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2558)

  • 医药:新冠小分子药物产业链投资机会

    医药:新冠小分子药物产业链投资机会

    太平洋证券
    29页
    2022-01-03
  • 恒瑞医药:两款创新药获批上市,拥抱全面创新

    恒瑞医药:两款创新药获批上市,拥抱全面创新

  • 短期投资策略:预计荣昌生物(9955.HK)超跌反弹

    短期投资策略:预计荣昌生物(9955.HK)超跌反弹

  • 化工行业2021年12月第五周周报:三个维度回顾2021年合成生物学发展

    化工行业2021年12月第五周周报:三个维度回顾2021年合成生物学发展

    化学制品
      本周板块表现:本周(12 月 27 日-12 月 31 日,下同)市场综合指数震动收涨,上证综指报收 3,639.78,本周上涨 0.60%,深证成指本周上涨1.00%,化工板块(申万)上涨 3.18%。 本周化工个股表现: 本周化工板块宽幅上行,表现强于大市。涨幅居前的个股有美邦股份、雅本化学、北化股份、岳阳兴长、西陇科学、藏格矿业、华恒生物、昊华科技、河化股份、大洋生物等。本周农药板块宽幅上行,美邦股份累计上涨52.89%,领涨化工板块,公司目前具有杀菌剂产能 3,375.98 吨/年,杀虫剂产能 2,470.03 吨/年。医药中间体标的雅本化学本周累计上涨 43.95%,公司现月产医药中间体卡龙酸酐 20 吨,公司股票自 2021 年 12 月 29 日开市起停牌, 12 月 30 日晚获证监会《关注函》。   本周原油市场动态: 市场对原油前景保持乐观叠加 EIA 库存数据全面向好,原油价格震荡上涨。 ICE 布油报收 77.78 美元/桶(环比 2.15%);WTI 原油报收 75.21 美元/桶(环比 2.90%)。 重点化工品跟踪: 本周我们关注的化学品中价格涨幅居前的有苯酚(+5.04%)、固体烧碱(+4.24%)、纯苯(+4.06%)、丙酮(+2.94%)、裂解 C5(+2.38%)。本周苯酚成本端支撑明显,苯酚价格延续涨势。本周烧碱厂商库存低位,货源运输受阻,下游用碱行业提货情绪提高,烧碱价格重心上扬。本周纯苯受外盘偏强,叠加下游苯乙烯逼空行情,纯苯价格坚挺上涨。本周丙酮装置开工率偏低,供应端持续紧张,丙酮价格小幅上涨。本周裂解 C5 场内供应紧张,下游需求向好,裂解 C5 价格延续上涨趋势。   三个维度回顾 2021 年合成生物学发展: (1)碳中和驱动社会生产范式转变:减少碳排放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合成生物学也在行动,中国团队在人工合成淀粉取得突破,光驱动大肠杆菌二氧化碳封存技术开发,实现在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合成。(2)融资与 IPO:创纪录的 2021 年,全球合成生物领域有超过 150 起。 融资金额有望成为自 2009 年Synbiobeta 统计开始以来所有年份的融资总和。 (3)大国发展与竞争:合成生物学成为焦点,拜登询问未来美国如何在科技上确保领先地位,并提到中美合成生物学等领域的未来竞争。在中国,深圳、天津、上海等地已经在形成研究中心和产业集聚。   化工投资主线: (1)周期成长股有望边际改善:自 2020 年 Q2 化工景气拐点向上,部分化工品价格涨至历史高位。随着供需错配走向平衡,叠加经济下行压力,传统化工周期股大幅回调。回调过程中,我们认为应当重点关注十四五有持续扩产能力的行业龙头,以量补价,特别是拥抱变化,寻找第二成长曲线的优质公司,中长期有望穿越周期。重点推荐:万华化学、华鲁恒升、卫星化学、中国化学、宝丰能源、磷酸铁锂产业链、纯碱产业链。(2)关注高端制造,高科技产业配套材料,包括生物合成、电子材料、可降解、尾气处理、碳纤维等。重点推荐:昊华科技、万润股份。(3)进入景气周期的农药产业链,重点推荐:扬农化工、广信股份。   风险提示: 原油供给大幅波动;贸易战形势恶化;汇率大幅波动的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2-01-03
  • 2022Q1数字健康状况报告(英)

    2022Q1数字健康状况报告(英)

    CBInsights
    164页
    2022-01-01
  • 创建可组合的医疗保健组织(英)

    创建可组合的医疗保健组织(英)

  • 可穿戴设备质量研究报告(2021年)

    可穿戴设备质量研究报告(2021年)

    医疗器械
      可穿戴设备发展概述   (一)政策引领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等慢病发病率升高,健康已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任务,将“健康中国”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提升,维护健康的任务从被动治疗提升到主动预防与监测。利用可穿戴等设备进行家庭监测成为世卫组织与各国政府明确提出的慢病自我管理和亚健康状态监测的有效管理模式,也是各国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健康服务,培育一批有特色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探索推进可穿戴设备、智能健康电子产品和健康医疗移动应用服务等发展。随后国务院办公厅在《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支持适合老年人的智能化产品、健康监测可穿戴设备、健康养老移动应用软件(APP)等设计开发。同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提到鼓励利用可穿戴设备获取生命体征数据,支持研发医疗健康相关的可穿戴设备等。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支持发展医疗智能设备、智能可穿戴设备,探索推进可穿戴设备、智能健康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移动应用等产生的数据资源规范接入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支持研发健康医疗相关的人工智能技术、大型医疗设备、健康和康复辅助器械、可穿戴设备以及相关微型传感器件。   工信部与发改委2018年联合印发了《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该计划明确提出了推进智能可穿戴设备、虚拟/增强现实和消费类无人机等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等具体要求。2020年3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提出,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推动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车联网、物联网等领域数据采集标准化。2020年9月23日,工信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信息无障碍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鼓励信息无障碍终端设备研发与无障碍化改造,培育一批科技水平高、产品性价比优的信息无障碍终端设备制造商,推动现有终端设备无障碍改造、优化,支持开发残健融合型无障碍智能终端产品,鼓励研发生产可穿戴、便携式监测、居家养老监护等智能养老设备。可穿戴设备行业在政策的引领下将迎来高速发展期。   (二)经济环境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IDC《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9924万台,同比增长37.1%,可穿戴设备消费市场的日渐成熟。苹果在2020年第二季度继续保持在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的领先地位。2020年第二季度,可穿戴设备市场整体增长14.1%,苹果、华为和小米等顶级厂商市场份额增加,Fitbit降幅则高达29.2%。与2019年同期相比,苹果在2020年第二季度的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增加590万台,同比增长25.3%,市场份额从31.1%增长到34.2%。华为排在第二,小米、三星、Fitbit位列其后。2020年12月,IDC发布了2020年全球可穿戴设备第三季度数据报告。数据显示,2020第三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同比增长35.1%,达到1.253亿台。2020年前三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2.89亿台。
    中国信通院
    64页
    2021-12-31
  • 中药行业事件点评:《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

    中药行业事件点评:《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

    中药
      事件:   12月30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点评:   《意见》核心内容包括:①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的具体措施。②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含中西医结合、少数民族医,下同)医疗机构、中药零售药店等纳入医保定点协议管理。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定点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定点范围。③对来源于古代经典、至今仍广泛应用、疗效确切的中医传统技术以及创新性、经济性优势突出的中医新技术,简化新增价格项目审核程序,开辟绿色通道。成本和价格明显偏离的中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调价范围,体现劳务价值。中药饮片严格执行购进价格顺加不超25%销售;医疗机构炮制使用的中药饮片、配制的中药制剂实行自主定价。鼓励将公立医疗机构采购的中药配方颗粒纳入省级医药集中采购平台挂网交易,促进交易公开透明。④中药饮片、中成药、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符合条件纳入医保,各地根据基金承受能力和临床需要,将以上产品纳入本地医保支付范围。符合规定的超常规剂量中药饮片纳入医保支付范围。鼓励各地将疗效确切、体现中医特色优势的中医适宜技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符合疫情诊疗规范的中医药费用按规定纳入医保。⑤中医医疗机构可暂不实行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对已经实行DRG和按病种分值付费的地区,适当提高中医医疗机构、中医病种的系数和分值,充分体现中医药服务特点和优势。   维持推荐评级。本次《意见》发布后,可以看到国家政策自上而下支持中医药发展,各项具体措施在不断落实中。①医保覆盖终端范围全面扩面,预计医保覆盖中药产品将增加,部分中医医疗服务价格有望上调,中药饮片、中成药、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均会享受边际增量,饮片和院内中药制剂正面影响更大。②中药饮片依旧保持不超过25%的加成比例,我国中药配方颗粒纳入饮片管理,未来中药配方颗粒在医院渠道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趋势。③中医医疗机构暂不执行DRG付费,已执行地区适当调高中医病种系数和分值,表明政府对中药支持的态度和医保对中医药整体支持的力度。建议持续关注有品牌价值和独家产品优势的片仔癀(600436)、华润三九(000999)、以岭药业(002603)、云南白药(000538)、同仁堂(600085)、白云山(600332)、天士力(600535)等。   风险提示。中药支持政策落地进度低于预期,新冠疫情影响中药OTC品种终端销售等。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页
    2021-12-31
  • 化工行业定期策略:碳中和促进行业格局优化,寻找结构性投资机会

    化工行业定期策略:碳中和促进行业格局优化,寻找结构性投资机会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2021年化工板块整体呈现震荡上行的行情,两波行情的高点分别出现在2月和9月。上半年行业主要受到需求拉动影响,依靠国内经济复苏以及海外出口拉动,各子板块的整体利润在2季度达到高点。下半年行业则依靠能耗双限政策对供给端的影响,推升了部分高能耗产品的价格和利润,其中氯碱行业受益明显。但随着10月份后,下游房地产企业债务压力加大、地产销售和开工数据加速下滑,上游材料远期需求预期转为悲观,同时国家对“运动式减碳”的纠偏均导致了化工板块行情的结束。   未来化工行业下游需求仍受国内外经济增长压力的影响。出口方面,随着海外产能的逐渐恢复,我国近年两年的出口高增长可能将难以持续。国内需求受地产下行的影响,2022年仍存在较多不确定性。2021年在碳中和的大战略下,政府提高了对于高能耗产业项目的审批要求,加强了对高能耗行业产能置换的管理。在此背景下众多石化、基础化工企业的产能建设出现推延,并且部分企业规划的产能出现难以落地的情况,大大减缓了化工行业的产能建设。对于部分能耗较高的产业链环节来说,行业门槛提升,竞争格局有望改善。   子板块情况各异,关注景气度恢复与供给侧限制。原油:随着全球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原油需求端的恢复确定性要高于供给端,在OPEC减产协议延续的前提下,国际油价中枢有望维持在70-80美元/桶的范围。涤纶长丝:欧美经济逐渐步入稳步恢复阶段,以及海运成本下降,服装出口的增长有望回归到5%左右的增长区间,带动国内上游涤纶需求的景气回升。涤纶产业链由于各环节产能扩张速度的不同,利润有望向下游汇集。纯碱:新能源带来的需求高增长持续性较强,抬升了纯碱长期需求增速的中枢。碳中和背景下,行业门槛提升限制了近年行业的资本开支,在行业供需错配的情况下供给弹性有限,行业本轮景气持续性有望超预期。   展望2022年,我们认为投资机会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寻找:1、目前行业景气度处于底部区间,未来随着全球经济增长的恢复,行业景气度有望在未来持续回升;2、我国的能源转型趋势确定,清洁能源占比将逐渐提高,在这个过程中部分化工行业将受益于能源转型带来的需求拉动;3、在碳中和政策背景下,部分高能耗行业地产能增长受限,龙头企业因规模优势可降低单位碳排放量,在未来竞争中占据先机。建议投资者关注行业景气度有回升预期的涤纶长丝行业以及受益于新能源需求拉动以及碳中和对新增产能限制的纯碱行业。相关标的包括:桐昆股份(601233.SH)、远兴能源(000683.SZ)、山东海化(000822.SZ)。   风险提示:房地产韧性不及预期,导致上游材料需求超预期下滑;新能源领域需求不及预期,纯碱边际新增需求不及预期;海外经济恢复速度缓慢,导致化线行业景气度回升不及预期。
    财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6页
    2021-12-31
  • 化工行业周度报告:12英寸晶圆相继落地,半导体材料迎来需求高峰期

    化工行业周度报告:12英寸晶圆相继落地,半导体材料迎来需求高峰期

    化学制品
      新材料行业指数本周跑输上证综指4.42个百分点。本周(2021.12.20-2021.12.24,下同)新材料行业指数下跌4.81%,跑输上证综指4.42个百分点,跑输创业板指0.81个百分点;截止至2021.12.24,近一年新材料行业指数累计上涨33.73%,跑赢上证综指27.21个百分点,跑赢创业板指17.67个百分点。   新材料各细分板块周行情。可降解材料方面,PLA和PBAT价格维持稳定。截止至12.24日,PLA平均报价为25000元/吨,价格与上周五持平,PBAT平均报价为25500元/吨,价格较上周五上涨3.03%。半导体材料方面,截止至12月24日,申万半导体材料指数收盘于9563.02点,环比上周五9906.79点下跌3.74%。美国费城半导体指数收盘于3932.4点,环比上周五3761.00点上涨4.41%。锂电新材料方面,本周磷酸铁锂报价9.90万元/吨,创历史新高;2021年11月,磷酸铁锂电池共计装车11.57GWh,同比上升145.32%,环比上升37.23%,这是自今年7月份以来,磷酸铁锂电池的装车量连续5个月超过三元电池。   新材料板块及个股推荐。给予行业“领先大市”评级;我们建议从以下四条主线寻找投资机会:1、可降解材料板块。可降解材料是我国政策的热点,目前来说最为成熟并可能大规模推广的是PLA与PBAT材料,建议关注具备PLA丙交酯核心技术的金丹科技和中粮科技,具备PBAT一体化产业链的恒力石化,具备巴斯夫PBAT核心专利的彤程新材。2、半导体材料板块。半导体材料国产化是大势所趋,建议关注上游半导体材料细分板块优质公司,包括半导体光刻胶领域:目前我国唯一具备ArF光刻胶生产能力的南大光电,布局半导体光刻胶全产业链的晶瑞股份,以及KrF光刻胶优质企业彤程新材以及国产光刻胶优质公司上海新阳等;电子特气领域的细分头部企业南大光电,雅克科技,华特气体、金宏气体等;湿电子化学品龙头公司江化微等。3、新能源锂电板块。随着磷酸铁锂装回量占比的回升,上游原材料的磷酸需求将快速上涨,建议关注磷化工相关企业如兴发集团、云图控股、新洋丰、云天化等标的。4、盐湖提锂板块。预计未来我国盐湖提锂主流的技术是吸附法、膜法和萃取法,从当前时点来看,蓝晓科技的吸附法提锂已经在藏格和锦泰中运用且效果较好,重点推荐蓝晓科技。同时,建议关注膜法标的久吾高科和三达膜,萃取法标的新化股份。   风险提示:政策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中美贸易摩擦加剧造成下游需求增速放缓。
    财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6页
    2021-12-3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