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60)

  • 医药生物:医保预付金制度出台,医疗服务、流通赛道景气度上行

    医药生物:医保预付金制度出台,医疗服务、流通赛道景气度上行

    医疗服务
      核心观点   医保局建立预付金制度,规范流程管理。2024年11月11日,国家医保局办公室及财政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医保基金预付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要建立预付金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预付金,是为帮助定点医疗机构缓解医疗费用垫支压力、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增强参保人员就医获得感设置的周转资金,用于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等医疗费用周转支出。其中,特别明确:   (1)各省级医保部门要指导统筹地区组织开展医保基金预付工作。各统筹地区医保部门根据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情况,原则上该统筹地区职工医保统筹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不低于12个月可实施职工医保统筹基金预付,居民医保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不低于6个月可实施居民医保基金预付。上年已出现当期赤字或者按照12个月滚动测算的方法预计本年赤字的统筹地区不能预付。   (2)在预付金额上,原则上以前一至三年相关医疗保险基金月平均支出额为基数,合理确定预付金的基础规模,并结合定点医疗机构年度综合评价、信用评价等情况进行调整,预付规模应在1个月左右,但如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等特殊情形,经医保部门和财政部门会商后可适度调整预付金规模。   预付金制度顶层设计完善,各地实施细则因地制宜。通知从政策制度安排、申请流程、会计核算和监督等方面明确了规范要求,其首先明确了政策内涵、拨付条件及支出标准,同时从流程管理、会计核算、资金监督三方面进一步规范。各地根据通知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修改和完善本地区的预付金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   预付金制度有利于缓解医疗机构压力,利好医疗服务和流通机构边际改善。近年来,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公共财力、人口老龄化,以及医药费用增长供给侧驱动力强劲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医保基金长期可持续运行压力增大,医保政策调整引起医保基金使用行为发生变化,各级医疗机构资金承压。此次国家层面统一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预付制度,有利于规范流程,强化管理,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我们认为在医保预付金制度确立后,医疗机构流动性将大幅改善,其对医药企业的回款力度有望加强,医疗服务和流通机构迎来边际改善。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医药流通企业,如:上海医药、九州通、国药股份等;医疗服务相关标的,如:爱尔眼科、普瑞眼科、新里程、海吉亚医疗等。   风险提示   医药政策影响不确定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甬兴证券有限公司
    3页
    2024-11-15
  • 君实生物(688180):事件点评:特瑞普利单抗放量,业绩持续减亏

    君实生物(688180):事件点评:特瑞普利单抗放量,业绩持续减亏

  • 凯赛生物2024三季报点评:三季报业绩改善,生物基新材料打开应用空间

    凯赛生物2024三季报点评:三季报业绩改善,生物基新材料打开应用空间

  • 皓元医药(688131):产能建设持续进行,业绩环比改善显著

    皓元医药(688131):产能建设持续进行,业绩环比改善显著

  • 爱博医疗(688050):工晶体渠道库存价差近乎补充完,视力保健业务盈利能力有改善潜力

    爱博医疗(688050):工晶体渠道库存价差近乎补充完,视力保健业务盈利能力有改善潜力

  • 公司季报点评:医院端软镜设备新增和替换需求不断增加,看好公司未来前景

    公司季报点评:医院端软镜设备新增和替换需求不断增加,看好公司未来前景

    个股研报
      澳华内镜(688212)   投资要点: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47亿元(同比增加5.39%),归母净利润0.32亿元(同比增加345.17%),扣非归母净利润0.16亿元(同比增加309.81%)。   公司2024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达5.01亿元(同比增加16.79%),归母净利润0.37亿元(同比下降17.45%),扣非归母净利润0.15亿元(同比下降55.24%)。   公司2024Q3销售毛利率63.95%(同比下降10.38pp),销售净利率21.35%(同比增加15.80pp)。   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公司的应收账款达2.76亿元(环比2024年中报减少约700万元),公司的存货达2.54亿元(环比2024年中报增加约1800万元)。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5、1.13、1.38亿元,EPS分别为0.63、0.84、1.03元/股,基于公司是内镜领域的内资第一梯队公司,我们给予公司2024年85倍PE,合理价53.81元/股,给予公司2024年12倍PS,合理价72.63元/股,综合两种估值方法,公司目标价53.81元/股,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新品放量不达预期,反腐导致医院采购预算缩减,竞争格局加剧导致价格下降等。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2页
    2024-11-15
  • 澳华内镜(688212):医院端软镜设备新增和替换需求不断增加,看好公司未来前景

    澳华内镜(688212):医院端软镜设备新增和替换需求不断增加,看好公司未来前景

  • 医疗器械2024年Q3业绩综述:估值低位,恢复可期

    医疗器械2024年Q3业绩综述:估值低位,恢复可期

  • 公司季报点评:人工晶体渠道库存价差近乎补充完,视力保健业务盈利能力有改善潜力

    公司季报点评:人工晶体渠道库存价差近乎补充完,视力保健业务盈利能力有改善潜力

    个股研报
      爱博医疗(688050)   投资要点: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3.90亿元(同比增长49.11%),归母净利润1.10亿元(同比增长23.38%),扣非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22.88%)。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0.75亿元(同比增长60.94%),归母净利润3.18亿元(同比增长26.04%),扣非归母净利润3.04亿元(同比增长27.41%)。   公司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49%,主要源于视力保健业务即隐形眼镜业务的增长;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近23%,得益于手术和近视防控方面取得了两位数增长。从利润端来看,公司各项费用控制较为理想。其中第三季度销售费用下降较多,部分原因是因为控股的即时零售公司美悦瞳的配送费,从销售费用调整到营业成本中,1-9月共影响了1800万元左右。   从手术业务来看,行业内白内障手术量增长缓慢甚至下降,但公司人工晶状体出货量保持较好增速;同时,由于国采逐步落地,晶状体销售数量增长大于金额增长。在渠道库存差价方面,代理商和医院端库存均已盘点完毕,价差近乎补充完,公司判断四季度不会再产生相关影响。在近视防控方面,OK镜增长放缓,但是离焦镜实现较为快速的增长,拉动了增速。在视力保健业务方面,公司旗下天眼工厂已实现盈利,但优你康三季度仍未达到盈利水平。但在总部的协同管理下,我们认为该工厂四季度或者明年盈利能力能有所改善,未来有比较大的潜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4-26年EPS分别为2.09、2.68、3.46元(24-25年原预测为3.80、5.02元),归母净利润增速为30.1%、28.6%、28.9%,参考可比公司估值,考虑公司所处眼科行业的高景气度和领先地位,我们给予公司2024年53倍PE,对应合理价110.58元/股,给予公司2024年15倍PS,合理价115.80元/股,综合两种估值方法,公司目标价110.58元/股(原为173.51元,1.8-for-1拆股后相当于96.39元,2023年60倍PE,+15%),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隐形眼镜放量不达预期,集采产品价格下降,竞争格局加剧等。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2页
    2024-11-15
  • 集采出清,轻装上阵,创新转型成果已现

    集采出清,轻装上阵,创新转型成果已现

    个股研报
      奥赛康(002755)   投资要点:   主营业务集采出清,2024H1扭亏为盈   1)集采影响,历史业绩承压:2019年开始,公司整体收入端承压,主要原因为消化类产品受到集采影响,消化领域收入从2019年的33.7亿下降到2023年的3亿,减量30.7亿;2)集采出清,新品陆续上市,经营拐点已现:公司目前大部分产品均被纳入国家集采,各业务端收入基本见底,随着新品陆续上市及放量(多粘菌素、右兰索拉唑、艾莎康唑等),公司经营迎来拐点,2024H1实现扭亏为盈,预计未来将持续贡献业绩增量。   转型创新:与信达商业化合作三代EGFR,加速转型进程   三代EGFR:与信达强强联合,有望实现快速放量国内三代EGFR已有6款上市品种,奥赛康利厄替尼已申报上市。据米内网数据EGFR抑制剂中,三代EGFR占据75%的市场份额,三代EGFR中阿斯利康的奥希替尼占据主导地位,国产新药仍有较大替代空间。   2024年9月30日,奥赛康与信达生物宣布双方就利厄替尼片达成独家商业化合作。信达生物在肺癌领域具备丰富产品线,且拥有高效的商业化能力,有望助力利厄替尼实现快速放量。   Claudin18.2:泛癌种潜在治疗理想靶点,公司国内进展靠前   Claudin18.2:泛癌种潜在治疗的理想靶点,在肿瘤细胞高表达、正常细胞低表达,且在多种癌症中均有表达。目前首个CLDN18.2靶向疗法已获美国FDA批准上市。公司国内进展靠前:国内CLND18.2单抗进展较快的企业包括安斯泰来(申请上市)、奥赛康(III期)、明济生物(III期)、创胜集团(III期)。   IL15前药:细胞因子在癌症治疗中潜力巨大,前药技术优势明显   海外对标:2024年4月,首个IL-15激动剂N-803(ImmunityBio)获得FDA批准,用于与卡介苗联用治疗对卡介苗不响应且伴有原位癌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成年患者。前药技术优势明显:前药技术平台SmartKine®,旨在解决细胞因子成药性问题,实现选择性激活免疫系统,定点杀灭肿瘤细胞,其孵化的细胞因子前药ASKG315(IL-15-Fc融合蛋白)、ASKG915(IL-15/PD-1抗体融合蛋白)均处于I期临床。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奥赛康作为消化领域领军企业,集采对消化业务影响明显,目前均已出清,24年上半年已实现扭亏为盈,且近几年仿制药新品陆续上市,预计将持续贡献业绩增量,公司经营明确反转。创新药布局成果初现,三代EGFR与信达商业化合作,claudin18.2、IL-15前药、铁剂、眼科双抗等管线进展稳步推进。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收入分别为16.7/19/23.4亿,与可比公司估值相比,公司PS低于平均水平,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药研发失败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产品降价风险。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4页
    2024-11-15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