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9957)

  • 怡和嘉业-301367-首次覆盖报告:去库接近尾声,睡眠呼吸龙头翼展全球

    怡和嘉业-301367-首次覆盖报告:去库接近尾声,睡眠呼吸龙头翼展全球

  • 钛白粉9月月报:钛白粉价差有所改善,关注龙头龙佰集团

    钛白粉9月月报:钛白粉价差有所改善,关注龙头龙佰集团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钛白粉价格继续维稳,淡季低景气度仍持续   根据卓创资讯数据,截至9月20日,钛白粉9月均价为15150元/吨,较7、8月均价持平。主要由于下游需求增长不理想。虽然下游需求增长,但整体增速缓慢,备货量减少,整体心态十分谨慎。   9月钛矿均价上升,浓硫酸均价回落   根据百川盈孚数据,截至9月20日,攀枝花钛精矿(TiO2≥46%)9月均价为2233元/吨,较8月均价上涨17元/吨,上涨幅度0.8%。浓硫酸(98%)全国均价442元/吨,较上月下降39元/吨,下降幅度8.0%。成本端略有缓解,价差有所改善。截至2024年9月20日,钛白粉价差为7846元/吨,较8月20日上涨370元/吨,上涨幅度5.0%。   钛白粉8月产量同增、环降,开工率整体稳定,库存略有上升   钛白粉价格8月产量为32万吨,同比增长9.0%,环比下降1.5%,1-8月产量累计同比增长5.8%。截至2024年9月19日,企业开工率为72.17%,较8月平均开工率72.16%上升0.01pct,整体保持稳定。库存方面,根据卓创资讯数据,截至2024年9月19日,钛白粉周度库存为23万吨,较上月末的21万吨略有上升,目前库存仍处于相对高位。   钛白粉8月出口量继续上升,发展中国家需求预计将持续拉动出口钛白粉出口量继续上升。2024年8月钛白粉出口量为16.1万吨,同比上升9%,1-8月累计同比上升16.5%。从出口国别来看,8月印度占比19%,巴西占比9%,韩国占比6%、越南占比5%、印尼占比5%。我们认为诸如印度、巴西以及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需求增长将持续拉动中国钛白粉出口量。   投资建议   我们建议关注具备钛矿优势的钛白粉龙头龙佰集团。公司钛白粉总产能为全球龙一,包含85万吨/年硫酸法以及66万吨/年氯化法钛白粉。公司氯化法技术领先,随着环保政策趋严,拥有低成本、成熟大型氯化法钛白粉技术的企业拥有先发优势。公司持续扩张上游资源,规划在25年底形成248万吨钛精矿年产能,自给率不断提升,保证了   原材料安全。同时多元化布局海绵钛及新能源材料,新产能有序释放。我们认为公司纵横布局深度整合产业链,具备长期穿越周期能力。   风险提示   需求不及预期;行业产能超预期释放;贸易冲突加剧   诚信专业发现价值1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0页
    2024-09-22
  • 新材料周报:Q3全球半导体收入环比增长8.5%,MMA-PMMA产业成本控制与高端市场战略并行

    新材料周报:Q3全球半导体收入环比增长8.5%,MMA-PMMA产业成本控制与高端市场战略并行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本周行情回顾。 本周, Wind 新材料指数收报 2518.41 点, 环比上涨 0.4%。其中, 涨幅前五的有阿科力(6%)、 晶瑞电材(4.53%)、 博迁新材(3.39%)、 方大炭素(3.38%)、 飞凯材料(3.24%); 跌幅前五的有上海新阳(-4.17%)、 联瑞新材(-3.33%)、 凯赛生物(-3.17%)、 泛亚微透(-2.84%)、 金宏气体(-2.5%)。 六个子行业中, 申万三级行业半导体材料指数收报 4275.94 点, 环比下跌 3.98%; 申万三级行业显示器件材料指数收报 879.99 点, 环比下跌 1.11%; 中信三级行业有机硅材料指数收报 5001.63 点, 环比下跌 0.92%; 中信三级行业碳纤维指数收报 800.87 点, 环比下跌 1.63%; 中信三级行业锂电指数收报 1316.3 点, 环比下跌 7.84%; Wind 概念可降解塑料指数收报 1329.5 点, 环比上涨 1.62%。   机构: Q3 全球半导体行业收入 1759 亿美元 环比增长 8.5%。 市场研究公司 Omdia 预测今年第三季度全球半导体行业总收入可达 1758.66 亿美元, 环比第二季度 1621.8 亿美元增长 8.5%左右。 英伟达是“AI 崛起” 浪潮中的最大受益者, 预计第三季度营收为 281.03 亿美元, 并将继续保持其市场领先地位( 半导体销售份额 16%) 。 由于 AI 需求大增, 三星电子和 SK 海力士将创下最高Q3 纪录, 而且 SK 海力士预计将首次超过英特尔。 预计三星电子 Q3 半导体销售额将达到 217.12 亿美元, 这也是自 2018 年第三季度( 210.15 亿美元) 以来的六年最高纪录, 预计仍能以 12.3%的市场份额保持第二。 SK 海力士今年第二季度创下了 116.9 亿美元营收新高, 但 Q3 可能又会再次刷新纪录。 Omdia预测 SK 海力士第三季度销售额为 128.34 亿美元, 市场份额 7.3%超越英特尔跃居第三位。 这也是自 2002 年 Omdia 开始统计并公布半导体行业数据以来 SK海力士首次超越英特尔。 Omdia 预计英特尔今年第三季度将跌至第四位( 市场份额 6.9%) , 销售额为 121.34 亿美元, 较上季度( 121.6 亿美元) 略有下降。除上述四大企业之外, Omdia 预计博通第三季度销售额将超越高通, 跃升至第五位。 博通 Q3 销售额预计可达 84.52 亿美元( 市场份额 4.8%), 而高通为 82.61亿美元( 市场份额 4.7%) 。 再其次是美光( 75.61 亿美元, 4.3%) 、 AMD( 66.2亿美元, 3.8%) 、 苹果( 55.09 亿美元, 3.1%) 和英飞凌( 42.87 亿美元, 2.4%)。( 资料来源: 满天芯)   MMA-PMMA 产业, 成本控制与高端市场战略并行。 9 月 11 日, 住友化学宣布在 2024 年 9 月底之前, 关闭其新加坡全资子公司 Sumitomo ChemicalAsia 的三条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 单体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 生产线中的两条。 减产完成后, 该工厂的 MMA 单体产能减少约 80%, PMMA产能减少约 70%。 住友化学本次大幅消减产能的主要原因是基于当前市场状况, 公司预见了 MMA 产业结构性供给失衡加深的问题。 这些问题将对公司未来的营收利润和产品毛利产生影响, 尤其是针对通用级产品来说。 今后, 住友化学将专注于特种/高附加值的 PMMA 产品, 并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将该业务结构转变为更加灵活的结构, 同时, 住友将通过回收技术创造更符合当下环保趋势的可持续性价值。 ( 资料来源: 住友化学、 化工新材料)   重点标的: 半导体材料国产化加速, 下游晶圆厂扩产迅猛, 看好头部企业产业红利优势最大化。 光刻胶板块为我国自主可控之路上关键核心环节, 看好彤程新材在进口替代方面的高速进展。 特气方面, 华特气体深耕电子特气领域十余年, 不断创新研发, 实现进口替代, 西南基地叠加空分设备双重布局, 一体化产业链版图初显, 建议关注华特气体。 电子化学品方面, 下游晶圆厂逐步落成, 芯片产能有望持续释放, 建议关注: 安集科技、 鼎龙股份。 下游需求推动产业升级和革新, 行业迈入高速发展期。 国内持续推进制造升级, 高标准、高性能材料需求将逐步释放, 新材料产业有望快速发展。 国瓷材料三大业务保持高增速, 有条不紊打造齿科巨头, 新能源业务爆发式增长, 横向拓展、 纵向延伸打造新材料巨擘, 建议关注新材料平台型公司国瓷材料。 高分子材料的性能提升离不开高分子助剂, 国内抗老化剂龙头利安隆, 珠海新基地产能逐步释放, 凭借康泰股份, 进军千亿润滑油添加剂, 打造第二增长点, 建议关注国内抗老化剂龙头利安隆。 碳中和背景下, 绿电行业蓬勃发展, 光伏风电装机量逐渐攀升, 建议关注上游原材料金属硅龙头企业合盛硅业、 EVA 粒子技术行业领先的联泓新科、 拥有三氯氢硅产能的新安股份以及三孚股份。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产品价格波动风险, 新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等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0页
    2024-09-22
  • 医药生物行业深度研究:原料药板块Q2拐点已至,营收及业绩环比持续改善

    医药生物行业深度研究:原料药板块Q2拐点已至,营收及业绩环比持续改善

    生物制品
      报告摘要   行业观点   2024年H1,在去年同期高基数下,原料药板块营业总收入同比实现小幅增长,归母净利润及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速快于营收增速,盈利情况改善明显。原料药板块共选取了32家公司,24H1板块实现营业收入606.13亿元(+4.12%),归母净利润85.49亿元(+16.91%),扣非净利润77.45亿元(+11.20%)。24Q2板块实现营业收入309.25亿元(+9.04%),归母净利润47.75亿元(+27.80%),扣非净利润41.67亿元(+12.93%)。环比来看,板块营收及业绩持续改善,24Q1营收环比+15.59%,归母净利润及扣非净利润环比扭亏为盈,24Q2营收环比+4.16%,归母净利润环比+26.50%,扣非净利润环比+16.44%。主要原因是:①全球下游厂商去库存逐渐结束,原料药企业出货量逐步恢复,维生素、甾体中间体等产品价格开始上涨,同时新产品法规市场专利开始陆续到期,部分公司新产品加速放量;②美元相对人民币持续升值,对多数公司的营收及汇兑收益亦有正贡献;③各公司降本增效效果开始显现,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④减值影响环比减弱。   板块盈利能力环比提升。24Q1板块毛利率为36.38%,同比-0.82pct,环比+1.56pct,净利率为12.78%,同比+0.73pct,环比+18.32pct;24Q2毛利率为37.21%,同比+0.14pct,环比+0.83pct,净利率为15.52%,同比+2.16pct,环比+2.73pct。板块盈利能力环比提升,主要原因是2023年部分产品价格下降,出货量下降,规模效应减弱,期间费用率有所上升,同时23Q4受减值影响,净利率大幅下滑,24H1全球下游厂商去库存逐渐结束,原料药企业出货量逐步恢复,规模效应提升,降本增效效果开始显现,24Q1板块期间费用率同比-1.48pct,环比-6.21pct,24Q2期间费用率同比+0.22pct,环比-1.14pct。同时减值影响大幅减弱,盈利能力修复。   板块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2023年以来,原料药板块面临行业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下降的压力,板块业绩承压,估值持续处于历史底部区域,截至2024年Q2末,原料药板块PE为26.71倍,处于10%历史分位,相较医药生物行业的溢价率为11.07%。   投资建议   2023-2026年,下游制剂专利到期影响的销售额为1,750亿美元,相较2019-2022年总额增长54%,多个重磅产品专利将陆续到期,专利悬崖有望带来原料药增量需求。   2024年H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料药产量为178.9万吨,同比增长2.2%,其中Q1为86.4吨,同比下降7.0%,Q2为92.4万吨,同比增长12.8%;2024年H1,印度原料药及中间体从中国进口额为16.85亿元,同比增长6.78%,其中Q1/Q2分别为8.27亿元、8.5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35%、10.41%;进口量为19.07万吨,同比大幅增长14.53%,其中Q1/Q2分别为9.14万吨、9.93万吨,分别同比增长7.21%、22.18%,进口额及进口量均达到过去4年最高水平。结合中印两国情况,原料药行业需求端边际改善明显,去库存阶段或已接近终结。   随着重磅产品专利的陆续到期及海外去库存逐渐接近尾声,我们判断2024年H2原料药板块需求端有望持续回暖,迎来β行情。建议关注:1)2024年持续向制剂领域拓展、业绩确定性较强的个股,如奥锐特(605116)、奥翔药业(603229);2)新产品业务占比较高或产能扩张相对激进的个股,如同和药业(300636)、华海药业*(600521)、共同药业(300966);3)原有产品受去库存影响较大或当前利润率水平相对较低的个股,后续业绩修复弹性较大,如国邦医药(605507)等。(标*表示未深度覆盖)   风险提示   产能释放不及预期,产品价格下降风险,产品研发及技术创新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环保政策风险,汇率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4页
    2024-09-22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类癌症疾病”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什么?怎么治?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类癌症疾病”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什么?怎么治?

  • 关注国内政策变化,出海风险收益并存

    关注国内政策变化,出海风险收益并存

  • 创新药周报:诺和诺德口服CB1反向激动剂16周安慰剂矫正后减重达-5.81%

    创新药周报:诺和诺德口服CB1反向激动剂16周安慰剂矫正后减重达-5.81%

  • 重视出口产业链,持续看好制剂及原料药板块(附HER3靶点专题研究)

    重视出口产业链,持续看好制剂及原料药板块(附HER3靶点专题研究)

  • 新药周观点:ESMO2024、WCLC2024闭幕,国产ADC、双抗披露多个优异数据

    新药周观点:ESMO2024、WCLC2024闭幕,国产ADC、双抗披露多个优异数据

  •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为什么持续看好Pharma?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为什么持续看好Pharma?

    化学制药
      今年初至今, 尤其最近三个月, Pharma及Biopharma大幅跑赢医药指数, 表现亮眼   今年初截至2024年9月18日, 医药指数(申万)下跌27%, 但国内Pharma及Biopharma今年初至今的表现十分亮眼, 其中翰森制药上涨32%、 康方生物上涨58%、 百济神州上涨14%、 海思科上涨43%, 此外, 恒瑞医药、 中国生物制药、 信达生物、 和黄医药、 信立泰等公司相对医药指数均有不错表现。   政策端:顶层明确支持创新药全链条发展   在过去十几年间, 我国相继出台多项支持和推动创新药物发展的政策, 帮助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从仿制药到创新药的转型。 尤其在今年, 国务院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 , 上海、 北京等各地方配合, 创新药政策利好频出。   支付端:腾笼换鸟趋势明显, 仿制药集采出清+国内创新产品放量   国内处方药品市场与发达国家差异较大, 国采仿制药实现“费降量增” , 前八批集采药品中, 金额从2019年的3486.6亿元降至2023年的1862.2亿元, 且逐年降低。 用量则从681.3亿片/支增加至814.6亿片/支, 且逐年增长。 国谈创新药实现“费量双增” , 从2019年的494亿元升至2023年的1389.1亿元, 增加了1.8倍。 用量增长更为迅猛, 从10.3亿片/支增加至76.4亿片/支, 增加了6.4倍。
    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4-09-2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