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58)

  • 经营否极泰来,有望年内实现扭亏

    经营否极泰来,有望年内实现扭亏

    个股研报
      博腾股份(300363)   事项: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30.12亿元,yoy-17.87%;实现归母净利润-2.88亿元,yoy-207.8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72亿元,yoy-209.74%。在业绩预告区间内。   平安观点:   24Q4:基本符合预期,资产减值损失拉低利润   24Q4单季公司实现营收8.8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0.81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59亿元,相比上年同期收入有所增长且亏损收窄。24Q4单季形成资产减值损失1.13亿元,是亏损环比扩大的主要因素。   全年:小分子剔大订单后稳健增长,海外产能、新业务仍处投入期   全年维度来看,核心主业小分子原料药业务实现收入27.40亿元,yoy-21%,剔除大订单影响后yoy+13%,取得稳健增长。板块毛利率32.74%,yoy-12.63pct,主要系(1)不再有高毛利率大订单确认收入;(2)产能利用率不足导致固定成本等均摊不充分,但相对24H1已有所改善;(3)斯洛文尼亚实验室启用,转固后折旧、运营成本增加,但尚未产生收入。   新兴业务(小分子制剂、CGT、新分子业务)全年实现收入2.43亿元,yoy+34.74%,板块毛利率-71.87%,yoy-24.23pct。24年制剂、ADC等新业务仍在投入期,亏损有所扩大,小分子制剂+CGT+ADC三大新兴业务全年造成集团公司亏损1.93亿元。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未完成在手订单金额同比增长近30%,主要会在25年及26年上半年交付,公司业绩的恢复有着较高的确定性。   维持“推荐”评级。根据近期外部环境及公司获单情况,调整2025-2026   iFinD,平安证券研究所   年并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为净利润0.29、2.46、5.15亿元(原25/26年1.34、4.10亿元)。公司降本增效成果显著,随设施利用率上升,盈利有望快速恢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地缘政治因素影响海外业务承接;2)全球创新药物投入和外包比例不及预期;3)药品研发失败或药品上市后销售不及预期;4)生产事故、监管机构警告信等情况。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3-31
  • 医药生物行业报告:集采政策进一步优化,关注创仿、流通药企

    医药生物行业报告:集采政策进一步优化,关注创仿、流通药企

    中药
      l一周观点:集采政策进一步优化,新药有望充分受益   近日,《进一步优化药品集采政策的方案(征求意见稿)》(下文称《征求意见稿》)的文件在业界流传,引发行业关注,主要包括优化集采品种和投标企业的准入标准、优化采购规则、优化分量规则和落地实施、强化质量评估和监管、提高信息透明度六大版块内容。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将优化药品集采政策,强化质量评估和监管。我们认为,此次《征求意见稿》的出台,是对政府工作报告相关内容的具体落实。相对历史集采政策,此次优化集采政策对集采品种更加明晰,强调保证药品供应质量和合理竞争。(1)集采非新药,新药不集采,竞争不充分的以及市场规模小的品种不集采。集采药品范围聚焦竞争充分的“老药”。有利于提升集采成效,给予新药品种充分成长空间。(2)强调集采品种质量把控。药监部门坚持对集采中选企业检查和品种抽检两个“全覆盖”特别是对低价中选药品、发生重大变更的中选药品强化检查抽检。新规下有望实现集采品种的保质保量。(3)竞争规则更合理。设置报价熔断机制,鼓励理性报价,并对“强竞争”产品进行预警,防止不正当竞争。我们看好新品种放量的创新药企、高质量仿创结合的药企以及配送效率高及范围广的流通企业。   l一周观点:本周医药板块上涨0.98%,细分板块分化   本周医药生物上涨0.98%,跑赢沪深300指数0.97pct,在31个子行业中排名第1位。2025年3月至今医药生物上涨0.12%,跑赢沪深300指数1.45pct。子板块中,本周化学制剂板块涨幅最大,上涨4.59%;其他生物制品板块上涨2.12%,原料药板块上涨1.32%,医疗耗材板块上涨1.08%,血液制品板块上涨1.02%;医院板块跌幅最大,下跌3.58%,医药流通板块下跌0.99%,医疗设备板块下跌0.94%,体外诊断板块下跌0.94%,中药板块下跌0.86%。   l推荐及受益标的:   推荐标的:上海医药、九州通、国际医学、信立泰、美年健康、天士力、益丰药房、大参林、圣湘生物、华大智造、微电生理、迈普医学。受益标的:诺诚健华、荣昌生物、信达生物、恒瑞医药、亿帆医药、甘李药业、国药控股、华润医药、微创机器人、聚光科技、奕瑞科技、惠泰医疗、维力医疗、派林生物、华兰生物、新里程、康臣药业、桂林三金、康龙化成、泰格医药(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l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政策执行不及预期风险、行业黑天鹅事件。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5页
    2025-03-31
  • 2025年3月仿制药月报

    2025年3月仿制药月报

    仿制药
    一致性评价
    仿制药政策
    根据摩熵数据统计,2025年3月共有25个品种(按受理号计33项)一致性评价申请获CDE承办,申请品种主要为心血管系统药物,申请剂型主要为注射剂和片剂。维生素B12注射液、维生素B6注射液、乌拉地尔注射液和甲硝唑片为申请企业数最多的品种,均有2家;上海锦帝九州药业(安阳)有限公司是申请品种最多的企业,有2个品种。
    摩熵咨询
    15页
    2025-03-31
  • 2024年报点评:业绩增长稳健,创新业务持续快速增长

    2024年报点评:业绩增长稳健,创新业务持续快速增长

    个股研报
      上海医药(601607)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公布2024年业绩,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收入2752.5亿元(+5.75%),归母净利润45.5亿元(+20.82%),扣非归母净利润40.7亿元(+13%)。其中Q4实现收入656亿元(+4.5%),实现归母净利润4.98亿元(+1832%),扣非归母净利润3.79亿元(+29.7%)。   商业板块增长稳健,创新药和CSO业务实现高增。   2024年公司商业板块实现收入2515亿元(+7.5%),实现净利润33.9亿元(+1.1%),整体增长稳健。其中CSO业务实现收入80亿元(+177%),创新药业务实现收入305亿元(+29.7%),创新业务实现高速增长。非药业务实现收入442亿元(+10.5%),实现快速增长。   工业板块盈利能力有所改善,重点品种规模稳步增长。   2024年公司工业板块实现收入237.3亿元(-9.6%),实现净利润21.9亿元(+3.95%),工业板块各项降本增效措施持续落地,盈利能力改善明显。报告期内,公司加强工商联动、产销协同,全年销售收入过亿产品数量44个,其中过10亿产品数量2个,60个重点品种销售收入137.3亿元(1.43%)。   财务分析:盈利能力有所波动。   2024年公司实现毛利率11.13%(-0.91pct),净利率1.65%(+0.27pct),扣非净利率1.48%(+0.1pct);运营能力来看,2024年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99.4天(相比23年增加2.8天),存货周转天数55.6天(相比23年减少0.3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72.2天(相比23年减少1.3天),现金周期82.8天(相比23年增加3.9天)。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考虑到24年收入比此前预测低,我们略下调25-26年盈利预测,新增27年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2990/3255/3565亿元(25-26前值为3126/342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2/57/65亿元(25-26前值为57/63.6亿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14/12/11倍。公司作为全国流通行业龙头之一,商业板块创新业务快速发展,工业板块创新转型持续落地,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研发风险、应收账款风险、行业政策风险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页
    2025-03-31
  • 2025年3月全球在研新药月报

    2025年3月全球在研新药月报

    创新药/改良型新药
    特殊审批
    行业政策法规
    根据摩熵医药数据库统计,2025年3月共有236款新药获批临床(共计382个受理号),较上个月增加了92款,其中包括115款化药,112款生物制品,9款中药。本月获批临床受理号数量最多的新药为抗肿瘤药和免疫机能调节药物,有159个,占比为42%,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获批数量也比较多,有26个。获批剂型主要为注射剂与片剂,分别有167个,121个。
    摩熵咨询
    30页
    2025-03-31
  • 24年创新业务表现亮眼,积极推动并购+出海业务

    24年创新业务表现亮眼,积极推动并购+出海业务

    个股研报
      上海医药(601607)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52.51亿元(yoy+5.75%),实现归母净利润45.53亿元(yoy+20.82%),扣非归母净利润40.65亿元(yoy+13.04%)。2024Q4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6.22亿元(yoy+4.52%),实现归母净利润4.98亿元(去年同期为-0.29亿元),扣除非母净利润3.79亿元(yoy+29.74%)。   点评:   商业创新业务表现亮眼,工业板块利润贡献增长约4%:①在商业业务方面,24年医药商业实现销售收入2515.20亿元(yoy+7.47%),商业板块贡献利润33.85亿元(yoy+1.05%)。24年公司创新业务表现亮眼,其中医药商业创新药板块实现销售305亿元(yoy+29.7%),CSO业务服务规模达80亿元(yoy+177%),器械大健康业务销售442亿元(yoy+10.5%)。②在工业业务方面,24年工业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37.31亿元(yoy-9.62%),工业板块贡献利润21.93亿元(yoy+3.95%)。其中,24年中药板块实现收入95.71亿元。同时,24年工业销售收入过亿产品数量44个,其中过10亿产品数量2个;60个重点品种销售收入137.32亿元(yoy+1.43%)。   全面布局“创新药+仿制药+中药”,积极推动“并购+出海”:①在新药管线布局方面,截至24年末公司临床申请获得受理及进入后续临床研究阶段的新药管线已有54项,其中创新药40项(含美国临床II期1项),改良型新药14项。在创新药管线中,已有1项提交上市申请,5项处于临床III期阶段。②“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中药循证医学”两手抓。截至24年末公司共计15个品种(16个品规)获批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过评产品累计增加到74个品种(103个品规),位居行业前列。此外,公司持续推进中药大品种的循证医学研究,如养心氏片HEARTRIP研究论文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植物医学》刊出,瘀血痹胶囊治疗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真实世界研究已完成全部2000例病例入组,胃复春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RCT)进展顺利。③加大投资并购,开拓国际业务。24年12月公司正式签署收购和黄药业10%股权的交易协议。同时,公司24年海外收入达39.67亿元(yoy+24.53%),24年公司新增海外产品注册申请18个。上药泰国公司完成首年度销售目标;上药菲律宾公司完成公司设立,加快实体化运营;上药阿联酋公司完成注册,启动药品注册工作。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885.68亿元、3065.74亿元、3263.4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约为5%、6%、6%,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16亿元、53.83亿元、58.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约8%、10%、9%,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4倍、13倍、12倍。   风险因素:应收账款回收不及时,融资利率上行,市场竞争加剧,工业新品上市进度不及预期,集采降价超预期,联营企业业绩不及预期。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5-03-31
  • 2025年3月医药健康投融资&交易月报

    2025年3月医药健康投融资&交易月报

    医药健康
    医药投融资
    医药交易
    1. 本月全球投融资市场概况据摩熵投融资数据统计,2025年03月全球医药健康行业共发生投融资事件234起,环比增加11.43%,同比减少20.68%,其中披露详细金额事件122起,涉及金额约636亿人民币。2. 本月全球医药健康投融资市场观察本月融资事件发生热度最高的国家地区是美国99起,中国88起,英国10起;从摩熵投融资行业领域一级分类看,本月获投事件最多的领域赛道分别为医药研发/制造、医疗器械、医疗信息化,本月融资事件发生数量分别为75、64、31。
    摩熵咨询
    20页
    2025-03-31
  • 业绩表现短期承压,新签订单增长较好

    业绩表现短期承压,新签订单增长较好

    个股研报
      泰格医药(300347)   投资要点:   事件:3月27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   特定疫苗项目收入减少+行业竞争激烈+部分订单被取消或终止,导致2024年业绩表现不佳。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03亿元,同比-10.58%;扣非归母净利润8.55亿元,同比-42.13%。单看2024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36亿元,同比-11.42%,环比-10.17%;扣非归母净利润-0.37亿元,同比-113.34%,环比-114.78%。分业务来看,2024年,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收入为31.78亿元,同比下降23.75%,主要因为:(1)部分特定疫苗项目收入减少;(2)受行业周期及竞争加剧等影响,国内创新药临床运营业务的订单金额、订单价格同比下降;(3)受外部融资不佳以及资金回款承压影响,部分国内创新药临床运营订单被取消或被终止;剔除部分特定疫苗相关收入后,公司海外临床运营业务继续呈现较快增长。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收入为32.96亿元,同比增长5.61%,主要受益于现场管理业务增长较快、数统业务相对稳健。   整体业务毛利率有所下降,期间费用率同比提高。从盈利水平来看,2024年,公司整体业务毛利率为33.95%,同比下降4.63pcts。其中,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毛利率同比下降8.65pcts至29.56%,主要因为:(1)国内临床运营业务执行订单价格下降;(2)部分订单被取消或终止,导致产生一定的收入调减。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毛利率同比下降1.32pcts至36.84%,主要因为:新建的实验设施投入运营,实验室服务毛利率同比下降。期间费用方面,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14%、11.16%、3.61%、0.58%,同比分别变动+0.60、+2.35、+0.07、+2.05pcts,管理费用率提升主要由于股份支付费用增加,财务费用率提升主要由于公司购买大额存单的收益计入投资收益以及利息支出增加。   新签订单增长较好,2025年业绩有望改善。从订单来看,2024年,公司订单需求同比2023年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新增合同金额为人民币101.20亿元,受存量合同(绝大部分为2024年之前签署)取消及发生金额为负的合同变更的影响,净新增合同金额为人民币84.20亿元,同比增长7.30%。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待执行合同金额157.80亿元,同比增长12.10%。新签订单增长主要受益于大型跨国药企在国内的临床需求增加,以及中国药企、生物科技公司以及其合作伙伴、海外早期生物科技公司在海外的临床需求增加。2024年,公司来自北美市场的新签订单实现了快速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2025-2027年,预计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4.55/18.70/23.19亿元,EPS分别为1.68/2.16/2.68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32.93/25.62/20.66倍。考虑到:在创新药支持政策的影响下,国内创新药投融资有望出现改善,公司新签订单有望保持较快增长,公司2025年经营业绩有望改善,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风险,汇率变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订单增长不及预期风险,人才流失风险等。
    财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3-31
  • 2024年年报点评:营收增长亮眼,MCV4疫苗持续放量

    2024年年报点评:营收增长亮眼,MCV4疫苗持续放量

    个股研报
      康希诺(688185)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8.5亿元(+137%),实现归母净利润-3.8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4亿元,亏损大幅收窄,实现经营性净现金流-1.7亿元。   营收增长亮眼,费用管控取得成效。分季度看,公司2024Q1/Q2/Q3/Q4收入分别为1.1/1.9/2.6/2.8亿元(+13.7%/+353.4%/+76.1%/+53.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0.6/0.03/-1.6亿元。公司收入快速增长系新冠疫苗基数影响淡化,叠加MCV疫苗商业化成果显著。费用率方面,公司四费率大幅度收窄,主要因营业增长和费用管控举措取得成效,其中销售费用率43.6%(-55.4pp)主要系持续推广流脑疫苗;管理费用率为21.1%(-59.1pp),财务费用率为-2.6%(+13.2pp),研发费用率为49.2%(-129.5pp)。研发费用绝对值4.2亿元(-34.8%),用于打造五大技术平台:脑膜炎疫苗、肺炎疫苗、婴幼儿疫苗、接种方案优化和成人疫苗等,推动公司的长周期可持续发展。   MCV4疫苗商业化进展迅速。2024年实现MCV4疫苗以及MCV2疫苗收入7.9亿元(+41.3%),商业化进展迅速。新增药品生产工艺研发业务确定收入2454万元,同时,受2023年新冠疫苗预估退货影响,核算冲减报告期内相关收入2.5亿元。   在研管线进展顺利,产品种类持续丰富。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有4个管线处于上市申请,2个管线处于临床3期,以及6个管线处于1-2期临床阶段。已提交上市申请的疫苗包括13价肺炎结合疫苗PCV13i、吸附破伤风疫苗、婴幼儿用组分百白破疫苗DTcP和4价流脑结合疫苗MCV4的4~6岁扩龄申请。   盈利预测:公司MCV4疫苗作为国内首个脑膜炎四价结合疫苗,产品力强劲,有望快速占领市场。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1、15、21亿元。   风险提示:MCV系列推广低于预期风险;研发低于预期或研发失败风险;产品竞争格局变差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5-03-31
  • 2024年报业绩符合预期,海外市场增速亮眼

    2024年报业绩符合预期,海外市场增速亮眼

    个股研报
      三鑫医疗(300453)   主要观点:   事件:   公司发布2024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15.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7亿元,同比增长10.05%;扣非净利润2.10亿元,同比增长16.02%。   其中,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4.18亿元,同比增长12.97%,环比增长5.62%;归母净利润5948.94万元,同比下降8.79%(主要因非经常性损益减少),环比下降3.53%;扣非净利润5820.92万元,同比增长9.25%。   点评:   海外市场收入占比提升,增速39.7%   2024年公司海外收入2.74亿元,同比增长39.7%,增速远高于公司营业总收入增长速度。公司已正式开启全球化新篇章,成功完成印度尼西亚、秘鲁、墨西哥等国家的产品注册,并加速推进俄罗斯、土耳其等市场的认证进程。通过搭建全球自主持证体系,公司血液净化业务进一步强化国际市场布局,显著提升全球竞争力,为品牌全球化奠定坚实基础。   血透核心业务保持高速增长,2024年增速28.2%   2024年公司血液净化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21,700.9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20%,该类产品营业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为81.11%。2024年,国内以联盟集采形式多次开展医用耗材带量采购,公司报价策略灵活精准,集采范围内的所有产品均中标,同时,国外市场开拓明显,优势产品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浓缩物、血液透析管路经营业绩快速增长,血液透析设备全球竞争力加强,出口订单规模快速扩大,销售数量同比增长120%。从毛利率来看,2024年公司血透业务毛利率34.02%,较去年提升0.44个百分点,毛利率并没有因为集采政策而下降。   产能扩建顺利,成都威力生基地贡献收入超1.1亿元   四川威力生作为公司在西部发展战略布局中的关键支点,在有效缩短服务半径的同时,实现资源的高效协同,以透析设备驱动耗材业务协同增长,绘就血液净化全产业链创新发展的蓝图。目前,四川威力生已拥有一次性使用血液透析器(干膜)、血液透析浓缩液、血液透析粉、一次性使用血液透析管路、透析机消毒液、一次性使用血液透析器(湿膜,高通/非高通)等血液透析系列产品注册证,产能逐步释放,为公司在西部市场的深耕奠定了坚实基础。2024年,四川威力生营业收入达到1.1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10%。   江西血液透析系列产品研发生产基地项目进展顺利,在产能扩充方面,已于2024年完成1#车间透析膜纺丝、透析器组装线的投产使用;并重新规划江西基地血液透析浓缩液产能布局,将集中建设3000万人份的血液透析浓缩液产线,构成规模庞大的血液透析浓缩液基地,进一步夯实行业领先地位。该基地全面投产后将进一步扩充公司血液透析系列产品产能,能更好地满足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并扩大产品规模经济效应,并将建设新型医疗器械技术研究交流平台及医疗器械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开放平台,打造中部医疗器械产业示范高地。   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为新业务储备增长点   公司全年研发投入7717.56万元,占营收5.14%,在研项目30余项,包括开发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和血液透析滤过设备,完善血液净化产品线等。公司在注册发补过程中的产品还包括预充式导管冲洗器、血液透析浓缩液(含糖型)、一次性使用左心吸引头。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7.45亿元、20.43亿元和23.97亿元(前值2025-2026年17.19亿元和20.13亿元),收入增速分别为16.3%、17.1%和17.3%,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2.79亿元、3.36亿元和3.96亿元(前值2025-2026年2.65亿元和3.11亿元),增速分别为22.8%、20.2%和17.9%,对应2025-2027年的PE分别为15x、12x和11x。考虑到血透行业尤其是透析机和透析器还存在较大的进口替代空间,行业增长稳健,公司海外市场拓展顺利,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公司血透设备海外市场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3-3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