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60)

  • BTK药物临床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报告

    BTK药物临床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报告

    BTK
    B细胞淋巴瘤
    多发性硬化
    BTK(Bruton's tyrosine kinase)是一种重要的酪氨酸激酶,参与调节B细胞的信号转导等多种免疫过程。BTK靶点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BTK蛋白质的活性,从而影响B细胞的信号转导,减少炎症反应和自身免疫反应等。BTK靶点药物主要是BTK抑制剂。1.BTK抑制剂BTK抑制剂主要包括伊布替尼(Ibrutinib)、阿可替尼(Acalabrutinib)等。这类药物通过靶向BTK,抑制其在B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中的活化和信号传导,从而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和免疫反应等生理过程。BTK抑制剂主要适用于治疗B细胞性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免疫系统疾病。本报告旨在对BTK靶点研发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包括作用机制和发展历程、市场规模和空间预测、研发竞争格局、产业链分析、投融资分析以及发展趋势等内容,以帮助客户更好地了解BTK的研发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客户的研发布局提供有力的支持。
    摩熵咨询
    35页
    2024-06-07
  • HGFR药物临床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报告

    HGFR药物临床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报告

    HGFR
    肝细胞癌
    胃癌
    HGFR靶点是一类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HGFR)的药物靶点,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靶向HGFR,调节肝细胞生长、分化和代谢等生理过程。HGFR靶点药物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HGFR抑制剂(HGFR inhibitors),另一类是HGFR受体拮抗剂(HGFR receptor antagonists)。1.HGFR抑制剂HGFR抑制剂是通过靶向HGFR,抑制其在肝细胞中的活化和信号传导,从而调节肝细胞生长、分化和代谢等生理过程。HGFR抑制剂主要适用于治疗肝细胞癌等肝脏疾病。2.HGFR受体拮抗剂HGFR受体拮抗剂是通过结合HGFR受体,阻断受体的活性,从而抑制HGFR信号传导通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迁移。HGFR受体拮抗剂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尚未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本报告旨在对HGFR靶点研发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包括作用机制和发展历程、市场规模和空间预测、研发竞争格局、产业链分析、投融资分析以及发展趋势等内容,以帮助客户更好地了解HGFR的研发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客户的研发布局提供有力的支持。
    摩熵咨询
    56页
    2024-06-07
  • CTLA4药物临床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报告

    CTLA4药物临床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报告

    肺癌
    黑色素瘤
    CTLA4
    CTLA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 4)是一种重要的T细胞共刺激分子,参与调节T细胞的免疫应答等多种免疫过程。CTLA4靶点是一类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的药物靶点,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T细胞的活性,从而减少炎症反应和自身免疫反应等。CTLA4靶点药物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CTLA4抑制剂,另一类是CTLA4/Fc融合蛋白1. CTLA4抑制剂:这类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CTLA4的活性,促进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等免疫应答,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的作用。2.CTLA4/Fc融合蛋白:这类药物主要是通过将CTLA4的外周结构域与Fc片段融合,形成CTLA4/Fc融合蛋白,从而抑制T细胞的免疫调节和免疫应答等生理过程,具有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的作用。本报告旨在对CTLA4靶点研发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包括作用机制和发展历程、市场规模和空间预测、研发竞争格局、产业链分析、投融资分析以及发展趋势等内容,以帮助客户更好地了解CTLA4的研发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客户的研发布局提供有力的支持。
    摩熵咨询
    65页
    2024-06-07
  • ACE药物临床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报告

    ACE药物临床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报告

    高血压
    ACE
    心力衰竭
    ACE(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是一种重要的酶,参与调节血管紧张素等多种生理过程。ACE靶点是一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药物靶点,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靶向ACE,抑制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的生成和释放,从而调节血管收缩和血压等生理过程。ACE靶点药物主要是ACE抑制剂(ACE inhibitors)。1.ACE抑制剂ACE抑制剂是通过抑制ACE的活性,阻断血管紧张素Ⅰ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的过程,从而降低血管紧张素Ⅱ的水平,达到降低血压和减轻心脏负荷的作用。ACE抑制剂主要适用于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本报告旨在对ACE靶点研发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包括作用机制和发展历程、市场规模和空间预测、研发竞争格局、产业链分析、投融资分析以及发展趋势等内容,以帮助客户更好地了解ACE的研发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客户的研发布局提供有力的支持。
    摩熵咨询
    51页
    2024-06-07
  • c-Kit药物临床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报告

    c-Kit药物临床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报告

    白血病
    结直肠癌
    c-Kit
    c-Kit是一种酪氨酸激酶的缩写,是一种重要的细胞信号转导蛋白,参与了多种细胞生长、分化和转移等生物学过程。c-Kit靶点在治疗多种癌症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c-Kit靶点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或调节c-Kit的活性,从而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目前已经有多种c-Kit靶向药物被开发出来,主要包括抗体药物和小分子化合物药物,用于治疗多种癌症疾病。1. 抗体药物:包括单抗和双抗单抗主要是通过与c-Kit表面的抗原结合,阻断c-Kit信号通路的传导,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的作用。双抗主要是通过同时结合c-Kit和其他靶点,如PD-1、PD-L1等,调节免疫应答,增强抗肿瘤免疫效应,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的作用。常见的二特异性抗体包括AFM13等。2. 小分子化合物药物:- Imatinib(伊马替尼):是一种靶向c-Kit的抗体药物,可以抑制c-Kit的活性,已经被FDA批准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胃肠道间质瘤等癌症疾病。- Sunitinib(舒尼替尼):是一种靶向c-Kit的小分子化合物药物,可以抑制c-Kit的活性,已经被FDA批准用于治疗肾细胞癌、胃肠道间质瘤等癌症疾病。本报告旨在对c-Kit靶点研发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包括作用机制和发展历程、市场规模和空间预测、研发竞争格局、产业链分析、投融资分析以及发展趋势等内容,以帮助客户更好地了解c-Kit的研发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客户的研发布局提供有力的支持。
    摩熵咨询
    49页
    2024-06-07
  • JAK药物临床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报告

    JAK药物临床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报告

    白血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JAK
    JAK(Janus激酶)家族是一类重要的酪氨酸激酶,包括JAK1、JAK2、JAK3和TYK2等四种亚型。JAK家族参与了多种细胞信号转导途径,尤其是在免疫系统的调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JAK家族靶点在治疗多种炎症性疾病和肿瘤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JAK家族靶点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或调节JAK家族成员的活性,从而影响免疫系统的调节和肿瘤细胞的增殖。目前已经有多种JAK家族靶向药物被开发出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用于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疾病。1. JAK1/2抑制剂:这是一类可以抑制JAK1和JAK2的药物,从而抑制细胞因子信号通路的传导,减少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的发生。2. JAK3抑制剂:这是一类可以抑制JAK3的药物,从而抑制细胞因子信号通路的传导,减少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本报告旨在对JAK靶点研发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包括作用机制和发展历程、市场规模和空间预测、研发竞争格局、产业链分析、投融资分析以及发展趋势等内容,以帮助客户更好地了解JAK的研发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客户的研发布局提供有力的支持。
    摩熵咨询
    64页
    2024-06-07
  • 医药生物行业月度报告:医药集采提质扩面,建议关注创新药及其产业链

    医药生物行业月度报告:医药集采提质扩面,建议关注创新药及其产业链

    生物制品
      投资要点:   市场回顾:2024年5月,医药生物(申万)板块涨幅为-3.24%,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6位,跑输沪深300、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创业板指3.23、4.06、2.18、1.16个百分点。截止2024年5月31日,医药生物板块PE(TTM,整体法)均值为26.21倍,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5位,位于自2012年以来后13.80%分位数。   医药集采提质扩面,建议关注创新药及其产业链机会。5月20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发布《关于加强区域协同做好2024年医药集中采购提质扩面的通知》。《通知》提出:(1)扩大联盟范围,形成全国联盟集中采购;(2)加强统筹协调,合理确定采购品种;(3)聚焦重点领域,积极推进2024年集采扩面。5月24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持续推动医保工作创新发展的通知》。《通知》指出:有针对性扩大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品种范围,形成国家组织的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省份牵头的全国联盟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为主体,省级集采为补充的集中采购新格局;集中采购腾出的费用空间首先向人民群众释放改革红利,同时为促进体现新质生产力的新药、新诊疗项目进入临床应用腾出空间,为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创造条件。从上述政策来看,条件具备的省级联盟集采将升级为全国联采,全国联采品种涵盖未过一致性评价的化学药、中成药,以及国采品种的可替代药品等,提前1年完成“十四五”规划的国采及省级集采药品数目标,药品仍面临较大的集采压力。但考虑到,药品集采进程进入后半段,叠加“大品种”药品集采相对充分,药品集采规则不断完善,预计后续药品集采对药企经营业绩的负面影响相对有限。此外,上述政策明确指出,集中采购腾出的费用空间将会用于支持体现新质生产力的新药、新诊疗项目,创新仍是政策重点支持的方向,建议关注创新药及其产业链机会。   风险提示:耗材、药品价格降幅超预期风险;创新药研发失败风险;行业政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等。
    财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4页
    2024-06-07
  • 深度研究:聚焦智慧民生,深度掘金医保数据要素

    深度研究:聚焦智慧民生,深度掘金医保数据要素

  • 深耕HIV治疗领域,艾诺米替片纳入医保进入销售放量阶段

    深耕HIV治疗领域,艾诺米替片纳入医保进入销售放量阶段

    个股研报
      艾迪药业(688488)   复方制剂艾诺米替成功纳入医保目录,有望迎来销售放量   我国艾滋病治疗患者规模持续扩大,长期用药需求仍有较大增长空间。我国抗HIV病毒药物市场主要以国产仿制药为主、进口药为辅、自主创新药物较为稀缺。艾诺米替片于2022年12月30日获批上市,并成功进入2023年医保目录,医保支付范围为限艾滋病病毒感染,可用于HIV患者的初治。作为国内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联单片复方制剂,艾诺米替片Ⅲ期临床试验数据显示,相较于吉利德的整合酶抑制剂艾考恩丙替片(捷扶康),艾诺米替片对于获得病毒抑制的HIV感染者同样可以持久维持病毒抑制,且在心血管代谢安全性指标方面更有明显优势。   公司目前拥有2款已上市的抗HIV药物,均处于商业化早期阶段,2022年实现全年销售金额3349.50万元,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约7357.88万元,同比增长119.67%。艾诺韦林片已成功续约2023医保目录,医保支付范围由“成人HIV-1感染初治患者”调整为“限艾滋病病毒感染”。   深度布局HIV领域用药,多款产品在研   公司深度布局HIV领域用药,除了已经上市的ACC007及ACC008(针对初治患者),公司在抗HIV病毒领域仍有3款产品在研。ACC008用于新适应症(针对经治患者)的三期试验已经完成,2023年已递交NDA。HIV领域新药整合酶抑制剂ACC017已进入Ⅰ期临床试验,HIV长效药物ACC027的临床前研究正按计划进行中。   核心业务营收稳定增长,后续管线形成梯队   公司经营基本稳健,2023收入恢复至4.11亿元(yoy+68.44%)。2023年核心业务人源蛋白粗收入为25,975.39万元,同比增加81.11%;2023年全年,HIV新药合计实现销售收入约7,357.88万元,同比增长119.67%,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抗HIV创新药艾诺韦林片和艾诺米替片在上市后持续放量,HIV创新药销售额已逐步填补费用投入,日后有望成为主要营收来源。公司瞄准艾滋病、炎症及脑卒中等重大疾病方向打造管线。截至23年底,公司在研项目18项,核心包括8个1类新药和4个2类新药。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考虑到公司HIV创新药优势突出,核心业务市场空间大,看好公司发展。我们预计公司2024至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67/8.08/10.2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1/0.16/0.84亿元。以DCF法计算公司市值,假设WACC为9.00%,永续增长率为1.0%,对应87.59亿市值,目标价20.82元。首次覆盖予以“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风险;创新药商业化落地风险;新药研发失败风险;相关测算存在主观假设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8页
    2024-06-07
  • 聚焦血液制品主业,新浆站、新产品打开成长空间

    聚焦血液制品主业,新浆站、新产品打开成长空间

    个股研报
      博雅生物(300294)   非血液制品业务逐步剥离,血液制品业务业绩稳步增长。公司是血液制品产品较为齐全的企业,有9大类血液制品品种,包括白蛋白、静丙、纤维蛋白原等。2021年华润医药通过收购高特佳持有的公司股权成为控股股东,华润医药持有公司29.3%的股权,并受托行使高特佳集团11.3%的表决权,合计拥有40.6%的表决权,国务院国资委为最终实控人。2023年9月,公司剥离广东复大及天安药业,新百药业或将在合适时机剥离,从而进一步聚焦血液制品业务。2020年~2023年,公司血液制品板块收入从8.9亿元增长到14.6亿元,CAGR17.8%,净利润从3.3亿元提升到5.4亿元,CAGR18.1%。   吨浆盈利能力优秀,静丙、白蛋白需求仍有增长,PCC、Ⅷ因子等凝血因子类产品优势突出,高浓度静丙等新产品将陆续上市。2023年,公司主要品种静丙、白蛋白、纤维蛋白原收入分别为4.5亿元(15.5%)、4.4亿元(+4.3%)、4.2亿元(-3.2%)。公司血液制品吨浆盈利优秀,吨浆收入从2020年的236.3万元/吨提升到2023年的312.7万元/吨,吨浆利润从2020年的45.1万元/吨提升到2023年的116.0万元/吨。2023年公司人血白蛋白、静丙市占率分别为1.4%、5.0%,受疫情中血液制品市场教育程度提升的拉动,国内静丙、白蛋白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公司凝血因子类优势突出,2023年在国内纤维蛋白原、PCC、Ⅷ因子批签发份额分别达到24.8%、16.5%、10.1%,随着学术推广的深入,市场份额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公司在研项目包括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高浓度(10%)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和C1酯酶抑制剂等,未来上述产品将陆续上市销售,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存量浆站采浆量提升空间大,新增获批与潜在并购有望大幅提升浆站数量。2023年公司采浆量33.4吨/站,献浆员人数为2318人/站。南城等6个浆站辐射人口均超过百万,存量浆站采浆量有较大提升空间。包括拟建设浆站在内,公司浆站已达16个,同时储备了19个浆站的县级批文,未来采浆量弹性巨大。丹霞生物与公司签署框架合作协议,经营状况趋于良好,如果整合将提供17个浆站,大幅增加浆站数量。   盈利预测、估值分析和投资建议:随着天安药业等子公司剥离,公司主业血液制品业务优势展露。收入端看,公司现有浆站采浆效率提升及新浆站的扩张将带来业绩的快速增长。未来丹霞生物如果被顺利并购,将提供17个浆站。盈利端看,高毛利率产品PCC、Ⅷ因子的快速增长将持续提升公司毛利率水平,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高浓度静丙和C1酯酶抑制剂等新产品上市将进一步提高公司盈利能力。暂不考虑可能的并购与新百药业的剥离,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18.9/20.7/22.5亿元,同比-28.6%/9.4%/8.8%。归母公司净利润5.6/6.15/6.75亿元,同比增长135.9%/9.8%/9.8%,PE为29.6/27.0/24.6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B”评级。   风险提示:采浆量不足的风险;血液制品新产品研发风险;血液制品质量控制的风险;血液制品产品降价的风险;新百药业商誉减值风险;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1页
    2024-06-07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