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2738)

  • 生物医药行业全面费用管理数字化白皮书

    生物医药行业全面费用管理数字化白皮书

    医疗服务
      内部:企业费用率提升,需通过技术手段管理财务和费用   A股主板企业整体费用率自2016年以来呈现上升趋势,由20.6%攀升至2020年的26.5%,企业面临费用率居高不下的困境,亟需通过技术手段提升财税管理能力来达到降低费用率的效果。当前影响会计从业人员的信息技术中,财务云仍高居支持率榜首,电子发票次之,同时电子档案较上年支持率提升最多,当前排名第四,这三项技术值得重点关注。   外部:企业需建立财税管理数字化能力应对监管要求   当前企业税收环境已经被数字化监管全面笼罩,随着金税四期的到来,监管层对业务监控延展到了“非税”业务,并且实现了与各部委、人民银行等机构的数据打通。企业的财务治理数字化若无法跟进逐渐严格的监管要求,未来可能无法满足基本经营的合规性。   从关键技术角度来看,电子发票和电子档案政策推动力度加大,电子发票已经处于全国全面铺开的落地阶段,电子档案的建设也受到政策大力支持,规划要求市地级以上国家档案馆全部具备电子档案接收能力,企业需要加快推进发票与档案电子化进程满足政策要求与监管趋势。
    亿欧智库
    37页
    2022-03-10
  • 托管对象再添新军,管理架构更趋合理

    托管对象再添新军,管理架构更趋合理

    个股研报
      盈康生命(300143)   事件   2022年3月7日,盈康生命与永慈投资、永慈医院签订了《关于上海永慈康复医院之委托管理协议》,协议约定将永慈医院的经营权、管理权委托给公司行使,公司对永慈医院的运营实施管理,托管期限为三年,并根据协议约定收取相应委托管理费用。   点评   助力医院业务协同发展,资源共同利用   海尔集团旗下医院聚焦肿瘤治疗、康复、护理养老和高端家庭医疗四大场景,有望实现肿瘤治疗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上海永慈康复医院此前是海尔集团旗下首家上海市卫健委批准按三级标准建设的康复医院,设置床位400张,床位规模可达600张,医院以重症康复医疗为特色,结合互联网医疗,建设了“智慧病房、智慧诊疗、智慧脱机、智慧结算、智慧康复”等“五大智慧场景”,逐步打造为“以重症康复为特色的物联网医疗生态平台”。公司将上海永慈康复医院纳入托管将有效实现医院资源的高度协同,与公司旗下肿瘤治疗特色的友谊医院、友方医院及苏州广慈医院实现资源协同,提升肿瘤筛查、手术、放疗、免疫靶向治疗、康复、护理等综合服务能力。   同业竞争进一步消除,公司业绩有望增厚   此次托管协议期限为三年,管理费为永慈医院上一会计年度医疗收入的5%,2021年上海永慈医院的收入规模达3.75亿元,收入来源进一步优化有望增厚公司业绩。此外,托管协议的签订将进一步解决并避免永慈医院与公司之间的同业竞争,同时借助公司在医疗服务领域管理运营经验,通过提供物联网医院咨询及建设、供应链管理服务、综合信息技术支持等,将进一步提升永慈医院医疗服务水平,促进永慈医院业务的发展和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医疗服务板块,广慈医院的2021年实现收入的并表以及运城第一医院、上海永慈康复医院相继托管将带来公司业绩增厚,医疗器械板块直线加速器、头体一体刀高端放疗设备的稳步推进未来有望扩大放疗设备销售市场份额,我们预测公司2021-2023年的收入为11.47/17.12/21.76亿元及归母净利润为1.61/2.77/3.48亿元,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风险,医疗政策风险,放疗设备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2-03-10
  • 2022医疗大健康产业十大趋势预测

    2022医疗大健康产业十大趋势预测

    医疗服务
      2021年,作为十四五的开局之年,被称为“永不衰落的朝阳行业”的医疗健康却被阴影笼罩,特别是二级市场上,股价腰斩、上市破发,IPO被否、推迟的消息频频传来,让人不禁对医疗健康行业的未来发展产生一丝隐忧。   其实,行业的刚需性质没有发生改变,过去几年,在资本的催生下,行业创新轰轰烈烈,但也导致产生以IPO导向的速成模式。接下来,行业发展将会进入理性阶段,回归一个基本的价值立场:其专业壁垒极高,受政策监管影响大,是个慢生意,是人命关天的,是高风险、高投入、长周期的。不过,“朝阳行业”还是那个“朝阳行业”,特别是在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疫情刺激下国民健康意识的提升加上新技术助力和政策支持的保障,行业发展或许会经历些许转型阵痛,但是船头的大方向并没有发生改变,产业发展的机会仍然在不断涌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亿欧智库通过总结展望,梳理了医疗健康行业发展的十大趋势,以供行业人士以及致力于为国民健康升级的跨界者提供一些参考。   从需求端来看,国民对医疗健康的需求已经从治疗为中心,向前、后拓展至预防到康复的全流程管理,未来医疗将朝着以患者为中心的导向发展,未来会诞生越来越多新的早筛、诊断、疫苗等预防手段,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融合趋势也会越来越明显,比如药企与器械、诊断企业将会深度绑定创新服务模式,全方位为患者服务;此外,国民健康意识的觉醒,将会促使他们从过去的被动接受治疗到主动进行健康管理,这也会促使消费医疗的蓬勃发展。过去的治疗端,将会随着大数据、智能硬件等新技术的发展逐步升级,数字医疗、手术机器人等新的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促使医疗走向精细化、数字化、个性化。传统的产业模式也将发生改变,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药物研发领域,智慧化软硬件对传统医院的升级改造,碳中和导向下的可持续发展都是新科技与传统产业的碰撞典型。从政策端来看,国家通过对支付端的大力改革也正在重塑产业格局,“腾笼换鸟”计划还未完成,这将会给行业发展带来阵痛,但长期来看,将是利好;此外,国家支付体系也会趋于完善和多样化,缓解医保压力,降低国民医疗负担。从市场的发展来看,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走出国门,出海寻找机会,一方面原因是国内控费政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政策鼓励创新的结果,国内企业的创新成果将被世界广泛接纳。   在需求、技术、政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业发展的机会仍然大量存在,在转型时期,也更需要我们真正做时间的朋友,多一些敬畏,少一些浮躁,从价值出发,以患者为中心的商业模式终将在未来获得回报。
    亿欧智库
    54页
    2022-03-10
  • 2021年赴港递表医疗服务企业的发展机遇与趋势

    2021年赴港递表医疗服务企业的发展机遇与趋势

    医疗服务
      本报告选取2021年赴港递表医疗服务中数字医疗和口腔服务两个字赛道作为分析对象;数字医疗赛道的竞争相对激烈,口腔服务覆盖科室全面   2021年赴港递表数字医疗子赛道公司的发展路径及业务侧重不同。叮当健康、圆心科技和微医控股业务集中在数字医药零售、在线诊疗、慢病/健康管理业务;泉源堂大药房是线下医药销售转型布局线上医药零售的典型代表;思派健康从保险经纪业务出发,布局慢病管理及肿瘤/特殊疾病专业药房业务   口腔服务几乎涵盖所有口腔疾病相关科室。瑞尔口腔致力于提供一站式口腔医疗服务,覆盖消费者及患者全生   随着互联网及通信技术的发展,医疗行业经过数字化转型,形成了当前以数字零售药房、在线医生诊疗、线上消费者医疗及健康信息技术基础配套四大板块为主的行业形态   院外线上医药销售渠道在院外医药销售的占比提升;技术的发展叠加疫情的影响,在线诊疗的发展改变了居民的就医方式;线上消费者医疗健康将成为数字医疗领域持续高速增长的细分行业;健康信息技术基础配套市场是仅次于线上医药零售赛道外的数字医疗细分赛道   口腔医疗服务主要包含口腔综合治疗、口腔修复科、正畸科以及种植科四大科室;口腔综合治疗主要针对口腔健康曰常维护,正畸科和种植科费用相对较高、周期较长   受中国居民口腔疾病的病例增加、消费升级及口腔健康意识增强、利好的监管政策以及医疗服务可及性及可负担性提高多方驱动,中国口腔医疗服务市场持续扩张   数字医疗赛道的医药零售和在线诊疗业务竞争相对激烈,口腔服务覆盖科室全面   未来,数字医疗将在其各个领域得到长足发展,数字药房成为医药零售重要渠道、医疗机构通过医疗信息化赋能等;口腔医疗服务供应商将通过复制扩张版图、更加数字化且民营机构占比扩大
    头豹研究院
    43页
    2022-03-09
  • 华恒生物(688639):丙氨酸全球领先,合成生物未来远大

    华恒生物(688639):丙氨酸全球领先,合成生物未来远大

  • 2021年年报点评:嗨体延续高增,再生新品注入医美新活力

    2021年年报点评:嗨体延续高增,再生新品注入医美新活力

  • 诚益通(300430):一体两翼,医药智能制造和康复设备双轮驱动

    诚益通(300430):一体两翼,医药智能制造和康复设备双轮驱动

  • 公司深度报告:国产分子试剂小巨头,布局上下游产业链

    公司深度报告:国产分子试剂小巨头,布局上下游产业链

    个股研报
      诺唯赞(688105)   我国生物试剂需求快速增长,国产品牌具有较大替代空间。生物科研试剂产品是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刚需产品,我国生物试剂市场预计于2024年增长至246亿美元,市场规模高速增长,预计五年内CAGR为13.8%。我国生物试剂行业起步较晚,国产品牌与成熟跨国企业存在一定差距,分子酶类试剂进口品牌市占率在70%以上,抗体产品中进口品牌市场份额接近90%,我国生物试剂市场仍主要被进口产品占据。由于进口替代需求强烈,百普赛斯、义翘神州、诺唯赞等国产生物试剂领军公司2017-2020年常规业务增速均在30%以上,最高可达70%。新冠疫情期间,国产品牌响应迅速,市场认可度不断提高,将加速国产替代以及国际化进程。   诺唯赞研发实力强,公司处于高速成长期。公司2020-2021年研发投入持续增加,2021年研发费用支出达2.32亿元,同比增长约85%,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公司具备自主可控的核心原料自研自产优势,产品供应稳定可靠,自产原料营收贡献最高达95%以上。依靠自主研发的技术平台,公司拥有500余种生物试剂产品,主要产品性能比肩国际先进水平,下游客户覆盖超1000所高校以及1600余家工业客户,国产市占率第一,是国内分子酶试剂龙头供应商。公司每年推出新品超50余种,业务布局具有一定延展性与前瞻性,上下游之间强协同作用不断增强,公司规模有望实现持续快速增长。剔除新冠业务后,2021年常规业务营收约为7.18亿元,同比增长约92%,2017-2021年常规业务营收CAGR达59%,新冠疫情期间的快速响应为公司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带动常规产品收入持续快速上升。   生物试剂核心原料自研自产,能够更快响应新冠疫情防控需求。生物试剂作为新冠检测试剂的研发及生产原料,在疫情期间产生了大量的市场需求。凭借核心原料自产优势,公司迅速响应新冠病毒研究及防控需求,实现了相关生物试剂的大规模生产,2020年累计提供了超3亿人份相关生物试剂,是国内新冠核酸检测试剂关键原料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公司营收爆发式增长。2021年实现总营收约18.64亿元,同比增长19.13%,其中新冠相关产品收入达11.46亿元。核酸检测依旧是新冠确诊金标准,2021年相关检测酶产品境内外销量远超去年同期,预计2022年国内及海外核酸检测酶需求仍将持续。   POCT诊断试剂业务步入快车道。诺唯赞作为国产分子类生物试剂龙头企业,具备POCT关键原料自研自产能力,在供应链上拥有极大竞争优势。新冠疫情期间,公司利用在生物试剂上的技术积累,迅速生产出新冠检测试剂盒所需核心原料,其自产比例接近99%,帮助公司迅速抢占市场。新冠抗体检测试剂盒远销东南亚、南美洲和欧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0年累计销售3100万人份。2020年POCT诊断试剂实现收入5.6亿元,同比增长约19倍。随着海外疫情反复,相关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的出口仍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切入供应链下游医药研发领域,有望为公司带来更多收入空间。公司新冠中和抗体研发有所突破,并已进行转让授权,与药企合作进行后续开发;通过为国内新冠疫苗企业提供相关免疫原性临床CRO评价服务,从而参与到疫苗研发进程中,并进一步为mRNA疫苗企业提供GMP级酶原料。新冠疫情加速了公司进入药物研发与疫苗产业链进程。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随着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预计公司2021-2023年收入分别18.67/19.79/22.14亿元,增速为19.3%/6.0%/11.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80/7.11/7.85亿元,增速为-17.2%/4.5%/10.4%。对应2021-2023年EPS分别为1.70/1.78/1.96元,PE为49/46/42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2页
    2022-03-09
  • 托管永慈医院,实现业绩增厚与业务协同

    托管永慈医院,实现业绩增厚与业务协同

    个股研报
      盈康生命(300143)   投资要点   事件:2022年3月7日,公司发布关于签署《关于上海永慈康复医院之委托管理协议》暨关联交易的公告。   协议托管永慈医院,公司收取不超过8000万元管理费。公司与永慈投资、永慈医院于签订了《关于上海永慈康复医院之委托管理协议》,协议约定将永慈医院的经营权、管理权委托给公司行使,公司对永慈医院的运营实施管理,托管期限为三年,管理费的收取金额为永慈医院上一会计年度经审计后的医疗收入的5%,累计不超过8000万元。   永慈医院重症康复特色突出,经营业绩稳健向好。永慈医院是一家按三级康复医院设置的集临床与康复于一体的非营利性康复专科医院,毗邻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园区。医院设有门诊、急诊、临床医疗、临床康复、康复治疗技术和医技科室26个。永慈医院以重症康复医疗为特色,将现代康复技术与临床医学、传统医学紧密结合,开设传统中医治疗、物理治疗、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和精神心理咨询等,为各类患者提供从急性期抢救、疾患早期干预到中后期康复治疗的全面医疗服务。根据公司公告,截至2021年12月31日,永慈医院未经审计的总资产为1.26亿元,净资产为4734万元,2021年度医疗收入3.75亿元。考虑到2021年永慈医院经营受到疫情部分影响,我们认为未来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以及疫情逐步消除,永慈医院长期业绩有望恢复稳健增长。   托管永慈医院将直接增厚公司业绩,实现医疗业务布局扩张与协同。公司完成永慈医院托管后,将在未来三年产生稳定的托管费用收入,直接增厚上市公司业绩。此外托管永慈医院将进一步解决和避免公司实际控制人海尔集团旗下医院与公司医疗服务板块的同业竞争,同时充分利用公司在医疗服务领域的管理运营经验,推进一流医疗资源可及。未来公司可为永慈医院提供物联网医院咨询建设、制度支持、综合信息技术支持、供应链管理服务、财务管理支持及人力资源支持等,助力永慈医院进一步做大做强。同时,依托永慈医院的康复医疗体系,公司将进一步完善在华东市场的业务布局,及实现在康复医疗领域的延伸。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对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35/2.28/3.03亿元,对应当前市值的PE分别为54X/32X/24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医院经营和盈利或不及预期;医院事故及人员流动风险;医药行业政策不确定性风险;疫情反复的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2-03-09
  • 医药行业:多省市明确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渗透率有望提升

    医药行业:多省市明确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渗透率有望提升

    医疗服务
      核心观点   多省市相继明确将常见的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近期,北京市医保局、市卫健委、市人社局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调整部分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通知》,对63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进行规范调整,并将门诊治疗中常见的16项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医保甲类报销范围,适用范围包括公立与非公立医保定点机构,并将于3月26日正式执行。近日,湖南省与四川省卫健委相继在官方平台明确,将逐步探索将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费用可控的常见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中国辅助生殖市场渗透率较低,提升空间广阔。2018年我国约有56.8万患者接受辅助生育服务,仅占同年4780万不孕夫妇的1.2%。目前,我国已有与发达国家相当的不孕不育率,但其中接受辅助生殖服务的人群比例仍有很大差距。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18年的辅助生殖渗透率仅7.0%,远低于美国同期的30.2%。未来随着人们对辅助生殖技术的认知加深、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鼓励生育的政策放开等,中国辅助生殖的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随着三胎政策及其他生育相关政策陆续出台,叠加不孕率上行,以及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未来我国辅助生殖渗透率有望提升。建议关注具备技术壁垒和牌照壁垒的优质民营辅助生殖机构锦欣生殖,关注其收购进展以及美国业务逐步恢复的业绩弹性,此外可关注国内领先的PGT临床解决方案提供商贝康医疗。   风险提示控费降价压力超预期的风险;药品、高值耗材带量采购的价格降幅及推进速度超出预期的风险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2页
    2022-03-09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