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10)

  • 美丽田园医疗健康(02373):美业龙头服务商,领航美与健康

    美丽田园医疗健康(02373):美业龙头服务商,领航美与健康

  • 阿里健康-0241.HK-医药电商龙头地位稳固,智慧健康领域全布局

    阿里健康-0241.HK-医药电商龙头地位稳固,智慧健康领域全布局

  • 公司动态研究报告:技术升级一骑绝尘,后疫情时代激发保健热潮

    公司动态研究报告:技术升级一骑绝尘,后疫情时代激发保健热潮

    个股研报
      寿仙谷(603896)   投资要点   全产业链布局, 省内品牌力突出   公司核心产品,铁皮石斛和灵芝孢子粉已形成全产业链布局,具备育种、 种植和加工的闭环优势。 品种优劣直接关系到中药材的产量、质量和药效, 公司先后选育了“仙芝 1号”、“仙芝 2 号”、“仙芝 3 号、 “仙斛 1 号”、“仙斛 2 号”、“仙斛 3 号” ,成功实现了源头的质量可控性。 公司销售扎根浙江区域多年, 依赖优质的药材来源和全球独家的去壁技术,药效获得专家和客户认可,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 积累了忠实的客户群, 公司的 VIP 客户群体复购率达到了 70%, 2022 年 H1 浙江地区营收贡献 2.3 亿元, 省内地区销售收入占比 66.69%, 同比增长 10.82%,其中杭州销售收入贡献过半,省内其他城市仍有巨大拓展空间。   精耕破壁和去壁技术, 形成品牌优势   灵芝孢子粉是公司的核心产品,灵芝孢子粉类产品毛利占主营业务毛利的比重多年超过 83%。 灵芝孢子粉是灵芝成熟后由菌盖中释放的卵型生殖细胞,具有灵芝全部的活性物质。   而灵芝的功效发挥程度取决于人体的吸收, 灵芝孢子外有双层的坚硬外壁,孢壁结构复杂并耐酸碱,须破壁后方能被人体充分吸收。 灵芝孢子粉中主要的活性物质包括三萜类化合物和多糖,具有抗肿瘤、抗炎、免疫调节及脏器保护等多种药理功能, 三萜的含量和纯度越高,灵芝孢子粉增强免疫力的效果就越好,因此破壁和去壁技术是灵芝孢子产品的关键工艺。 公司高管多为医药背景出身,公司研发费用率常年高于 6.5%, 技术团队不断优化灵芝孢子粉加工技术, 第三代去壁灵芝孢子粉,在破壁的基础上采用全球独家的去壁技术,通过去除 65%左右的壁壳留下精华, 与普通灵芝孢子粉相比有效成分含量获得十倍以上提升, 可被人体高效吸收。   功效为基, 积极推进省外布局   灵芝及灵芝孢子粉产品参与厂家众多,销售品种各异,但尚未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品牌,市场上多以区域性品牌为主。公司灵芝孢子粉产品销售多年,功效获得用户和专家认可, 依赖于灵芝孢子粉的药效,公司经销+直销双向推进,积极拓展省外市场。 截止 2022 年 6 月底,已签约城市代理商14 家,公司销售代理网点实现昆明、贵阳、重庆、南昌、武汉、连云港及长三角多点散发, 2022 年 H1 省外地区营收为4240 万元,省外业务为公司贡献 12.29%的营收,同比增长11.79%。随着省外业务的拓展,核心产品的知名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后疫情时代,免疫力提升需求有望提升   2022 年 12 月 7 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新十条” , “新十条” 进一步优化落实疫情防控的措施,新冠病毒或将与人类长期共存,提升免疫力将逐渐成为“ 刚需” 。 相关研究证实, 灵芝孢子粉能促进免疫缺陷模型小鼠的免疫能力, 有效促进肿瘤患者 T 淋巴细胞、 B 淋巴细胞的激活及细胞因子 IL-4、 IL-6 的分泌,临床水平证明灵芝孢子粉具有显著的免疫增强作用和免疫恢复作用。后疫情时代激发的免疫力提升需求具备持续性和稳定性, 灵芝孢子粉空间广阔。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 2022-2024 年收入分别为 8.99、 10.81、 13.07 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62、 3.37、 4.37 亿元, EPS 分别为1.33、 1.71、 2.21 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35.3、27.5、 21.2 倍, 给予“买入” 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自然灾害风险、 省外销售推广不及预期等。
    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5页
    2023-02-25
  • 生命科学工具行业行业研究:打好仪器设备国产化攻坚战,行业迎来发展期

    生命科学工具行业行业研究:打好仪器设备国产化攻坚战,行业迎来发展期

    医疗器械
      政策动态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1日下午就加强基础研究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强基础研究纳入科技工作重要日程,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政策支持,推动基础研究实现高质量发展;争取早日实现用我国自主的研究平台、仪器设备来解决重大基础研究问题。我们看好自主可控背景下,科学仪器设备、高端医疗器械行业国产替代的持续加速。   投资逻辑:   科学仪器是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基础科学创新的基础,在制药与生物医学、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半导体、石油化工等领域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仪器仪表工业总产值只占工业总产值的4%,但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达到66%。根据SDI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分析仪器市场规模已经达513.67亿美元,中国占比10%,同期中国GDP全球占比15.4%。随着中国经济迈向更高质量发展,科学仪器需求还将稳步提升。   质谱、色谱、光谱市场空间大、行业覆盖广、国产化率极低,是科学仪器国产替代的重中之重。①市场空间大、行业集中度高,头部企业尽享广阔的发展前景:2021年海关进口质谱、色谱、光谱约400亿元,加上后市场服务、耗材等,通用科学仪器市场空间近千亿。2021年质谱仪政府招采数据中CR3约50%,头部企业尽享广阔市场。②国产化率低,头部企业业绩弹性大:2021年政府招采数据谱育科技质谱仪市占率为2.75%,主要的国内企业市占率总计不超过5%。质谱、色谱、光谱真实的国产替代弹性大。   科学仪器行业技术、产品和销售平台正向循环,商业模式强者恒强。技术平台、产品平台和销售平台实现正向循环:销售平台反馈客户需求,技术平台结合市场需求不断迭代产品,产品种类足够丰富后销售人员单人产出更高,从而帮助招募更专业的销售人员,进而更好的触达并反馈客户需求。供给产品种类丰富才能更加有效地服务客户,而产品种类足够丰富本身又对企业的产品研发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使得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商具有较高壁垒。需求端分散且割裂决定单一市场体量有限,多行业共同发展才能推动业务不断增长。   投资建议   重点推荐研发力度大、时间沉淀久,质谱、色谱、光谱领域的行业头部企业聚光科技、海能技术、皖仪科技等。   风险提示   研发和产业化进度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核心零部件进口风险,政策推动不及预期风险,下游应用需求低于预期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2-24
  • 医药行业2023年2月投资月报:平衡短期和中长期配置机会

    医药行业2023年2月投资月报:平衡短期和中长期配置机会

    化学制药
      行情回顾:2023年初以来(截至20230131),申万医药指数上涨5.47%,跑输沪深300指数1.9%,年初以来行业涨跌幅排名第18。2023年1月申万医药指数上涨5.47%,跑输沪深300指数1.9%,年初以来行业涨跌幅排名第18。2023年初以来(截至20230131),医药子行业调整力度较小,其他生物制品涨幅最大(+12.8%),线下药店跌幅最大(-5.6%);1月医药行业子板块其他生物制品涨幅最大(+12.8%),线下药店跌幅最大(-5.6%)。   结合短期和中长期配置医药子板块。2022年多数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均在疫情影响下实现了业绩增长。根据我们对63家医药上市公司四季度利润的预测,增速下限超过50%的有20家;增速下限在30%~50%的有6家;增速下限在15%~30%的有9家。2022Q4以来医药板块市场关注度有所提升,截至2022年末,全市场公募基金医药行业持仓占比约为11.6%。我们预计短期内市场将青睐估值修复空间大、政策利好的医药子版块。中长期来看,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疫后复苏将驱动行业增长。展望2023年全年,我们看好高确定性三条投资主线:确定性之1——创新仍是医药行业持续发展的本源;确定性之2——疫后医药复苏亦是核心主线。确定性之3——自主可控/产业链安全。   2023年2月组合推荐:   本月弹性组合:以岭药业(002603)、华润三九(000999)、寿仙谷(603896)、太极集团(600129)、佐力药业(300181)、海创药业-U(688302)、首药控股-U(688197)、迈得医疗(688310),盟科药业-U(688373)、祥生医疗(688358)。   本月港股组合:金斯瑞生物科技(1548)、和黄医药(0013)、康方生物-B(9926)、科济药业(2171)、微创机器人-B(2252)、海吉亚医疗(6078)、启明医疗-B(2500)、药明生物(2269)、君实生物(1877)。   本月稳健组合:恒瑞医药(600276)、爱尔眼科(300015)、迈瑞医疗(300760)、云南白药(000538)、我武生物(300357)、爱美客(300896)、智飞生物(300122)、通策医疗(600763)。   本月科创板组合:百济神州(688235)、荣昌生物(688331)、泽璟制药(688266)、联影医疗(688271)、澳华内镜(688212)、奥浦迈(688293)、华大智造(688114)、诺唯赞(688105)、爱博医疗(688050)。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预期风险;医改政策执行进度低于预期风险;研发失败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4页
    2023-02-24
  • 康诺亚-B(02162):携手阿斯利康,CMG901合作落地

    康诺亚-B(02162):携手阿斯利康,CMG901合作落地

  • 新活素快速放量,被低估的心衰生物药龙头

    新活素快速放量,被低估的心衰生物药龙头

  • 磷化工行业深度报告:传统磷化工附加值提升,新能源需求有望极筑新增长

    磷化工行业深度报告:传统磷化工附加值提升,新能源需求有望极筑新增长

    化学原料
      磷矿石资源为不可再生,有望维持长期高景气。我国优质磷矿资源少,开采难度大,经过几十年的高强度开发,高品位磷矿资源大量消耗。2016年我国将磷矿石列入国家战略性矿产目录,磷矿开采政策趋严,对磷矿石出口限制力度加大;叠加节能、环保政策的施行,磷矿石供给趋紧,价格持续上升。至2022年底,国内磷矿石价格达到1035元/吨,较2021年初和2022年初分别上涨165%和54%,且高景气仍在持续,具有磷矿资源的企业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传统磷化工需求刚性,行业产能优化,产品附加值有望提升。传统磷化工主要包括黄磷、磷肥及草甘膦等产品,受全球粮价走高及各国粮食安全政策的推动,全球耕种意愿增强有望推动农化产品需求的上升,磷肥及草甘膦景气度有望维持,同时随着国内转基因作物安全证书批准清单的发布,国内草甘膦需求上升通道有望打开。近年来国内施行供给侧改革和节能、环保政策,部分高能耗、高污染、低盈利的落后产能陆续被淘汰,磷肥、草甘膦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得到一定的缓解,产能向具有资源、技术和市场优势的企业集中。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需求有望构筑磷化工新增量。当前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增长,动力电池需求大幅上升;近年来,随着新能源行业补贴退坡,磷酸铁锂电池较三元材料电池优势凸显,出货量占比大幅提升,再度成为主流;全球储能电池市场的加速扩张,有望进一步拉动磷酸铁锂需求。磷酸铁锂生产技术路径与传统磷化工相似,传统磷化工企业工艺技术优势明显,掌握磷矿-磷化工一体化资源的磷化工企业成本优势突出,有望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   结论与推荐:纵观磷化工全行业,我们认为,磷矿石资源的供给收缩将成为长期趋势,从而导致磷酸、磷肥及磷化工产品供给趋紧,磷化工企业向下游新材料磷酸铁、磷酸铁锂产业链延伸以提升磷矿石资源附加值成为趋势。我们持续看好需求相对刚性、粮食安全主线确定的磷肥及草甘膦农化板块,以及磷矿磷化工一体化带来规模和成本优势的磷酸铁、磷酸铁锂新能源材料板块。重点关注:兴发集团、川恒股份、川发龙蟒、新洋丰、湖北宜化、云天化等。   风险提示:市场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能源价格下跌的风险;新增产能不及预期的风险。
    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5页
    2023-02-24
  • 海康威视(002415)2022年业绩快报点评:经济复苏提振行业景气度,23年业务有望回暖

    海康威视(002415)2022年业绩快报点评:经济复苏提振行业景气度,23年业务有望回暖

  • 中国化工行业展望,2023年2月

    中国化工行业展望,2023年2月

    化学原料
      2022年以来,原油价格维持高位,化工产品盈利空间有所收缩。未来传统终端市场需求回升有待内需逐步修复,而新兴市场需求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各子行业资本支出及生产经营情况预计将出现持续分化。上游能源价格仍将保持高位震荡,对各子行业PPI形成一定底部支撑,石油开采业样本企业将维持较好财务表现,其他各细分子行业将延续分化态势。   中国化工行业的展望为稳定,中诚信国际认为,未来12~18个月该行业总体信用质量不会发生重大变化。   摘要   2022年以来,国内传统终端市场需求逐渐呈现疲软态势,未来短期内或仍有所承压,长期受房地产边际修复影响较大;而新能源以及国产替代相关行业需求旺盛,未来预计仍将保持相对高速发展;此外,需关注地缘政治因素以及各国经济实际恢复情况对下游市场需求形成的影响。   2022年以来化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持续上涨,但受国内疫情反复、多发,加之能源供应紧张导致的限电、限产等影响,主要产品产量当期增速均不同程度放缓;未来一段时间,随着国内疫情相关措施持续优化,以及双碳、高质量发展目标下化工新材料需求高涨,各子行业资本支出及生产经营情况预计仍将出现持续分化。   2022年以来,化工行业主要原材料价格整体高位运行,但新冠疫情反复对国内宏观经济形成拖累,令主要化工产品价格冲高回落。未来一段时间,上游能源价格预计仍将保持高位震荡,叠加后疫情时代内需逐步修复,对各子行业PPI形成一定底部支撑。   2022年以来,原油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对样本企业盈利和获现水平均形成较大侵蚀,持续的资本投入令各细分子行业偿债能力有所分化。未来一段时间,石油开采业样本企业仍将维持较好财务表现,其他各细分子行业将延续分化态势。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
    14页
    2023-02-24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