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60)

  • 【粤开医药月报】看好消费医疗业绩修复和创新药高成长性

    【粤开医药月报】看好消费医疗业绩修复和创新药高成长性

    医药商业
      行情回顾   5月医药生物指数收跌2.50%,位列申万31个子行业第10位,跑赢沪深300指数3.22个百分点。年初以来,医药生物累计下跌1.12%,位列申万31个子行业第15位,跑赢沪深300指数0.77个百分点。六大子板块延续分化,中药再度上涨3.90%,医疗服务、生物制品、化学制药、医药商业、医疗器械分别下跌6.36%、5.76%、3.11%、2.96%、1.74%。个股方面,涨幅前三为三博脑科、爱朋医疗、创新医疗,分别上涨232.40%、67.65%、56.57%,跌幅前三*ST紫鑫、康乐卫士、皓元医药,分别为-61.90%、-51.20%、-42.94%。资金成交方面,5月医药生物行业成交额累计12648.53亿元,占全部A股总成交额6.82%,位列申万31个子行业第5位。分日期看,日成交额总体均衡,交易活跃度居前。今年以来,医药生物行业成交额达到67845.72亿元,占全部A股总成交额7.37%。北向资金持股医药市值保持相对稳定。根据同花顺数据,截至5月31日,陆股通近一月净流入20.94亿元,持股医药市值累计2085.52亿元,占医药行业流通市值3.69%,行业配置比例达到9.01%。截至5月31日,医药生物板块PE-TTM为33.10X,环比(4月末)降低3.83%,处于5年来31.03%历史分位,后市仍然具备较大的修复空间。除中药估值环比修复3.63%外,其余子板块估值均下调,化学制药、医疗服务估值下调-9.38%、-6.05%。   月度观点:布局业绩修复和高成长赛道,把握消费医疗和创新药优质机会5月以来,国内新一轮新冠疫情隐有抬头之势,但从感染规模、症状以及恢复时间来看,整体影响远低于2022年年底。展望6月,我们认为,疫情影响将进一步退散,即便短期之内发生一定规模二次感染,对生产生活影响亦十分有限,建议布局业绩修复赛道的同时,把握好高成长赛道机会,看好消费医疗和创新药板块。   (1)创新药:未来十年是国内创新药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全行业蕴含优质配置机会。一是传统pharma转型,重点关注具有仿制药时代累积优势,在资金供给、技术储备以及研发经验方面都具备先天条件的大型制药公司,密切跟踪新上市品种上市放量及在研品种研发进展。二是新兴biotech发展,推荐资金获取(自身盈利及外界支持)、对外合作(交易并购)、专业团队(顶级科学家和商业化拓展团队)已经得到验证的优质标的。三是创新药CXO订单驱动,部分公司已经具备一体化的服务平台和一流的服务水准,重点推荐具有规模效应、全球布局、多地运营及全产业一体化布局的龙头公司。   (2)消费医疗:兼具医疗与消费双重属性,短期看好业绩修复,长期拥抱高成长空间。专科医疗方面,眼科、口腔科民营品牌崛起,服务水平和能力大幅提高,看好龙头公司专业服务+舒适环境综合竞争力;医疗美容方面,非手术轻医美趋势形成,单次价格低、创伤程度小、恢复时间短项目受众可期;健康保健方面,疾病预防及检后管理多元化需求增长,看好等基因测序、癌症早筛等风险预警窗口提前类项目。   (3)中药:中药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保持较好的增长韧劲,部分独家优势品种和中华老字号品牌备受推崇和好评,线上线下需求强劲。建议重点关注中医药资源雄厚、具有独家优势品种和特色品牌的行业龙头公司,推荐清热解毒、益气强心、滋补营养等受益人群大的品种放量。   风险提示   新药研发上市及商业化失败风险、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风险、行业黑天鹅事件
    粤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3页
    2023-06-01
  • 2023 Corporate Responsibility Report

    2023 Corporate Responsibility Report

    promega
    69页
    2023-06-01
  • 医药生物:经典名方加速落地,中药景气度持续提升

    医药生物:经典名方加速落地,中药景气度持续提升

    医药商业
      行业事件:   2023年5月31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药监局积极组织推进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考证研究工作,公布《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表(“异功散”等儿科7首方剂)》。   古代经典名方有望加速落地   古代经典名方是至今仍广泛应用、疗效确切、具有明显特色与优势的古代中医典籍所记载的方剂,按目录管理的古代经典名方以中药3.1类免临床申报上市,现已有107首古代经典名方可豁免临床申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磷选出经典名方并公布目录,随后出台对应关键信息(处方、用法用量与功能主治等),企业根据关键信息进行研制申报上市。截至2023年5月已公布39首经方关键信息,其中7首儿科方剂2022年9月公布目录,并于2023年5月31日公布关键信息,从政策节奏上看,我们认为国家加快经典名方落地,有望加速满足儿童群体用药需求。   经典名方或将成为“准医保/基药”品种   据我们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5月31日分别有41家上市公司布局古代经典名方、 5家企业申报经典名方,由康缘药业首家获批苓桂术甘颗粒,同时其他企业亦计划今年申报多首经典名方,预计2023年下半年有多首古代经典名方申报获批。经典名方上市后作为处方药仅供中医临床使用, 《中药注册专门管理规定》要求经典名方需开展上市后临床研究以完善有效性、安全性证据,其他相关配套政策尚不完善。基于经典名方由国家推动落地,其安全性良好、疗效确切,或将作为“准医保/基药目录”品种,相关配套政策有望随着经典名方获批而加快落地。   对标日本汉方制剂, 强者恒强   日本株式会社津村企业以全产业链布局、数字化生产技术、完善循证医学证据、普及汉方教育等布局, 其医疗用汉方制剂2020年国内市占率高达83.4%,成为本国汉方制剂龙头企业。我们认为未来相关中药企业有望成为经典名方龙头企业:(1)布局上游中药材种植基地,保证原料质量并提高议价能力;(2)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到生产,保证质量均一稳定,提效控费; (3)销售渠道完善或以中华老字号品牌优势,推广经典名方;(4)具备较强的研发能力, 上市后综合评价体系健全, 持续强化产品竞争力。   投资建议   受益政策推动, 经典名方或将加速落地,考虑经典名方免临床上市、 在中医临床终端疗效受广泛认可,我们给予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中药企业在研发储备、上游中药材布局、数字化智能制造、 产品循证证据打造、 品牌推广与销售渠道上分别具备较强优势, 有望成为经典名方新赛道龙头企业, 我们推荐康缘药业、华润三九、 中国中药,建议关注以岭药业、天士力、 康恩贝、太极集团、同仁堂、珍宝岛、吉林敖东、仁和药业。   风险提示: 政策法规风险;原材料供应及价格波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行业发展不及预期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页
    2023-06-01
  •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深耕临床CRO业务,全方位服务药物临床开发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深耕临床CRO业务,全方位服务药物临床开发

    个股研报
      诺思格(301333)   深耕临床 CRO 业务,全方位服务药物临床开发   历时 15 年发展,诺思格已建立了符合国际标准的药物临床研发全流程一体化服务平台。 诺思格旗下共设有 10 家子公司,业务覆盖医药临床研究各个阶段, 公司已搭建具备国际视野的管理团队与专业的科学家团队, 拥有丰富的临床试验研究资源网, 并与多家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及药企建立合作关系。 短期看,公司新增合同数量快速增加, 2022 年新增合同金额达 8.13 亿元, 业绩增长确定性强。中长期看,公司一体化布局,各业务协同发展, 数统等高盈利业务的快速发展,有望推动公司业绩持续向好。 我们看好公司的长期发展,预计 2023-2025 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为 1.50/1.90/2.36 亿元, EPS 为 2.50/3.17/3.93 元,当前股价对应 PE为 39.9/31.5/25.4 倍,估值合理,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政策助推中国新药临床试验高速高质发展, 国内临床 CRO 市场快速崛起   政策端推动中国医药产业向创新升级转型,新药临床试验项目数量呈现高增长、质量稳步提升,外包需求的扩大催生本土临床 CRO 企业快速成长。新药研发临床阶段资金投入高、失败风险高,专业性与系统性更强的 CRO 公司能够帮助药企实现降本增效。根据 Frost&Sullivan 数据统计, 2020 年中国临床 CRO 市场规模为 263 亿元,预计于 2025 年达到 835 亿元, 2020-2025 年复合增长率为 25.99%,市场正处于快速扩容期。   综合服务+专项服务, 6 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 推动公司经营持续向上   公司能够为客户提供 I 至 IV 期综合型临床试验运营服务, 也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灵活高效地提供一项或多项临床试验专项服务。 CO 服务覆盖了临床试验项目各个阶段, 是目前公司发展的核心业务, 2022 年营收 3.00 亿元,占比 47.00%。专项服务中, SMO、 DM/ST 与 CP 业务成长性较高,其中 DM/ST 与 CP 业务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 公司 DM/ST 业务拥有多个成功案例, 已协助多款海内外新药成功上市,有望成为打开海外市场的敲门砖,并推动公司盈利进一步向上。   风险提示: 国内政策变动、核心技术成员流失、药物临床研发服务市场需求下降。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7页
    2023-06-01
  • 2023年5月全球在研新药与靶点月报

    2023年5月全球在研新药与靶点月报

    投融资
    创新药/改良型新药
    特殊审批
    中心思想 本报告基于摩熵医药数据,对2023年5月全球在研新药及靶点市场进行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国内新药注册申报情况(获批临床及上市新药分析)、全球获批孤儿药/突破性/快速通道资格品种盘点、全球在研创新药临床结果动态速递、国产创新药国际化动态、跨国企业创新药在华动态以及国内创新药投融资事件盘点。报告显示,5月份国内新药研发呈现积极态势,多个创新药获批上市或临床试验,同时,全球范围内多个创新疗法在临床试验中取得积极进展,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国产创新药国际化进程加快,多款创新药在海外获批临床或上市申请,展现出中国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 主要内容 国内新药注册申报分析 本月国内新药获批临床/上市情况: 摩熵医药数据显示,2023年5月,CDE承办了152个化药1类新药受理号(含补充申请21个)、95个1类治疗用生物制品受理号(含补充申请19个)和5个1类中药受理号。其中,化药和生物制品分别有128个和72个临床申请,以及3个和4个上市申请。本月共有122款新药获批临床(共计210个受理号),包括62款化药、57款生物制品和3款中药;另有11款新药获批上市。 报告中提供了详细的获批临床新药一览表,包含药品名称、注册类型、靶点、适应症、企业名称和承办日期等信息。获批上市新药包括阿斯利康的Selumetinib胶囊、复星医药与安进合作的盐酸依特卡肽注射液、亿一生物的艾贝格司亭α注射液、我武生物的3项点刺液品种、浙江博锐的泽贝妥单抗注射液、南京圣和的和乐布韦片、拜尔的Copanlisib注射用冻干制剂以及康哲药业引进的替拉珠单抗注射液等,涵盖肿瘤、罕见病、感染性疾病等多个领域。 本月获批新药简介: 本节对1.1中提到的11款获批上市新药进行了详细的简介,分别阐述了每款药物的靶点、适应症、作用机制以及市场前景等。例如,Selumetinib胶囊是一款MEK1/2抑制剂,用于治疗1型神经纤维瘤病;盐酸依特卡肽注射液是一种长效拟钙剂,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艾贝格司亭α注射液是一种长效G-CSF,用于治疗化疗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这些简介提供了对新药的更深入的理解,并突出了其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意义。 全球获孤儿药/突破性/快速通道资格认定品种盘点 本节列出了本月全球获得孤儿药、突破性疗法或快速通道资格认定的品种一览表,包括药品名称、靶点、适应症、参与研发的企业以及特殊审批和研发阶段等信息。表格清晰地展示了全球新药研发领域的最新动态,并重点标注了本月新增的资格认定信息。 全球在研创新药积极/失败临床结果最新动态速递 本节对5月份全球范围内多个在研创新药的临床试验结果进行了总结,包括积极结果和失败结果。积极结果主要集中在肿瘤、神经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炎症性疾病以及感染性疾病等领域。例如,歌礼制药的FASN抑制剂ASC40在治疗痤疮的II期临床试验中达到主要及关键次要终点;礼来的Aβ单抗donanemab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III期临床试验中达到主要和所有关键次要终点;安进的地舒单抗在降低骨质疏松患者骨折风险方面显示出显著效果;多个IL-23抑制剂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试验中取得积极结果。这些积极结果表明,这些创新疗法有望为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国产创新药国际化动态 本节总结了5月份国产创新药国际化方面的进展,包括多个创新药在海外获批临床试验或上市申请。例如,璧辰医药的MEK抑制剂ABM-168在美国完成首例病人用药;东诚药业的肿瘤放射性治疗新药177Lu-LNC1003在美国获批临床;远大医药的眼科新药GPN00833在美国申报上市;瑞石生物的BTK抑制剂edralbrutinib获FDA孤儿药资格;华奥泰生物的联合疗法在美国获批临床;甘李药业的甘精胰岛素预填充注射笔在印度获批;拓领博泰的1类新药TollB-001片获FDA批准临床试验;来凯医药的抗肿瘤新药LAE102在美国获批临床;翰思艾泰的CD47 x PD-1双抗在美国获批临床。这些进展表明,中国创新药正在走向国际舞台,并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跨国企业创新药在华动态 本节总结了5月份跨国企业创新药在中国的动态,包括多个创新药在中国获批上市或临床试验。例如,诺和诺德的每周1次超长效胰岛素在中国上市申请获受理;阿斯利康的反义寡核苷酸疗法eplontersen在中国申报临床;勃林格殷格翰的IL-36R单抗圣利卓在中国申报新适应症上市申请;拜耳的非奈利酮在中国获批拓展适应症;卫材的抗癫痫新药吡仑帕奈口服混悬液在中国获批;一款双机制创新疗法在中国启动3期临床;罗氏的恩曲替尼在中国递交新适应症上市申请;拜耳的PI3K抑制剂copanlisib在中国获批;安进/百济神州的双特异性抗体疗法tarlatamab在中国获批临床;赛诺菲/再生元的度普利尤单抗在中国获批新适应症;勃林格殷格翰和礼来的SGLT2抑制剂恩格列净在中国获批新适应症。这些动态反映了跨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以及中国医药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 国内创新药投融资事件盘点 总体投融资概况: 本节对5月份国内创新药投融资事件进行了总体概述,包括投融资事件数量、融资热度TOP3细分领域以及融资轮次和融资金额等信息。数据显示,创新药是国内医药大健康行业投融资最热门的领域。 创新药大额融资事件详细说明: 本节对5月份国内创新药领域的大额融资事件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包括公司名称、产业领域、细分类别、当前轮次、融资金额以及投资机构等信息。这些信息提供了对国内创新药市场投资趋势的深入了解。 总结 2023年5月,全球新药研发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国内新药研发取得显著进展,多个创新药获批上市或临床试验,展现出中国医药产业的创新活力。同时,全球范围内多个创新疗法在临床试验中取得积极进展,为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国产创新药国际化进程加快,多款创新药在海外获批临床或上市申请,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本报告提供的统计数据和分析内容,为医药行业从业者、投资者以及监管机构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未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政策的支持,全球新药研发市场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为患者带来更多更好的治疗方案。
    摩熵咨询
    45页
    2023-06-01
  • 2023年中国制氢电解槽行业词条报告

    2023年中国制氢电解槽行业词条报告

    化学原料
      电解水是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的电化学过程,电解槽是电解水制氢系统的核心,也是电解反应发生的主要场所。根据电解液的不同,目前制氢电解槽技术主要分为四类:碱性电解槽(AWE)、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槽、阴离子交换膜(AEM)电解槽和固体氧化物电解槽(SOEC),其中AWE和PEM电解槽已实现商业化应用,AEM电解槽和SOEC仍处于研发示范阶段。中国制氢电解槽行业呈现出以碱性电解槽(AWE)为主、以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槽为辅的商业应用状态,行业集中度较高,2022年出货量Top3企业市场占有率合计达80%。随着燃料电池技术的不断成熟与质子交换膜国产化的加速突破,长期来看,PEM电解槽的成本将持续降低,市场份额逐渐提高。尽管未来增量空间巨大,制氢电解槽行业目前尚处于发展初期,仍面临着核心组件国产化程度不足与制氢成本高昂的技术设备风险。2020年以后,在“双碳”目标与能源结构优化的驱动下,中国制氢电解槽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期,出货量呈高速增长趋势,预计至2025年中国制氢电解槽总出货量有望超过2GW,至2026年总出货量接近4GW,行业规模接近50亿。   1.制氢电解槽行业定义   电解水是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的电化学过程,电解槽是电解水制氢系统的核心,也是电解反应发生的主要场所,由若干个电解小室组成,每个电解小室由电极、隔膜和电解质构成。电解液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产生氧气,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产生氢气,电解水在制氢过程中无二氧化碳排放,因而被认为是未来最为理想的制氢方式。目前电解水制氢主要应用于浮法玻璃、电子等行业。   2.制氢电解槽行业分类   根据电解液的不同,目前制氢电解槽技术主要分为四类:碱性电解槽(AlkalineWaterElectrolysis,AWE)、质子交换膜(Proton ExchangeMembrane,PEM)电解槽、阴离子交换膜(Anion Exchange Membrane,AEM)电解槽和固体氧化物电解槽(Solid Oxide Electrolysis Cells,SOEC)。其中AWE和PEM电解槽已实现商业化应用,AEM电解槽和SOEC仍处于研发示范阶段。
    头豹研究院
    1页
    2023-06-01
  • 业绩符合预期,门店加速扩张

    业绩符合预期,门店加速扩张

    个股研报
      老百姓(603883)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以及2023年一季报。2022年公司实现收入201.8亿元(+28.5%),实现归母净利润7.9亿元(+17.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4亿元(+28.5%);2023Q1公司实现收入54.4亿元(+31.4%),实现归母净利润2.9亿元(+20.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8亿元(+30.2%)。   门店拓展加速进行时,直营+加盟+联盟+并购同步推进。公司拓展重点聚焦于16个优势省份,即“9+7”拓展战略:其中9个省份策略为自建、并购、加盟、联盟门店共同密集布点,7个省份策略为利用现有的区域门店网络加强线上销售,同时运用加盟、联盟轻资产模式实现扩张。截至2023Q1末,公司连锁布局网络(不含联盟)覆盖全国20个省级市场、140+个地级以上城市,总门店数达到11231家,其中自营门店7903家,加盟门店3328家。2023年一季度新增门店536家,其中自营新增门店298家、加盟新增门店238家。2023Q1加盟业务发展提速,单季度配送收入近5亿元,同比增长45%。   17亿并购完成湖南布局,架构整合优化业绩初显。22年共收购药店833家,合计金额20.1亿元,其中,以17.3亿元战略收购怀仁药房(持股达80%)。怀仁药房新开门店全面使用老百姓品牌,22年末湖南门店超3500家,年末净利润超业绩承诺达成,集团赋能毛利率提升3.1pp。会员消费占比超85%,90天会员复购率75.6%(+2.9pp)。   专业药房持续铺设,慢病管理数据亮眼。1)23Q1共计1111家门店获得“门诊慢特病”定点资格(22年新增601家,23Q1新增58家),双通道资格的门店达234家(22年新增78家,23Q1新增7家),DTP药房达162家(22年新增17家)。2)22年共服务687.8万慢病建档会员,累计建档860万人,累计服务自测3900万人次。   新零售业绩迈上新台阶。2022年含并购线上渠道销售额达17亿(+140%),23Q1线上渠道销售额3.7亿元(+37%)。截止23Q1,公司O2O外卖服务门店达8073家,24小时门店达500家。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3亿元、11.2亿元、13.3亿元,对应同比增速分别为18.7%/19.7%/19.6%,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风险;门店扩张或不及预期;并购扩张或不及预期;药品降价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6-01
  • 2023年中国智慧医疗行业词条报告

    2023年中国智慧医疗行业词条报告

    医疗服务
      智慧医疗(WITMED)旨在利用区块链、医疗信息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技术,在诊断、治疗、康复、支付、卫生管理等各环节,建设医疗信息完整、跨服务部门、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信息管理和服务体系互联、共享协作、临床创新、诊断科学等功能;更好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等之间的治疗或健康管理互动。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智慧医疗行业市场规模为436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达29.65%。未来,受益于政策利好及持续的需求,中国智慧医疗行业的市场规模仍将稳步增长,预计年复合增长率为37.29%,到2030年,中国智慧医疗行业市场规模达7193亿元。   1.智慧医疗行业定义   智慧医疗(WITMED)旨在利用区块链、医疗信息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技术,在诊断、治疗、康复、支付、卫生管理等各环节,建设医疗信息完整、跨服务部门、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信息管理和服务体系互联、共享协作、临床创新、诊断科学等功能;更好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等之间的治疗或健康管理互动。   2.智慧医疗行业分类   中国智慧医疗系统主要由智慧医院、区域卫生系统和家庭健康系统三大系统组成,更好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等之间的治疗或健康管理互动。
    头豹研究院
    1页
    2023-06-01
  • 医疗行业与资本市场展望:否极泰来,在重构中寻找机会

    医疗行业与资本市场展望:否极泰来,在重构中寻找机会

  • 高政策壁垒、新技术的博鳌医院等,高端医疗服务启动第二成长曲线

    高政策壁垒、新技术的博鳌医院等,高端医疗服务启动第二成长曲线

    个股研报
      济民医疗(603222)   投资要点   核心逻辑: 博鳌国际医院为 A 股稀缺资产,高政策壁垒、日本顶级专家团队、国际化新技术及新设备、高利润率;疫后博鳌国际医院及湖北鄂州二医院等高端医疗服务放量、 23 年器械及大输液等拐点明确、 IPO 后第一次股权激励落地,不良资产剥离完毕、商誉计提完毕, 2023-2025 年或将超高式增长。   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博鳌国际医院先行先试高政策壁垒,再生医学创新平台有望开启第二增长曲线;鄂州二院三级综合性医院即将投产快速释放业绩。政策壁垒高: 博鳌国际医院地处博鳌乐城先行区,拥有先行先试特权、新技术高政策壁垒,作为当地龙头医院享受政策红利; 顶级专家团队:拥有日本小田治范等强大的专业团队,引进日本厚生省批准的小田医院全套免疫细胞培养技术、日本进口培养液等,自体脂肪干细胞获得中检院三批次的检验报告; 国际化设备:德国 INUS 双膜靶向血液净化新技术、引进了韩国上市公司 Bioplus 公司的 HyalDew(整形用皮下填充材料)等四款高端医美器械; 研发新方向:针对膝骨关节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疾病开发等四方面研究。 我们预计博鳌国际医院 2023-2025 年收入有望分别达 2/3.5/5 亿。鄂州二院新院区已建成, 23 年 3 月试运行、 5 月正式运营,鄂州二院新老院区合计床位 1200 张,目前老院区已基本满产,每年贡献收入 1 亿元左右,利润约 1500 万,鄂州二医院新老院收入、利润峰值有望分别达 6 亿、1 亿。   医疗器械国内迅速放量,大输液新品不断获批: 公司与美国 RTI 公司合作关系稳定,为公司持续贡献稳定增长现金流;国内方面: 21 年取得注册证后,积极参与各省挂网招标,销量快速上升,陆续在广西等 7 省中标, 我们预计 23-25 年安全注射器海外保持 10%以上增长,国内保持 40%以上增长;预充式冲洗器于 21 年底取得注册证,并于次年启动产能建设,预计 23年产能将突破 2 亿支,公司已在宁夏等六省中标, 23 年销量有望突破 4000万支。大输液板块 3000ml 山梨醇甘露醇、 500ml 平衡盐溶液陆续获批,开启新成长空间。   IPO 后第一次股权激励方案发布,彰显公司发展信心、中期绑定核心管理层利益: 本次激励计划为上市后首次股权激励,激励对象共 42 人对应考核年度为 2023-2025 三个会计年度,公司层面业绩考核目标: 2023-2025 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 1.8/2.3/3.0 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为 30%。行权价格为 12.01元,与公司目前股价相当,彰显公司强烈信心。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看好公司在医疗服务赛道的潜力和发展, 预计2022-2024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预计为 0.37/1.90/2.74 亿元,对应当前市值的PE 为 190X//37X/26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品推广不及预期风险、 院端恢复不及预期风险等。
    东吴证券国际经纪有限公司
    7页
    2023-05-3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