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61)

  • 月酝知风之医健文旅大消费行业:各板块步入常规发展

    月酝知风之医健文旅大消费行业:各板块步入常规发展

    生物制品
      生物医药:年初制造业仍受疫情影响,集采政策持续推进。1-2月医药制造业收入端同比增加0.90%,利润总额端同比下降16.30%,年初新冠病毒的感染导致当月下降幅度较大,2月医疗机构常规业务开始出现恢复。药品、器械集采持续推进:(1)3月20日,四川省药械招标采购服务中心发布了口腔牙冠竞价挂网拟入围结果,此次挂网意味着口腔种植牙集采将加速落地;(2)3月21日,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证管理目录更新,对产品的分类发生了合并、降类或调入调出,整体趋向于放松管制;(3)3月29日,第八批国家集采落地,共有39种药品采购成功,平均降价56%。   新消费:关注财报季,甄选预期差标的。1)酒旅餐饮:持续看好消费最强赛道咖啡及基本面恢复兑现能力较强的酒店板块。提前关注旅游旺季催化,出境旅游或将在五一迎来窗口期。同时看好出入境相关机场口岸的信息化板块。2)美容护理:化妆品行业拐点已至,2月大盘恢复正增长,持续看好竞争优势加强的头部企业市占率进一步提升,积极关注疫后恢复、产品升级、渠道转型等边际改善机会,重点关注逸仙电商。3)教育人服:近期建议大家关注类基建的教育细分行业,如教育信息化等机会;人服方面,我们持续看好招聘行业修复,重点推荐同道猎聘。   食品饮料:食品饮料增速企稳,饮料类景气度回升。1-2月,我国食品制造业规上营收同比增速为+0.8%,增速同比下降8.2个百分点,我国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规上营收同比增速为+3.6%,增速同比下降9.2个百分点。3月酒价整体呈现小幅下降趋势。1-2月,饮料类限额以上企业零售总额为522亿元,同比增长+5.2%,景气度有所回升。3月22日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生鲜乳主产区平均价为3.97元/公斤,同比下降5.0%。当前我国原奶价格保持持续下滑趋势,乳制品生产企业的原料成本压力有望进一步缓解。1-2月,规模以上啤酒企业产量为524.8万千升,同比下滑1.1%;啤酒成本结构有所调整,原材料大麦进口单价在2023年后略微回落,包材浮法玻璃价格略微上升。   风险提示:(医药)政策风险;研发风险;市场风险。   (新消费)宏观经济疲软风险;政策变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食品)宏观经济波动影响;原材料波动影响;行业竞争加剧。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2页
    2023-04-07
  • 2023年中国ADC药物行业词条报告

    2023年中国ADC药物行业词条报告

    化学制药
      ADC药物(Antibody-drugconjugates),即抗体偶联药物,是一类通过化学接头将单克隆抗体与不同数目小分子细胞毒素(效应分子)偶联起来的药物。ADC药物结合了单克隆抗体靶向性强和小分子毒素高活性等优点,既可以降低小分子细胞毒素的毒副作用,又可提高药物疗效。现阶段,在中国上市的ADC药物共有四类,分别是罗氏的KADCYLA、武田制药的ADCETRIS、辉瑞的奥加伊托珠单抗以及荣昌生物的维迪西托单抗。根据头豹研究院整理,ADC药物的市场规模预计在2024年有望达到74亿元,2030年预计市场规模达到292亿元人民币,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为25.71%。
    头豹研究院
    1页
    2023-04-07
  • 医药生物行业月度报告:化药国采价格降幅符合预期,中成药国采规则相对温和

    医药生物行业月度报告:化药国采价格降幅符合预期,中成药国采规则相对温和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市场回顾: 2023 年 3 月,医药生物(申万)板块涨幅为-3.32%,在申万 31 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 21 位, 跑输沪深 300、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创业板指 4.99、 4.47、 3.98、 4.51 个百分点。截止 2023 年 3 月31 日,医药生物板块 PE( TTM,整体法)均值为 25.21 倍,在申万31 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 13 位,位于自 2012 年以来后 6.30%分位数。   第八批国家药品集采拟中选结果公布,价格平均降幅为 56.00%。 3月29 日,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公布第八批药品集中采购拟中选结果。本次集采有 39 种药品采购成功,投标企业中选比例约 70.00%。平均每个品种有 6.50 家企业中选,拟中选药品平均降价 56.00%。前七批国家药品集采的价格降幅为 48.00%-59.00%, 第八批国家药品集采价格降幅符合预期。目前,前八批国家化药集采品种数已累计达 333种,化药国采已呈现常态化,市场预期反映已较为充分,建议关注存量品种集采风险释放、创新转型成效显现、有望迎来业绩拐点的制药企业,如恒瑞医药 ( 600276.SH)、华东医药( 000963.SZ)、 信立泰( 002294.SZ)等。   全国中成药集采文件(征求意见稿)发布,中选规则相对温和。 3 月27 日,全国中成药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中采购文件(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明确: 本次中成药集采拟中选方式分为直接拟中选、议价拟中选、增补拟中选三种。 其中, 获得直接拟中选资格需满足的条件为: A 竞争单元入围企业报价代表品申报价计算的日均费用不超过同采购组日均费用均值的 1.8 倍; A 竞价单元报价降幅排名前 70%或报价降幅超过 40%的入围企业。获得议价拟中选资格需满足的条件为:接受 A 组入围企业降幅前 50%的最低降幅。总的来看,全国中成药集采中选规则相对温和,预计医疗机构临床使用量大、产品创新能力强的中药龙头企业中选概率更高。   风险提示: 耗材、药品价格降幅超预期风险;创新药研发失败风险;行业政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新冠疫情反复风险等。
    财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4页
    2023-04-07
  • 荣泰健康(603579):内外需疲软影响业绩,盈利能力环比修复

    荣泰健康(603579):内外需疲软影响业绩,盈利能力环比修复

  • 2022年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单季度经营改善明显,CGM获批看好公司长期成长

    2022年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单季度经营改善明显,CGM获批看好公司长期成长

    个股研报
      三诺生物(300298)   事件:2022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1亿元(+19.15%,同比,下同),归母净利润4.3亿元(+300.56%);扣非归母净利润3.52亿元(+266.20%);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海外子公司经营不断改善,助力公司整体业绩高速增长。2022Q4单季度公司实现营收8.3亿元(+36.06%),实现归母净利润0.67亿元(21年同期亏损0.89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55亿元(21年同期亏损0.9亿元),成功扭亏为盈;2022年,公司海外子公司trividia及PTS经营明显改善,PTS全年盈利超过250万美元,trividia盈利超过150万美元,助力公司Q4单季度整体利润扭亏为盈。   主营业务稳步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公司是国内传统血糖监测领域的龙头,2022年市占率超过50%,2022年,血糖监测检测板块业务在海外电商板块保盈利背景下收入增速略微放缓,2022年实现收入20.0亿元(+9.07%),同时,公司营销渠道不断优化,品牌影响力及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2年销售费用率为26.7%(-3.0pp),管理费用率为6.96%(-0.6pp)。此外,公司在三明联盟区域原有销售额较小,此前三明联盟地区BGM集采中公司中标,有望实现以价换量,进一步拓宽公司BGM覆盖区域,提升市占率。   CGM国内注册获批,商业化前景值得期待。公司CGM产品4个型号于2023年3月底在国内取得注册证,i3及I3型号在家庭环境使用,使用时间最长15天;H3及h3型号在医疗机构中使用,使用时间最长8天。目前正在获取生产许可,我们预计将于4月中下旬上市销售,凭借公司卓越的产品力和在传统血糖监测领域建立的品牌影响力及渠道协同效应,其CGM产品上市后有望快速放量,我们预计2025年公司产品在国内收入将达到5.8亿元,市场份额达10%。同时,公司已启动欧美地区的临床注册工作,预计将于23年Q3在欧洲形成销售,24年内在美国形成销售,进一步拓展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即将在国内及欧美等地形成CGM销售,我们将公司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的4.8/5.7亿元上调至4.8/6.0亿元,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7.8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3-2025年PE估值为35/28/2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品推广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4-07
  • 鱼跃医疗(002223):海阔凭鱼跃,成长新征程

    鱼跃医疗(002223):海阔凭鱼跃,成长新征程

  • 三代CGM新品上市,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三代CGM新品上市,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个股研报
      三诺生物(300298)   投资要点   业绩符合预期: 2022 年报实现收入 28.14 亿元(+19%) 和归母净利润 4.31 亿元(+300%) , 净利润回升主要是由于公司海外业务改善和国内业务的持续增长。 分业务来看, 血糖监测业务实现收入 20.04 亿元( +9%) , 收入占比达到 71%。 血脂监测业务实现收入 2.14 亿元(+16%) 。 2023 年经营计划目标为实现收入 32 亿元, 同比增长 14%。 公司 CGM 新品于一季度获批, 有望凭借产品性能优势+渠道优势+自动化生产成本优势助力新品快速放量, 打开公司增量空间。   三代 CGM 新品上市, 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公司的 CGM 产品于 2023 年 3 月 31 日获批上市, 有望依托传统 BGM 渠道实现新品快速放量。 区别于市场上现有 CGM产品, 公司产品差异化创新, 采用第三代直接电子转移技术, 具有低电位、 不依赖氧气、 干扰物少、 稳定性好和准确度高等优点, 产品性能优势显著。 公司深耕血糖监测领域, 可借助传统血糖仪渠道和用户群体优势, 加速推进 CGM 产品商业化,有望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BGM 基石业务增长稳健, iPOCT 业务稳步推进。公司作为传统血糖监测龙头, BGM产品市占超 50%, 拥有超过 2,000 万用户, 血糖仪产品覆盖超过 180,000 家药店,用户群体覆盖范围较广, 客户黏性下有望推动 BGM 业务稳定增长。 另外, 三明联盟集采中公司的 BGM 产品中标, 预计获得约 50-70%市场份额, 今年集采落地将带动院内收入增长。 公司 iPOCT 检测指标涵盖常规生化和凝血等七十多项指标,产品应用丰富, 实现基层和社区医院快速覆盖, 检测需求释放下有望推进公司业务进一步增长。   Trividia + PTS 经营改善, 渠道协同推进海外产品放量。 2022 年海外公司扭亏为盈, Trividia 实现经营利润 170 万美金, PTS 实现经营利润 250 万美金, 整体经营改善, 未来有望进一步加速海外资源整合, 渠道协同下推进海外产品放量。   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公司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99、 6.00、 7.12 亿元,增速分别为 16%/20%/19%, 对应 PE 分别为 34、 28、 24 倍。 考虑到公司 CGM 新品上市带来新的营收增长点, 海外子公司经营改善, 公司业绩有望实现稳健增长,首次覆盖, 给予“增持” 建议。   风险提示: 新品放量低于预期; 集采导致产品降价; 市场竞争加剧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04-07
  • 计算机行业:医保数据要素有望落地,打开千亿空间

    计算机行业:医保数据要素有望落地,打开千亿空间

  • 业绩增长符合预期,业务经营全面向好

    业绩增长符合预期,业务经营全面向好

    个股研报
      三诺生物(300298)   事件简评   4月6日,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2022年实现收入28.1亿元(+19.2%),归母净利润4.31亿元(+300.6%),扣非归母净利润3.52亿元(+266.7%)。   2022Q4单季度实现收入8.33亿元,归母净利润0.67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55亿元。   经营分析   聚焦慢性病快速检测业务,业绩稳步增长。公司持续推动现有以血糖监测产品为核心的慢性病快速检测业务的第一曲线成长,收入实现稳定增长:1)2022年血糖监测系统实现收入20.0亿元(+9.07%);2)血脂检测系统实现收入2.14亿元(+15.6%);3)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系统实现收入1.70亿元(+27.5%);4)血压计实现收入1.06亿元(+31.6%);5)经营品实现收入2.54亿元(+156.6%);6)其他产品实现收入0.66亿元(+152.9%)。公司不断丰富产品品类,2023年经营目标为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32亿元,力争整体销售收入和经营利润稳步持续增长。   国内血糖监测市场地位领先,盈利能力持续上升。血糖监测系统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71.23%,产品毛利率67.05%,同比上升1.32%。公司持续巩固国内零售市场,2022年公司在国内血糖仪市场份额占50%以上,拥有超过2,100万用户;不断扩大临床市场份额,公司血糖仪产品覆盖超过3000家的等级医院、超过18万家药店及健康服务终端。此外,公司全资子公司Trividia经营业绩改善,公司海外业务业绩稳定性加强。   CGM产品获批,看好产品上市后逐步放量。公司自主研发的“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产品已完成注册并获得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我们预计产品将凭借其优异产品力,借助原有血糖仪市场及渠道积累,有望快速放量,带动公司业绩进入新一轮增长。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公司血糖检测龙头企业,全品类产品有望持续放量。我们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5、6.06和7.04亿元,增速分别为17%、20%和16%,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CGM推广不及预期风险、iPOCT放量不及预期风险、政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商誉和海外资产减值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4-07
  • 惠泰医疗(688617):重磅产品陆续进入临床,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惠泰医疗(688617):重磅产品陆续进入临床,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