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2020年4月,中国石油化工行业整体表现低迷,主要体现在PX、PTA、MEG、涤纶长丝和织布等多个环节库存持续累积,价格下跌,行业盈利能力下降。坯布库存更是创下近五年新高,反映出下游需求疲软的严峻形势。 这主要源于全球经济低迷、国际油价下跌以及新冠疫情对全球纺织服装行业的影响。
行业整体低迷,库存高企
本报告数据显示,石油化工行业多个环节均面临库存高企的压力,反映出市场需求不足的现状。 这并非个别现象,而是整个产业链的共同问题。
下游需求疲软是主要驱动因素
全球经济低迷、国际油价下跌以及新冠疫情导致的欧美纺织服装订单减少,是导致下游需求疲软,进而引发整个产业链库存累积的主要原因。
主要内容
本报告以数据点评的形式,对2020年4月21日一周内中国石油化工行业主要产品的市场行情进行了分析。报告涵盖了PX、PTA、MEG、涤纶长丝、织布和聚酯瓶片等多个环节,并对信达大炼化指数进行了跟踪。
PX市场分析:价格下跌,供应小幅增加
全球经济低迷导致原油需求下滑,国际油价大幅下跌,PX价格随之跟跌,但跌势放缓。国内辽阳石化PX装置重启,亚洲PX装置检修计划兑现,供应小幅增加。PTA库存持续累库,终端纺织市场出货不佳,需求难以明显好转。PX CFR中国主港价格为471美元/吨(周比-7美元/吨),PX与原油价差为266美元/吨(周比+20美元/吨),PX与石脑油价差为267美元/吨(周比-21美元/吨)。
PTA市场分析:持续累库,价格低位震荡
PTA前期累积库存尚未消耗,成本持续低位,行业加工费高位,利润尚可,但市场库存继续累库。终端纺织出口订单仍有风险,聚酯需求难有大幅上涨。PTA市场供需矛盾尖锐,短期内难有利好提振。本周PTA社会流通库存为244.2万吨(周比+0.4万吨),现货价格为3245元/吨(周比-95元/吨),行业单吨净利润为86元/吨(周比-49元/吨)。
MEG市场分析:供需压力不减,价格区间整理
国内厂家开工负荷低位,煤制乙二醇企业检修较多,供应端压力较大。下游聚酯开工负荷有所提升,但只是转移库存,并非消化库存,对上游原料支撑有限,终端市场依旧萎靡不振。市场整体供需面压力不减,港口库存较高,后期仍有累库预期。MEG现货价格为3440元/吨(周比+45元/吨),华东罐区库存为115万吨(周比+1万吨)。
涤纶长丝市场分析:需求低迷,市场震荡下行
本周涤纶长丝企业平均开工率约为74.05%,与上周持平。欧美纺织服装订单稀少,织造加弹整体开工同比处于低位,内需不足,外贸受阻,成本端支撑不足,行情难有起色。POY价格为5000元/吨(周比-200元/吨)、FDY价格为5400元/吨(周比-300元/吨)、DTY价格为6600元/吨(周比-300元/吨)。行业单吨盈利分别为POY -73元/吨(周比-89元/吨)、FDY -73元/吨(周比-188元/吨)、DTY 126元/吨(周比-172元/吨)。涤纶长丝企业库存天数分别为POY 14.5天(周比+2.5天)、FDY 17.0天(周比+2.0天)、DTY 26.0天(周比+2.0天)。涤纶长丝产销率为40.0%(周比0%)。
织布市场分析:库存持续累库,织机低负荷运行
终端织造订单匮乏,外贸订单持续疲软,织机整体维持低负荷运行,倒逼加弹开机率小幅下降。盛泽地区织机开机率为65.0%(周比-5.0%)。织布库存呈累库态势,库存天数为43.5天(周比+1.0天),坯布库存创下近五年新高。
聚酯瓶片市场分析:成本端支撑,市场震荡运行
聚酯瓶片库存前期消耗较大,部分主流厂家货源紧张,但下游补货意愿不佳,下游需求量总体偏弱,市场或僵持整理运行。PET瓶片现货价格为5375.0元/吨(周比-75.0元/吨),行业单吨净利润为474.4元/吨(周比+10.9元/吨)。
信达大炼化指数分析:指数涨幅高于石油加工行业指数和沪深300指数
自2017年9月4日至2020年4月17日,信达大炼化指数涨幅为44.79%,石油加工行业指数涨幅为-31.45%,沪深300指数涨幅为-0.16%。
相关上市公司及风险因素
报告列出了桐昆股份、恒力石化、恒逸石化、荣盛石化和新凤鸣等相关上市公司,并指出了大炼化装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宏观经济增速下滑、地缘政治和厄尔尼诺现象对油价的干扰以及PX-PTA-PET产业链产能的重大变动等风险因素。
总结
本报告通过对2020年4月中国石油化工行业主要产品市场数据的分析,揭示了该行业整体低迷的现状。 库存持续累积,价格下跌,盈利能力下降是主要特征。下游需求疲软是导致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全球经济低迷、国际油价下跌以及新冠疫情对全球纺织服装行业的影响是其根本原因。 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国际油价波动以及疫情发展对行业的影响,谨慎投资。 坯布库存创近五年新高,预示着行业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