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3357)

  • 2024半年报点评:重视院外市场大趋势,夯实连锁门店服务网络布局

    2024半年报点评:重视院外市场大趋势,夯实连锁门店服务网络布局

    个股研报
      健之佳(605266)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收入44.85亿元(+3.40%,同比,下同),归母净利润0.63亿元(-60.23%),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92亿元(-47.18%)。单Q2季度,公司实现收入21.71亿元(+0.01%),归母净利润0.11亿元(-87.02%)。   经营数据概览:2024H1,公司实现医药零售业务收入40.35亿元(+2.58%),毛利率34.92%(+1.25pp),原因为消费意愿弱、市场及行业竞争加剧、医药改革政策持续推进、医保个账减少及统筹医保落地滞后、医保强监管等;便利零售业务1.89亿元(-4.38%),毛利率18.47%(+0.05pp);为医药、便利供应商提供专业服务业务收入2.61亿元(+26.45%),毛利率63.50%(-8.71pp)。   重视院外市场大趋势,积极调整品类结构。2024H1,公司实现中西成药收入32.70亿元(+5.75%),毛利率32.92%(+2.44pp),原因为公司积极承接院内顾客外流趋势带来的业务增量、强抓医院品种引进等;中药材1.65亿元(-12.82%),毛利率47.02%(+1.01pp);保健食品2.14亿元(-8.46%),毛利率32.48%(-10.50pp),原因为公司积极实施市场化竞争,获得更多份额;个人护理品0.49亿元(+12.09%),毛利率29.17%(+2.42pp);医疗器械3.15亿元(-14.95%),毛利率48.29%(+4.78pp);生活便利品2.07亿元(+4.83%),毛利率25.44%(-3.11pp);体检服务0.04亿元(-4.52%),毛利率29.96%(-4.04pp)。   业务规模扩大,费用率有所增加。2024H1,公司实现毛利率35.89%(+1.08pp),归母净利率1.40%(-2.24pp)。从费用率看,公司24H1销售费用率28.93%(+3.21pp),原因为公司门店规模扩大,营运成本增加;管理费用率2.67%(+0.64pp),原因为业务规模增长导致管理成本提高、疫情存货跌价及日常经营报损处理;财务费用率1.52%(+0.03pp),原因为规模扩大导致资金需求增长,相应融资利息支出增加。   2024H1净增门店328家,积极推进连锁门店服务网络建设。截至2024H1,公司门店总数5444家,较年初净增门店328家,其中新增自建门店254家,收购门店81家,公司贯彻“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下渗透”的扩张策略,持续推进连锁门店服务网络建设。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公司积极推进连锁门店网络建设,下半年云南门诊统筹政策有望持续推进,且业务结构改善推动提高利润率,我们将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由4.8/5.7/6.9亿元调整至2.6/3.2/3.7亿元,对应当前市值的PE估值分别为11/9/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门店扩张或不及预期的风险,加盟店发展或不及预期的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9-04
  • 2024H1增长稳健,存量盘活增量培育成效明显

    2024H1增长稳健,存量盘活增量培育成效明显

    个股研报
      力生制药(002393)   事件概览   8月22日,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2024H1营业收入7.45亿元(+13.25%),归母净利润1.02亿元(+13.50%),扣非净利润0.99亿元(+11.72%),经营现金流净额0.58亿元(-38.83%)。对应2024Q2营业收入3.8亿元(+17.99%),归母净利润0.43亿元(-1.11%),扣非净利润0.4亿元(-7.09%),收入增速高于利润增速主要系2024Q2投资净收益较23Q2减少957万(主要来自田边制药投资收益,公司于24年7月完成所持有24.65%股权过户),剔除该影响后净利率基本持平。   拆分收入来看,工业收入6.97亿元(+6%),增长稳健,商业收入0.48亿元(新增业务)。拆分工业产品来看,2024H1片剂收入4.5亿元(-4.10%),针剂收入1.12亿元(-10.49%),预计与公司主动调整产品结构有关,胶囊收入0.64亿元(+26.25%),丸剂收入0.47亿元(新增品类)。   盈利能力方面,毛利率略有下滑但控费较好,利润率稳健。2024H1毛利率为56.16%(-5.89pct),其中工业毛利率57.73%(-4.32pct)商业毛利率33.27%。拆分工业产品来看,片剂毛利率为64.06%(-5.06pct),针剂毛利率为52.90%(+9.44pct,生化制药在市场拓展、新品研发、管理提质方面均取得突破,上半年利润同比大幅度增长)胶囊毛利率为44.80%(-11.67pct)。费率方面,2024H1期间费用合计下降6.9pct。2024Q2销售费用率为30.51%(+0.18pct),管理费用率为8.84%(+0.00pct),研发费用率为7.93%(-5.04pct),主要系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明显减少,财务费用率为-5.17%(-0.38pct)。   营运能力持续优化,2024H1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40.57天(-3.51天),存货账款周转天数为120.76天(-24.36天)。   现金流方面,2024H1经营现金流净额为0.58亿元(-39%),主要系采购材料导致现金支出增加,投资现金流净额为-3.55亿元(-871%),主要系投资理财产品增加,筹资现金流净额为-0.76亿元(-37%),主要系并入青春康源公司归还银行债务。截至2024年6月底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5.66亿元(同比2023年底-19%)。   盘活存量成效明显:转让低效资产,加大品牌建设,恢复休眠品种生产   上半年工作成果:一是盘活低效资产,建立存量资产现状清单,转让田边制药24.65%股权,收回资金1.2亿元;医药集团财务公司15%股权转让工作已完成,收回资金8,782.39万元。二是盘活品牌资产,“三鱼”牌入选第三批中华老字号,完成力生制药45个产品“三鱼”商标替换工作,提升品牌影响力;积极推动“三鱼”商标申请驰名商标。三是盘活休眠品种,中央药业麻杏甘石软胶囊已获复产批件上半年实现动销;生化制药注射用马来酸阿奇霉素(0.25g)已恢复生产,上半年完成销量47万支。下半年工作计划:公司将继续推动老字号商标创新发展,完成“三鱼”品牌驰名商标认定申报,完成全部72个普药产品的商标替换工作;持续推进甲睾酮片、乙酰唑胺片、小儿止咳糖浆、盖胃平片4个休眠产品复产工作,力争下半年实现上市销售。   培育增量成效明显:新品持续获批,CMO新增订单,加大拓展外延项目   上半年工作成果:一是7项仿制药产品、2项原料药产品、3项一致性评价产品获批。二是搭建CMO/CDMO服务平台,上半年共有4个产品累计超5亿片在公司落地生产,上半年成功签约4个项目。三是以“基金+直投”方式,拓宽在原料药、化学药、中药、生物药等领域的项目获取渠道,累计收集标的项目200余项。四是加快营销变革借助商业公司商销资源签订部分产品总经销协议成效明显,烟酰胺片增幅125%、盐酸苯海索片增幅33%;生化制药借助集采积极开拓销售渠道,注射用尿激酶收入增幅231%,注射用马来酸阿奇霉素收入增幅214%;建立营销中心区域负责人末尾淘汰机制。   下半年工作计划:一是围绕老慢病治疗领域,加快科研成果转化落地,下半年再完成1个原料药、1个一致性评价产品获批。二是通过公司资源整合,着力提高生产效率,做大做强产业资源共享平台,推动产业生态建设,到2024年完成全国首个直服颗粒生产平台建设将力生制药打造成为具有“一站式”产业化优势的CMO服务平台。三是资本运作引领外延式发展,动态更新项目进展,推动项目有序推进   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3.13/14.14/15.2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6/1.94/2.34亿元,EPS分别为0.84/0.75/0.91元/股,当前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18.09/20.12/16.68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变化风险;研发及转型风险。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5页
    2024-09-04
  • Resilient 1H24 performance amid market headwinds

    Resilient 1H24 performance amid market headwinds

    个股研报
      联影医疗(688271)   United Imaging reported 1H24 revenue of RMB5,333mn, up by 1.2% YoY.Attributable net profit increased by 1.3% YoY to RMB950mn. Despite facing achallenging domestic market environment characterized by stringent industryregulations and delays in equipment renewal projects, United Imaging deliveredresilient performance thanks to the rapid growth of overseas business andmaintenance services. The rising revenue contribution from mid-to-high-endproducts and services drove the company's gross margin up by 1.7ppts YoY to50.4% in 1H24. Additionally, United Imaging announced an interim dividend plan,committed to distributing a total cash dividend of approximately RMB98.2mn, whichrepresents a more than 10% payout ratio.   Market share expanded in domestic medical equipment market. In 1H24,United Imaging’s equipment revenue decreased by 1.8% YoY toRMB4,540mn, primarily due to the delays in procurement activities. However,leveraging its product innovation and new product commercialization, thecompany’s high-end and ultra-high-end products gained market share. Forinstance, the market share of mid-to-high-end and ultra-high-end CT systemincreased by 11ppts YoY and 8ppts YoY, respectively. Its 3.0T MRI systemsalso gained 1.3ppts in market share of 3.0T MRI market. The companycontinues to hold a significant lead in ultra-high-filed MRI market with its 5.0TMRI system and saw a 5.3ppts YoY increase in market share of RT systems.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sustained strong growth momentum. In 1H24,the company's overseas business achieved revenue of RMB933mn, up 29.9%YoY, accounting for 17.5% (+3.9ppts) of total revenue. The company deliveredrobust performance in Asia-Pacific, North America, and emerging markets,where revenues grew over 40% YoY, 26% YoY, and 132% YoY, respectively.Despite a 30% decrease in revenue from Europe due to seasonal fluctuations,efforts aimed at localizing operations in key European markets such as France,Italy, Germany, and Spain are anticipated to drive recovery in 2H24.   Growing contribution from services. In 1H24, revenue from maintenanceservices increased by 23.8% YoY to RMB617mn, accounting for 11.6%(+2.1ppts YoY) of the total revenue. Currently, United Imaging’s global installedbase has exceeded 20,000 units. With a growing installed base, we expect theservices revenue will continue to increase rapidly.   Maintain BUY. We expect hospital procurement to gradually recover from4Q24. Based on a 9-year DCF model, we adjust the target price to RMB 125.83(WACC: 8.8%, perpetual growth rate: 3.0%).
    CMB International Capital Corporation Limited
    6页
    2024-09-04
  • 厚积薄发的ADC和多抗龙头,携手BMS掘金全球市场

    厚积薄发的ADC和多抗龙头,携手BMS掘金全球市场

    个股研报
      百利天恒(688506)   报告摘要   创新转型的典范,成功打造行业领先的ADC和多抗平台。   1)百利天恒(688506)是国内第一批转型创新的制药企业。公司于2010年涉足生物药研发并于2014年在美国设立研发子公司SystImmune,搭建工程化抗体技术平台(双/多抗和ADC),先发优势明显;   2)ADC领域,靶点突破打造FIC,产品优化实现BIC。核心产品BL-B01D1是全球首创EGFR x HER3双靶点ADC药物,已在多种癌症类型中表现出显著疗效,7项3期临床共同推进,首发适应症有望2026年获批;BL-M07D1(HER2ADC)和BL-M11D1(CD33ADC)均为同靶点强有力的竞争者,前者已进入3期临床;3)多抗领域,在研管线高度差异化。双信号抑制SI-B001(EGFR xHER3双抗)NSCLC3期临床已启动,多抗GNC平台成功孵化出4款FIC四特异性抗体,其中3款进入临床阶段。   携手BMS共同开发及共同商业化BL-B01D1,进一步验证ADC平台价值,成为全球ADC领域的重要竞争者和创新引领者。   1)ADC领域前景广阔,2033年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519亿美金;ADC技术在历经三代变革后,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2)与BMS达成全球战略许可及合作协议,总交易额为84亿美金,公司ADC平台的创新价值进一步得到印证,也有望加速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研发进程和市场拓展;   3)BL-B01D1的EGFRxHER3靶点组合无需生物标志物高表达,具有治疗多种主流癌种的潜力。   财务状况稳健,为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市场扩张提供坚实的保障。1)公司24Q1收到BMS的8亿美金首付款,在手现金59亿元,有望在未来两年内获得5亿美元付款;   2)化药制剂和中成药制剂收入为公司提供稳定现金流。   2024年重要临床数据读出   1)BL-B01D1(EGFR x HER3ADC):①2024ESMO,3项适应症(BTC、ESCC和UC)数据读出;②2024SABCS,BC1b期数据读出;   投资建议   百利天恒是一家从仿制药成功转型创新药的生物医药企业,拥有ADC+多抗两大药物研发平台。核心管线出海获BMS背书后,未来2-3年的数据更新将进一步巩固公司作为全球工程化抗体龙头的地位。ADC领域,公司FIC产品BL-B01D1国内7项3期临床高效推进,海外携手BMS共拓全球市场,两款BIC产品BL-M07D1和BL-M11D1显示出同类最佳潜力;多抗领域,双抗产品SI-B001进入临床3期,GNC平台成功孵化出4款FIC四特异性抗体。我们分别使用DCF法和NPV法进行估值并取二者的平均数,测算出目标市值为1076亿元人民币,对应股价为268.33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创新药研发不及预期:存在无法成功或及时完成药物临床开发、获得监管批准和商业化的风险;医药行业政策变化风险:如不能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带来的市场规则和监管政策的变化,将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宏观环境风险:公司在中美两地设有研发中心,未来国际政治、经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可能对公司海外业务经营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4页
    2024-09-03
  • 治痔类品种稳健放量,医药商业恢复性增长

    治痔类品种稳健放量,医药商业恢复性增长

    个股研报
      马应龙(600993)   投资要点   事件:马应龙发布2024年半年报,2024年半年度公司实现营收19.3亿元,同比增长17.5%;实现归母净利润3.1亿元,同比增长10.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1亿元,同比增长38.3%。   治痔类品种表现亮眼,大健康重点品种加速培育。2024H1母公司营业收入10亿元(+17.5%),其中治痔产品实现营收8.8亿元(+22%),表现亮眼。大健康业务顺应国货风潮,加大重点品种培育,发力内容营销,以八宝眼霜系列为代表的眼部护理产品、卫生湿巾系列产品等代表性品种销售规模快速增长,带动大健康整体规模增长,2024H1大健康营收同比增长33.3%。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渠道库存管理成效明显。2024H1公司毛利率提升至48.4%(+4.6pp),主要系治痔类产品部分品规提价、毛利率较高的医药工业板块增速明显等所致;费用率方面,2024H1公司销售费用率为23.4%(+1.6pp),主要因营收增长及大健康业务市场策划投入增加所致;管理费用率下降至3.3%(-0.1pp),期间费用率有所改善,经营效率明显提升。截至2024H1公司应收账款2.6亿元(-37.5%),存货2.92亿元(-14.9%),渠道库存管理成效明显。   医疗服务持续优化,医药商业实现恢复性增长。医疗服务:2024H1因医疗服务供应链业务规模下降,医疗服务业务营收同比下降7.61%;医药商业:医药零售方面,公司积极应对行业政策及发展趋势变化,丰富PB(Private Brand,自有品牌商品)产品序列,带动药品零售业务整体营收增长;医药物流方面,优化供应链建设,进一步丰富品种资源;调整下游客户结构,增加供应品种数量及规模,2024H1医药商业营收同比增长17%,实现恢复性增长。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EPS分别为1.28元、1.46元和1.65元,对应PE分别为21倍、18倍和16倍。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或大幅波动风险,提价不及预期风险,竞争加剧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09-03
  • 研发销售投入加大,2024H1净利润短期承压

    研发销售投入加大,2024H1净利润短期承压

    个股研报
      翔宇医疗(688626)   主要观点:   事件:   2024年8月30日,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2024H1,公司营收3.38亿元(YOY+0.93%);归母净利润5663.59万元(YOY-47.37%);扣非归母净利润为5343.71万元(YOY-43.62%)。   2024Q2,公司营收1.69亿元(YOY-11.92%);归母净利润1756.20万元(YOY-74.84%);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695.43万元(YOY-72.75%)。   点评:   2024H1营收同比持平,净利润同比下滑,   2024H1,公司营收3.38亿元(YOY+0.93%);归母净利润5663.59万元(YOY-47.37%);扣非归母净利润为5343.71万元(YOY-43.62%),主要系上半年公司持续加大研发和销售活动投入,研发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均有上升,收到的政府补助减少,导致净利润下降。2024H1公司研发费用6566.83万元(YOY+38.37%),销售费用9457.91万元(YOY+21.00%),管理费用2397.28万元   (+43.51%)。2024H1公司毛利率68.22%,同比提升0.61pct;净利率16.75%,同比降低15.66pct。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2024H1公司研发投入6566.83万元(YOY+38.37%),占营收比例为19.44%,同比提升5.26pct。同时,公司注重产学研合作,与西安交通大学签约共建康复医疗器械研究院。   2024H1公司新增6项医疗器械注册证/备案凭证,累计获得324项;新增专利199项,其中新增发明专利52项,累计获得各项专利1702项;新增软件著作权19项,累计获得160项;新增省级科技成果61项,累计获得185项。   公司压电式冲击波治疗仪等16款产品、瑞禾医疗体外冲击波治疗仪等2款产品、河南嘉宇经颅磁肢体电治疗仪等3款产品入选河南省医疗装备应用推广指导目录。公司体外冲击波治疗仪、多关节主被动训练仪(入选名称:主被动运动康复机)、熏蒸治疗机(入选名称:中药熏蒸机)等3个品目、24个型号的医疗康复设备成功入选第十批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目录。此外,公司亦开始布局脑机接口。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   预计2024-2026年公司收入分别为9.19/11.28/13.84亿元(前值为9.30/11.54/14.34亿元),收入增速分别为23.4%、22.7%和22.7%,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2.00/2.68/3.32亿元(前值为2.69/3.39/4.26亿元),增速分别为-11.8%、33.9%和23.6%,2024-2026年EPS预计分别为1.25/1.68/2.07元,对应2024-2026年的PE分别为31x/23x/19x,公司是国内康复医疗器械的领军企业,先发优势大,品类全、渠道广、   成本低,品牌效应初步形成,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技术创新风险;客户变动、流失、管理的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9-03
  • 2024半年报点评:持续深耕区域市场,O2O业务增速亮眼

    2024半年报点评:持续深耕区域市场,O2O业务增速亮眼

    个股研报
      益丰药房(603939)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收入117.62亿元(+9.86%,同比,下同),归母净利润7.98亿元(+13.13%),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8.22亿元(+29.41%)。单Q2季度,公司实现收入57.91亿元(+6.45%),归母净利润3.91亿元(+6.05%)。业绩符合预期。   经营数据概览:分业务看,2024H1公司实现零售业务收入103.98亿元(+8.32%),毛利率40.94%(+0.06pct);批发业务9.97亿元(+20.85%),毛利率9.57%(-0.61pct)。分产品看,2024H1公司实现中西成药收入88.78亿元(+10.11%),毛利率34.85%(-0.22pct);中药收入11.65亿元(+14.78%),毛利率48.74%(+0.15pct);非药品13.53亿元(+0.45%),毛利率51.10%(+0.03pct)。   持续深耕区域市场。2024H1,公司围绕“新开+并购+加盟”的拓展模式,持续提升门店网络覆盖的广度和深度。截至2024H1,公司门店总数为14736家(较年初新增1575家),其中直营门店10950家(较年初新增1135家),加盟门3426店家(较年初新增440家)。拆分区域看,中南地区较年初新增门店619家、华东地区新增552家、华北地区新增404家,公司巩固中南华东华北,持续拓展全国市场。   推动新零售体系建设,O2O业务增速亮眼。2024H1,公司持续推进基于会员、大数据、互联网医疗、健康管理等生态化的医药新零售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慢病管理、线上诊疗以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健康管家和家庭医生服务。截至2024H1,公司O2O多渠道多平台上线直营门店超过10000家,覆盖范围包含公司线下所有主要城市,24H1实现线上收入10.96亿元(+20.18%),其中O2O业务实现收入8.78亿元(+26.33%),B2C业务实现收入2.18亿元(+0.46%)。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公司持续深耕区域市场,扩张节奏稳健且业绩确定性高,我们将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由17.9/21.8/28.1亿元调整至16.03/19.39/23.19亿元,对应当前市值的PE估值分别为14/12/1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门店扩张或不及预期的风险,加盟店发展或不及预期的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9-03
  • 公司简评报告:新签订单快速回暖,业绩有望持续修复

    公司简评报告:新签订单快速回暖,业绩有望持续修复

    个股研报
      康龙化成(300759)   投资要点   环比业绩改善,新签订单持续回暖。2024H1,公司营收为56.04亿元(YoY-0.6%),归母净利润为11.13亿元(YoY+41.6%),归母净利强劲增长主要是参股公司PROTEOLOGIX被合并收购;扣非净利润为4.66亿元(YoY-38.3%);Non-IFRS经调整归母净利润为6.90亿元(YoY-25.9%)。Q2单季度,公司营收为29.34亿元(YoY+0.6%),环比增长9.9%;归母净利为8.8亿元(YoY+101.6%),环比增长282.9%;扣非归母净利为2.79亿元(YoY-31.6%),环比增长48.7%。2024H1新签订单同比增长15%+,连续两个季度实现温和复苏。伴随海外融资持续回暖,公司业绩环比持续改善。   基石业务稳健增长,新业务成长良好:   1.实验室:基石业务彰显韧性,新签订单同比增长10%+。2024H1,公司实验室收入为33.71亿元(-0.3%),毛利率为44.5%(-0.6pct);共参与666个药物发现项目,同比增加约2.5%;新签订单同比增长10%+,预期持续改善。实验室化学自2023Q4以来呈现逐季度环比温和改善趋势;生物科学同比保持稳健增长,收入占比超过53%。   2.CMC:Q3起预计更多订单将交付,全年业绩可期。2024H1,公司CMC收入为11.76亿元(-6.0%);毛利率为28.3%(-4.16pct),毛利率下降主要是受2023Q4起绍兴新的模块转固,以及中国和英国员工数量同比有所增加等所致。报告期内,公司CMC业务涉及695个项目,包括16(-13)个工艺验证和商业化项目、19(-5)个PhIII项目、162(+26)个PhI/II项目、498(+67)个临床前项目。创新药商业化生产突破:报告期内及8月,公司先后助力两款客户研发的制剂产品获得NMPA批准上市,成为公司第一、二个创新药制剂商业化生产项目,是公司创新药制剂商业化生产服务的新的里程碑。上半年,CMC板块新签订单同比增长25%+,预计更多的订单将从2024Q3开始交付,全年业绩可期。   3.临床项目数量持续增加,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2024H1,公司临床CRO收入为8.43亿元(+4.7%),毛利率为12.55%(-4.43pct),由于执行的订单结构变化,叠加服务价格市场竞争充分,毛利率阶段性承压,伴随收入增加,2Q2024毛利率环比实现改善,全年有望环比持续改善。报告期内,公司临床CRO服务项目1112(+200)个,包括77(+3)个PhIII临床试验、409(+9)个PhI/II临床试验和626(+188)个其它临床试验;SMO服务项目1,500+(+约100)个,覆盖140+(+约20)个城市650+(+约20)家医院和临床试验中心。   4.大分子与CGT仍处于投入期。2024H1,公司大分子与CGT收入为2.1亿元(+5.5%),毛利率为-31.3%(-23.0pct);板块仍处于投入期。报告期内,公司创新双抗CDMO项目交付;为来自于17个客户的21个不同开发阶段的CGT产品提供效度测定放行服务,包括2个商业化项目和9个临床阶段的项目;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12个CGT产品的GLP和non-GLP毒理试验;涉及11个基因治疗CDMO项目,包括1个PhIII项目、6个PhI/II项目和4个临床前项目。   投资建议:随着融资环境改善,公司新签订单快速增长,业绩有望持续回暖。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是17.6、20.5、23.7(原值:17.6、20.6、23.7)亿元EPS分别是0.99、1.15、1.32(原值:0.99、1.15、1.33)元,对应PE分别19.78、16.97、14.7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融资环境恶化风险,项目进展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及政策风险。
    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9-03
  •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管理优异,逆势稳增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管理优异,逆势稳增

    个股研报
      益丰药房(603939)   事件   益丰药房股份发布公告: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7.62亿元,同比增长9.8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9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13%。   投资要点   均衡发展,效益优先   2024年上半年公司新增门店1575家,其中,自建门店842家,并购门店293家,新增加盟店440家,对比2023年上半年,公司新建和并购节奏均保持较快增长,加盟门店数量因行业环境变化有所放缓。另,报告期内迁址门店17家,关闭门店72家,关闭门店数量无大幅变化,整体门店数量保持净增长。公司面临行业竞争压力主要体现在坪效下降,2024年上半年占数量主体的小型社区店的日均坪效为49.66元/平方米,而2023年同期为54.70元/平方米。为应对行业变化,效益优先,公司将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下半年新建门店和关闭门店节奏或将调整。   毛利率保持稳定,强化品牌和服务   2024年上半年公司零售业务毛利率为40.94%,相比于2023年同期提高0.06个百分点。分产品看,药品毛利率为36.46%,同比下降0.12个百分点,非药品毛利率为51.1%,同比提高0.03个百分点。公司优势区域为中南和华东地区,也是医保统筹政策执行进度较快的区域,目前统筹药品占公司整体收入仍较低,对公司盈利影响也较小。公司不断完善和打造自有品牌、独家品种、厂商共建品种在内的商品精品群,一方面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一方面稳定盈利。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247.86、264.83、291.7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14、18.94、21.21亿元,EPS分别为1.33、1.56、1.75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3.9、11.8、10.5倍,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拥有连锁药店14736家(含加盟店3426家),是国内直营门店数量最多的民营药店连锁,其高效运营和复制连锁的优势在上半年行业竞争加剧的环境下得到有效的验证。在门诊统筹等系列政策推动下,零售药房行业的集中度将加速提升,公司作为龙头的优势将逐步扩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竞争加剧风险、政策变动风险及门店扩张不及预期等风险。
    华鑫证券
    5页
    2024-09-03
  • 地产链化工品追踪系列报告(2024-08):8月百城二手房价跌幅收窄,MDI、TDI均价环比上行

    地产链化工品追踪系列报告(2024-08):8月百城二手房价跌幅收窄,MDI、TDI均价环比上行

    化学制品
      本期内容提要:   房地产行业作为化工重要的终端下游,承载着较大的消费体量,本报告旨在追踪地产链上游化工产品月度变化情况,寻找产业链投资机会。   下游地产行业方面:   7月国房景气指数环比企稳,8月化工产品价格指数同环比下跌。2024年7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92.22点,同比下降1.48点,环比增长0.12点;2024年8月,中国化工产品价格指数(CCPI)均值为4523.72,同比下降3.61%,环比下降3.47%。   8月百城二手房价跌幅收窄。8月,百城二手住宅平均价格为14549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71%,跌幅较7月收窄0.03个百分点,已连续28个月环比下跌;同比跌幅为6.89%;百城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6461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11%,同比上涨1.76%。8月,百城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跌城市数量为100个,已连续5个月呈现百城二手房价格集体下跌状态,其中56个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跌幅收窄,较7月增加8个。百城新建住宅价格环比下跌城市数量为46个,较7月增加7个。(来自澎湃新闻、中指研究院)   上游化工产品方面:   (1)玻璃产业链:   【玻璃】2024年8月,平板玻璃5mm月均价为1561.06元/吨,环比下降8.73%,同比下降21.72%;平板玻璃月均毛利为84.79元/吨,环比下降64.22%,同比下降82.99%。   【纯碱】2024年8月,重质纯碱月均价为1831.45元/吨,环比下降11.13%,同比下降26.64%;轻质纯碱月均价为1708.09元/吨,环比下降8.74%,同比下降27.13%;纯碱毛利月均值为273.72元/吨,环比下降32.93%,同比下降64.77%。   (2)水泥产业链:   【水泥】2024年8月,水泥月均价为341.65元/吨,环比增长0.09%,同比下降9.36%;水泥月均毛利为35.52元/吨,环比增长5.68%,同比下降53.36%。   【减水剂】2024年8月,萘系减水剂月均价为3875.00元/吨,环比增长0.08%,同比增长1.81%。2024年8月,聚羧酸减水剂单体TPEG月均价为7575.00元/吨,环比增长2.04%,同比增长5.99%;聚羧酸减水剂单体月均毛利为-770.13元/吨,环比下降163.64%,同比下降724.56%。   (3)涂料产业链:   【钛白粉】2024年8月,钛白粉月均价为15441.36元/吨,环比下降0.02%,同比下降0.59%;钛白粉月均毛利为-564.60元/吨,环比下降41.48%,同比下降32.65%。   (4)保温材料产业链:   【MDI】2024年8月,纯MDI月均价为19090.91元/吨,环比增长5.93%,同比下降14.64%。2024年8月,聚合MDI月均价为17334.09元/吨,环比增长0.83%,同比增长1.03%。   (5)家居产业链:   【TDI】2024年8月,TDI月均价为13838.64元/吨,环比增长3.33%,同比下降25.69%;TDI月均毛利为1635.09元/吨,环比增长70.27%,同比下降77.67%。   (6)型材管材产业链:   【聚乙烯】2024年8月,聚乙烯月均价为8197.86元/吨,环比下降2.67%,同比下降0.52%。   【聚丙烯】2024年8月,聚丙烯粒料月均价为7626.73元/吨,环比下降0.81%,同比增长1.85%;聚丙烯粒料月均毛利为-472.82元/吨,环比增长38.37%,同比下降1392.74%。   【PVC】2024年8月,PVC电石法月均价为5309.55元/吨,环比下降3.91%,同比下降10.86%;PVC月均毛利为-86.90元/吨,环比下降1718.14%,同比下降33.68%。   (7)胶粘剂产业链:   【DMC】2024年8月,DMC月均价为13481.82元/吨,环比下降0.30%,同比增长0.81%;DMC月均毛利为-1043.13元/吨,环比增长24.48%,同比增长27.51%。   【PVA】2024年8月,PVA月均价为12591.71元/吨,环比下降0.71%,同比增长9.42%。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不景气导致需求下降的风险;行业周期下原材料成本增长或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经济扩张政策不及预期的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6页
    2024-09-03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