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疗行业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人力资源政策调研报告分析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在于,2020年初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各行业、不同性质的企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报告通过调研数据,分析了疫情对企业运营、员工管理、业绩指标调整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建议。
主要内容
疫情影响与企业应对
疫情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不同企业性质受影响程度差异显著: 民营企业受“无法正常服务客户”和“销售下滑”影响最大,而能源、资源及工业行业则更关注“企业管理”方面的影响。
关键挑战: 节后员工返工困难、原材料/辅料运输受阻、远程办公软硬件条件不足、管理层危机意识不足等。
员工管理的核心要务
弹性工作制与安全保障: 制造型企业在提供弹性工作方面阻力较大,更侧重于疫情防护措施;外资企业普遍重视弹性工作制。
心理疏导与支持: 政府及公共服务单位更重视员工心理压力疏导,提供紧急援助和补充保险也受到重视。
应对措施与业绩调整
员工工作安排的应对措施
完善线上工作流程: 已实施线上办公的企业需优化流程,提高在线工作能力。
建立新的服务模式: 尽快建立服务客户的新模式和沟通方式,以及为员工提供在线工作的培训。
节后返工与薪资支付
返工安排: 遵循政府强制性规定,地方政府拥有优先权;员工可申请年假或事假。
隔离期间薪资: 隔离期间,企业应按规定支付员工工资。
2020年业绩指标调整策略
业绩下调趋势: 46%的调研企业计划调低2020年业绩指标,外资企业下调比例高于国企/央企和民营企业。
行业差异: 生命科学与医疗行业受影响相对较小,政府及公共服务行业受影响最大。
民营企业策略: 近六成民营企业维持业绩指标不变。
企业疫情管理措施
疫情管理措施的实施情况
外资企业的快速反应: 在制定全面应对政策、实施沟通和提供援助方面行动迅速。
国企/央企的组织响应: 统计员工情况、成立疫情应对专门委员会。
其他措施: 购买防护用品、线上跟踪员工健康状况、发布疫情预警信息。
建议:加强沟通与信任
日常沟通: 加强公司层面与员工的日常沟通,包括疫情通报、疫情防控、心理援助等,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信赖感。
总结
本报告深入分析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并提供了基于调研数据的专业分析。报告强调了疫情对不同行业、不同性质企业带来的差异化影响,并针对员工管理、工作安排、业绩调整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报告的核心在于,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采取灵活、务实的策略,在保障员工健康与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挑战,并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