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3338)

  • 国产化学发光出海开拓者

    国产化学发光出海开拓者

    个股研报
      新产业(300832)   主要观点:   300亿元化学发光市场长期受外资垄断,公司厚积薄发实现追赶   根据德勤分析,我国2022年化学发光市场超过300亿元人民币,2017-2022CAGR22%。由于化学发光壁垒较高(仪器为封闭系统),加上国内起步较慢,国内市场基本呈现进口垄断格局:罗氏、雅培、贝克曼、西门子等外资IVD企业占据70%以上的市场规模,国产份额不到30%,存在较大的进口替代空间。公司自1995年成立以来,深耕化学发光市场近30年,我们认为目前公司已经完成了从仪器性能、检测速度、准确性、试剂丰富度等各维度对外资品牌的追赶,发展出符合国内市场需求的化学发光超高速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智能化流水线等核心系列产品。   仪器性能和试剂种类国内领先,安徽集采加速进口替代进程   公司有望通过以下自身及外部优势突破外资垄断局面:1)仪器端:公司高速机X6、超高速机X8和全自动生化仪C8各项性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最新自研智能化流水线SATLARS T8大幅缩短TAT,优化检验流程,全面整合发光、生化、分子、电解质、凝血五大领域。2)试剂端:覆盖广,种类齐全。截至目前,公司国内已获批化学发光注册证181项(总计257个),涵盖肿瘤标志物、甲状腺、传染病、性腺、心肌标志物、炎症监测、骨代谢等检测领域。3)新装大型机占比提升,三甲医院覆盖率提升,带来试剂持续放量:24H1公司国内新增装机796台,大型机装机占比达75.13%,三甲医院覆盖率达60.20%。4)集采加速进口替代进程。2023年安徽省际联盟集采针对传染病、糖代谢、性激素、HCG、β-HCG五项进行集采,公司实现A组全部中选,是国产唯一5A厂家。随着本次集采落地和未来重点品种的常态化集采,我们认为公司未来核心项目肿瘤标志物、甲状腺等市场份额会逐渐取代原先外资份额,市占率进一步提升。   海外深耕十余年,成就化学发光IVD出海领头羊   公司深耕海外市场十余年,海外仪器保有量和新增装机均超过国内,是化学发光IVD出海的领头羊。公司海外业务覆盖155个国家和地区,向全球销售10款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202项配套试剂(获批CE191项),公司目前海外已设立10个全资子公司,加速本地化运营,推动重点区域业务快速增长。2023年公司海外营业收入已超过10亿元体量,24H1公司新增化学发光仪器2281台,中大型发光仪器销量占比提升至64.80%。我们认为公司的海外业务具备更高的增长潜力,公司有望通过本地化运营和代理商调整,加大Snibe品牌推广与建设,实现中长期持续超越国内增速的增长目标。   投资建议:给予“增持”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8.86/59.29/71.08亿元,同比增长24.3%/21.3%/19.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01/25.09/31.01亿元,同比增长21.0%/25.4%/23.6%;2024-2026年EPS分别为2.55/3.19/3.95元,PE倍数分别为30/24/19x。公司国内全面受益于发光集采,加速国产替代进程;海外装机持续突破,进入试剂上量收获期。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新增装机不及预期、海外拓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4页
    2024-10-12
  • 医疗器械:PPG连续生理特征感知技术及应用

    医疗器械:PPG连续生理特征感知技术及应用

    医疗器械
      Photoplethysmographic(PPG),即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是一种以LED光源和探测器为基础,通过测量照射在人体皮肤表面被血管等组织反射回的光的衰减程度,进而记录血管的搏动状态,同时测量脉搏波的一种测量人体生理数据的方法。PPG最早在20世纪30年代时出现,具有简便、低成本、无创等特点。这项技术最早被用于照射人体的手指和脚趾,将其结果与X光等透射光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确认。近20年内,在长期观察中确认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后,PPG相关的研究逐渐增加,测量点位从单个点位扩展到多个,测量方式也从接触式发展出了非接触式,其应用范围逐渐从测量循环系统各类生理指标扩展到各方面体征,如呼吸系统等。   在每次脉冲中,PPG波形包括收缩峰(systolicpeak)、二尖波(dicroticnotch)和舒张峰(diastolicpeak)。收缩峰(红点来源于心脏的收缩活动(contractionactivityofheart)二尖波(绿点)来源于主动脉瓣的关闭(closureoftheaorticvalve)舒张峰(黄点)则是指血液流入外围循环。
    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2页
    2024-10-12
  • 辅助生殖加速入医保,哪些细分领域值得关注?

    辅助生殖加速入医保,哪些细分领域值得关注?

    生物制品
      导读:10月1日起,根据国家、省医保局部署,深圳市将“取卵术”等8个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纳入深圳市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医保支付比例与连续参保时间挂钩,最高为90%,最高支付限额计入基本医保统筹基金年度支付限额。   人口形势   当前中国人口形势严峻,总人口持续呈现负增长形式,2023年年末全国人口14.0967亿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已经连续两年负增长。2023年全年出生人口902万人,比上年减少54万人,自2017年以来连续7年下降。叠加老龄化因素,劳动年龄人口下降,我国正从人口红利期转入人口负担期。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趋势,我国近年来从政策端出台多项利好措施试图扭转这一局面,从2011年的“双独二孩”,到2015年的“全面二孩”,再到2021年全面放开的三胎政策,逐步放开的生育政策旨在改善中国人口结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保持我国的人口红利优势。   出生人数的不断下降除了受“生育意愿”的影响外,近年来受不良生活习惯、不孕不育症以及晚婚晚育等因素影响,我国不孕不育率持续上升。根据中国人口协会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联合发布的《中国不孕不育现状调研报告》,中国的不孕不育患者人数已超5000万,平均每8对夫妇中就有1对面临不孕不育。辅助生殖技术作为治疗不孕不育的有效手段,能够帮助那些因生育问题而无法自然受孕,“想生而不能生”的夫妇实现生育,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出生人口下降的压力,优化我国的人口结构。
    深圳来觅数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9页
    2024-10-12
  • 医疗IT订单月度数据跟踪系列:9月中标订单平稳

    医疗IT订单月度数据跟踪系列:9月中标订单平稳

    医疗服务
      投资要点:   我们选取了卫宁健康、创业慧康、久远银海、嘉和美康四家医疗信息化行业的上市公司,跟踪统计采招网(www.bidcenter.com.cn)公开的中标订单数据,发布医疗IT订单月度数据跟踪系列报告。因为部分医疗IT项目为非公开招投标,以及第三方数据有统计误差,因此跟踪数据不等同公司实际订单数据,供趋势性参考。   9月中标订单表现平稳。根据采招网的公开中标信息,9月卫宁健康、创业慧康、久远银海、嘉和美康中标订单金额分别为1.12亿元、5313万元、6432万元、3342万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2%、19%、97%、6%。2024年1-9月卫宁健康、创业慧康、久远银海、嘉和美康中标订单累计金额分别为8.96亿元、6.63亿元、5.89亿元、2.3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7%、18%、90%、-21%。我们认为,9月份由于有假期因素,中标订单数量和金额可能受到一定影响,但整体来看表现仍然平稳。   四川省发布实施方案,推动数字化县域医共体建设。9月25日,四川省卫生健康委、省委编办、省发展改革委等10个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从5个方面提出24项重点任务,对县域医共体组建、管理、运行、服务能力和支持政策等方面作出明确要求。在“激活县域医共体发展动能”中提到,要建设数字化县域医共体:加强县域内信息化建设整合力度,联通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县级综合医院“互联网+”便民服务和互联网分院建设,依托信息化拓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推进区域内健康体检、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数据的汇聚治理,加快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向居民个人开放。此外,还提到要加大政府投入保障:地方政府依据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助政策,原渠道足额安排对县域医共体成员单位财政补助资金。新增财政卫生健康支出向县域医共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适当倾斜,保障县域医共体平稳发展。省级财政通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药物制度补助资金对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予以支持,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县域医共体建设。   江苏省云临床检验平台上线,加快推动临床检验结果共享互认。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省卫生健康云影像平台互联互通,2024年9月份上线了云临床检验平台,积极推动医疗机构间临床检验结果的线上共享互认。全省医疗机构加快开展接入以及院内信息系统改造工作,将于10月底完成全省所有三甲公立医疗机构接入与共享互认,12月底前全省所有三级公立医疗机构及50%二级公立医疗机构接入与共享互认。预计2025年9月底前,包括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内的全省近2000家公立医疗机构将全部接入,民营医疗机构愿接尽接。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随着云计算、AI等新兴技术快速发展,医疗行业信息化建设和升级需求旺盛,政策有望推动需求加速释放。建议关注:卫宁健康、创业慧康、久远银海、嘉和美康。   风险提示。数据统计遗漏公司大单以及统计误差的风险;政策推进不及预期;行业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2页
    2024-10-12
  • 宏观策略周报:央行创设首期规模5000亿元互换便利,助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宏观策略周报:央行创设首期规模5000亿元互换便利,助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 医疗器械行业海外商标保护白皮书

    医疗器械行业海外商标保护白皮书

    医疗器械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生命健康重视程度的日益增加,以及交通、信息交流的高速全球化,我国医疗器械企业产品出海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时代风潮。国内医疗器械企业通过多年的努力,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逐渐路身国际医疗器械行业。国内医疗器械企业正凭借产品性能、性价比等多元化优势,逐步打通海外销售渠道,提高我国医疗器械在海外的认可度,从而提高出口占比。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3年中国医疗器械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029.53亿美元,其中出口额535.50亿美元,与2019年相比增长39%,实现了良好的增长。   在这份报告的研究对象中,我们会重点关注国内十家在海外市场表现突出的中国医疗器械企业。通过研究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我们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到目前国内医疗器械企业的海外商标保护现状。
    中华商标协会商标海外维权工作委员会
    61页
    2024-10-11
  • 海外拓展加速,业绩高增长确定性进一步提升

    海外拓展加速,业绩高增长确定性进一步提升

    个股研报
      英诺特(688253)   事件:公司发布关于公司及子公司近期获得资质情况的自愿披露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英诺特(唐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近期新取得产品资质4项。包括马来西亚产品文号2项及缅甸产品文号2项,均为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抗原联合检测试剂盒(乳胶层析法);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合胞病毒、偏肺病毒抗原联合检测试剂盒(乳胶层析法)。   点评:我们认为上述资质的取得,增加了公司海外业务覆盖国家数量,进一步提高了公司的市场拓展能力及核心竞争力。其中,缅甸人口约5458万(2023年),马来西亚人口约3431万(2023年)。类比公司于2023年三季度获得的泰国(2023年人口数为7180万)呼吸道四联检注册证,并于当年创收约千万。进一步放大看,公司重点拓展的东南亚市场(2023年人口约6.4亿),该地区胶体金产品注册周期较短,一般约3-6月,随着公司海外业务覆盖国家和人口基数的增多,海外业绩有望提速。   国内外渠道建设并进,新拓市场带来增量业绩可期   渠道建设方面,公司加大了国内市场的开拓力度,深入解决临床医生、检验科医生对产品的需求痛点,持续强化重点三甲医院、重点儿童医院等标杆医院培育,已同全国数百家经销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经销商数量、终端医院覆盖范围及销售区域覆盖能力上都已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并且多措并举加大了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市场开拓。公司在C端和线下药房市场亦具有较大成长潜力。在国际市场,公司将东南亚市场作为切入点,依托于在国内市场的成功经验,在海外市场复制专业化营销策略,以专业的临床学术推广教育带动医生、患者诊疗意识的提升。公司已取得了多个海外准入许可及产品注册证,国际市场有望成为公司发展的第二引擎。   盈利预测及估值:   我们认为公司受益于:2024下半年院内医疗整顿影响减弱;公司覆盖等级医院数量进一步增加;国内呼吸道检测渗透率较去年大幅提;公司C端业务有望进一步拓展;东南亚市场下半年进入销售旺季等,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收入分别为8.16/10.80/14.2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9/5.17/6.8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2.85/3.79/5.04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4.81/11.14/8.38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拓展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政策支持不及预期风险。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5页
    2024-10-11
  • 医药:估值和市场情绪显著修复,积极把握新投资主线

    医药:估值和市场情绪显著修复,积极把握新投资主线

    化学制药
      核心观点   从行业各项高频数据情况来看,医药制造业收入和利润整体呈现出显著边际改善趋势,疫情相关产品带来的业绩高基数效应已经消除;海外生物医药产业投融资呈现稳健复苏态势;医保基金收入端保持稳健,结存充足,支出端增长仍有韧性。综合来看,我们认为行业基本面呈现出筑底回升态势。   截至2024年10月10日,医药生物(申万)的PE(ttm)为32.0倍,与沪深300指数PE(ttm)相比,溢价率为142.42%。2012年至今,医药生物(申万)的中位PE(ttm)为36.19倍,目前估值分位数为30.52%。我们认为目前医药行业估值水平依然具有一定的安全边际,仍有一定向上弹性,但短期快速上涨后,已经脱离显著低估区间。由于医药行业细分领域众多,不同行业/公司景气度、经营周期和估值体系差异较大,因此我们认为在市场行情趋于平稳后,后续个股表现将出现分化,存在较多结构性机会。投资策略上,我们建议关注制药产业链、医疗设备、血制品和医疗服务板块相关优质公司(详细观点见正文)。   风险提示:创新药研发失败,销售不及预期;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医疗设备招标采购恢复力度不及预期等。
    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5页
    2024-10-11
  • 基础化工行业专题报告:2025年配额政策逐渐明朗,看好制冷剂价格中枢向上

    基础化工行业专题报告:2025年配额政策逐渐明朗,看好制冷剂价格中枢向上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外部国际公约支撑制冷剂供给端优化。我国加入保护臭氧层和减少碳排放的环保国际公约后,积极履约推动氟碳化合物迭代。2024年,我国氢氟烃(HFCs)进入配额制管理,生产量和消费量冻结在基线值,预计第一次削减始于2029年;我国氢氯氟烃(HCFCs)进一步削减,预计2025年削减67.5%,2030-2040年间保留年均2.5%供维修服务使用。   我国配额制维持政策一致性、稳定性、可预期性。我国2024年进入HFCs配额管理期,各品种供需格局优化行业集中度提升,而配额大框架调整空间有限。年内配额调整及配额增发不改行业格局意在保障供应链安全稳定。随着2025年政策逐渐明朗,明年供给总量及竞争格局落定。相比2024年,不变供给总量(配额+库存)量级及行业集中度,增加不同品种配额在年中的两次调整机会,配额调整的灵活性进一步完善。   2025年细分品种供需格局可以更加乐观。1)HFC-32:“以旧换新”促消费政策利好空调零售带动空调排产回暖,中资空调企业海外工厂产能陆续释放。此外受益于空调新装冷媒需求结构变化,预计市场市占率提升至80-90%,进一步挤压R22、R410a市场。低GWP值长期空间广阔。2)HFC-134a:以旧换新”促消费政策刺激汽车行业拉动制冷剂需求,随新能源汽车占比在新车产量及维修保有量中提升R134a中长期需求仍有保证。3)HCFC-22:配额稀缺性增强,价格弹性可期。2025年R22生产配额、内用生产配额分别为14.91、8.09万吨,相比2024年削减3.28、3.10万吨,削减比例分别达18%、28%。考虑2024年年初海内外有库存积压,我们认为2025年制冷剂供需格局也不悲观。   投资建议:在国际环保公约约束下我国对制冷剂实施配额制管理,供应收缩供需格局优化行业集中度提升,需求随全球空调、汽车、工商制冷发展边际向上,支撑制冷剂价格中枢持续上行。随着25年配额政策明朗预期稳定,建议关注巨化股份、东岳集团、三美股份、永和股份、昊华科技、东阳光、金石资源。   风险提示:政策变动风险;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预期;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趋于激烈;项目推进不及预期;研究报告中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2页
    2024-10-11
  • 甾体类全链条龙头,制剂新品种商业化潜力可观

    甾体类全链条龙头,制剂新品种商业化潜力可观

    个股研报
      仙琚制药(002332)   摘要:   仙琚制药以甾体原料药和制剂为主业,坚持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经营模式,紧密围绕妇科、麻醉科、呼吸科及皮肤科四大领域构建产品群、服务群。存量品种基本盘稳定,新品种在研管线商业化潜力十足。   原料药:甾体类原料药市场广阔,上游价格企稳   激素原料药市场广阔,全球范围内集中度较高。iFind数据显示,雄烯二酮价格自2020年起持续下降,2024年3月起雄烯二酮价格回升,4月回升至380元/千克。考虑到雄烯二酮价格已经显示出稳定向上的趋势,后续在起始物料价格回暖的前提下,公司原料药业绩有望迎来增长。   制剂:存量品种逐步克服集采影响,主力品种生命周期有望延长2023年公司主力品种罗库溴铵注射液受国采影响,黄体酮胶囊受到省采影响,销售收入下降明显;2024H1,罗库溴铵注射液等品种销量回升、黄体酮胶囊收入企稳,制剂产品逐步克服集采影响。   公司目前主力品种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2024H1累计增长30%,趋势持续向好。考虑到药械合一剂型新获批上市大多需通过III期临床获批,多家企业上市申请遭拒,我们认为公司该产品竞争格局依然良好,有望在2-3年保持较快放量趋势。   新品种:创新转型持续推进,新品种商业化潜力十足   新品种方面,庚酸炔诺酮注射液、屈螺酮炔雌醇片逐步形成新的增长潜力;舒更葡糖钠增长较快。在研管线方面:(1)呼吸领域:复方/双动力改良型新药临床稳步推进;(2)肌松及镇痛领域:奥美克松钠于2024年8月递交NDA;(3)妇科领域:地屈孕酮片商业化前景可观,预计于2025年上市。   盈利预测与估值   考虑到公司为甾体类原料药制剂一体化龙头,随着起始物料价格向上、海外市场需求恢复,原料药板块有望企稳回升;制剂端:存量品种逐步克服集采影响,增量品种持续放量,在研品种商业化潜力大。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总体收入分别为45.70/52.10/59.95亿元,同比增长10.83%/14.00%/15.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6.70/8.59/10.64亿元。给予2025年20倍PE,目标价17.37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业政策变化及药品降价风险、研发风险、综合管理成本上升的风险、商誉减值风险、集采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1页
    2024-10-1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