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5465)

  • 深化中药全产业链布局,以创新药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深化中药全产业链布局,以创新药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个股研报
      珍宝岛(603567)   政策利好叠加市场扩容,中医药行业迎来发展机遇。2019年至今,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多项促进中医药和传统医学创新发展的指导政策,将支持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从宏观层面利好公司长远发展。2021年新版医保解除公司血栓通胶囊、复方芩兰口服液等四个中药口服制剂品种仅限门诊和定点药店医保支付限制,相关产品有望加速放量。政策利好叠加近年来中医药市场不断扩容,中药板块将迎来新机遇。   中药领域:持续投入产品二次开发,多款药品被纳入官方防疫目录。公司对传统优势中药领域精耕细作,推进中药制剂二次开发,新品规注射用血塞通和舒血宁注射液已取得良好市场反馈。随着疫情管控逐步放开,中药防治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公司包括复方芩兰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在内的多款产品被证实可作用于新冠肺炎防治,已被收入多地政府防疫目录。12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疫病防治专家委员会发布《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中,珍宝岛4款产品被列入推荐用药。   中药材贸易:建立交易中心,加速整合上游产业链。公司以子公司亳州交易中心、哈尔滨中药材商品交易中心为主体,打通供应链,形成“N+50”中药材产业布局。中药材贸易开启“平台+实体”智慧药市的运营模式,联合打造原材料至中药制剂的全产业链平台,与医药制造业构成双轮驱动格局。   积极布局化药和生物创新药,多个在研项目稳步推进。在化药方面,公司聚焦于抗病毒和抗肿瘤领域,多个项目已进入临床阶段;生物创新药方面,公司参股特瑞思,围绕肿瘤领域重点开展单抗和ADC产品创新研发,目前特瑞思拥有7个在研创新药和类似药产品,治疗领域涵盖多种恶性肿瘤,其中5个产品为国家1类新药产品,3个药物已获得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资金支持,3个产品获批进入临床阶段。
    财联社新型资本市场研究所
    30页
    2022-12-14
  • 爱博医疗(688050):开拓国际融资渠道,深化海内外业务

    爱博医疗(688050):开拓国际融资渠道,深化海内外业务

  • 医药生物行业:卫健委印发《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

    医药生物行业:卫健委印发《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

  • 梅花生物(600873)公司动态点评:氨基酸行业龙头,量价齐升验证竞争力

    梅花生物(600873)公司动态点评:氨基酸行业龙头,量价齐升验证竞争力

  • 医药生物行业2023年度投资策略:系列一:创新药走出至暗时刻,高临床价值国内放量及国际化迎新机

    医药生物行业2023年度投资策略:系列一:创新药走出至暗时刻,高临床价值国内放量及国际化迎新机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从去年下半年至今,A股及港股创新药行业的走势持续偏弱。11月份以来,全球创新药市场表现有所反弹。美国加息逐步进入中后段,对创新药估值压制有望逐步缓解。2022年创新药细分行业收入增速放缓,研发投入持续提升。随着行业政策的回暖,疫情管控放宽带来刚需诊疗需求释放,明年创新药细分行业或将迎来戴维斯双击。   三医联动改革有条不紊地进行,制药行业政策边际回暖。医保基金健康持续运行,21年结存明显增长,创新药在医保谈判有望得到较好的降价入围。医药端把控内卷式伪创新,DRGs等医保支付方式有望全面推广,创新药实行单独支付,有助于加速放量。   仿制药集采促使产业升级迭代,有望带来行业集中度提升。传统药企布局创新产品,有望迎来第二增长曲线。创新药的医保谈判准入常态化运行,尽早进医保有助于销售放量。医保谈判降价趋向温和,有望在扩大创新药营收的同时提升净利润。   医药供给端技术创新驱动,新型药物IND数量占比增多。首款国产双抗获批上市,商业化征途开启。双抗头对头研究成功将有望成为新的标准疗法。双抗研发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平台依赖性强。   创新药行业进入业绩兑现期。重磅产品在经历医保谈判后仍能维持较好的销售放量及盈利,本次医保谈判预计降幅温和,大品种有望在次年实现放量。国际化是扩大创新药价值必经之路,我国新药研发及监管逐步与国际接轨,海外授权项目数量和金额快速提升,自主出海的模式对于创新药企的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在逐步探索中。   【配置建议】   在科技及资本驱动下,创新药新疗法层出不穷,而创新药成药性验证或关键临床试验数据的读出、高金额授权合作、超预期销售放量等都将有望成为直接的股价催化剂。创新药的医保谈判有助于大品种在国内市场加速放量,而海外合作、临床国际化进展甚至海外上市将会为创新药板块带来更多的市场关注和行业超额收益。我们认为2023年创新药细分领域可以关注:1)平台技术能力扎实、临床进展确定性比较高,新品种陆续上市的企业,如康方生物-B、信达生物等;2)大品种进入医保放量,商业化有望超预期,有出海预期的企业,如百济神州-U等。   【风险提示】   集采及医保谈判降价幅度低于预期;研发进展及审批进度不及预期;商业化竞争加大,销售不及预期;
    东方财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8页
    2022-12-14
  • 2023年医药投资策略:内生、硬医疗与新增长

    2023年医药投资策略:内生、硬医疗与新增长

    医药商业
      医疗板块概览:医疗服务深度回调、板块结构变化   申万医药2022年跌幅17.09%(沪深300是下跌18.76%),其次:医疗服务-29%、生物制品-27%和医疗器械-17%领跌,医药商业和中药相对领涨其他医药细分。   中药已经是市值第二细分的板块,仅次于化学制药,第三是医疗器械板块。   医疗板块概览:医药极致涨跌幅top20   涨幅top20:化学制药+中药为主,疫情相关主题带动显著,尤其是近期疫情政策调整带来大幅增长;   跌幅top20: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和生物制品为主,前期大白马凯莱英、艾德生物、南微医学等回调幅度较大。   医疗板块概览:市值top20医药公司涨幅   目前仅有10家市值1000亿元的医药公司;   市值Top5医药公司涨幅均跑输申万医药生物指数;   市值Top20医药公司,仅有三家今年取得正收益,分别是以岭药业、华东医药、同仁堂。   医疗板块概览:中药板块个股涨跌   以岭药业领涨医药板块,今年年度涨幅160%;其次是众生药业和康缘药业;   大理药业、葵花药业、特一药业、华润三九、上海凯宝、太极集团、昆药集团等领涨中药行业。   医疗板块概览:收入和营业利润稳定增长   2022年前三季度,医药生物行业营收和营业利润稳定增长,分别有9.31%和8.15%的同比增长;   2022年前三季度医疗服务收入和营业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39%/67%,增速最亮眼;其次医疗器械收入和营业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20.44%/24.76%,疫情带来IVD板块的放量贡献大;各个细分行业收入端均保持正增长,营业利润则不同程度受到疫情的影响。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2页
    2022-12-14
  • 生物制品行业点评:看好23年疫情复苏下血制品板块投资机会

    生物制品行业点评:看好23年疫情复苏下血制品板块投资机会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血制品具备资源品+高壁垒属性,具有长期投资价值: 血制品行业进入门槛极高,自 2001 年起国内不再新批血制品生产企业, 仅存量少部分玩家,同时血制品具备资源品属性,上游的采浆量天然存在限制,较高的进入门槛,以及资源品属性构建了行业的长期壁垒, 我们判断未来行业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 此外, 从中长期角度来讲,我们判断随着后续采浆站获批加速,以及临床推广下的人均血制品使用量的增加, 我们认为行业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十四五期间采浆站获批有望加速,看好行业未来采浆量成长空间: 从十四五规划来看,根据目前云南省卫健委公布的《云南省单采血浆站设置规划(2020—2023)(征求意见稿)》,拟在全省新增设置 20 个单采血浆站,可以看到十四五期间单采血浆站将逐步获批。我们判断,随着后续可能更多省份披露采浆站建设规划,十四五期间多家血制品公司有望在采浆站数量上得到显著增长。   随着疫情政策发生变化,我们判断行业层面明年需求和供给端有望显著恢复: 1)需求端:疫情防控政策积极变化,带动医疗机构诊疗量提高, 我们判断随之而来的血制品终端需求有望得到显著上升,看好明年医疗机构的血制品需求的恢复情况; 2) 采浆端: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变化,我们预计明年人员出行不再受阻, 我们判断采浆站采浆将陆续恢复正常,行业采浆量有望大幅提升; 3) 在企业端:十四五期间, 预计有多家血制品公司获得新批浆站,采浆量成长空间有望持续打开;其次,近几年多家公司均有新品种获批上市或即将上市, 我们看好相关公司吨浆收入和吨浆利润上行空间; 在主观能动性方面,我们认为随着多家企业采浆量和产能上行之后,未来在市场教育和学术推广上将会发力,看好因子类和特免类产品未来发展潜力。   投资建议: 血制品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明显,看好以上市公司为代表的行业龙头,建议关注派林生物、天坛生物、博雅生物、华兰生物、卫光生物等。   风险提示: 新冠疫情反复影响风险;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血制品政策变化风险。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页
    2022-12-14
  • 2023年医美行业投资策略:乐观,更乐观

    2023年医美行业投资策略:乐观,更乐观

  • 2023年化工策略报告:传统行业触底反弹,新材料行业加速落地

    2023年化工策略报告:传统行业触底反弹,新材料行业加速落地

    化学制品
      2023年以触底反弹机会为主   2023年,我们预计整体化工行业下游需求复苏,成本压力缓解,但部分行业供给扩张加速,细分行业分化加剧   整体行业估值较低   优选边际产能开始停产、新增产能较少、需求有复苏的行业   优选现有主业盈利见底回升、新增业务业绩确定性强的标的   传统化工:优选盈利修复标的   聚氨酯:万华化学,MDI盈利见底回升,尼龙12、柠檬醛、POE等新材料持续加码   轮胎和橡胶加工:海运费见底,原材料价格回落,国内需求复苏,玲珑轮胎、赛轮轮胎、森麒麟,通用股份、贵州轮胎、阳谷华泰、双箭股份、软控股份、确成股份等   民营炼化和涤纶:炼化和涤纶长丝盈利达到历史新低,边际产能减产。卫星化学、桐昆股份、新凤鸣、恒力石化、荣盛石化、东方盛虹、恒逸石化、东华能源、华锦股份等   煤化工:相对油头和气头成本优势提升,边际产能减产,华鲁恒升、宝丰能源、鲁西化工、江苏索普等   复合肥:边际产能开始退出,2023年销量和毛利率预计将提升,新洋丰、云图控股、芭田股份等   农药:扬农化工、长青股份、利尔化学、广信股份等   钛白粉:龙佰集团   氯碱:边际产能开始减产,中泰化学、新疆天业、三友化工、滨化股份等   氨纶:华峰化学、泰和新材   改性塑料:金发科技、国恩股份   油脂化工:赞宇科技   硫化工:粤桂股份
    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6页
    2022-12-13
  • 医疗行业2023年展望:曙光已现,反弹有良药

    医疗行业2023年展望:曙光已现,反弹有良药

    化学制药
      2022年略跑赢大盘,当前性价比高:2022年MSCI中国医药指数跌30%,跑输MSCI中国指数,2H跌幅相比1H有明显收窄。行业整体市盈率与过去五年基本持平,但盈利增速预期仍在高位,行业动态PEG低于过去五年平均1.4个标准差。港股机构持仓呈现外资退、内资进的趋势,A股机构持仓则跌至历史低位。港股医药细分板块中,仅药械零售、互联网医疗和中药的估值略高于历史均值,其余均低于均值。   2023年关注政策利好和业绩/估值双反弹两大逻辑:结合当前医药板块低估值、高成长性、机构资金有望逐渐回流等特点,我们认为可随着美联储加息预期企稳,逐步加仓医药股。在细分赛道和个股的选择上,我们建议关注政策利好和业绩/估值双反弹(戴维斯双击)两大逻辑,看好创新药(包括生物科技和创新属性较强的制药企业)、医疗器械和中药/OTC等细分赛道在政策变化、疫情波动中的高确定性,建议重点关注其中高性价比标的。我们覆盖的主要细分赛道的展望如下:   生物科技:否极泰来,挖掘1.5线机会。港股18A板块整体估值已十分具有吸引力,我们对行业长期前景仍保持乐观态度,但短期内板块流动性尚未完全恢复、行业格局仍存变数。因此我们建议关短期注催化剂丰富、执行力强、流动性/现金储备充裕的1.5线标的,主推康方生物、诺诚健华、和黄医药等,长期继续推荐荣昌生物和康诺亚。   医疗器械:把握医疗设备和创新器械两大主线。各地贴息贷款持续发放,拉动设备需求,预计厂商将集中于4Q22/1H23录入相关收入,叠加监管支持定点医院建设,设备板块增长确定性高,首选迈瑞医疗,并建议关注弹性更大的微创机器人、启明医疗、心通医疗和沛嘉医疗。   中药/OTC:政策利好频出,基本面强劲。政策扶持态度明确,集采对中成药独家品种、饮片、配方颗粒影响有限,而核心标的业绩增长稳健。建议关注济川药业、同仁堂国药、华润三九、一品红等。   CXO:长期内坚定看好龙头。行业景气度仍处于高位,但需持续观察宏观经济环境、竞争格局、生物医药行业融资环境的变化。我们认为行业龙头药明生物在上述变化中的确定性最高,可择机配置。   制药行业:关注基本面反转趋势。板块防守属性较强,但仍存政策风险,建议重点关注集采影响可控、基本面明显好转/延续强势的标的。我们继续推荐中国生物制药,并建议重点关注先声药业和石药集团。   互联网医疗行业:医药电商政策风险边际降低。随着关键监管条文相继出台,医药电商的监管格局已大致成型、继续收紧的风险较为可控,长期成长潜力依旧值得期待。建议关注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   首选标的康方生物、诺诚健华、和黄医药、迈瑞医疗。前三者未来12个月有诸多管线开发/出海催化剂值得期待,且商业化实力已得到初步验证,短期确定性高、估值反弹弹性大。迈瑞医疗产线完善,有望充分享受医疗新基建红利及贴息贷款政策拉动的部分增量需求。   投资风险:国内外政策大方向转变;国内疫情波动;宏观环境变化。
    浦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
    66页
    2022-12-13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