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5464)

  • 新材料行业周报:半导体材料国产替代有望提速,新增覆盖东材科技

    新材料行业周报:半导体材料国产替代有望提速,新增覆盖东材科技

    化学原料
      本周(4月3日-4月7日)行情回顾   新材料指数上涨1.61%,表现弱于创业板指。半导体材料涨6.59%,OLED材料涨3.68%,液晶显示涨2.92%,尾气治理跌1.25%,添加剂跌0.67%,碳纤维涨4.79%,膜材料跌2.33%。涨幅前五为联瑞新材、雅克科技、杭氧股份、中芯国际、江丰电子;跌幅前五为利安隆、海优新材、上纬新材、艾可蓝、双星新材。   新材料周观察:半导体材料关注提升,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2023年以来,受年初下游需求复苏预期及长江存储获得大基金二期与湖北本土国资增资,刘鹤副总理调研集成电路企业发展并强调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必须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全球第一大光刻机设备商荷兰ASML全球总裁温宁克,美国商务部要求申请芯片法案补助条件严苛或限制相关企业在中国大陆的先进制程、成熟制程的产能扩张等事件驱动,半导体材料及设备行业关注度提升,截至4月7日,Wind半导体材料指数、光刻胶指数较2023年初分别上涨23.7%、30.8%。半导体材料和设备是半导体产业的基石,均有望受益于晶圆厂扩产+国产替代提速。根据SEMI数据,2021年,全球/中国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为643亿美元/820亿元,同比增长15.9%/21.9%;其中全球晶圆制造材料/封装材料的市场规模分别为404/239亿美元;从晶圆制造材料的市场结构看,硅片/电子特气/光掩膜/光刻胶及其辅助材料/湿电子化学品占比分别为35%/13%/12%/8%/7%。我们认为,随着全球半导体产业转移和我国集成电路制造产能规模的扩张,自主可控与国产替代趋势将带动半导体材料需求提升,我们看好国内半导体材料产业发展提速,相关企业将迎来广阔发展空间。受益标的:电子特气(昊华科技、中船特气、华特气体、凯美特气、金宏气体、南大光电、雅克科技等)、湿电子化学品(兴发集团、格林达、飞凯材料等)、抛光材料(鼎龙股份等)、光刻胶材料(圣泉集团、万润股份、瑞联新材、强力新材、彤程新材、飞凯材料、南大光电、上海新阳、雅克科技等)。   重要公司公告及行业资讯   【利安隆】年度报告: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48.43亿元,同比增长40.59%;归母净利润5.26亿元,同比增长25.89%。   【京东方A】年度报告: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1784.14亿元,同比减少19.28%;归母净利润75.51亿元,同比减少70.91%。   受益标的   我们看好在国家安全、自主可控战略大背景下,化工新材料国产替代的历史性机遇:【电子(半导体)新材料】昊华科技、鼎龙股份、国瓷材料、阿科力、洁美科技、长阳科技、瑞联新材、万润股份、东材科技、松井股份、彤程新材等;【新能源新材料】泰和新材、晨光新材、宏柏新材、振华股份、百合花、濮阳惠成、黑猫股份、道恩股份、蓝晓科技、中欣氟材、普利特等;【其他】利安隆等。   风险提示:技术突破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8页
    2023-04-10
  • 新药周观点:迈威生物Nectin-4ADC披露积极数据,ADC平台初步得到验证

    新药周观点:迈威生物Nectin-4ADC披露积极数据,ADC平台初步得到验证

    医药商业
      本周新药行情回顾:2023年4月3日-2023年4月7日,新药板块涨幅前5企业:益方生物(22.4%)、诺诚健华(19.8%)、迪哲医药(19.2%)、艾力斯(19.0%)、百济神州(18.2%)。跌幅前5企业:迈博药业(-12.2%)、嘉和生物(-11.3%)、欧康维视(-6.9%)、中生制药(-5.7%)、开拓药业(-5.7%)。   本周新药行业重点分析:4月5日,迈威生物公布了其Nectin-4ADC药物9MW2821的2期临床研究进展。初步数据显示,9MW2821在RP2D下,12例尿路上皮癌肿受试者中,客观缓解率(ORR)达50%,疾病控制率(DCR)达100%;6例宫颈癌肿受试者中,ORR达50%,DCR达100%。9MW2821是国内首个、全球第二个获批进入临床试验的靶向Nectin-4ADC创新药,本次披露的积极数据初步验证了其ADC平台技术,有望为后续其他ADC产品临床推进奠定基础。   目前,铂类化疗和PD-1/L1单抗是尿路上皮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但对于上述药物不耐受或者疾病进展的患者可选治疗药物较少。对比Enfortumabvedotin、Sacituzumabgovitecan等药物既往在该患者群体中的疗效数据,目前9MW2821已在ORR方面显示出一定的疗效优势。   本周新药获批&受理情况:   本周国内有1个新药或新适应症获批上市,43个新药获批IND,12个新药IND获受理,2个新药NDA获受理。   本周国内新药行业TOP3重点关注:   (1)4月3日,和誉医药宣布在研的新一代FGFR4突变抑制剂ABSK012获得美国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用于治疗软组织肉瘤。ABSK012是一种口服生物利用度好、高选择性、新一代抗FGFR4抑制剂。   (2)4月3日,再鼎医药宣布进行在FGFR2b过表达的未曾接受治疗的晚期胃或胃食管连接部癌患者中比较bemarituzumab+化疗与安慰剂和化疗疗效和安全性的3期研究。   (2)4月6日,基石药业宣布PD-L1单抗舒格利单抗注射液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无法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食管鳞癌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已获得NMPA受理。   本周海外新药行业TOP3重点关注:   (1)近日,诺和诺德宣布司美格鲁肽获CHMP批准上市,用于12岁及以上青少年体重管理。Wegovy可作为减少低脂饮食和增加锻炼之外的辅助手段,以帮助管理12岁及以上肥胖或体重超过60kg的青少年的体重。   (2)4月4日,InflaRx宣布C5a抗体Vilobelimab获得FDA批准治疗新冠重症患者。C5a抗体治疗新冠重症的作用机制模型,是假设补体激活已经C5a的产生会诱导血管损伤。   (3)4月5日,阿斯利康公布奥拉帕利一线治疗卵巢癌的3期临床DUO-O临床研究达主要终点。与对照组相比,创新疗法可在统计学和临床上显著改善新确诊无肿瘤BRCA突变的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   风险提示:临床试验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临床试验结果不及预期的风险,医药政策变动的风险,创新药专利纠纷的风险。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2页
    2023-04-10
  • 新材料周报:半导体材料与碳纤维领涨,合成生物学发展将长期受益于人工智能

    新材料周报:半导体材料与碳纤维领涨,合成生物学发展将长期受益于人工智能

    化学原料
      投资要点   本周新材料指数回升,半导体材料与碳纤维领涨。基础化工涨跌幅为-1.09%,跑输沪深300指数2.88%,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6位。新材料指数涨跌幅为1.61%,跑输沪深300指数0.18%。观察各子板块,半导体材料上涨9.97%、碳纤维上涨4.79%、OLED材料上涨2.51%、可降解塑料下跌0.04%、有机硅下跌0.3%、锂电化学品下跌1.89%、膜材料下跌2.33%。   观察估值,新材料各子板块估值水平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新材料指数市盈率为22.81倍,处于近三年0%分位数水平。有机硅市盈率为15.28倍(3%,近三年分位数水平);碳纤维市盈率为40.54倍(0%);锂电池市盈率为32.85倍(0%);锂电化学品市盈率为16.59倍(0%);半导体材料市盈率为111.39倍(50%);可降解塑料市盈率为18.42倍(66%);OLED材料市盈率为108.07倍(51%);膜材料市盈率为48.32倍(44%)。   从交易拥挤度情况看,当前新材料具备显著的配置优势。本周新材料指数交易拥挤度为4.13%,处于近两年1.0%分位数水平,具备显著的配置优势。   超四成个股上涨:上周新材料板块中,实现正收益个股占比为41.44%,表现占优的个股有雅克科技(27.64%)、江丰电子(16.81%)、天岳先进(14.84%)等,表现较弱的个股包括利安隆(-7.28%)、嘉必优(-7.18%)、中伟股份(-7.01%)等。机构净流入的个股占比为22.52%,净流入较多的个股有江丰电子(2.45亿)、新宙邦(2.43亿)、南大光电(2.31亿)等。77只个股中外资净流入占比为48.05%,净流入较多的个股有江丰电子(0.74亿)、当升科技(0.66亿)、蓝晓科技(0.53亿)等。   行业动态   行业要闻:   中研股份:聚醚醚酮龙头拟于科创板上市   丰原生物:丰原PLAA系列单体将首次亮相橡塑展   巴斯夫:上海将建生物降解改性厂,2023年年中开始供货瓦克推出车载充电机用高导热有机硅灌封胶   重要上市公司公告(详细内容见正文)   投资建议   合成生物学发展将长期受益于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学区别于其他传统生命科学的本质不同,是合成生物学以工程学驱动来创造人造生物功能甚至人造生命。在工程学思想的要求下,合成生物学的应用强调降低风险和效果可控,因此以标准化的基因元件为基础,通过设计-构建-测试-学习(DBTL)循环的反复迭代以实现预期结果。由于无法预测生物工程的结果,合成生物学的细胞工程目标只能通过大量试错来实现,而人工智能提供了利用公开数据和实验数据来预测对宿主和环境影响的机会,通过开发综合模型减少需要进行的实验的数量。目前人工智能主要通过四种方式推动合成生物学发展:   1、快速收集生物数据并分析。在读取生物数据阶段,通过训练AI程序,收集和存储大量有关最小生物结构和功能单元的信息并进行分析,以便在数据中快速找到细微且独特的反应机理和生理功能。   2、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在构建细胞模型或生物组织之前,使用人工智能对即将生成的结果提前进行模拟和预测,将使产品开发过程从“实验化”转变为“工程化”。   3、代谢工程。目前AI已经用于代谢工程过程的几乎所有阶段,未来AI将显著推动过程扩大和下游处理阶段的研究,例如从发酵液中系统提取所产生的分子。   4、实验自动化。自动化是获得训练人工智能算法所需的高质量、大容量、低偏差数据的最可靠方式,也是实现生物工程可预测的重要途径。自动化提供了向其他实验室快速传输和扩展复杂流程的机会。微流体技术可能是实现自动实验室的关键技术,有望通过人工智能增强自动化实验平台,大大加快研发过程。我们建议关注:   凯赛生物:凯赛生物投资自研人工智能驱动的蛋白质预测和设计平台“MoleculeOS”AI的分子之心,将AI引入生物制造研发体系,有望提高新技术和新品的研究效率。   风险提示   疫情可能引发市场大幅波动的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政策风险;技术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5页
    2023-04-10
  • 医药行业集采专题跟踪报告:第八批集采常态降幅,首次双非区域限价

    医药行业集采专题跟踪报告:第八批集采常态降幅,首次双非区域限价

    医药商业
      核心观点   前八批回顾与潜在集采品种   一致性评价快速推进,为带量采购奠定基础。早期我国仿制药市场竞争格局分散,国家在2013年发出了关于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通知,并在2015年正式开始推进一致性评价。2018年已经有部分品种通过了一致性评价,医保在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的基础上,展开带量采购,目前带量采购已经完成了八批七轮,随着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数量的增加,带量采购品种范围也在持续扩大。   带量采购常态化推进,第八批中选产品执行期均到2025年12月31日,首次在双非区域限价。自从2018年的4+7城市带量采购开始后,目前带量采购已经进行了8次,另外在2019年还有一次针对4+7集采品种的扩围集采。第八批集采成功中标39个品种,174家企业的252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平均降价幅度56%,与前五批集采52%-59%的平均降幅相近,最高降幅高达94%。从品种类型上看,注射剂占比为历次最高。从采购规则来看,第八批集采与前五批集采52%-59%的平均降幅相近,中选产品的执行期均到2025年12月31日,中选产品在非主供、非备供地区的挂网价不能高于中选价格的1.5倍或同品种最高中选价,部分产品备供企业数量增至两家。   配套政策保障平稳接续,稳定当前价格。2021年11月4曰,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发布《关于做好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协议期满后接续工作的通知》,保障采购协议期满后平稳接续。省市级接续综合质量、产能、信用等多方面因素,坚持招采合一、量价挂钩,稳定当前价格,保障中选企业利益,确保药品正常供应。从第三批协议到期的22个(1年期)产品在江苏和广东联盟续约情况来看,产品基本维持国采价格。   过评企业数量(包括原研)≥4家的潜在集采品种数量约95个,其中≥5家的约48个。未来集采将大概率会集中在(包括原研)过评4家及以上的品种,共涉及约95个品种(过评5家及以上的共有48个)。自2018年以来,包括本次集采在内的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覆盖333种药品,按集采前价格测算,涉及金额约占公立医疗机构化学药、生物药年采购额已超35%,重点公司的核心仿制药几乎均已集采,仿制药集采的边际影响会大幅减弱。(截至2023年4月1日)   投资建议:国家带量采购从品种试点走向全面扩围,从原来过评且充分竞争的化药,逐步走向采购金额高、充分竞争、社会影响强烈的全品种。我们认为国家医保控费大背景下,集采与医保谈判常态化推进,驱动行业创新,看好能够转型升级,有望穿越“医保结界”的转型pharma和新兴biotech:恒瑞医药、百济神州、海思科、贝达药业、和黄医药、亚盛医药、先声药业、荣昌生物、君实生物、海创药业、首药控股、盟科药业、泽璟制药、信达生物、康方生物、我武生物、基石药业、前沿生物、康辰药业、冠昊生物、海普瑞、京新药业、恩华药业等。   风险提示:带量采购进度不及预期风险,药品价格大幅下降风险,其他政策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8页
    2023-04-10
  • 医药行业周报:AACR驱动创新药行情,同时关注血制品板块

    医药行业周报:AACR驱动创新药行情,同时关注血制品板块

    生物制品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上涨2.54%,跑赢沪深300指数0.76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9。2023年初以来至今,医药行业上涨4.45%,跑输沪深300指数2.05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13。本周医药行业估值水平(PE-TTM)为26倍,相对全部A股溢价率为76.8%(+0.5pp),相对剔除银行后全部A股溢价率为30.5%(+0.1pp),相对沪深300溢价率为123.5%(+0.5pp)。医药子行业本周来看,医疗研发外包为涨幅最大子行业,涨幅为5.8%,其次是血液制品、其他生物制品,涨幅分别为4.7%和3.8%。年初至今表现最好的子行业是中药Ⅲ,上涨幅度为12.6%。   AACR会议强化创新药行情,同时建议关注血制品业绩弹性。本周医后半周创新药反弹、血制品领涨为主。AACR大会召开在即,关注创新药进展。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将于2023年4月14日至19日召开。超过20家A+H创新药企业将在本次AACR上披露创新品种数据,包括和黄医药、诺诚健华、恒瑞医药、百济神州等。除了4月的AACR外,ASCO预计将于6月2-6号召开,创新药重磅数据有望接踵而至。此外,血制品板块一季度业绩值得期待。2023年Q1我国静丙批签发354批,同比增长40%,人血白蛋白签发701批,同比增长17%。新冠重症治疗叠加疫情放开后常规医疗需求释放,2023年Q1血制品行业需求旺盛。全年来看,持续看好三条投资主线:确定性之1——创新仍是医药行业持续发展的本源;确定性之2——疫后医药复苏亦是核心主线。确定性之3——自主可控/产业链安全。   本周弹性组合:海创药业-U(688302)、首药控股-U(688197)、京新药业(002020)、盟科药业-U(688373)、新华医疗(600587)、佐力药业(300181)、寿仙谷(603896)、上海医药(601607)、祥生医疗(688358)、柳药集团(603368)。   本周稳健组合:恒瑞医药(600276)、爱尔眼科(300015)、迈瑞医疗(300760)、华厦眼科(301267)、太极集团(600129)、我武生物(300357)、智飞生物(300122)、通策医疗(600763)、华润三九(000999)、云南白药(000538)。   本周科创板组合:荣昌生物(688331)、泽璟制药-U(688266)、康希诺(688185)、海泰新光(688677)、诺维赞(688105)、联影医疗(688271)、澳华内镜(688212)、华大智造(688114)、爱博医疗(688050)、百济神州(688235)。   本周港股组合:金斯瑞生物科技(1548)、微创机器人-B(2252)、基石药业(2616)、和黄医药(0013)、康方生物-B(9926)、诺辉健康(6606)、瑞尔集团(6639)、锦欣生殖(1951)、药明生物(2269)、海吉亚医疗(6078)。   风险提示:医药行业政策风险超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业绩不及预期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9页
    2023-04-10
  • 久远银海深度报告:领军智慧民生行业,医疗数据要素+AI双轮驱动

    久远银海深度报告:领军智慧民生行业,医疗数据要素+AI双轮驱动

  • 康缘药业(600557):2023 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核心品种持续增长

    康缘药业(600557):2023 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核心品种持续增长

  • 正海生物(300653):看好诊疗恢复,活性生物骨有望放量

    正海生物(300653):看好诊疗恢复,活性生物骨有望放量

  • 医药生物周跟踪:CXO&创新药:扰动触底,回升可期

    医药生物周跟踪:CXO&创新药:扰动触底,回升可期

  • 康缘药业2023Q1季报点评:抗疫增量贡献,全年增长持续

    康缘药业2023Q1季报点评:抗疫增量贡献,全年增长持续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