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2558)

  • 医药生物行业周观点:广东联盟中成药集采降价温和,继续看好中药板块

    医药生物行业周观点:广东联盟中成药集采降价温和,继续看好中药板块

    生物制品
      行情回顾:   上周A股整体表现弱势,上证指数跌1.25%,深证成指跌2.60%,创业板指跌4.26%。申万一级子煤炭(+5.02%)、食品饮料(+4.40%)、商贸零售(+3.12%)领涨;电力设备(-7.37%)、传媒(-6.39%)、通信(-5.67%)领跌。   报告期内,医药生物板块跑输沪深300指数0.38%,跑赢创业板指数2.89%。其中,只有医药器械和医疗服务板块上涨,分别上涨2.94%和2.33%;生物制品板块领跌,下跌5.17%。   一周行业要闻:   广东联盟中成药集采落地   行业周观点:   4月8日,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发布《公示广东联盟清开灵等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拟中选/备选结果的通知》,涉及53个品种,361个产品。非独家品种整体降价67.8%,独家品种整体降价20%左右,其中上市公司独家品种拟中选部分降幅约24.94%,独家品种总体降价温和。拟中选独家品种包括华润三九的参附注射液、天力士的复方丹参滴丸等;拟备选独家品种包括太极集团小金片、以岭药业连花清瘟颗粒等。目前湖北和广东两大联盟累计21个省,覆盖大半个中国的中成药集采中选结果已基本确定,未来集采将继续全面部署。   我们认为独家品种降价幅度好于预期,同时集采中标“以价换量”,利好中标企业。另外,此次采购主体中零售药房以自愿为主,因此院外市场依旧有集采免疫性。叠加此前国家陆续发布中医药相关支持政策,我们认为中医药行业具备长期投资价值,建议关注相关赛道。1)中药OTC:政策免疫性强,控费降价风险小,企业布局院外市场动力足,行业未来扩容可期;2)中药创新:结合现代的先进研究手段进行创新,在优势领域布局研发管线是中药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政策加大对中医药科技创新支持力度,企业有望在传承的基础上,加快创新转型;3)中药配方颗粒:需求扩增(终端放开)+医保准入落地,带动产业扩容;4)新冠治疗相关中医药赛道:国家认可中医药在包括新冠肺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作用,并将部分中药和医疗服务纳入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中医药战略地位进一步提高;5)中医医疗:国家支持扩大优质中医医疗资源总量,鼓励社会力量在基层办中医,带动中医医疗产业扩容;6)中医药出海:借“疫”出海,推动中医药企业开拓国际重点市场,中医药海外注册销售迎来契机。   风险因素:控费及带量采购等政策实施超预期的风险、政策实施不达预期风险。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2-04-18
  • 2022Q1业绩保持稳健,期待活性生物骨上市

    2022Q1业绩保持稳健,期待活性生物骨上市

    个股研报
      正海生物(300653)   事项:   公司发布 2022 一季报,实现收入 1.18 亿元,同比增长 15.28%;实现归母净利润 0.55 亿元,同比增长 25.07%;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0.55 亿元,同比增长 27.55%。   平安观点:   业绩保持稳健增长,期间费用管控良好,盈利能力有所提高。2022 第一季度公司 实现 收入 1.18 亿元 (+15.28% ),归母 净利润 0.55 亿元(+27.55%),公司克服疫情影响,经营稳健。实现毛利率 89.06%,同比下滑 2.53pct,主要系新厂区投入使用,生产成本相关的折旧摊销增加,导致成本上升所致;净利率为 46.73%,同比增加 3.65 pct,主要系费用率持续优化。报告期内,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率分别为 24.65%、6.15%、6.43%、-0.21%,同比分别变动-7.56、+0.42、+0.01、+0.41pp。   重磅品种活性生物骨即将上市,业绩弹性大。公司重磅产品活性生物骨已于 2021 年 1 1 月 29 日完成“补充资料”的递交,现已进入“主审审评”阶段。目前相关工作如期推进中,按照要求,国家药监局将于 90 个工作日内出具最终审评结论,因此我们预计活性生物骨最早将在二季度获批上市,有望成为超 10 亿大产品,业绩弹性大。   在研产品管线丰富,新品种持续推出。公司具备较强的研究开发和自主创新能力,硬脑(脊)膜补片进入注册审评阶段;尿道修复补片进入病例入组阶段;在研项目“齿科修复材料-通用树脂”进入临床试验准备阶段;“乳房补片”项目已取得注册检测报告、动物实验报告;宫腔修复膜进入临床试验准备阶段;外科用填塞海绵已取得生产许可证,正在进行转产工作;酸蚀粘接剂产品已于今年 2 月取得注册证,目前正在申请生产许可证的过程。新品种接连落地,公司业绩有望进一步释放。   盈利预测投资评级:整体上看,公司基本面延续向好态势,我们维持公司2022- 2024 年净利润分别为 2.23 亿、2.99 亿、3.60 亿元的预测,当前股价对应 2022 年 PE 为 34 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主要产品集中风险:公司主要收入集中在口腔修复膜和硬脑膜两个产品,若未来公司主导产品的市场环境、下游需求、竞争态势发生重大变化,公司经营业绩将受到较大影响;2)研发风险:公司目前在研品种较多,研发投入大、环节多、周期长,具有一定不确定性,存在失败或不及预期可能;3)政策风险:公司相关产品集采力度可能超市场预期。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4-18
  • 2022年4月第4周:新股整体步入磨底阶段,半导体和医药新股短期企稳

    2022年4月第4周:新股整体步入磨底阶段,半导体和医药新股短期企稳

  • 化工在线周刊2022年第15期(总第876期)

    化工在线周刊2022年第15期(总第876期)

    化学原料
      本周焦点   【中海油启动绿鞋机制,正式启动A股申购】   中国海油12日(周二)启动网上申购,“三桶油”将在A股齐聚首。据公告显示,中海油拟发行29.9亿股,拟募资350亿元,募集资金将用于发展公司主营业务,拟用于国内外多个油气田开发项目。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中海油储量产量持续突破,油气销售收入大幅提升,全年净利润创历史新高。   截至4月8日收盘,中国海油港股报11.66港元/股,收涨2.64%,总市值为5206亿港元。中国海洋石油(00883.HK)4月11日早间在港交所公告,于4月6日和4月7日完成向询价对象进行的初步询价后,公司将按发行价格每股人民币10.80元发行26亿股人民币股份(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前)至29.9亿股人民币股份(若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   将启用绿鞋机制长期有望受益于行业高景气度   公告显示,本次拟公开发行股票数量260000.00万股,占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比例约为5.50%(超额配售选择权行使前),全部为公开发行新股,不设老股转让。   发行人授予保荐机构(联席主承销商)不超过初始发行规模15.00%的超额配售选择权,若超额配售选择权全额行使,则发行总股数将扩大至299000.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约为6.28%(超额配售选择权全额行使后)。超额配售的股票全部面向网上投资者配售。   中海油本次发行将启用绿鞋机制,即超额配售选择权,这一机制有利于稳定新股上市后的表现,即如果新股上市表现不佳跌破发行价时,可以启动绿鞋机制在二级市场买入。   光大证券表示,在全球原油资本开支低迷的大背景下,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海油坚持增加资本开支,在“增储上产”战略导向下油气储备取得突破,长期有望受益于行业高景气度。   增储上产成效显著保持全国石油增量的领军地位   自2001年港股上市以来,中海油累计获得超300个商业发现,现有油气田超240个。同时,中海油不断推动储量持续增长,2021年净证实储量达到57.3亿桶油当量,为港股上市时的3.2倍,近三年储量寿命持续维持在10年以上,处于行业前列。近两年,中海油原油增产量约占全国原油总增量的80%,持续保持全国石油增量的领军地位,其中渤海油田2021年原油产量超过3000万吨,已成为中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   根据招股书,中海油预计募集资金350亿元人民币,将用于发展公司主营业务,拟用于包括圭亚那Payara油田、流花11-1/4-1油田、陵水17-2气田在内的国内外多个油气田开发项目。   去年净利润增长近2倍积极向绿色低碳转型   2021年,中海油全年实现油气销售收入人民币2221亿元,同比增长59.1%,净利润人民币703亿元,同比增长181.7%,每股基本盈利1.57元人民币,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及公司实际经营情况,中海油预计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为690亿元至830亿元,同比增长32%至5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约为240亿元至280亿元,同比增长62%至89%。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中海油积极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秦皇岛/曹妃甸岸电项目顺利投产,成为绿色油田建设的样板。该公司成立新能源部和新能源分公司,加快布局绿色产业链,首个海上风力发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
    化工在线
    0页
    2022-04-18
  • 万泰生物一季报点评:一季报业绩超预期,看好HPV疫苗的持续放量

    万泰生物一季报点评:一季报业绩超预期,看好HPV疫苗的持续放量

  • 医药行业周报:本周医药下跌1.38%,关注海内外疫情情绪边际向好

    医药行业周报:本周医药下跌1.38%,关注海内外疫情情绪边际向好

  • IPO观察:原新三板唯捷创芯上市后涨幅1254%,近一周过会可关注联影医疗

    IPO观察:原新三板唯捷创芯上市后涨幅1254%,近一周过会可关注联影医疗

  • 医药行业周报:集采提速,高耗路在何方?

    医药行业周报:集采提速,高耗路在何方?

  • 21年保持高速增长,22年一季度业绩同比翻番

    21年保持高速增长,22年一季度业绩同比翻番

    个股研报
      迪安诊断(300244)   事件:2022年4月16日,公司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0.83亿元,同比增长22.85%;归母净利润11.63亿元,同比增长44.83%;扣非净利润10.93亿元,同比增长47.77%。经营性现金流13.18亿元,同比下降14.82%。基本每股收益1.8742元,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现金红利1.35元(含税)。其中,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2.71亿元。   同日,公司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第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7.11亿元–8.13亿元,同比增长110%-140%;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归母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500万元–800万元。   新冠核酸检测贡献26亿收入,特检占ICL收入比例超过40%   (1)诊断服务业务:2021年公司诊断服务业务总收入66.2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0.25%,较2019年同期增长127.10%。①新冠核酸检测收入26.06亿元。截至2021年底,累计完成核酸检测约6900万管,2.23亿人份;其中2021年共完成新冠核酸检测约4900万管,检测人份数超过1.28亿人份。②剔除新冠核酸检测收入后的诊断服务业务收入40.1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1.97%,较2019年同期增长37.69%。③扣除新冠核酸检测业务,特检业务(分子诊断、病理诊断和质谱)收入实现14.60亿元,占ICL收入比例超过40%,同比增长45.85%。   此外,公司新增10家精准诊断中心,其中省内2家,省外8家。各精准中心运营良好,累计30家精准诊断中心,已有13家实现盈利,该模式的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50%。   (2)诊断产品业务:借助全国布局的渠道网络,公司诊断产品业务实现总收入73.2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其中21.37%。①自产产品业务收入6.5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5.30%;②渠道产品业务收入66.6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7.78%。   受新冠核酸检测价格下降的影响,公司相关业务毛利率略有下滑   2021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38.26%,同比提升0.04pct,其中诊断服务业务的毛利率为48.64%,同比下降0.31pct;渠道产品业务的毛利率为23.94%,同比下降1.12pct(存在内部关联抵消)。   期间费用方面,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0.18pct至9.25%,管理费用率同比提升1.28pct至8.47%,研发费用率同比提升0.25pct至3.25%,财务费用率同比降低0.18pct至1.66%,综合净利率提升1.29pct至11.34%。其中,杭检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36亿元,净利润11.04亿元,净利率同比下降0.91pct至17.16%。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公司核心业务板块分析,我们预计2022-2024营业收入分别为150.64亿/141.34亿/143.97亿,同比增速分别为15.14%/-6.17%%/1.8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13亿/12.42亿/11.99亿,分别增长30.13%/-17.91%/-3.52%;EPS分别为2.44/2.00/1.93,按照2022年4月15日收盘价对应2022年11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商誉减值风险;监管政策变动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检验项目价格下降风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波动性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2-04-18
  • 博瑞医药2021年报点评:规模效应提升,新老品种衔接

    博瑞医药2021年报点评:规模效应提升,新老品种衔接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