO,目前已进入订单兑现期,诺泰生物已发布2024年Q1的业绩预告,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61.74%到233.13%。上游注射器,国内已企业组建自动化的生产线。   5.关注AI与医疗结合的趋势   诊疗设备的智能化是AI在健康领域应用的重要场景,包括包括影像、病例、检验等临床数据均可以借助AI实现辅助诊断,提高医疗的效率。2023年,医疗领域就涌现了一大批强大的基础模型,例如GE医疗推出的超声领域的SonoSAMTrack,解决高变异性等技术问题。2024年我们预计更多医疗模型将推出落地。   2024年是医药行业实现驱动切换,依靠新技术应用,依靠出海开发新市场,逐步走出供给端“内卷”的关键时期,当前行业估值水平已反应切换过程中增速变化,同时,医药行业内部也积累了新变化,一些细分的方向也在持续突破,维持医药行业“推荐”的评级,具体的推选方向和选股思路如下:   1)经过2022-2023年的市场调整,部分原料药品种供需发生新的变化,建议关注供应格局稳定,具备持续提价基础的VB1,关注【天新药业】,关注下游库存下滑,目前正处于销量提升阶段的提取法尼古丁,推荐【金城医药】,关注目前处于景气阶段,利润兑现提升具备空间的青霉素类中间体和原料药,推荐【国药现代】。   2)血液制品景气维持,行业进入加速整合阶段,推荐【派林生物】,关注【博雅生物】、【华兰生物】、【上海莱士】、【天坛生物】。   3)呼吸道检测市场场在2024年1季度业绩预告中持续验证,推荐具有快检优势的【英诺特】,推荐受益于家庭自检需求的【圣湘生物】;新一代流感药物的需求提高,推荐【众生药业】和【济川药业】,关注【健康元】、【先声药业】。   4)全球GLP-1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海外已验证具有更佳减重效果的双靶点激动剂方向,国内已布局双靶点激动剂方向的创新药,可以凭借更好的效果与司美格鲁肽等仿制药进行差异化竞争,推荐一期临床减重数据优异的【众生药业】,关注【博瑞医药】和【信达生物】;关注海外供应不足,为中国仿制药和原料药提供机遇,推荐业绩订单持续兑现的【诺泰生物】,关注【翰宇药业】、推荐国内参与到原研和仿制药研发产业链的公司,上游口服司美格鲁肽载体中间体,建议关注【金凯生科】。   5)仿制药产业链CXO有望形成自我驱动,2024年订单周期独立于创新药投融资趋势,有望继续保持高增长,推荐【百诚医药】、关注【阳光诺和】和【万邦医药】。   6)难仿制剂和复杂制剂在仿制药中具有更高的研发壁垒,部分品种还必须进行临床验证,竞争格局较好的品种也具备持续的成长性,推荐国内经皮给药平台型公司【九典制药】,建议关注国内已布局吸入给药,并已形成产品梯队的【健康元】。关注胰岛素类似物继续续约规则落地,招标价格有望得到部分恢复,关注【甘李药业】和【通化东宝】   7)中药增长趋势变化,推荐受益于具有提价资源品和产业基础的,推荐【健民集团】,骨关节镇痛贴膏市场增长稳定,关注【羚锐制药】。   8)AI与医疗结合,提升医疗效率,拓展医疗器械应用场景,提升市场空间,推荐【祥生医疗】,关注【润达医疗】。   9)国内脑机接口技术的持续突破,未来有望在医疗康复领域实现展现巨大市场潜力,建议关注【翔宇医疗】、【诚益通】、【三博脑科】。   10)创新产品的商业化探索,biotech类企业实现自我造血扭亏。推荐具有国内创新药孵化的CSO平台,推荐【百洋医药】,推荐已显现盈利,并持续拓展产品市场空间的【吉贝尔】,【上海谊众】。关注处于蓝海市场的潜力品种,关注【赛托生物】。
    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4页
    2024-04-22
  • 微芯生物(688321):2024,进入微芯原创新药收获之年

    微芯生物(688321):2024,进入微芯原创新药收获之年

  • 新品放量+需求复苏,境内市场增长48%

    新品放量+需求复苏,境内市场增长48%

    个股研报
      康众医疗(688607)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74亿元(yoy+34%),实现归母净利润1541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97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48万元。   点评:   “需求复苏+新产品放量”助力境内业务实现48%高增长。随着公司口腔系列、电子检查系列与新能源电池检测系列的新产品陆续上市且渗透率逐步提升,叠加市场推广力度持续加强,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74亿元(yoy+34%),其中23Q4实现营业收入9234万元(yoy+51%),增速较为亮眼。分业务来看,2023年公司医疗领域实现营业收入2.27亿元(yoy+30%),工业安检领域实现营业收入4083万元(yoy+76%)。分区域来看,得益于国内需求复苏及新产品逐步实现批量交付,公司境   内业务增长亮眼,实现收入1.43亿元(yoy+48%),随着公司陆续完成   欧洲(意大利)子公司、运营韩国子公司设立,境外市场实现收入1.24亿元(yoy+24%),我们认为随着公司加大海外地区,尤其是美洲、欧洲、中东、亚太地区的业务拓展力度,以及新产品导入,境外业务有望加速增长。   优化成本及费用管控水平,持续提升盈利能力。2023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39.65%、较上年同期提升3.06pp,我们认为主要是公司持续优化成本,叠加产品结构调整所致:①公司寻求产业链深度战略协作、加大部分原材料自主生产供应能力,实现产能升级和生产规模效应,优化成本,此外费用管控水平提升,公司2023年销售费用率为9.99%(yoy-1pp),管理费用率为10.73%(yoy-4pp),研发费用率为16.29%(yoy-5pp)。②工业安检领域产品毛利率达52%,而医疗业务毛利率仅为37%,2023年工业安检业务收入占比为15%(yoy+4pp)。此外,公司通过投资并购与业务整合的方式积极进军CMOS传感器高端应用领域,为未来上游成本结构持续优化助力。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42、4.31、5.4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4.8%、26.1%、26.6%,实现归母净利润为0.43、0.57、0.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8.9%、33.4%、30.2%,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4、18、14倍。   风险因素: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下游市场需求提升不及预期。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04-22
  • APL-1702 NDA在即,期待商业化放量

    APL-1702 NDA在即,期待商业化放量

    个股研报
      亚虹医药(688176)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375.3万元,研发投入3.6亿元(+49.5%),货币资金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约23.3亿元,资金储备充足。   APL-1702Ⅲ期临床达到主要研究终点,NDA在即。APL-1702(希维她)是集药物和器械为一体的光动力治疗产品。APL-1702的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获得成功,在主要疗效终点方面,APL-1702治疗组的应答率较安慰剂对照组的应答率提高了89.4%(41.1%vs.21.7%,p=0.0001),表现出显著的疗效。公司正在积极准备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递交APL-1702的上市申请,并积极准备与美国FDA讨论在美国市场上市的Ⅲ期临床方案。   APL-1202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新辅助治疗MIBC取得积极的有效性信号。   APL-1202(唯施可)是全球首个在抗肿瘤领域进入关键性/Ⅲ期临床试验的口服、可逆性MetAP2抑制剂,APL-1202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新辅助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Ⅱ期临床试验期中分析结果积极,pCR率相较于替雷利珠单抗单药治疗组大幅提升。APL-1202联合替雷利珠单抗预计将于2024年第三季度读出Ⅱ期试验的顶线数据。同时,公司计划在中国晚期膀胱癌人群中开展APL-1202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临床研究。   加强泌尿生殖领域产品协同,成立妇女健康事业部推动APL-1702的营销。公司围绕泌尿生殖领域、乳腺癌引入培唑帕尼片(商品名:迪派特)和马来酸奈拉替尼片(商品名:欧优比®),两款药物均为口服片剂,服用方便,且已纳入医保报销。迪派特、欧优比®分别于2023年10月及2023年12月上市并开始销售,至报告期末取得928.9万元销售额的成绩。成立妇女健康事业部,以专注于做好APL-1702在中国市场的营销和扩大在妇女健康领域的管线,更好地满足妇女健康患者的未满足临床需求。   盈利预测:随着APL-1702、APL-1706和仿制药的落地及放量,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2、3.7和6.2亿元。   风险提示:研发进展或不及预期、核心品种商业化进展或不及预期、政策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4-04-22
  • 2023 年全国医保基金平稳运行

    2023 年全国医保基金平稳运行

    海通国际
    9页
    2024-04-22
  • 迪瑞医疗(300396):2024Q1业绩高增,试剂上量值得期待

    迪瑞医疗(300396):2024Q1业绩高增,试剂上量值得期待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