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60)

  • KOR药物临床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报告

    KOR药物临床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报告

    KOR
    精神障碍
    疼痛
    KOR(kappa-opioid receptor)是一种κ-阿片受体,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的调节,包括疼痛、情绪、认知等。KOR靶点在治疗疼痛和精神障碍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靶点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调节KOR的激活,从而调节神经元的活性和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调节疼痛、情绪和认知等生理和病理过程。目前已经有多种KOR靶向药物被开发出来,包括抗体药物和小分子化合物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疼痛和精神障碍。1. KOR激动剂KOR激动剂是目前研究较为广泛的KOR靶点药物类型之一。这些药物通过结合KOR受体,激活其信号传导途径,从而影响疼痛、情绪和奖赏等方面的调节。目前已经有多种KOR激动剂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如Spiradoline(U-62066)和Salvinorin A等。2. KOR拮抗剂KOR拮抗剂是另一种针对KOR靶点的药物类型。这些药物通过结合KOR受体,竞争性地与其内源性配体(如阿片类物质)结合,从而影响疼痛、情绪和奖赏等方面的调节。目前已经有多种KOR拮抗剂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如JDTic和LY2456302等。本报告旨在对KOR点研发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包括作用机制和发展历程、市场规模和空间预测、研发竞争格局、产业链分析、投融资分析以及发展趋势等内容,以帮助客户更好地了解KOR的研发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客户的研发布局提供有力的支持。
    摩熵咨询
    71页
    2024-06-07
  • RAR药物临床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报告

    RAR药物临床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报告

    投融资
    白血病
    RAR
    RAR(维A酸受体,retinoic acid receptor)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在多种细胞分化、增殖和存活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RAR靶点在治疗多种白血病和其他肿瘤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RAR靶点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激活RAR的转录活性,从而促进细胞分化和凋亡等过程。1. 维A酸类似物维A酸类似物是一类与维A酸结构相似的分子,可以结合RAR并激活其信号传导通路,从而影响细胞分化和增殖。常见的维A酸类似物包括:- Tretinoin:一种口服维A酸类似物,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和一些非小细胞肺癌。- Alitretinoin:一种口服维A酸类似物,用于治疗手掌红斑病和一些皮肤病。2. RAR激动剂RAR激动剂是一类直接激活RAR的药物,可以增强其信号传导通路的活性,从而影响细胞分化和增殖。常见的RAR激动剂包括:- tamibarotene:一种口服RAR激动剂,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本报告旨在对RAR点研发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包括作用机制和发展历程、市场规模和空间预测、研发竞争格局、产业链分析、投融资分析以及发展趋势等内容,以帮助客户更好地了解RAR的研发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客户的研发布局提供有力的支持。
    摩熵咨询
    85页
    2024-06-07
  • TGFBR药物临床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报告

    TGFBR药物临床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报告

    TGFBR
    肺纤维化
    TGFBR是一种重要的受体,在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TGFBR靶点在治疗多种疾病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TGFBR的作用机制是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信号通路参与调节细胞增殖和分化。TGF-β在细胞内与TGFBR结合,激活受体激酶的活性,从而引发下游信号通路的激活,包括Smad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最终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等生物学过程。目前已经有多种TGFBR靶向药物被开发出来,主要包括TGFBR抑制剂和TGFBR激动剂,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肿瘤、纤维化等。1.TGFBR抑制剂:TGFBR抑制剂是一类可以抑制TGFBR信号传导的药物,从而阻断TGF-β的作用。TGFBR抑制剂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肿瘤、纤维化等。2.2. TGFBR激动剂:TGFBR激动剂是一类可以促进TGFBR信号传导的药物,从而增强TGF-β的作用。TGFBR激动剂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骨质疏松、肌肉萎缩等。本报告旨在对TGFBR点研发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包括作用机制和发展历程、市场规模和空间预测、研发竞争格局、产业链分析、投融资分析以及发展趋势等内容,以帮助客户更好地了解TGFBR的研发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客户的研发布局提供有力的支持。
    摩熵咨询
    72页
    2024-06-07
  •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报告:供给端和需求端持续向好,血制品行业稳健增长趋势突显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报告:供给端和需求端持续向好,血制品行业稳健增长趋势突显

    生物制品
      血制品具有高政策壁垒特点,随着行业并购整合加速以及头部企业的规模效应凸显,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   血制品属于刚需性药品,整个行业是持牌业务,决定其天然的高政策壁垒特点。近年来,我国血液制品行业并购整合加速,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国内血制品行业现仅存28家企业。目前已形成天坛生物、上海莱士、泰邦生物、华兰生物、派林生物为行业第一梯队千吨级大型血液制品企业的竞争格局。随着头部企业的规模效应逐渐凸显,行业整合将继续加速,血制品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   国内血液制品行业处于稳健发展期,未来血制品成长空间广阔   中国血液制品行业处于稳健发展期,据统计,2016年国内血制品行业市场规模为268亿元,之后持续扩容,2022年达512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速CAGR为11.39%。和国外相比,我国人均用量血制品远低于发达国家,白蛋白、静丙和凝血因子Ⅷ的人均用量分别约为美国的50%、10%和7%,我国各品种的人均量均有大幅提升空间。此外,国外能够生产20多种产品,我国目前主要血液制品企业共能生产15种产品,血浆利用率与国外还有一定差距,新产品的市场空白依然存在。适应症方面,国内血制品如静丙等的应用相对局限,适应症范围有待拓展。综合看来,我国血制品成长空间仍然广阔。   国内政策支持供给端向好,疫情拉动国内需求端持续增长,供需同步提升,驱动行业长期发展   供给端,随着国内政策的支持重视,“十四五”等浆站规划逐步落地,浆站建设加快,我国采浆规模将持续提升,2023年采浆量超12079吨,相比2022年增长超过18.6%。   需求端,白蛋白、静丙等主流品种在国内长期供不应求,各品种在医院端销售额规模持续增长,国内样本医院销售数据显示,白蛋白、静丙、重组人凝血因子VIII和纤维蛋白原2019-2023年期间销售额年复合增长率CAGR分别达到12.0%、13.8%、15.8%和22.4%。疫后血制品销售仍保持增长,提示疫情将医生和患者对血制品的认知有了质的飞跃。供给端和需求端的同步提升,将驱动血制品行业长期发展。   集采政策温和,高附加值产品的陆续获批有助于优化产品结构、提升经营利润   终端价格方面,由于血制品的稀缺属性和目前国内产能不足,血液制品虽然已经历三轮集采,价格降幅总体温和。同时,随着国产重组因子Ⅷ、10%高浓度静丙等高毛利品种的陆续获批,有助于优化现有的产品结构,提高血浆综合利用率和经营利润。   行业评级及投资策略   行业评级:血制品的行业属性具有独特优势,随着行业整合加速以及头部企业的规模效应,未来行业集中度将会进一步提升;供给端作为关键环节,新浆站建设加快,采浆规模持续增长,形势逐渐趋好;需求端白蛋白、静丙等重要品种处于供不应求,销售规模持续增长的趋势,疫后民众对血制品的需求在走向新的阶段;血制品消费结构和国外相比,仍存在较大差异,但在不断完善中,静丙和因子类产品市场规模持续提升,高附加值产品陆续上市,未来将成为行业增长的驱动力。因此,我们判断血制品行业呈现稳健向上的趋势,给予“推荐”评级。   投资策略:采浆规模、血浆综合利用率、血浆盈利能力是核心因素,采浆规模直接决定企业规模,现有品种数量以及在研产品是判断血浆综合利用率、血浆盈利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企业的战略和股东的赋能有助于企业的发展潜力,企业的研发能力有助于不断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因此,综合各项因素,推荐派林生物(000403.SZ)、博雅生物(300294.SZ),建议重点关注天坛生物(600161.SH)、上海莱士(002252.SZ)、华兰生物(002007.SZ)、卫光生物(002880.SZ)、博晖创新(300318.SZ)和神州细胞(688520.SH)。   风险提示   浆站获批和建设不及预期风险、血制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产品研发和上市不及预期风险、产品安全性风险、医药行业集采等政策风险、推荐公司业绩不达预期的风险
    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60页
    2024-06-07
  • NNRTI药物临床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报告

    NNRTI药物临床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报告

    靶点药物
    NNRTI
    艾滋病
    NNRTI是一种非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逆转录酶的活性,从而阻断HIV病毒的复制和传播。NNRTI靶点在治疗艾滋病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NNRTI靶点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逆转录酶的活性,从而阻断HIV病毒的复制和传播。目前已经有多种NNRTI靶向药物被开发出来,用于治疗艾滋病。可以将NNRTI靶点药物分为以下几类:1. 第一代NNRTI:第一代NNRTI主要包括奈韦拉平(Nevirapine)、地拉韦啶(Delavirdine)等,它们是通过非竞争性抑制HIV逆转录酶的活性,阻碍HIV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和繁殖,从而发挥抗病毒作用。这类药物已经被广泛应用于HIV感染的治疗。2. 第二代NNRTI:第二代NNRTI主要包括依曲韦林(Etravirine)和利匹韦林(Rilpivirine)等,相比第一代NNRTI,它们具有更强的抗病毒活性和更低的毒副作用,能够更好地发挥治疗HIV感染的作用。这类药物目前已经被批准上市,并广泛用于临床。3. 第三代NNRTI:第三代NNRTI是一类新型NNRTI,它们具有更强的抗病毒活性、更低的毒副作用和更广的抗药性,能够更好地应对HIV感染的治疗。这类药物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但已经显示出很大的潜力。本报告旨在对NNRTI点研发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包括作用机制和发展历程、市场规模和空间预测、研发竞争格局、产业链分析、投融资分析以及发展趋势等内容,以帮助客户更好地了解NNRTI的研发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客户的研发布局提供有力的支持。
    摩熵咨询
    54页
    2024-06-07
  • IL-4R药物临床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报告

    IL-4R药物临床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报告

    肿瘤
    呼吸系统疾病
    皮肤疾病
    IL-4R是一种细胞膜受体,在调节免疫系统、细胞增殖和分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IL-4R靶点在治疗多种疾病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IL-4R靶点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调节IL-4R信号通路,从而影响细胞增殖、分化和免疫系统等方面的功能。目前已经有多种IL-4R靶向药物被开发出来,主要包括抗体药物和小分子化合物药物,用于治疗多种疾病。1. 抗体药物:是通过靶向IL-4Rα的抗体药物,可以抑制IL-4R信号通路的激活,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已经被FDA批准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哮喘等疾病。包括度普利尤单抗(Dupilumab)等。本报告旨在对IL-4R点研发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包括作用机制和发展历程、市场规模和空间预测、研发竞争格局、产业链分析、投融资分析以及发展趋势等内容,以帮助客户更好地了解IL-4R的研发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客户的研发布局提供有力的支持。
    摩熵咨询
    52页
    2024-06-07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全球首款mRNARSV疫苗获批,关注国产疫苗布局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全球首款mRNARSV疫苗获批,关注国产疫苗布局

    生物制品
      行情回顾   上周(2024年5月27日-5月31日),A股申万医药生物下跌0.94%,板块整体跑输沪深300指数0.34pct,跑输创业板综指数1.09pct。在申万31个一级子行业中,医药板块周涨跌幅排名为第19位。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下跌1.54%,板块整体跑赢恒生指数1.3pct。在恒生12个一级子行业中,医疗保健行业周涨跌幅排名为第6位。   核心观点   全球首款mRNA RSV疫苗获批。援引财联社6月1日报道,美东时间周五,美国疫苗制造商莫德纳(Moderna)宣布,该公司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已经获得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莫德纳表示,此次获批的疫苗是全球首款mRNA RSV疫苗,它将以mRESVIA的品牌进行销售,主要适用于用于老年人群体(60岁或以上)预防合胞病毒感染导致的下呼吸道疾病。   国内RSV疫苗市场需求大,海内外厂商持续加码。据第一财经报道,中国是全球合胞病毒流行高发国家之一,据NatureCommunications统计,2009-2019年间,在中国大陆地区严重的呼吸道感染患者中,RSV感染率达到了16.8%,仅次于流感病毒(IFV)的28.5%,排名第二位;在确诊肺炎的患者中,RSV感染率为22.1%,是导致肺炎最普遍的一类病毒。中国病毒病杂志研究数据显示,中国5岁以下儿童RSV相关的下呼吸道感染发病率约为4%,远高于发达国家2.4%的水平,相关住院病例每年约有62万至95万例,给医疗系统带来沉重负担。中国对于RSV感染的预防需求迫切,海外巨头葛兰素史克(GSK)也在积极布局中国市场,其全球首款RSV疫苗“Arexvy”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上获美国FDA咨询委员会支持的同时,就提交了在中国的临床试验申请,并于同年6月获得CDE临床试验默示许可,适用于主动免疫,以预防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A和RSV-B亚型导致的60岁及以上成人的下呼吸道疾病。此外,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2024年以来,又有五款国产RSV疫苗在国内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受理。其中,安科生物与合肥阿法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RSV mRNA疫苗AFN0205,在国内RSV疫苗产品中研发进度靠前。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此次莫德纳首款mRNA RSV疫苗获批上市,有望为国内布局RSV疫苗研发的企业带来曙光,建议关注安科生物、艾美疫苗、石药集团等。   风险提示   销售不及预期风险,医药政策影响不确定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甬兴证券有限公司
    8页
    2024-06-06
  • 医药生物:GLP-1RA开启降糖减重治疗新周期,创新驱动引领全产业链高景气发展

    医药生物:GLP-1RA开启降糖减重治疗新周期,创新驱动引领全产业链高景气发展

    生物制品
      GLP-1药物降糖减重作用机制显著,具多种获益机制,朝多靶点、多适应症、口服及组合疗法方向持续研发   GLP-1RA降糖效果显著,同时可通过多维通路实现减重治疗,兼具多重获益机制,在心血管、NASH等多个慢病领域显示出良好治疗前景。全球GLP-1RA药物研发方兴未艾,多靶点、口服、多适应症及组合疗法等研发热度高涨。研究显示,多靶GLP-1药物(替尔泊肽)降糖疗效最优,单靶GLP-1药物(如司美格鲁肽)联合疗法(如胰岛素、DPP-4、SGLT-2等)减重疗效更优。   GLP-1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大单品司美格鲁肽疗效优秀,2023年全球销售额超200亿美元   全球GLP-1药物市场规模持续扩张,以长效GLP-1药物为核心驱动力,预计到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达407亿美元。大单品司美格鲁肽降糖疗效头对头展现临床优效,心血管疾病、AD、NASH等潜在适应症稳步推进。2023年,单靶药物司美格鲁肽实现全球销售211.58亿美元,为首个年销售破二百亿的GLP-1创新药;双靶药物替尔泊肽实现51.63亿美元,上市第二年即实现快速放量。诺和诺德和礼来凭借这两款药物,2024年市值再创新高。   降糖、减重适应症先行,其他慢病适应症逐步拓展,国内GLP-1药物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大   我国糖尿病患者数居全球首位,患病人数预计将在2025年达到1.5亿,并于2030年达到1.7亿。巨大的降糖药物需求叠加GLP-1RA诊疗认可度的快速提升,预计2026年我国治疗T2DM的GLP-1RA药物市场规模达159亿元。近年来我国肥胖人口迅速增长,预计到2030年我国肥胖人群数量达3.29亿人,相关药物较少,较多遵循慢病管理模式。GLP-1RA在减重方面已显示出显著疗效,预计2026年中国治疗肥胖症的GLP-1RA药物市场规模达122亿元。此外,糖尿病危险因素潜在用药患者数预计达0.69-0.98亿人,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患者预计达0.6亿人,GLP-1RA均展示出潜在治疗前景。   国产GLP-1创新药持续突破崭露头角,技术壁垒+产能不足有望为中游原料药、CDMO企业带来新发展机遇   从市场端看,GLP-1RA研发火热,诺和诺德稳居头部;国内药企发力直追,派格生物、银诺医药、信达生物研发进度领先,华东医药研发管线布局全面。从产品端看,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为全球首个申报上市的GLP-1R/GCGR双靶创新药,降糖疗效国内双靶最优,减重临床数据国内最优,具备国产Best-in-Class潜力。从产业链端看,多肽制药技术壁垒较高,叠加诺和诺德产能不足引致的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药物短缺,为国内原料药、CDMO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受益标的   产品端:信达生物、华东医药、乐普医疗。产品链上游:昊帆生物、键凯生物、纳微科技;产业链中游:药明康德、凯莱英、诺泰生物、圣诺生物等。   风险提示:   创新药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政策超预期风险。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68页
    2024-06-06
  • 工业气体月度跟踪:5月气体均价环比小幅波动;杭氧设备出海加速

    工业气体月度跟踪:5月气体均价环比小幅波动;杭氧设备出海加速

    化学制品
      5月液氧月均价窄幅环比上行,液氮/液氩月均价环比略跌。根据卓创资讯工业气体官方微信公众号,截至5月29日,1)液氧:市场走势震荡,月均价窄幅上涨,液氧月均价444元/吨,环比涨0.31%,同比降5.7%;2)液氮:市场区域氛围不一,华东及华中地区交投稍好,其他区域表现一般,液氮产品月均价458元/吨,环比跌10.06元/吨,同比跌84.68元/吨;3)液氩:价格呈涨跌互现态势,均价重心表现下滑,液氩月均价为1072.68元/吨,环比降4.48%,同比降1.04%;4)氦气:市场价格下跌,批量40L瓶装高纯氦气月736.87元/瓶,环比跌14.26元/瓶,同比跌921.07元/瓶;管束氦气长期协议客户拿货月均价至111.59元/立方米(标准立方米Nm3条件下),环比跌5元/立方米,同比跌150元/立方米;5)氙气:市场价格小降,氙气月均价4.02万元/立方米,环比跌0.11万元/立方米,同比跌6.54万元/立方米;6)氪气:市场价格小降,氪气月均价400元/立方米,环比跌31.33元/立方米,同比跌791.94元/立方米;7)氖气:市场价格小涨,氖气月均价137.07元/立方米,环比涨0.9元/吨,同比跌347.61元/立方米。   液氧/液氮/液氩周度价格数据追踪(5月第五周):根据卓创资讯工业气体官方微信公众号,5月第五周,氧氮稳中向上,液氩交投偏弱,截至上周四(2024年5月30日)全国气体价格如下:1)液氧:市场均价454元/吨,环比涨2.02%,同比降6.78%;2)液氮:市场均价为459.81元/吨,环比涨0.85%,同比跌24.71%;3)液氩:市场均价为1040.28元/吨,环比降1.66%,同比降9.07%。   稀有气体周度价格数据追踪(5月第五周):根据卓创资讯工业气体微信公众号数据,截至上周四(5月30日)稀有气体价格如下:管束氦气长期协议客户拿货周均价:100元/立方米;批量40L瓶装高纯氦气:726.79元/瓶;氙气:39500元/立方米;氪气:400元/立方米;氖气:135元/立方米。   中国工业气体周度开工负荷率跟踪:根据卓创资讯数据,2024年5月29日中国工业气体周度开工负荷率为67.9%,环比+0.38pct。   重要事件回顾:杭氧集团设备出海加速、气体业务多领域发展;广钢气体智能装备制造基地项目5月举行开工仪式。   1)杭氧集团:根据杭氧集团官方微信公众号:①杭氧集团中标一套出口欧美市场的大型空分设备订单,将为墨西哥客户提供5万等级空分设备及其配套工程设计、供货与安装。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中国出口墨西哥市场最大等级的空分设备。目前,杭氧斩获的外贸空分设备订单额已超过2023年全年。②5月27日,杭氧集团与一道新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围绕气体与光伏产品应用与服务、新能源开发与利用、技术联合研发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此次签约标志着双方在绿电、氢能、储能等绿色新兴领域开启了创新合作新模式。③5月17日,杭氧集团与临港科投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双方在各自领域的优势,在气体服务、医疗健康、电子特气应用、氢能技术研发等示范应用方面展开合作。④4月份以来,公司接连中标国能包头2套10.5万空分、福建海辰2套7万空分、西昌梅塞尔4.5万空分、刘化二期4万空分等项目,近日成功中标福建海辰化学年产40万吨己二腈项目2套7万等级空分装置设计与供货。   2)广钢气体:根据广钢气体官方微信公众号,5月16日,广钢气体智能装备制造基地项目举行开工仪式,该项目由杭州广钢气体公司推进实施建设。杭州广钢气体公司拥有专业的空分工艺技术设计和装备研发团队。自主研发的“Fast-N”、“Super-N”等系列电子级超高纯制氮系统,已正式投运于多个现场,可稳定生产并持续供应符合电子半导体先进制程品质要求的ppb级超高纯氮气、高纯氧气等,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   投资建议:持续建议关注杭氧股份;建议关注金宏气体、陕鼓动力、凯美特气、华特气体等。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和市场需求波动风险;疫情反复风险;稀有气体产能快速释放带来价格下行风险等。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2页
    2024-06-06
  • 双特异性抗体研发现状和发展趋势报告

    双特异性抗体研发现状和发展趋势报告

    双抗
    药物发展分析
    趋势预测
    康方生物
    信达生物
    正大天晴
    中国生物制药
    君实生物
    双特异性抗体药物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制剂,由两个不同的抗原结合区域组成,能够同时结合两种不同的抗原,从而实现精准识别和攻击靶向细胞。该药物通过结合两种不同的抗原,使得免疫细胞能够更加精准地攻击癌细胞,从而提高治疗效果。相较于传统单克隆抗体药物,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亲和力,能够更加精准地靶向癌细胞。此外,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的特点包括靶向性强、毒副作用小、毒性细胞选择性好、抗体结构稳定等。该药物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肿瘤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传染病治疗等方面。本报告将对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的研发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包括技术机制及发展进程、研发竞争格局、市场规模和空间预测、投融资分析以及发展趋势分析等方面。旨在为医药行业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有关新药研发的全面深入分析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参考。
    摩熵咨询
    92页
    2024-06-06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