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1944)

  • 医疗器械行业深度:政策东风来,医械新机遇

    医疗器械行业深度:政策东风来,医械新机遇

    医疗器械
      投资要点:   多重因素影响下,板块走势疲弱。2024年年初,受到2023H1医疗反腐政策持续、DRG/DIP政策大面积落地以及大盘情绪面影响,行业走势疲软;2024年3月国内出台设备更新相关政策,行业情绪面回暖,板块走势向上,此后由于医疗设备招投标及新产品入院不及预期、耗材集采持续扩面、企业经营业绩不及预期等,板块持续下行;9月板块压制因素边际向好,美联储宣布了自2020年3月以来的首次降息,市场流动性增加,同时,自9月底来,国内发布一揽子增量政策,市场情绪同步回暖,板块走势止跌回升。   设备更新带来行业新增量,医疗设备板块业绩有望迎来拐点向上。2024年3月,国务院发布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标志着设备更新政策的正式启动,该政策旨在到2027年实现包括医疗在内的多个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随后各省市迅速跟进,出台了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了医疗设备更新改造的重点方向和量化指标。中央财政通过财政贴息政策为设备更新提供资金支持,降低医疗机构融资成本,激发更新改造的积极性。随着相关资金政策落实,国内招投标数据回暖,部分项目逐步落地,此前医疗设备领域虽出现“采购犹豫”现象,但中长期总量需求不变,医疗设备板块业绩有望迎来拐点向上。   消费刺激政策下,建议关注家用器械投资机会。家用医疗器械包括治疗仪器、检测器械、医疗康复器具等,其操作简单、体积小巧、携带方便。家用医疗器械市场因新冠疫情而加速成熟,人们更加注重日常健康监测和预防保健,主动购买家用医疗器械产品进行健康管理。同时,政策的支持也为家用医疗器械市场提供了有力保障,例如多地将血糖仪、血压计等家用医疗器械纳入个人医保账户支付范围,降低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推动了市场的快速增长,国产企业有望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受益,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逐步实现进口替代,实现快速发展。   全链条支持政策逐步落地,创新器械迎来发展良机。在创新医疗器械领域,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呈现全链条覆盖的趋势,从研发、生产到使用和支付环节均给予了明确的支持。审批端,自2014年实施特别审批程序以来,通过创新医疗器械审批的产品数量不断增加,上市审批时长也趋于稳定,反映出审批“绿色通道”的常态化。支付端,国家医保局在答复中明确指出,将指导各地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创新医用耗材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并在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中对创新器械予以支持。此外,对于新技术、新设备、新耗材的收费准入,国家提出了开通绿色通道、加快审核等措施,以满足不同创新层次的合理收费需求。这些政策的逐步落地,为创新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审批、使用和支付提供了系统性的支持,进一步激发了行业的创新活力,推动了产业升级,使得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能够长期受益。   集采政策逐步稳定,行业格局重塑带来投资机会。自2019年以来,高值医用耗材的集采从地区试点逐步扩展至国家层面,覆盖了主流使用耗材。当前集采规则设计趋于合理和细化,核心目标是以价换量、合理竞争、稳定预期和稳定临床供应。带量比例的提升和梯度分量的实施体现了“以量换价”的逻辑,分组细化保证了企业竞争的充分性和公平性,价格组成纳入伴随服务价格考虑了企业经营成本。中选规则的核心是“稳市场、稳价格、稳临床保供应”,通过设置熔断机制和复活机制,避免恶意竞争,提升企业中选率。随着集采政策的不断调整和改善,对于行业估值的压制有望减弱,国产替代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为国内企业提供了增长机遇。   投资建议:在院内DRG/DIP政策落地、医疗反腐常态化及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我们在政策引导方向中寻找投资机会;此外,集采全面铺开后,随着集采政策的不断调整和改善,对于行业估值的压制有望减弱。同时集采有助于国产替代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也为国内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我们维持行业“领先大市”评级。具体投资建议如下:(1)设备更新有望带来行业新增量,近期国内招投标数据回暖,医疗设备板块有望迎来拐点,建议关注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等国内医疗设备龙头企业。(2)消费刺激政策下,家用器械投资机会凸显。家用医疗器械市场因疫情加速成熟,多地将部分家用医疗器械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推动市场增长,国产企业有望受益,建议关注鱼跃医疗、可孚医疗等国内家用医疗器械企业。(3)创新医疗器械获全链条政策支持。审批端创新器械审批“绿色通道”常态化,医保支付端将符合条件的创新医用耗材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新技术、新设备、新耗材收费准入开通绿色通道加快审核,为创新器械各环节提供系统性支持,激发行业创新活力,推动产业升级,建议关注心脉医疗、爱博医疗等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4)集采政策稳定,行业格局重塑,部分已集采赛道如骨科耗材等已过业绩低谷,建议关注大博医疗、春立医疗、三友医疗、威高骨科、爱博医疗等产线布局全面、集采影响消化、国际化业务顺利的国内企业。   风险提示:政策执行力度低于预期,集采降价幅度超预期,供应链风险,产品销售推广不及预期等风险。
    财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7页
    2025-01-24
  • 中国医药制造行业展望,2025年1月

    中国医药制造行业展望,2025年1月

    医药商业
      2024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稳中有进,同时人口结构已实际步入“少子型老龄化”阶段,宏观与政策层面的利好因素推进医药产业升级不断加速。当前医药制造行业整体以“创新”和“出海”为主线,部分细分行业在多重利好因素下有望迎来信用水平边际提升,但需关注行业内企业研发创新风险、产品出海进程、产品差异化竞争前景等方面可能对其信用水平带来的影响,随着行业政策等外部环境影响出清,行业盈利能力整体有望企稳回升,资本结构仍较为稳健,行业信用基本面保持稳定。   摘要   2024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稳中有进,增长动能不断增强,同时人口结构在低生育率的驱动下已实际步入“少子型老龄化”阶段,在此背景下,我国卫生总费用增速远超同期GDP增速,医保谈判与国采常态化运行在卫生费用总量增长的过程中进一步腾出空间以支持创新产品进入市场,加之医药出海政策基础的不断夯实,宏观与政策层面的利好因素推进医药产业升级不断加速,预计2025年医药市场需求仍然保持旺盛,未来医药行业扩容仍具很强韧性。   2024年以来,医药制造行业整体仍以“创新”和“出海”为主线。其中,医疗器械出海为行业产能提供新的消纳出口,同时大量的医疗设备招采订单为相关企业提供良好的未来业绩基础,以超长期特别国债与贴息贷款等政策为保障的设备更新资金将使得企业未来销售回款更有保障,医疗器械细分行业信用质量有望提升。但医药制造部分细分行业仍面临较为激烈的竞争,未来仍需关注行业内企业研发创新风险、产品出海进程、产品差异化竞争前景等方面可能对其信用水平带来的影响。   2023年医药制造各子行业经营业绩继续分化,行业收入及盈利水平小幅下滑,2024年以来随着行业政策等外部环境影响出清,部分细分行业盈利能力企稳回升,整体来看医药制造行业仍拥有较强的盈利及获现能力;2023年以来债务增速整体放缓,业绩波动令部分子行业偿债指标出现弱化,但资本结构仍较为稳健,整体偿债能力保持较强水平。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
    18页
    2025-01-24
  • 百洋医药(301015):多产品梯度增长,全渠道深度赋能

    百洋医药(301015):多产品梯度增长,全渠道深度赋能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国际油价回落,欧盟钛白粉反倾销终裁落地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国际油价回落,欧盟钛白粉反倾销终裁落地

    化学制品
      市场行情走势   过去一周(1.13-1.19),基础化工指数涨跌幅为5.39%,沪深300指数涨跌幅为2.14%,基础化工板块跑赢沪深300指数3.25个百分点,涨跌幅居于所有板块第13位。基础化工子行业涨跌幅靠前的有:其他化学原料(10.83%)、无机盐(10.03%)、民爆制品(8.47%)、聚氨酯(8.06%)、氨纶(7.37%)。   化工品价格走势   周涨幅排名前五的产品分别为:蒽油(12.50%)、MTBE(9.68%)、烧碱(9.21%)、工业萘(8.51%)、顺酐(7.87%)。周跌幅前五的产品分别为:液氯(-33.17%)、二氯甲烷(-4.89%)、聚乙烯(-4.55%)、国产维生素A(-4.08%)、盐酸(-3.73%)。   行业重要动态   油气供应预期增加,油价持续回落。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将宣布国家进入能源紧急状态,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美国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国际原油价格连跌三个交易日。1月20日布伦特原油3月期货收跌0.64美元/桶,报80.15美元/桶。美东时间周一,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宣誓就任美国第47任总统。他表示,他将宣布国家能源紧急状态,旨在提高美国的石油和天然气产量,降低美国消费者的成本。尽管没有透露能源紧急状态的细节,但特朗普和他的盟友已经表示,他们准备动用“紧急权力”以提高国内能源产量,包括迅速批准新的石油、天然气和电力项目,以及指示撤销拜登政府颁布的气候法规。   近期,欧盟委员会对华二氧化钛反倾销调查公布了最终裁决,对华二氧化钛产品正式征收反倾销税。据了解,除油墨用二氧化钛予以排除外,非白色涂料用、食品级、防晒霜用、高纯度二氧化钛,以及锐钛型、氯化法等二氧化钛均列为反倾销征税产品范围。反倾销税的征收方式,由百分比形式的从价征收改为从量征收,即:龙佰集团0.74欧元/公斤、安徽金星钛白集团0.25欧元/公斤、其他应诉企业0.64欧元/公斤、其他未应诉企业0.74欧元/公斤。据钛白粉联盟统计,2024年我国钛白粉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476.6万吨,比上年增加60.6万吨,增幅14.57%。   投资建议   当前时点建议关注如下主线:1、制冷剂板块。随着三年基数期结束,三代制冷剂行业供需格局将迎来再平衡,价格中枢有望持续上行,建议关注金石资源、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2、化纤板块。建议关注华峰化学、新凤鸣、泰和新材。3、建议关注万华化学、华鲁恒升、鲁西化工、宝丰能源等优质标的。4、轮胎板块。建议关注赛轮轮胎、森麒麟、玲珑轮胎。5、农化板块。建议关注亚钾国际、盐湖股份、兴发集团、云天化、扬农化工。6、优质成长标的。建议关注蓝晓科技、圣泉集团、山东赫达。   维持基础化工行业“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原油价格波动,需求不达预期,宏观经济下行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0页
    2025-01-23
  • 聚焦儿药主业,行业领军企业前景广阔

    聚焦儿药主业,行业领军企业前景广阔

    个股研报
      华特达因(000915)   投资要点:   明晰发展战略聚焦医药主业,非主业剥离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2021年公司对主业重新定位,聚焦儿童用药和健康领域,持续推进非主业剥离:2021年转让子公司华特环保51%股权给华特集团;2023年起子公司卧龙学校停止办学;子公司华特信息、知新材料已开启清算工作。聚焦儿药主业后,公司营收及利润端持续增长,2020-2023年营收CAGR11%,归母净利润CAGR达26%。   分红持续走高,24H1首次实行中期派息。公司坚持长期主义,以现金分红的方式回馈投资者,年度现金分红比例已由2016年的13.6%提升至2023年的80.1%。2024年进一步提高分红频率,首次实现实行中期派息(每10股派5.00元人民币现金)。   聚焦儿药实现破局,适应人群拓展+渗透率提升助力打破成长空间。   达因药业系公司医药板块主要贡献来源,从一家多元化药企转型为专注儿童药物研发生产的企业,整体营收从2006年的1.7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4.3亿元,已打造核心产品品牌价值超30亿元。   公司核心产品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自1996年上市,多年来居同类产品市占率第一。2022年伊可新全年收入约17.6亿元(占达因药业收入86%);2023年收入实现10%以上增长(占达因药业收入80%以上)。适应人群拓展+渗透率提升助力公司打破成长空间。1)2022年起公司开始推广伊可新3-6岁使用,由原本的0-3岁使用拓展至0-6岁使用;2)《中国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D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提出维A预防性补剂适用人群拓展至18岁,维D预防性补剂适用人群提及至18岁;公司拓展伊可新推广年龄至18岁。   重点产品伊D新与华润三九达成战略合作,布局延伸贡献增长新动能。   重点产品伊D新(维生素D滴剂)自2020年获批上市,2021年伊D新年销售额超1亿元,2022年销售额约2亿元;2024年9月子公司达因药业与华润三九与达成战略合作,加深维生素D领域的深度合作,有望打破星鲨与双鲸的市场垄断,未来伊D新市场占有率有望逐步提升。   维矿类产品布局已完成,二线品类增长动能十足。24H1公司重点推广的达因铁(右旋糖酐铁颗粒)、达因钙(复方碳酸钙泡腾颗粒)、小儿布洛芬栓等产品取得显著的业绩增长;未来公司致力于每年推出1-2个新的儿童药品种,持续丰富业绩增长动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6年收入CAGR为3.5%,归母净利润CAGR为4.5%,当前股价对应PE12/11/10倍。基于核心产品伊可新适应人群拓展+渗透率提升,二线产品持续贡献增长动能,同华润三九合作下渠道加速布局;非主业剥离下,我们认为公司儿药业务有望实现持续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药品集采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8页
    2025-01-23
  • 上海医药(02607):2024年业绩前瞻:医药商业稳定增长,降本增效持续推进

    上海医药(02607):2024年业绩前瞻:医药商业稳定增长,降本增效持续推进

  • 上海医药(601607):创新底色,龙头起航

    上海医药(601607):创新底色,龙头起航

  • 永吉股份(603058):医用大麻持续成长,24年业绩表现靓丽

    永吉股份(603058):医用大麻持续成长,24年业绩表现靓丽

  • 国投证券医药产业链数据库之:血制品批签发,24年白蛋白批签发稳步增长,静丙批签发小幅提升

    国投证券医药产业链数据库之:血制品批签发,24年白蛋白批签发稳步增长,静丙批签发小幅提升

  • 生物质加速退出聚焦节能优势主业,减值落地压力释放重回成长

    生物质加速退出聚焦节能优势主业,减值落地压力释放重回成长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