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8196)

  • 国产化学发光领先品牌,“三重驱动”打造高质量增长引擎

    国产化学发光领先品牌,“三重驱动”打造高质量增长引擎

    个股研报
      亚辉龙(688575)   核心观点    亚辉龙: 国产化学发光领先品牌。 公司在化学发光领域已构建涵盖高中低端机型及智慧化流水线搭配的完整产品谱系, 在自身免疫、 生殖健康、 糖尿病、感染性疾病、 肝病、 心血管等重要领域形成突出优势。 管理层具备国际前瞻视野和丰富从业经验, 已发布三批股权激励计划, 实现核心骨干与公司股东的利益绑定。 新冠扰动于 2024 年出清, 化学发光业务成为核心成长动力。   化学发光行业处于快速成长期, 自免诊断发展潜力巨大。 2023 年中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预计达 1200 亿元, 在政策扶持、 市场需求释放、 技术进步的带动下快速发展。 2023 年国内免疫诊断市场达 375 亿元, 同比增长 13%,为占比最高的细分类别, 化学发光因灵敏度高、 线性范围宽、 简便快速、 临床应用范围广, 已成为免疫诊断领域的主流先进技术。 目前国内自身免疫诊断发展不均衡, 市场规模约为 15-20 亿, 伴随自免药物的创新研发和临床进展, 自身免疫检测在早期诊断评估疾病类型、 辅助制定用药方案、 治疗效果监测等方面的重要性日渐突出, 自免精准诊断的潜在需求巨大。   三重驱动: 特色带动常规+学术高举高打+出海初见雏形。 公司化学发光收入由 2018 年 1.4 亿增长至 2023 年 11.7 亿, CAGR 大于 50%。 公司拥有丰富的化学发光试剂套餐, 已有 176 项化学发光诊断项目获得境内外注册证书,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特色入院, 常规放量”的策略成效明显, 已实现高等级医院的广泛覆盖, 2023 年/2024H1 常规项目诊断试剂营收同比大幅增长 50.20%/52.48%, 收入占比已达到一半。 公司在自免领域已构建行业领先的整体解决方案, 拥有“抗磷脂抗体”、 “肌炎抗体谱 17 项”等拳头特色品种,凭借自免发光产品持续扩大竞争优势。 公司在重点领域高举高打, 以学术引领深化顶级医院合作, 前瞻开发丁肝检测、 壳酶蛋白、 CD146 等创新项目,加速产学研转化。 公司推行“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双轮驱动的出海战略, 以日本 MBL 的合作为契机培育标杆市场, 海外非新冠自产业务收入实现高速增长。 公司补齐生化诊断业务, 丰富多重检、 微流控等前沿技术储备。   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 2024-26 年营收 20.44/25.02/30.78 亿元, 同比增长-0.5%/22.4%/23.1%;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81/5.13/6.67 亿元, 同比增长7.4%/34.5%/30.0%; EPS 为 0.67/0.90/1.17 元, 当前股价对应 PE 约27/20/16 倍。 综合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 一年期合理股价为 21.23-23.42 元,相较当前股价有 15.9-27.9%溢价空间, 首次覆盖, 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集采降价风险, 海外推广不及预期风险, 产品研发风险, 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成本费用控制不及预期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2页
    2024-11-07
  • 化工行业行业点评报告:美国大选尘埃落定,化工行业影响几何?

    化工行业行业点评报告:美国大选尘埃落定,化工行业影响几何?

    化学制品
      摘要:   事件:2024年11月6日,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宣布在2024年总统选举中获胜。   复盘:在上一轮特朗普执政期间,Brent油价运行区间为19.33-86.29美元/桶,均值为58.44美元/桶,除疫情期间需求走弱致使Brent油价重心大幅回落外,Brent油价多数时间在60-70美元/桶区间运行。期间,共和党大力支持传统能源产业,美国原油产量从896万桶/日增长至1100万桶/日。但美国对伊朗、委内瑞拉等国的制裁,导致伊朗、委内瑞拉原油产量从378、201万桶/日,下降至210、49万桶/日,一定程度上对冲了美国原油产量增加的影响。   共和党政策主张或限制原油价格上行高度。就国际油价而言,市场更聚焦于影响原油供给和需求的变量,尤其是共和党在贸易、能源、外交等领域的主张。梳理下来,与原油相关的主要政策主张如下。1)贸易:对所有进入美国的商品征收10%基准关税。其中,取消中国最惠国待遇,并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征收60%的关税;对特定国家的商品实施对等关税等。2)能源:加大对化石能源的投资和支持力度,包括重新开放限制石油和天然气钻探的联邦土地;支持退出《巴黎气候协定》等。3)外交:推动俄乌冲突尽快结束,支持以色列,制裁伊朗等。我们认为,需求端,共和党在贸易方面的主张或加剧全球贸易摩擦,削弱全球经济复苏动能,中长期或施压原油消费;供给端,一方面,当前国际油价仍处于中高水平,共和党鼓励发展传统能源,美国原油供应存增加预期;同时若俄乌冲突结束,俄油贸易有望逐步正常化,贸易摩擦成本和地缘风险溢价将有所回落;但考虑到共和党对以色列、伊朗等国态度,预计中东地缘扰动仍存。整体来看,我们认为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中长期原油供应的上限更高,或限制油价上方空间;短期油价或维持宽幅波动,后续建议关注美国原油增产及中东地缘局势演变节奏,预计油价波动率将有所抬升。   油价波动影响化工原料成本和库存转化损益。化工行业很多原料都是直接或间接来自于原油,油价的高低对行业盈利能力影响较大。从Brent油价与石油化工和基础化工毛利率走势来看,通常低油价利好行业盈利能力提升,高油价则导致盈利能力受损;但需关注在油价持续下跌和上涨过程中的原料库存转化损益。24Q3Brent原油均价为78.71美元/桶,环比下降7.43%;同期,石油化工、基础化工毛利率分别为13.58%、17.57%,环比分别下降0.62、0.38个百分点。尽管24Q3油价回落缓和行业成本压力,但油价下行过程中的库存转化损失挤压行业盈利。当然,除原油成本外,供需关系也是影响行业盈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投资建议:短期建议关注以下三条主线:一是,上游业务占比偏低的高股息率标的。二是,对美出口占比较低,且有望受益于终端“抢出口”的中游材料供应商。三是,自主技术创新推进国产替代的高端新材料企业。建议关注中国石化(600028.SH)、国恩股份(002768.SZ)、三美股份(603379.SH)、巨化股份(600160.SH)、瑞华泰(688323.SH)、呈和科技(688625.SH)等。   风险提示:原料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贸易摩擦加剧的风险,项目达产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页
    2024-11-07
  • 新产业点评报告:中大型仪器占比不断提升,海外市场持续高增

    新产业点评报告:中大型仪器占比不断提升,海外市场持续高增

    个股研报
      新产业(300832)   事件:10月29日,公司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4.14亿元,同比增长17.41%;归母净利润13.84亿元,同比增长16.59%;扣非净利润13.31亿元,同比增长20.80%;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9.58亿元,同比增长3.35%。   其中,2024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2.03亿元,同比增长15.38%;归母净利润4.80亿元,同比增长10.02%;扣非净利润4.63亿元,同比增长11.62%;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3.40亿元,同比下降15.21%。   国内因外部环境影响短期承压,海外市场仍实现增长提速   (1)国内业务方面,公司前三季度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96亿元,同比增长13.60%,其中国内试剂类收入同比增长近13%。第三季度,国内业务增速较上半年有所回落,主要系试剂类收入增速放缓所致。医疗行业整顿导致医院采购延缓、DRG和DIP持续推进使得部分检验项目检测量降低以及三季度集采落地,均给国内业务形成一定压力,使得试剂销售面临短期调整。   尽管面临外部环境带来的挑战,公司仍然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加速对高等级医院客户拓展,前三季度公司在国内市场完成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器装机1,248台,其中大型机装机占比达到75%,装机结构较2023年同期进一步优化。自主新产品SATLARS T8流水线装机共计29条,与合作方流水线同步推进,通过拓展国内大型医疗终端客户,带动常规试剂销量的稳步提升。   (2)海外业务方面,公司前三季度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12亿元,同比增长25.16%,其中第三季度海外业务在面临高基数及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影响下,仍实现增长提速。海外试剂业务收入前三季度同比增长32%,其中第三季度同比增长37%,试剂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并带动海外毛利率持续改善。   前三季度公司在海外市场共计销售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器3,113台,中大型发光仪器销量占比提升至66%。基于SNIBE品牌影响力日益扩大,公司着重发力高速机X8及X6在大型终端推广与应用,并取得较显著的成效,预计海外客户升级将为中长期经营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前三季度盈利水平整体保持稳定,Q3试剂收入增速放缓影响净利率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同比降低0.06pct至72.34%;销售费用率同比降低1.33pct至15.30%,我们预计主要系公司对国内销售费用严格管控所致;管理费用率同比降低0.46pct至2.59%;研发费用率同比提升0.26pct至9.59%;财务费用率同比提升0.21pct至-0.69%;综合影响下,公司整体净利率同比降低0.28pct至40.52%。   其中,2024年第三季度的综合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整体净利率分别为71.85%、15.66%、2.57%、10.23%、-0.90%、39.93%,分别变动-2.51pct、+0.55pct、-0.58pct、+0.71pct、-1.42pct、-1.95pct。其中毛利率同比下滑,我们预计主要系产品结构变动所致(国内试剂收入增速放缓)。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外部环境变化,我们下调原有预期,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7.21亿/56.70亿/67.6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0%/20%/1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08亿/24.22亿/28.98亿元,分别增长21%/21%/20%,按照2024年11月5日收盘价对应2024年27倍PE。我们认为公司未来在国内外市场均有望保持稳健成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集采降价幅度超预期的风险,医疗行业整顿导致医院采购持续延缓的风险,DRG和DIP等政策落地影响检测量的风险,海外市场波动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11-07
  • 中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人群调研报告

    中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人群调研报告

    医药商业
      糖网现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发生在眼底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增殖型与非增殖型,糖网患病风险将随糖尿病病程的增加而增加,不及时治疗将有致盲风险。当前全球和中国糖网患者人数快速增长,海外筛查项目证明眼底的早期筛查与干预是防治糖网的重要途径,糖网防治工作强化落实,从国家层面积极推动糖网早筛早治,鼓励AI在糖网筛查中广泛、高水平应用。   人群调研   病程久且居住于三线及以下的糖尿病患者较少受到医生对糖网筛查知识的宣传教育,患者糖网筛查率相对不足,筛查时间较晚,主动筛查意识较弱。糖尿病患者对于二级及以上的综合医院内分泌科进行糖网筛查接受度高;基层医疗机构糖网筛查则面临障碍,解决基层糖网筛查难题是进一步提高患者基层筛查意愿的有效途径。总体来说,糖网筛查在医疗机构侧和患者侧均面临挑战,AI糖网筛查解决方案将成为解决痛点的破局之路。   应对策略   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糖网筛查潜在需求庞大,AI技术不断进步,AI糖网筛查领域的国家重点项目逐渐落地以及AI眼底影像产品持续演进推动了AI糖网筛查解决方案的发展。AI糖网筛查方案可有效解决传统糖网筛查难题,在效率、操作难度、精准程度及成本上具有优势。   研究展望   结合ESG发展理念,AI糖网筛查解决方案将实现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多元场景创新和高筛查率的目标,实现糖尿病患者糖网预防、眼底筛查、医生诊疗、定期复诊、健康随访的全病程管理。医院场景下AI眼底筛查落地内分泌科及体检科,提高该科室医生的筛查能力;在基层医疗机构场景下弥补基层医生缺口,解决医生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升基层慢病管理效率;并且赋能药企、药店,监测患者用药情况,实现糖网筛查监测一体化,达到糖网预见性干预治疗的目的。
    艾瑞股份
    65页
    2024-11-07
  • Q3业绩承压,静待招采恢复业绩环比改善

    Q3业绩承压,静待招采恢复业绩环比改善

    个股研报
      开立医疗(300633)   投资要点:   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   24Q1-3公司实现营收13.98亿元(同比-4.7%),归母净利润1.09亿元(同比-66.01%),归母扣非净利润8612万元(同比-73.21%)。   单Q3公司实现营收3.86亿元(同比-9.18%),归母净利润亏损6159万元(同比-229.5%),归母扣非净利润亏损6882万元(同比-242.34%)。   前三季度招采延迟及人员扩张对公司短期业绩造成扰动。   24Q1-3院端招采活动受影响,主要系1)医疗行业整顿导致终端医院采购延迟,2)部分医院等待设备更新政策落地所致。我们认为以旧换新政策推进下,延后的招标需求将得以释放,24Q4起将给公司带来业绩增量。   分季度看,Q3为公司业务淡季;24H1新增近三百名员工,造成24Q3单季期间费用同比增加较多。24Q1-3销售费用4.59亿元(同比+30.06%),研发费用3.38亿元(同比+28.33%)。   重研发投入,多款重磅新品在途。   作为坚持自主研发与生产、自主品牌运营的医疗器械厂家,公司的超声、内镜产品已覆盖高、中、低端多层次客户需求,具有国产厂家最丰富的超声探头类型,超声产品居全球超声行业排名前十、国内市占第四,消化内镜领域国内市占排名第三、且市占率稳步提升。   消化、呼吸:全新4K超高清电子内镜系统预计25H1推出,适配多款全新电子胃肠镜和超细电子支气管镜,并全面兼容550及500系列电子内镜。   微外:新一代高端腔镜摄像系统预计25H1推出,支持4K超高清白光成像、荧光成像和3D成像。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据定期报告调整超声及软镜营收增速、调整三费假设等,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2.8/4.8/6.8亿元(前值为5.6/7.2/9.2亿元),CAGR为14.6%,当前股价对应PE为57/33.2/23.5倍。考虑到内镜诊疗需求空间大,软镜市场正步入高景气赛道,同时公司具备独特微外竞争优势,待设备更新政策落地、招采恢复,公司业绩有望环比改善,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新品推广不及预期风险;海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页
    2024-11-07
  • 基础化工行业深度报告:显示材料、添加剂板块盈利能力持续回升,看好优质标的长期成长性

    基础化工行业深度报告:显示材料、添加剂板块盈利能力持续回升,看好优质标的长期成长性

    化学制品
      2024Q1-Q3营收规模整体稳定,归母净利润持续承压   2024Q1-Q3新材料板块实现营收6675.40亿元,同比-0.92%;实现归母净利润190.77亿元,同比-36.07%;毛利率为15.63%,同比-0.48pcts;净利率为2.86%,同比-1.57pcts。2024Q3单季度实现营收2319.19亿元,同比-1.72%,环比+3.60%;实现归母净利润55.06亿元,同比-48.82%,环比-23.23%;毛利率为15.54%,同比-1.76pcts,环比-0.52pcts;净利率为2.37%,同比-2.19pcts,环比-0.83pcts。   新材料板块整体估值较低,关注优质标的长期成长性   根据我们统计,在具有Wind盈利预测数据的89家新材料行业上市公司中,2024Q3估值水平低于30倍、PEG大于0且小于1、估值历史分位数在30%以下的公司数量达到19家,占比21.35%。新材料上市公司具备较强的成长性,在各自细分领域代表产业发展方向,同时当前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未来伴随高端制造与自主可控的持续推进,我国新材料企业成长空间广阔。   2024Q3显示材料、添加剂板块盈利能力延续回升   从各细分板块来看,2024Q1-Q3,半导体材料板块实现营收1491.32亿元,同比-10.68%;实现归母净利润22.85亿元,同比-87.44%;毛利率达到15.98%,同比-7.66pcts;净利率达到1.53%,同比-9.36pcts。显示材料板块实现营收3374.64亿元,同比+2.74%;实现归母净利润54.07亿元,同比+410.10%;毛利率达到15.18%,同比+2.22pcts;净利率为1.60%,同比+1.28pcts。膜材料板块实现营收287.43亿元,同比-9.04%;实现归母净利润0.17亿元,同比-98.88%;毛利率达到12.53%,同比-2.34pcts;净利率达到0.06%,同比-4.78pcts。添加剂板块实现营收1038.97亿元,同比+5.28%;实现归母净利润99.07亿元,同比+34.93%;毛利率达到22.62%,同比+3.34pcts;净利率达到9.54%,同比+2.10pcts。尾气治理板块实现营收714.69亿元,同比+2.76%;实现归母净利润32.14亿元,同比+8.57%;毛利率达到11.74%,同比+0.64pcts;净利率达到4.50%,同比+0.24pcts。2024Q3显示材料、添加剂板块营收分别同比-1.29%、+5.81%,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42.65%、+44.30%。   推荐及受益标的   我们看好在国家安全、自主可控战略大背景下,化工新材料国产替代历史性机遇。推荐标的:【电子(半导体)新材料】鼎龙股份(电子组覆盖)、昊华科技、阿科力、洁美科技、松井股份、长阳科技、瑞联新材、万润股份、东材科技、濮阳惠成等;【新能源新材料】振华股份、宏柏新材、濮阳惠成、黑猫股份、普利特(机械组覆盖)等;【其他】利安隆等。受益标的:国瓷材料、彤程新材、圣泉集团等、晨光新材、百合花、道恩股份、蓝晓科技、中欣氟材等。   风险提示:技术突破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2页
    2024-11-07
  • 基础化工行业月报:化工品价格有所回暖,关注三条投资主线

    基础化工行业月报:化工品价格有所回暖,关注三条投资主线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2024年10月份中信基础化工行业指数上涨0.48%,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7位。子行业中,其他塑料制品、磷肥及磷化工和粘胶行业涨幅居前。主要产品中,10月份化工品总体出现回暖。上涨品种中,片碱、液碱、甘油、酚油和氩气涨幅居前。11月份的投资策略,建议围绕三条主线,关注地产和汽车、纺织服装链条以及煤化工、轻烃化工、磷化工和钾肥等行业。   市场回顾:根据wind数据,2024年10月份中信基础化工行业指数上涨0.48%,跑赢上证综指2.18个百分点,跑赢沪深300指数3.64个百分点,行业整体表现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7位。近一年来,中信基础化工指数下跌4.82%,跑输上证综指13.47个百分点,跑输沪深300指数13.74个百分点,表现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3位。   子行业及个股行情回顾:根据wind数据,2024年10月,33个中信三级子行业中,19个子行业上涨,14个子行业下跌。其中其他塑料制品、磷肥及磷化工和粘胶行业涨幅居前,分别上涨20.10%、16.47%和14.29%,聚氨酯、氮肥、食品及饲料添加剂行业跌幅居前,分别下跌6.07%、6.90%和6.70%。2024年10月,基础化工板块508只个股中,共有306支股票上涨,199支下跌。其中天马新材、青岛金王、佳先股份、恒天海龙和华密新材位居涨幅榜前五,涨幅分别为294.83%、241.45%、235.47%、116.56%和110.32%;长联科技、科思股份、三维股份、万华化学和贝泰妮素跌幅居前,分别下跌70.49%、22.42%、18.81%、17.60%和16.08%。   产品价格跟踪:根据卓创资讯数据,2024年10月国际油价均呈下跌态势,其中WTI原油上涨1.60%,报收于69.26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上涨1.94%,报收于73.16美元/桶。在卓创资讯跟踪的320个产品中,138个品种上涨,上涨品种较上月小幅提升,涨幅居前的分别为片碱、液碱、甘油、酚油和氩气,涨幅分别为26.79%、21.83%、20.35%、16.67%和16.57%。140个品种下跌,下跌品种比例小幅下降。跌幅居前的分别是异丁醛、氯化铵、乙腈、苯酚和丁二烯,分别下跌了19.28%、16.67%、14.66%、13.46%和12.10%。总体上看,化工产品价格整体有所回暖。   行业投资建议:维持行业“同步大市”的投资评级。2024年11月份的投资策略,建议关注地产链条的钛白粉、聚氨酯、纯碱行业;原油替代路线的煤化工、轻烃化工和磷化工行业。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行业竞争加剧、下游需求下滑
    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8页
    2024-11-07
  • 公司发展稳中向好,整合并购持续推进

    公司发展稳中向好,整合并购持续推进

    个股研报
      华润三九(000999)   主要观点:   事件:   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7.40亿元,同比+6.08%;归母净利润29.60亿元,同比+23.19%;扣非归母净利润27.52亿元,同比+19.48%。   分析点评   三季度业绩稳中向好,费用率持续优化   三季度业绩稳定。公司2024Q3收入为56.34亿元,同比+3.16%;归母净利润为5.61亿元,同比+6.8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44亿元,同比-6.83%。   费用率持续优化,24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24.07%,同比-1.55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5.44%,同比-0.15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2.59%,同比0.13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0.07%,同比+0.04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32.04亿元,同比+5.05%。   研发创新驱动发展,后续业绩值得期待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5.12亿元,同比+11.72%。公司围绕抗肿瘤、骨科、皮肤、呼吸等领域取得多项突破。重点项目如CR999C1905L1、CR999C2016L1等已进入临床阶段,昆药集团的多个项目也进展顺利,进一步丰富了公司产品线。公司获得2个药品注册证书,并推出温经汤颗粒和苓桂术甘颗粒,扩展中药产品管线。中药领域持续创新,公司在经典名方、中药配方颗粒标准和药材资源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参与的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同时,公司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成立多个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推动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   昆药集团的整合进展持续推进,公司计划收购天士力集团28%的股份   公司持续推进与昆药集团的融合变革工作。为助力昆药集团实现“银发健康产业的引领者”这一战略目标,公司推出了全新“777”品牌,旨在代表三七产业,聚焦三七全产业链发展,并强化消费者对血塞通软胶囊中主要有效成分——三七总皂苷的认知。在精品中药平台的打造方面,公司围绕“昆中药1381”企业品牌,聚焦昆中药参苓健脾胃、舒肝颗粒等核心大单品,并通过渠道赋能进一步推动市场拓展。   2024年8月4日,华润三九发布公告,拟通过现金支付方式收购天士力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所持有的天士力28%的股份,此举有望进一步增强公司在中药创新领域的实力。   投资建议   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   279.20/313.66/349.9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9%/12.3%/11.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0/38.1/43.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5.8%/15.2%/15.1%,对应估值为18X/16X/14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变动风险;药品研发风险等。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11-07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特朗普上台,化工行业直接影响较小,间接影响有多层缓冲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特朗普上台,化工行业直接影响较小,间接影响有多层缓冲

    化学制品
      事件介绍   11月6日,美国大选最终结果出炉,特朗普获胜,如果按照其竞选演讲内容来看,可能会取消中国最惠国待遇,会对中国商品全面加征60%甚至更高关税,支持化石燃料,鼓励本土化石能源开采,国际布伦特原油开始出现明显调整。   事件分析   经历了2018-2019年的多轮加征关税后,我国化工产品直接出口美国的占比在逐步下行。自2018年以来,美国先后四次针对中国出口美国产品进行关税征收,直接导致国内出口至美国的产品受到较大影响,而落实到化工行业来看,2017年我国化工工业及其相关工业产品出口至美国占我国整体出口量的12.18%,经过两年的关税政策影响,2020年,我国出口至美国的占比已经下降至11.58%,而截止到2023年,这一比例已经明显下行至8.29%,经过此前一轮的政策影响,化工产品出口受到美国的影响已经有了明显的下降,韩国、巴西、俄罗斯等国家形成了较好的承接,如果未来提升征税比例,对于国内化工产品直接出口至美国的影响已较之前有了明显的下行,边际影响在逐步减弱。   国内化工制造的系统性优势明显,中国产品的竞争力持续,间接供给或者市场替换将进一步缩小关税带来的影响。我国化工竞争优势已经不仅仅依靠政策、人口红利,产业链、市场容量、规模建设、执行效率、生产配套等已形成系统优势,不仅仅相较美国,即使相较于人工成本更为低廉的东南亚都具有长时间持续的生产竞争力,从全球市场的竞争来看,中国在除美国外的市场仍然具有明显优势,且伴随着国内海外构建加工基地,国内的产品可以通过终端出海的方式进一步形成全球化供给,同时由于全球贸易日渐充分,市场替换亦可以将点对点关税的影响进一步缩小,最终带来上游化工行业带来了多层缓冲带,以轮胎为例,若国产轮胎出口美国市场存在风险,欧洲市场市占率或将进一步提升:若双反政策维持现有规则执行,考虑到头部企业早已通过布局海外基地实现对美出口,因而对头部企业影响较小;若对东南亚基地加征关税或者改为针对中国背景企业加征关税,则对美国出口比例较高的企业风险相对较大,同时考虑到美元购买力提升,欧洲消费降级趋势预计还将延续,国产轮胎作为出口产品的性价比优势还将进一步凸显。   关税执行的落地仍有极大的变数,其本土产业链供给仍有较多条件。中国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制造工厂之一,针对性、大面积的征收关税必然将大幅提升其现有产品的消费成本,60%以上的关税无论是从影响范围还是幅度都将给美国消费市场带来不小的冲击,结合现有的美国产能建设和生产效率情况来看,对于企业而言,发展策略调整、市场调研、规划出台、手续备案获取、项目征求意见、产能实体建设等都需要较长的时间,且若长周期政策方向力度发生改变,还将面临产品长周期的过度竞争风险,真正能够形成有效供给替换的比例预估难以达到理想情况,最终竞选演讲的内容能否执行仍有非常多的不确定因素,真正落地的影响存在着打折的可能。   化石能源趋势变化已有预期,开采提升需要资金及时间。从能源角度看,一方面,化石能源加大开采力度,市场已经有了一定的预期,布伦特原油价格也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另一方面,增加开采同时需要资金和周期,因而在面临国际新能源获得较多发展的情况下,企业决策不仅仅要考虑政策方向,同时还需要考虑长生命周期的投资回报,短期看石化能源的价格可能会有一定的冲击,但并不必过于悲观。   投资建议   根据我们对化工材料的梳理来看,国内仅有个别品种的添加剂、农药、聚氨酯等出口美国占国内总产量超过1成,绝大多数产品出口比例不足1%,因而从大方向看,此次美国大选的结果对极少数产品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情绪影响,但边际影响已经有所削弱,长期看间接影响会获得较大缓冲,相对可控。   风险提示   产能供给过剩风险,政策变动风险,能源价格剧烈波动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11-07
  • 业绩略承压,经营韧性依旧

    业绩略承压,经营韧性依旧

    个股研报
      爱尔眼科(300015)   主要观点:   事件:   近日公司发布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2024Q1~Q3公司实现营收163.02亿元,同比+1.58%,实现归母净利润34.52亿元,同比+8.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1.13亿元,同比+0.26%。   点评:   单Q3略承压,受消费疲软等因素影响较大   单Q3公司实现营收57.56亿元,同比-0.68%,归母净利润14.02亿元,同比-4.56%,扣非归母净利润13.28亿元,同比-1.34%,整体业绩承压,我们认为主要系消费疲软、经济恢复不及预期导致消费类业务增速下降。   从盈利能力看,24Q1-Q3公司实现销售毛利率51.02%,同比-0.91pct;实现销售净利率22.50%,同比+0.56pct。   24Q1~Q3公司实现销售费用率10.06%,同比+0.05pct;实现管理费用率13.65%,同比+0.66pct;实现研发费用率1.43%,同比-0.10pct;实现财务费用率0.86%,同比+0.46pct。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将实现营业收入223.11/247.64/279.71亿元,同比+9.5%/11.0%/13.0%;实现归母净利润38.08/43.93/51.49亿元,同比+13.4%/15.4%/17.2%,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变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区域运营风险等。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11-07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