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9958)

  • 基础化工行业专题研究:印度农药行业正快速发展

    基础化工行业专题研究:印度农药行业正快速发展

    化学制品
      印度农作物种植面积约25亿亩,全球排名第一。印度是棉花、大米、小麦等的主产国,但主要作物产出水平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印度是全球农药主要消费国。2022-23财年农药消费量约5.2万吨,过去10年消费量基本在5~6万吨。印度较高的农药消费量源于耕地面积之大,但是其单位面积消费量较低;农药消费结构偏向于杀虫剂(40%)和杀菌剂(36%);谷物(大米、小麦)、经济作物(棉花等)占农药消费的最大份额。   印度是仅次于美国,日本和中国的第四大农用化学品生产国。2022~23年印度主要农药产能为38.9万吨,产量为25.8万吨。印度农药行业规模可观,但产能利用率整体不高。从生产结构上看,杀虫剂、杀菌剂占主导,2022-23年占总产能/产量比例分别为杀虫剂47%/40%,杀菌剂34%/34%、除草剂17%/23%。具体而言,杀虫剂中的乙酰甲胺磷、丙溴磷、菊酯类、毒死蜱、噻虫嗪;杀菌剂中的代森锰锌;除草剂中的2,4D,草甘膦、敌草隆等是主要产出品种;过去3年主要产能增加的品种为代森锰锌、乙酰甲胺磷。   考虑到国内市场的季节性需求和国外市场的潜力,印度一直以来侧重于农药出口。2023年全球农药制剂出口金额约416亿美元,其中印度出口43.23亿美元,是全球第三大农药出口国。出口结构来看,出口金额除草剂为主(占比41%),而出口量则以杀菌剂(占比35%)为主,我们推测主要是老一代的仿制药物,价值相对比较低,仅在数量上占据优势。2018~19财年至2022~2023财年,印度农药出口额以18.2%的复合年增长率快速增长;同时主要出口市场集中度显著提高,2022~2023财年前五大国家(美国、巴西、日本、比利时、阿根廷)占据了近61%的出口份额(2018~2019财年为46%)。   从农药生产、内需、出口规模上来看,印度与中国差距依然较大。从产业链层面,印度关键的化工原料和中间产品进口依赖度较高,而中国化工整体产能规模大、产业链健全、精细化工合成水平高、产品持续更新能力强。但不可忽视的是,印度正在利用其低成本、快速仿制等优势提升全球份额;印度农化产业的发展与其制药产业资本密集、产品单价高、雇佣规模小等特点有相似之处。此外,2018年之后(除2020年),中国占美国农药进口比例明显下降,而印度快速提升;同时美国占中国农药出口比例显著下降,而占印度农药出口比例明显提升。但是中国整体的农药出口以及占全球农药出口比例仍继续提升,说明中国农药产业的竞争优势犹在且短期较难以被替代。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地缘政治冲突风险;农作物价格大幅波动;关税政策变化。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4-12-05
  • 医药生物行业2025年度策略:2025年医药生物板块的三点思路

    医药生物行业2025年度策略:2025年医药生物板块的三点思路

    中药
      整体而言,医药生物板块2024年整体承压,但是2025年依然值得期待。集采实施多年后,许多品种已经逐步进入到价格平稳窗口期。考虑到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产品在集采降价后可及性往往大幅提高。同时,伴随资金面因素的回暖,CXO和科研服务的需求及医疗设备采购有望逐步恢复。此外,创新仍然是医药生物板块中值得关注的点,有望给企业带来新的增量。   行情   整体来看,医药行业2024年表现相对低迷,截止到2024年11月26日,申万医药生物板块上半年下跌11.46%,排名第31位,跑输沪深300指数23.38pct。分子板块来看,截止到2024年11月26日,医药流通板块实现正向收益,其他医药行业的子板块普遍呈现负收益率状态。从估值上来看,截止到2024年11月26日,医药生物板块的整体估值为26.93x,与2021年的估值水平相比仍然较低。   支撑评级的要点   集采后的刚需板块仍具备稳健成长性。医药公司三季报的报表多出现承压,且为23年Q3板块业绩基数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发生。我们认为投资者对“反腐”和“集采”这两点的预期已经充分的反映。在“量”方面,我们预计反腐对行业的影响会逐步减弱,行业本身刚需性仍然存在。我们预计在不考虑价格的因素下,未来医药行业规模的增速会逐渐回归到与手术量对应的水平上。在“价”方面,部分未集采的行业仍然可能会受到政策的扰动,已经集采过的品种,我们认为许多品种已经逐步进入到价格平稳窗口期。考虑到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产品在集采降价后的可及性往往大幅提高。同时,伴随老龄化的加速,不少集采产品渡过价格降价周期后,收入仍会保持稳定的增长,与之对应的相关标的有望进入平稳增长区间。   关注投融资领域及财政资金的变化,CXO和设备有望迎来反转机会。过去几年,由于投融资环境压力相对较大,医药行业中与投融资相关性较大的医药外包、科研服务等板块持续承压。随着二级市场的回暖,我们预计国内投融资情况也有望逐步回暖。并且近些年全球投融资已经逐步回暖。除此之外,一些新兴领域的出现(如ADC、多肽药物等),也为医药行业的投资进一步增加新的动力。这有望进一步增加CXO、科研服务等业务的需求,在此背景下,以国内业务为主的CXO和科研服务板块有望逐步走出低谷。设备更新的变化也值得关注:由于反腐等因素国内医院端医疗设备采购在2024年出现明显的推迟。但是,一方面,随着地方财政化债等增量政策出台,医院资金压力有望进一步缓解,另一方面,目前部分地区已经公布了更新方案和投资规模,随着具体更新方案的实施,我们预期2024年上半年推迟的医疗设备采购需求有望在2025年逐步释放。   创新仍旧值得关注。创新仍然是医药生物板块中值得关注的点,一方面,在集采降价压力下,创新产品有望给企业带来新的增量,目前看国内头部企业已相继加大研发投入,在新兴技术领域布局,积极拓宽研发管线,在研项目有序推进,各企业积极投入科研经费布局新兴赛道,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另一方面,在政策层面,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医疗器械产业的创新发展,各级政府陆续出台了多项激励政策,鼓励国产医疗器械加快创新、推动高端医疗器械国产化,促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国内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   投资建议   如上文所述,我们建议关注三条主线:   1、具备稳健增长的领域。医疗器械和药品是最先经历集采的板块,不少品种的影响已经逐步出清,且竞争格局也已经相对稳定,器械领域建议关注骨科:三友医疗、大博医疗、爱康医疗、威高骨科;眼科:爱博医疗;心脑血管:惠泰医疗、心脉医疗、乐普医疗;药品领域建议关注:恒瑞医药、信立泰、京新药业、仙琚制药、康辰药业等标的。   2、25年,CXO板块和医疗设备板块,随着国内投融资以及财政政策的向好,后续有望逐步迎来反转,建议关注CXO:阳光诺和、益诺思、昭衍新药、美迪西等标的;设备板块建议关注:联影医疗、迈瑞医疗、开立医疗等标的。   3、创新领域建议关注进入兑现或者放量阶段,以及未来具备出海能力的企业,如: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科伦博泰生物、百利天恒、贝达药业、迈威生物、诺诚健华等标的。   其他方面,我们建议关注中药:同仁堂、昆药集团、天士力、马应龙等;原料药:华海药业司太立、普洛药业等;医疗服务:爱尔眼科、通策医疗、海吉亚医疗、三星医疗等;疫苗百克生物、智飞生物、康希诺等;零售药店:健之佳、大参林、益丰药房等。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集采政策实施力度超预期的风险,企业研发不及预期风险,与投资相关的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0页
    2024-12-05
  • 把握时代机遇的大输液龙头

    把握时代机遇的大输液龙头

    国联证券
    40页
    2024-12-05
  • 药用玻璃行业报告:中硼硅药玻行业持续扩容,国产厂家快速放量

    药用玻璃行业报告:中硼硅药玻行业持续扩容,国产厂家快速放量

  • 短期行业扰动不改长期成长逻辑,数字骨科+国际化打开发展空间

    短期行业扰动不改长期成长逻辑,数字骨科+国际化打开发展空间

  • 和誉B(02256.HK)专注小分子疗法,全球创新步入收获阶段

    和誉B(02256.HK)专注小分子疗法,全球创新步入收获阶段

  • 云顶新耀-B(01952):耐赋康成功纳入医保、EVER001膜性肾病初步数据优异,上调目标价

    云顶新耀-B(01952):耐赋康成功纳入医保、EVER001膜性肾病初步数据优异,上调目标价

  • 2025年医药策略报告:破局之道:后政策时代中国医药发展脉络

    2025年医药策略报告:破局之道:后政策时代中国医药发展脉络

  • 医疗设备行业2025年度策略报告:低谷蓄力,聚焦高端与海外

    医疗设备行业2025年度策略报告:低谷蓄力,聚焦高端与海外

  • 2025年医药生物行业策略:否极泰来,黎明将至

    2025年医药生物行业策略:否极泰来,黎明将至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