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医药行业2023年2月投资月报:平衡短期和中长期配置机会

医药行业2023年2月投资月报:平衡短期和中长期配置机会

研报

医药行业2023年2月投资月报:平衡短期和中长期配置机会

  行情回顾:2023年初以来(截至20230131),申万医药指数上涨5.47%,跑输沪深300指数1.9%,年初以来行业涨跌幅排名第18。2023年1月申万医药指数上涨5.47%,跑输沪深300指数1.9%,年初以来行业涨跌幅排名第18。2023年初以来(截至20230131),医药子行业调整力度较小,其他生物制品涨幅最大(+12.8%),线下药店跌幅最大(-5.6%);1月医药行业子板块其他生物制品涨幅最大(+12.8%),线下药店跌幅最大(-5.6%)。   结合短期和中长期配置医药子板块。2022年多数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均在疫情影响下实现了业绩增长。根据我们对63家医药上市公司四季度利润的预测,增速下限超过50%的有20家;增速下限在30%~50%的有6家;增速下限在15%~30%的有9家。2022Q4以来医药板块市场关注度有所提升,截至2022年末,全市场公募基金医药行业持仓占比约为11.6%。我们预计短期内市场将青睐估值修复空间大、政策利好的医药子版块。中长期来看,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疫后复苏将驱动行业增长。展望2023年全年,我们看好高确定性三条投资主线:确定性之1——创新仍是医药行业持续发展的本源;确定性之2——疫后医药复苏亦是核心主线。确定性之3——自主可控/产业链安全。   2023年2月组合推荐:   本月弹性组合:以岭药业(002603)、华润三九(000999)、寿仙谷(603896)、太极集团(600129)、佐力药业(300181)、海创药业-U(688302)、首药控股-U(688197)、迈得医疗(688310),盟科药业-U(688373)、祥生医疗(688358)。   本月港股组合:金斯瑞生物科技(1548)、和黄医药(0013)、康方生物-B(9926)、科济药业(2171)、微创机器人-B(2252)、海吉亚医疗(6078)、启明医疗-B(2500)、药明生物(2269)、君实生物(1877)。   本月稳健组合:恒瑞医药(600276)、爱尔眼科(300015)、迈瑞医疗(300760)、云南白药(000538)、我武生物(300357)、爱美客(300896)、智飞生物(300122)、通策医疗(600763)。   本月科创板组合:百济神州(688235)、荣昌生物(688331)、泽璟制药(688266)、联影医疗(688271)、澳华内镜(688212)、奥浦迈(688293)、华大智造(688114)、诺唯赞(688105)、爱博医疗(688050)。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预期风险;医改政策执行进度低于预期风险;研发失败的风险。
报告标签:
  • 化学制药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2513

  • 发布机构: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3-02-24

  • 页数:

    114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行情回顾:2023年初以来(截至20230131),申万医药指数上涨5.47%,跑输沪深300指数1.9%,年初以来行业涨跌幅排名第18。2023年1月申万医药指数上涨5.47%,跑输沪深300指数1.9%,年初以来行业涨跌幅排名第18。2023年初以来(截至20230131),医药子行业调整力度较小,其他生物制品涨幅最大(+12.8%),线下药店跌幅最大(-5.6%);1月医药行业子板块其他生物制品涨幅最大(+12.8%),线下药店跌幅最大(-5.6%)。

  结合短期和中长期配置医药子板块。2022年多数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均在疫情影响下实现了业绩增长。根据我们对63家医药上市公司四季度利润的预测,增速下限超过50%的有20家;增速下限在30%~50%的有6家;增速下限在15%~30%的有9家。2022Q4以来医药板块市场关注度有所提升,截至2022年末,全市场公募基金医药行业持仓占比约为11.6%。我们预计短期内市场将青睐估值修复空间大、政策利好的医药子版块。中长期来看,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疫后复苏将驱动行业增长。展望2023年全年,我们看好高确定性三条投资主线:确定性之1——创新仍是医药行业持续发展的本源;确定性之2——疫后医药复苏亦是核心主线。确定性之3——自主可控/产业链安全。

  2023年2月组合推荐:

  本月弹性组合:以岭药业(002603)、华润三九(000999)、寿仙谷(603896)、太极集团(600129)、佐力药业(300181)、海创药业-U(688302)、首药控股-U(688197)、迈得医疗(688310),盟科药业-U(688373)、祥生医疗(688358)。

  本月港股组合:金斯瑞生物科技(1548)、和黄医药(0013)、康方生物-B(9926)、科济药业(2171)、微创机器人-B(2252)、海吉亚医疗(6078)、启明医疗-B(2500)、药明生物(2269)、君实生物(1877)。

  本月稳健组合:恒瑞医药(600276)、爱尔眼科(300015)、迈瑞医疗(300760)、云南白药(000538)、我武生物(300357)、爱美客(300896)、智飞生物(300122)、通策医疗(600763)。

  本月科创板组合:百济神州(688235)、荣昌生物(688331)、泽璟制药(688266)、联影医疗(688271)、澳华内镜(688212)、奥浦迈(688293)、华大智造(688114)、诺唯赞(688105)、爱博医疗(688050)。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预期风险;医改政策执行进度低于预期风险;研发失败的风险。

医药行业2023年2月投资月报

中心思想

  •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医药行业在2023年初表现良好,但仍面临挑战。
  • 短期内,市场将青睐估值修复空间大、政策利好的医药子板块。
  • 中长期来看,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疫后复苏将驱动行业增长。
  • 报告看好高确定性的三条投资主线:创新、疫后复苏、自主可控/产业链安全。

主要内容

1. 医药板块与组合表现回顾

1.1 2022年2月-2023年1月医药板块复盘

  • 2023年初以来(截至2023年1月31日),申万医药指数上涨5.47%,跑输沪深300指数1.9%,年初以来行业涨跌幅排名第18。
  • 2023年1月申万医药指数上涨5.47%,跑输沪深300指数1.9%,年初以来行业涨跌幅排名第18。
  • 2023年初以来(截至2023年1月31日),医药子行业调整力度较小,其他生物制品涨幅最大(+12.8%),线下药店跌幅最大(-5.6%)。
  • 1月医药行业子板块其他生物制品涨幅最大(+12.8%),线下药店跌幅最大(-5.6%)。

1.2 医药二级市场相对表现

  • 1月行业累计超额收益水平保持平稳,过去一年(TTM)累计涨幅3.45%,跑赢大盘12.58个百分点。
  • 线下药店为累计收益率最高的子行业,过去一年(TTM)累计收率为16.8%,跑赢医药行业指数13.32个百分点。

1.3 医药子行业二级市场表现

  • 2023年初以来(截至2023年1月31日),医药子行业调整力度较小,其他生物制品涨幅最大(+12.8%),线下药店跌幅最大(-5.6%)。

1.4 医药二级市场表现

  • 比较医药行业行情走势,1月行业累计超额收益水平保持平稳,过去一年(TTM)累计涨幅3.45%,跑赢大盘12.58个百分点。
  • 分子行业来看,线下药店为累计收益率最高的子行业,过去一年(TTM)累计收率为16.8%,跑赢医药行业指数13.32个百分点。

1.5 医药个股二级市场表现

  • 2023年初以来涨幅排名前十的个股分别为:毕得医药(+51.9%)、首药控股-U(+40%)、赛科希德(+33.7%)、山外山(+33.4%)、亚虹医药-U(+29.6%)、普门科技(+29.4%)、诺思格(+29.1%)、诺禾致源(+28.8%)、春立医疗(+26.5%)、微芯生物(+26.4%)。
  • 2023年初以来跌幅排名前十的个股分别为:丰原药业(-24.9%)、翰宇药业(-19.7%)、康泰医学(-18.9%)、亨迪药业(-15.4%)、乐心医疗(-14.6%)、前沿生物-U(-13.2%)、众生药业(-12.9%)、海辰药业(-12.9%)、舒泰神(-11.7%)、中国医药(-11.5%)。
  • 1月涨幅排名前十的个股分别为:毕得医药(+51.9%)、首药控股-U(+40%)、赛科希德(+33.7%)、山外山(+33.4%)、亚虹医药-U(+29.6%)、普门科技(+29.4%)、诺思格(+29.1%)、诺禾致源(+28.8%)、春立医疗(+26.5%)、微芯生物(+26.4%)。
  • 1月跌幅排名前十的个股分别为:毕得医药(+51.9%)、首药控股-U(+40%)、赛科希德(+33.7%)、山外山(+33.4%)、亚虹医药-U(+29.6%)、普门科技(+29.4%)、诺思格(+29.1%)、诺禾致源(+28.8%)、春立医疗(+26.5%)、微芯生物(+26.4%)。

1.6 医药二级市场估值水平PE(TTM)

  • 截至2023年1月31日,医药行业PE(TTM)为26倍,低于过去十年中位数水平。
  • 截至2023年1月31日,医药行业相对于全部A股估值溢价率为84.1%,相对于扣除银行以外所有A股估值溢价率为36.6%,相对沪深300指数溢价率131.5%,相对上个月分别上涨2.4pp、3.0pp、1.6pp。
  • 医药行业整体估值(PE-TTM)排在行业第16,处于中游的水平。
  • 医药行业相对沪深300的溢价率排在行业第16,低于休闲服务、农林牧渔、计算机、国防军工、商业贸易、汽车、食品饮料、汽车等。

1.7 子行业二级市场估值水平PE(TTM)变化:医院估值最高

  • 1月医药子行业市盈率横向看:医院(119倍)的PE(TTM)最高,体外诊断(5倍)最低。
  • 子行业1月估值溢价率环比提升前三名:医药流通(+34.5%)、医疗研发外包(+6.6%)、医院(+2.9%);后三名:线下药店(-37.7%)、疫苗(-7.1%)、化学制剂(-2.7%)。

1.8 1月投资组合收益简评-弹性组合

  • 弹性组合:上月弹性组合上涨12.9%,跑赢大盘5.5%,跑赢医药指数7.4%。
  • 其中普门科技涨幅最大,上涨29.4%;美好医疗涨幅最小,上涨1.4%。

1.9 1月周报观点回顾

  • 1月第1周策略:医保谈判进行时,医药回归创新本源。
  • 1月第2周策略:关注业绩确定性,强调医药23年创新、复苏、自主可控三条主线。
  • 1月第3周策略:持续关注医药创新和复苏主线。
  • 1月第4周策略:持续看好创新主线。

1.10 公募基金四季度持仓分析

  • 2022Q4医药总持仓变化情况:22Q4全部公募基金占比11.63%,环比+1.55pp;剔除主动医药基金占比8.11%,环比+1.43pp;再剔除指数基金占比7.46%,环比+1.68pp;申万医药板块市值占比为8.31%,环比+0.55pp。
  • 22Q4外资持股占比略有上升:22Q4外资持有医药生物板块的总市值占比为2.79%,环比上升0.05pp,持股总市值为2036亿元,环比+260亿元。
  • 从公募基金持仓家数来看,公募基金数量前五的分别是迈瑞医疗(564家)、药明康德(435家)、爱尔眼科(312家)、恒瑞医药(295家)、爱美客(265家);变动情况来看,基金数量增加前五支股票分别是:人福医药(+124家)、药明康德(+75家)、康龙化成(+74家)、科伦药业(+61家)、华东医药(+56家)。
  • 从公募基金持仓占比情况来看,流通股持仓占比前五分别为爱美客(28.2%)、泰格医药(24.0%)、普瑞眼科(23.5%)、奕瑞科技(23.3%)、健之佳(21.1%)。
  • 从公募基金持仓占比情况来看,流通股持仓占比季度增幅前五分别为同和药业(13.6%)、一品红(8.9%)、人福医药(8.6%)、健之佳(8.3%)、迪哲医药(8.0%)。
  • 从持仓市值情况来看,持仓市值前五分别为迈瑞医疗(399亿元)、药明康德(397亿元)、爱尔眼科(300亿元)、泰格医药(174亿元)、恒瑞医药(146亿元)。
  • 从持仓市值情况来看,持仓市值增幅前五分别为:药明康德(+85亿元)、康龙化成(+43亿元)、泰格医药(+36亿元)、人福医药(+35亿元)、通策医疗(+30亿元)。

1.11 沪港通资金流动回顾

  • 1月医药陆港通持仓占比前五分别为:益丰药房、泰格医药、艾德生物、山东药玻、金域医学;
  • 1月医药陆港通持仓占比增加前五分别为:安科生物、爱美客、众生药业、盈康生命、理邦仪器;
  • 1月医药陆港通持仓占比减少前五分别为:昆药集团、以岭药业、新产业、君实生物-U、葵花药业。

1.12 医药工业运行情况:从制造业数据来看

  • 国家统计局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数据:2022年1-12月,全国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29111亿元,同比下降1.6%。
  • PDB样本医院药品销售额数据:2022年上半年PDB样本医院药品销售额1107亿元,同比下滑5.5%。
  • 西南观点:医药工业整体增速在国家医保局成立背景下,随着带量采购执行,行业格局变化在即。

2. 新冠疫情与疫苗研发跟踪

2.1 国内国内:发布疫情“新十条”防控优化措施,新增确诊数量飙升

  • 截至1月8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118147例(其中重症病7557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379053例,累计死亡病例5272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03302例,无现有疑似病例。
  • 根据疾控中心数据显示,12月以来每日全国新增确诊突破5000人,继2022年12月7日发布疫情“新十条”防控优化措施,,全国新增确诊病例急速上升,近几日来新增确诊人数均超过5000例。

2.2 全球:累计确诊持续增长,2021年11月底Omicron变异株传播导致海外病例数迅速抬升

  • 截至2023年1月8日,全球累计确诊病例约6.6亿例,全球死亡病例670.77万例,死亡率1.02%。
  • 2021年11月底,Omicron变异株的传播导致海外病例数迅速抬升,到2022年1月底达到新增确诊高峰,2、3、4月欧美疫情逐渐缓和。近期 Omicron在欧洲有第三波抬头趋势,主要流行株逐渐改变为Omicron的变异株BA.5\BA.4。
  • 本周确诊新增增速最高的5个国家为日本、希腊、韩国、立陶宛、新加坡。

2.3 主要国家新增确诊有所回落(截至1月31日)

  • 美国:美国2021年12月以来新增确诊人数迅速增加,现有确诊人数约为174万人,较上周增加37万人。美国累计确诊病例10419万例,累计死亡病例113万例。
  • 以色列:以色列累计确诊病例479万例,约为总人口的52.04%。
  • 印度:印度累计确诊4468万人,约为总人口的3.4%,累计死亡病例53万人。
  • 英国:英国累计确诊2451万人,约占总人口的36.4%。

2.4 新冠疫苗逐渐进入商业化周期

  • 国内核心疫苗企业积极布局新冠疫苗研发。目前已有7家企业的新冠疫苗可在国内销售,其中北生所、武汉所、科兴、康希诺、智飞生物是有条件批准,康泰生物和医科院是紧急使用。

2.5 全球主要国家疫苗接种有序推进

  • 2023年2月1日,全球已经接种疫苗约132.6亿剂,接种率为69.4%。
  • 截至2023年2月1日,从接种量来看,中国、印度、美国是前三大接种国家,中国接种量34.9亿剂,接种率244.74%。
  • 美国接种量6.69亿剂,接种率为201.44%。

3. 行业政策

3.1 2022年1月6日,国家药监局发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细胞治疗产品附录(征求意见稿)》

  • 事件:1月6日,国家药监局发布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细胞治疗产品附录(征求意见稿)》。
  • 细胞治疗产业链将广泛受益。

3.2 2022年1月30日,国家工信部、发改委、医保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

  • 事件:1月30日,为推动医药行业发展,国家工信部、发改委、医保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
  • 药械创新投入力度加大,规模效益要求提高。
  • 夯实基础加快国际化进程,内外驱动共创国际竞争新优势。
  • 医药产业链自主可控,供应保障能力提升。

3.3 2022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发布

  • 事件:3月5日,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发布。
  • 持续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政策利好创新型医药企业。
  • 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推动医保省级统筹。
  • 持续支持社会办医,补齐专科服务短板。

3.4 2022年3月29日,国务院发布《“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

  • 事件:2022年3月29日,国务院发布《“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
  • 利好中药创新药发展。
  • 中药基药用量将快速增长,利好中药基药独家品种。
  • 利好中药配方颗粒,强化中药材质量控制。
  • 利好中医药医疗服务。
  • 中药消费品具备消费属性,以院外市场为主,相对医保免疫,持续看好中药消费品三大逻辑。

3.5 2022年4月8日,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公示广东联盟清开灵等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拟中选/备选结果的通知》

  • 事件:2022年4月8日,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公示广东联盟清开灵等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拟中选/备选结果的通知》。
  • 报量积极性高,覆盖范围广。
  • 独家品种降幅较小。
  • 从上市公司维度来看,降幅好于预期。

3.6 2022年5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

  • 事件:5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
  • 发挥高水平医院带动作用,增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 医改进入“深水区”,借鉴三明市经验推进“三医”联动。
  • 着力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发展。

3.7 2022年6月25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意见》

  • 事件:2022年6月25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意见》。
  • 六个方面重点强调中医人才培养任务。
  • 重点夯实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

3.8 2022年7月13日,北京市医保局发布《关于印发CHS-DRG付费新药新技术除外支付管理办法的通知(试行)》

  • 事件:2022年7月13日,北京市医保局发布《关于印发CHS-DRG付费新药新技术除外支付管理办法的通知(试行)》。
  • 利好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
  • 推动创新医疗技术发展,利好龙头民营医疗服务。

3.9 2022年7月13日,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正式挂出《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拟中选结果公示》

  • 事件:7月13日,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正式挂出《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拟中选结果公示》,第七批国采拟中选结果公布。
  • 带量采购常态化进行,价格降幅仍为历次国采最低。
  • 集采规则进一步优化,投标企业数量创新高。
  • 集采竞争依然激烈,倒逼企业加快创新。

3.10 2022年7月19日,医保局发布《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

  • 事件:7月19日晚医保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
  • 支持具有技术含量的与具有临床创新价值的医疗服务,利好专业程度高的优质民营医疗机构。
  • 重视创新性医疗服务,利好具备创新能力的医疗器械公司。
  • 理清医疗服务价格与耗材费用关系。

3.11 2022年8月3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

  • 事件:8月3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
  • 第三方平台监管趋严,压实平台药品网售责任。
  • 网售处方药实名制购买,强调“处方在前,售药在后”。
  • 国家特殊管控药品不得在网上销售。

3.12 2022年9月3日,医保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4955号建议的答复公开

  • 事件:9月3日,医保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4955号建议的答复公开。
  • 1、什么是创新医疗器械?
  • 2、哪些品种属于创新器械?
  • 3、如何评价医保局答复背后的出发点?
  • 4、涉及哪些标的?

3.13 2022年9月6日,医保局公示2022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通过初步形式审查的药品及相关信息。

  • 事件:本次490个药品344个通过初步审查,与2021年(474个药品271个通过)相比,申报和通过初步形式审查的药品数量都有一定增加。
  • 与前几轮目录调整相比,本次调整向罕见病患者、儿童等特殊人群适当倾斜。
  • 热门靶点新药竞争激烈,昂贵创新疗法支付模式备受关注。

3.14 2022年9月12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启动了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倡议。

  • CXO跟踪点评:白宫峰会对CXO无实质性影响,CXO板块处于配置时点,中长期行业价值永续可期。

3.15 2022年9月15日,中消协官网发布邀请中消协律师团律师对消费者反映强烈的医疗美容领域不公平格式条款进行点评

  • 9月19日医美板块下跌2.92%,其中华熙生物(688363)下跌13.68%,爱美客(300896)下跌11.65%,朗姿股份(002612)下跌9.29%,华东医药 (000963)下跌8.09%,昊海生科(688366)下跌6.14%,或与9月15日中消协发布的医疗美容领域不公平格式条款点评有关。
  • 中消协点评及近期传闻影响市场情绪,医美板块下跌2.92%。
  • 下游机构或出清不良产能提升行业集中度,上游企业长期增长逻辑不变。

3.16 2022年9月27日,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公布骨科脊柱类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拟中选结果。本次全国脊柱集采根据手术类型、手术 部位、入路方式等组建产品系统进行采购,共分为14个产品系统类别。

  • 规则较上次关节集采进一步优化,利于企业合理报价。
  • 本次脊柱集采结果平均降幅为61%,降幅趋于温和,各家差价较小。

3.17 2022年9月28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开展拟使用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需求调查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使用阶 段性财政贴息贷款购置设备相关建议和参考材料的通知》。

  • 医院有望获得2000亿左右贴息贷款,支持力度明显。
  • 保障医院自有资金采购缺口,利好设备更新改造。
  • 配套政策重点支持基层医疗机构补短板。
  • 相关医疗设备需求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3.18 2022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

  • 事件:11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
  • 疫情管控放松,家中防疫常备用药有望迎来大幅增长。
  • 新冠叠加流感季,感冒咳嗽相关用药销量有望大幅增长。

3.19 2022年11月29日,国耗联采办公室发布《冠脉支架接续采购拟中选结果》,价格好于预期。

  • 事件:11月29日,国耗联采办公室发布冠脉支架接续采购拟中选结果。
  • 拟中选结果较首次冠脉支架集采价格平均提价25.3%,好于预期。
  • 兜底制引导集采价格进入新的均衡水平,A组企业有望分到较多的量。
  • 作为首个国采接续采购案例,有望引导长期高耗带量采购到期后的续标思路。

3.20 2022年12月1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关注医药复苏、自主可控主线、设备出海

  • 事件:12月15-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顺利召开,并对明年经济工作作了部署。
  • 明年经济回升,利好医药板块刚需复苏。
  • 扩大内需成为首要工作,医药为内需中重要一环。
  •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关注产业链自主可控方向。
  • 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强调先进技术和重要设备出口。

3.21 2023年1月18日,2022年版医保目录调整结果公布

  • 事件:2023年1月18日,2022年版医保目录调整结果公布。
  • 2022年国谈向罕见病、儿童等特殊人群适当倾斜。
  • 首次公布《谈判药品续约规则》规则二的“简易续约”降幅规则,独家产品降价压力相对缓和。
  • 集采和医保谈判常态化,新增独家品种降幅趋于稳定,绝大多数创新药进入医保后实现以价换量。

4. 投资策略与组合推荐

4.1 2023年2月医药投资策略及标的-弹性组合

  • 以岭药业(002603.SZ):业绩超预期,医保谈判可期
  • 华润三九(000999.SZ):三季报符合预期,看好公司长期发展
  • 寿仙谷(603896.SH):疫情短期影响有限,看好省外扩张
  • 太极集团(600129.SH):混改稳步推进,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 佐力药业(300181.SZ):业绩持续高增,主力产品优势显著
  • 海创药业-U(688302.SH):PROTAC和氘代技术先锋,首款新药NDA在即
  • 首药控股-U(688197.SH):三代ALK和RET有望成为首款国产产品
  • 迈得医疗(688310.SH):22H1业绩符合预期,血液透析类产品贡献主要增量
  • 盟科药业-U(688373.SH):耐药菌抗生素独树一帜,本土创新引领全球市场
  • 祥生医疗(688358.SH):三季度业绩延续高增长,高端产品持续放量

4.2 2023年2月医药投资策略及标的-港股组合

  • 金斯瑞生物科技(1548.HK):非细胞疗法持续增长,Carvykti放量值得期待
  • 和黄医药(0013.HK):创新起舞,志在全球
  • 康方生物-B(9926.HK):伊努西单抗Ⅲ期研究达到预设终点
  • 科济药业-B(2171.HK):深耕CAR-T,剑指实体瘤
  • 微创机器人-B(2252.HK):重磅产品图迈和鸿鹄已经上市,收入有望快速放量
  • 海吉亚医疗(6078.HK):肿瘤医疗服务优质龙头企业,全国扩张有序推进
  • 启明医疗-B(2500.HK):2022H1手术量受疫情影响,在研管线巩固长期竞争优势
  • 药明生物(2269.HK):CRDMO持续兑现,中报业绩再创新高
  • 君实生物(1877.HK):PD-1销售环比持续增长,新药研发快速推进

4.3 2023年2月医药投资策略及标的-稳健组合

  • 恒瑞医药(600276.SH):Q3收入降幅收窄,创新研发加速推进
  • 爱尔眼科(300015.SZ):业绩符合预期,具备经营韧性
  • 迈瑞医疗(300760.SZ):22Q3业绩符合预期,高研发推动产品高端升级
  • 云南白药(000538.SZ):“1+4+1”战略推进,新业务开辟第二成长曲线
  • 我武生物(300357.SZ):业绩符合预期,研发力度加大
  • 爱美客(300896.SZ):业绩略超预期,经营韧性凸显
  • 智飞生物(300122.SZ):新冠下滑影响利润增速,预计Q4表观业绩恢复
  • 通策医疗(600763.SH):利润短期承压,扩张正常推进蓄力来年

4.4 2023年2月医药投资策略及标的-科创板组合

  • 百济神州-U(688235.SH):泽布替尼CLL适应症欧盟获批,提供优先治疗选择
  • 荣昌生物(688331.SH):研发销售齐头并进,国际化征途提速
  • 泽璟制药-U(688266.SH):业绩符合预期,两款重磅单品落地在即
  • 联影医疗(688271.SH):服务收入和海外收入持续高增长,长期成长空间确定
  • 澳华内镜(688212.SH):三季度收入大幅提速,AQ300上市在即
  • 奥浦迈(688293.SH):前三季度收入快速增长,业绩符合预期
  • 华大智造(688114.SH):国产基因测序龙头,未来市场增量可期
  • 诺唯赞(688105.SH):新冠业务增厚利润,常规业务略受疫情影响
  • 爱博医疗(688050.SH):疫情影响减弱,单三季度提速超预期

5. 风险提示

  • 药品降价低于预期风险;
  • 医改政策执行进度低于预期风险;
  • 研发失败的风险。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114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