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01)

  • 国内市场驱动业绩恢复,内镜诊疗器械龙头增长可期

    国内市场驱动业绩恢复,内镜诊疗器械龙头增长可期

    个股研报
      南微医学(688029)   投资要点   事件:1)公司发布2020年报,全年收入13.3亿元(+1.4%),归母净利润2.6亿元(-14.1%),扣非归母净利润2.1亿元(-23.3%)。2)公司发布2021年一季报,Q1收入4亿元(+59.5%),归母净利润0.67亿元(+41.1%),扣非归母净利润0.63亿元(+51.8%)。   2020年收入逐季恢复,各项投入为长期增长蓄势。1)分季度看,2020年Q1/Q2/Q3/Q4单季度收入分别为2.5/3.2/3.6/4亿元(-14%/-2.1%/+5.1%/+14%),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4738/6648/9458/5233万元(-25.9%/-22.9%/+23.1%/-31.7%),国内市场恢复带动收入逐季改善。2)从盈利能力看,2020年毛利率为66%(+0.23pp),基本稳定,期间费用率为46.5%(+6.6pp),主要因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增加3.2pp、2.1pp、1.5pp,主要因为公司在研发、信息化建设、新员工招聘、激励费用等方面加大投入,为长期增长蓄势。3)分区域看,2020年国内收入8.1亿元(+6.3%),国际收入5.1亿元(-5.2%),主要因为国内疫情得控而海外疫情持续蔓延所致。4)分业务看,EMR/ESD类、ERCP类、EUS/EBUS类产品量价齐升,收入分别为1.6亿元(+30%)、1亿元(+31.6%)、1216万元(+36.6%),销量分别为240.9万件(+18.2%)、35.2万件(+30.3%)、9.5万件(+24.9%);止血及闭合类、活检类、扩张类分别为收入5.8亿元(+0.19%)、1.8亿元(-23.48%)、1.6亿元(+6%),销量分别为667.4万件(+9.3%)、913.2万件(-17.3%)、20.8万件(+8.2%),单价均有所下降以获得市场份额提升;微波消融针7937万元(-10.7%),销量3.7万件(-15.4%);肿瘤消融设备481万元(-24.2%)。   一季度国内高增长驱动业绩进一步恢复。2021Q1收入4亿元(+59.5%),相比2019Q1增长37.1%,归母净利润0.67亿元(+41.1%),剔除股权激励费用2247万元的影响,2021Q1归母净利润为0.89亿元(+87.9%),相比2019Q1增长39.2%。分区域看,2021Q1国内收入2.3亿元(+91.9%),主要系国内疫情控制较好,医院内镜治疗手术基本恢复,止血及闭合类、微波消融针、ESD/EMR类等销售数量快速增长;国际收入1.7亿元(+29.6%),目前仍有较多国家受疫情影响较大,但终端销售也呈现较快增长势头。随着国内、国际双线持续恢复,公司未来业绩增长可期。。   全球内镜诊疗器械市场空间巨大,公司持续加大创新丰富产品储备。随着内镜手术的不断普及,内镜诊疗器械需求量不断增加,据波士顿科学的统计和分析,2018年全球内镜诊疗器械市场规模为50亿美元,2019-2022年全球内镜诊疗器械市场整体增速为5%,公司在全球市场份额仅为低个位数,未来提升空间巨大。2020年公司研发投入9967万元(+41.6%),占收入比重7.5%,研发成果突出,远端腔道可视化产品已完成开发并提交型式检验,EOCTC1主机和耗材获得国内注册,并完成第一代通用型数字成像控制器主机,为未来可视化系列产品的平台化开发奠定了基础,LOCKADO、合金夹、连发夹、ERCP快速交换系统、一次性使用高频切开刀(单极、双极)、颅内隧道牵开手术系统、Ⅳ消融设备、微波治疗保护球囊等一系列创新或升级产品进入注册或上市推广阶段,进一步丰富产品储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考虑到股权激励费用影响,预计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5.7、8亿元,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影响,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6.1、8.2亿元。作为内镜诊疗创新器械龙头,公司内生业绩增长迅速,全球竞争力不断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政策控费风险、专利诉讼风险、新品放量不及预期。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1-04-22
  • 常规业务持续恢复,股权激励进一步提升员工积极性

    常规业务持续恢复,股权激励进一步提升员工积极性

    个股研报
      金域医学(603882)   事件:1)公司发布]2020年报,全年实现收入82.4亿元(+56.4%),归母净利润15.1亿元(+275.2%),扣非归母净利润14.6亿元(+357.2%)。2)公司发布2021年一季报,Q1收入26.8亿元(+128.8%),归母净利润5.4亿元(+1023.1%),扣非归母净利润5.3亿元(+1153.5%)。3)公司发布2021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   业绩逐季加速,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分季度看,2020Q1~Q4及2021Q1单季度收入11.7/23/23.5/24.2/26.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0.6%/+67.1%/+70.8%/+79.1%/+128.8%,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5.1/5/4.6/5.4亿元,同比分别为+13.1%/+292.6%/+238.7%/+446%/+1023.1%,因新冠核酸检测贡献及常规业务持续恢复,公司业绩逐季加速。盈利能力看,2020年毛利率46.7%(+7.2pp),主要因规模效应和项目结构优化所致,销售费用率12%(-3.3pp),管理费用率7.6%(-1.6pp),研发费用率4.8%(-1.3pp),毛利率提升叠加费用率下降,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常规业务持续恢复,2021Q1新冠检测仍贡献较大增量。分业务看,2020年医学诊断服务业务收入78.7亿元(+58.5%),毛利率46.8%(+7.6pp),1)其中常规业务收入52.03亿元(+4.8%),随着国内疫情控制,公司常规业务也快速恢复高增长,2020Q1/Q2/Q3/Q4增速分别为-25.9%/+1.9%/+21.9%/+20.9%,常规业务中特检占比48.8%,高端平台营收稳步增长,三级医院(不含新冠)业务占比33.6%(+5.3pp),客户结构继续优化,销售团队建设和特色产品持续完善,其中血液疾病系列收入超4.7亿元,同比增长29.39%,实体肿瘤系列同比增长22.30%,神经免疫及自身免疫疾病系列同比增长12.45%;2)2020年预计新冠核酸检测收入26.7亿元,公司精准施策助力各地常态化防控,先后在湖北、广东、吉林、北京等30个省市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开展新冠核酸检测,2020年累计检测量超过3200万人份,约占同期全国总体核酸检测量1/10。此外2020年销售诊断产品、健康体检服务、冷链物流服务、其他收入分别为1.56(+39%)、0.34(-4.6%)、0.27(+33.3%)、1.57(+15.2%)亿元。2021Q1常规业务和新冠业务均实现大幅增长,预计常规业务同比2020Q1增长约75%以上,同比2019Q1增长30%以上,2021Q1新冠检测约3000万人份,预计贡献较大收入增量。   深耕医学检验,股权激励进一步提升员工积极性。2019年国内ICL市场规模约370亿左右,占医学检验市场约8%,对标美国、欧洲、日本等成熟市场35%、50%、67%的渗透率,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同时LDT规范化管理、不合理医疗检查专项行动、DRG等各种政策将持续利好“检测外流”,公司作为ICL龙头有望受益。2021年4月19日,公司发布2021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拟对233名核心员工授予700万份股票期权,占公司总股本1.51%,激励目标为2021~2024年净利润同比2019年分别增长69%、120%、186%、272%,随着新冠检测逐渐回归常态,预计常规业务将取得较高的内生增长,行权价为134.06元/股,相应激励摊销费用较少,2021~2024年分别为4424、4711、3049、1689、206万元,股票期权激励一方面彰显公司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另一方面将提升核心员工积极性,以创造更好的业绩表现。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16.5、15、16.5亿元,对应EPS3.57、3.25、3.57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竞争加剧风险、新冠疫情影响不确定性。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1-04-22
  • 主营业务高增长,转基因种子布局国内领先!

    主营业务高增长,转基因种子布局国内领先!

    个股研报
      大北农(002385)   事件:大北农发布2020年年报,2020年营业收入228.14亿元,同比增长37.6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9.56亿元,同比增长281.02%。   饲料恢复快速增长,受益于养殖行业集中度提升   2020年,公司饲料总销量为466.20万吨,同比增长22.94%。其中猪饲料销量为327.40万吨(+17.27%);禽料销量为47.42万吨(+160.87%);反刍料销量为47.31万吨(+40.35%)。2020年公司饲料科技产业一省一策,推出“1+1+N”产品战略,针对养殖户重点关注的有效保障乳猪快长、母猪多仔、母猪壮仔等需求,推出了宝贝料更新换代产品。2021年规模猪企出栏规模或加速,公司高端前端料销量有望持续增长。   生猪出栏符合预期,2021年有望出栏500万头   2020年,公司控股及参股养殖公司共销售生猪185.28万头,同比增长12.85%,实现销售收入70.32亿元,同比增长109.68%,毛利率达52.3%,同比增加了28.33个百分点。截至2020年底,公司控股及参股养猪公司生猪存栏236.78万头,同比增长170.90%,其中基础母猪(不含19.54万头后备母猪)存栏23.86万头,同比增长150.72%,对应2021年出栏有望达500万头以上。猪价方面,预期本轮冬季生猪疫情复发带来的供给缺口或将在二季度末三季度初体现,我们预计届时猪价有望反弹,2021年猪价仍可能保持高位运行。   转基因种子布局行业领先,转基因落地预期增强   2020年我国转基因商业化进程加速,目前公司已有DBN9936、DBN9858、DBN9501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覆盖北方春玉米区、黄淮海夏玉米区、西南玉米区、西北玉米区、南方玉米区,是目前国内获得玉米转基因安全证书最多的公司,公司与国内常规的玉米杂交品种均合作,按照常规品种的覆盖面积可达约2亿亩。   大豆性状产品方面,公司耐除草剂大豆DBN-09004-6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进口)。2021年2月4日,该产品DBN9004获得北方春大豆区生产应用的安全证书。如果国内转基因种子商业化落地,将推动种子行业扩容,格局重塑,提高市场集中度,公司作为转基因性状布局领先公司,有望受益于转基因种子放开政策。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   因预期公司生猪出栏数量增长快速、饲料销量有望快速提升,我们上调公司2021/22年营业收入预测;因猪价预计缓慢下降且生猪养殖成本提升,我们下调公司2021/22年净利润预测。原先我们预计2021-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8.63/365.95亿,实现归母净利润29.08/34.16亿,现调整为:不考虑转基因业务的增量,我们预计2021-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8.54/407.38/486.74亿,同增44.01%/24.00%/19.48%,实现归母净利润23.20/24.73/26.13亿,同增18.61%/6.62%/5.64%。考虑到公司在转基因育种领域的领先优势及长期空间,继续重点推荐,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风险;价格波动;政策变动风险;出栏不达预期;转基因业务推广不及预期。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1-04-22
  • 双主业驱动高盈利,转基因蓄势待发

    双主业驱动高盈利,转基因蓄势待发

    个股研报
      大北农(002385)   投资要点   事项:   公司发布2020年度报告,2020年公司营收228.1亿元,同比增37.6%,归母净利润19.56亿元,同比增281%。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元(含税)。   平安观点:   主业饲料销量&收入较快增长,原料价格上行+新准则影响致毛利率降3.4pct。2020年公司主业饲料收入165.9亿元,同比增27.2%,销量466.2万吨,同比增22.94%。其中猪料受下游养殖业景气回升带动,销量同比增17.27%至327.4万吨。禽料、反刍料销量增速较快,分别为47.42、47.31万吨,同比增160.9%、40.4%,水产料销量43.14万吨,同比降8.6%。饲料成本端上升较快,主因原料玉米、豆粕价格大幅上行、新会计准则等影响(2020年运杂费等合同履约成本计入营业成本),另一方面,公司通过提价转移部分成本上升压力。测算饲料吨价、吨成本、吨毛利分别提升56.4%、63%、28.4%,综合看,2020年公司饲料毛利率为15.76%,同比降3.43pct。   养猪盈利大幅抬升,产能较快恢复。公司2020年生猪养殖业务收入38.01亿元,同比增98%,毛利率提升28.3pct至52.3%,主因行业供给缺口推动生猪价格大幅上行。从销量看,2020年公司控股及参股公司共销售生猪185.3万头,同比增12.9%,销售收入70.32亿元,同比增109.7%。出栏量略低于目标,主因部分三元猪生产性能影响+出售仔猪数量较少,累计销售达成预定目标92%。公司产能恢复较快,2020年末,公司控股及参股养猪公司生猪存栏236.8万头,同比增170.9%,基础母猪(不含19.54万头后备母猪)存栏23.86万头,同比增150.7%。   持续高研发投入,转基因种业优势明显。2020年公司继续加大种业、疫苗、饲料等产业研发投入,2020年研发投入达5.7亿元,同比增28.8%。公司转基因种业先发优势明显,玉米性状产品方面,21年1月,DBN9936和DBN9858获得了黄淮海夏玉米区、西南玉米区、西北玉米区、南方玉米区的安全证书(生产应用)。2月DBN9501获得北方春玉米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大豆性状产品方面,21年2月,DBN9004获得北方春大豆区生产应用的安全证书。公司正加快与种子企业合作,拓宽合作渠道,稳步推进大豆生物技术在南美工作开展。随着顶层设计对种业定位高度空前抬升,未来转基因种业商业化有望加快推进。   饲料&养殖景气延续,转基因蓄势待发,维持“推荐”评级。预计2021、2022年EPS预测为0.56、0.48元,同比分别+18.9%、-15.2%,对应21-22年PE分别为14.5X、17.1X。展望21年,公司饲料景气持续向上,养猪业务成本持续改善,猪价高位震荡缓慢下行,高盈利周期有望拉长。转基因种业先发优势明显,未来有望成为新的盈利增长点,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市场竞争风险:中长期看,随着行业整合,市场集中度提高,规模化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可能将进一步增强。未来公司的市场份额和收益水平可能因激烈市场竞争而下降;2、产品价格波动风险:若未来市场供需情况发生较大波动导致供应大于需求,则公司畜禽产品的价格将面临较大的下行风险,其经营业绩可能下滑甚至出现亏损;3、重大疫情风险:畜禽疫病的发生容易导致畜禽生产成本的上升,从而影响生产成本和市场供应,对未来期间市场供给和价格造成不确定影响;4、食品安全风险:公司一旦出现对产品质量控制的不到位,就可能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到公司的品牌、生产经营和盈利能力;5、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如果粮食原料及豆粕类原料价格出现较大波动,而公司不能及时通过改变配方控制成本或者无法及时向下游转移成本,将对公司营业成本、净利润产生较大影响。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1-04-22
  • 业绩快速增长,本维莫德医保执行后表现值得期待

    业绩快速增长,本维莫德医保执行后表现值得期待

    个股研报
      冠昊生物(300238)   投资要点   业绩总结:公司 2021 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3 亿元(+37.6%),实现归母净利润 1825 万元(+58.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612 万元(+83.6%)。   毛利率明显提升,四费率总体下降。2021 年一季度公司毛利率为 77.3%(+5.1pp),销售费用率为 43.1%(+5.8pp),主要原因是上年同期受新冠疫情影响销售推广活动大幅减少,本报告期公司调整经营及营销策略,加大市场推广力度所致。 管理费用率为 9.6% (-1.6pp),研发费用率为 5.4% (-2.4pp),财务费用率为 1.7%(-3.0pp),主要原因是本报告期贷款规模减少、利息支出减少 185.6 万元所致。   本维莫德正式进入医保,后续销售值得期待。分板块来看,一季度预计药品板块(主要是本维莫德)收入实现同比增长。本维莫德医保谈判后降幅达到 72%,现价 138 元/支。价格的下降以及进入医保,明显促进该药进院销售,预计一季度销售量有大幅增长,从而抵消了价格下降的影响,本维莫德接下来的表现值得期待。眼科板块受到集采影响逐渐减弱,预计销售持平。生物材料板块去年一季度受到疫情影响销售下降,预计今年一季度恢复性增长趋势良好。   维持“买入”评级。预计公司 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7/0.9/1.1 亿元(由于本维莫德进入医保后价格下降,因此相对于上次报告下调公司盈利预测),对应 EPS 分别为 0.28/0.35/0.41 元,对应 PE 为 75X/60X/51X。新药本维莫德的上市打开公司增长空间,预计随着该药的放量,将有望带动公司业绩迎来高速增长阶段。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本维莫德放量不及预期、耗材带量采购未中标或降价超预期风险、研发失败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1-04-21
  • 人二倍体狂犬疫苗产能释放,业绩高速增长

    人二倍体狂犬疫苗产能释放,业绩高速增长

    个股研报
      康华生物(300841)   事件: 公司发布2020年报以及2021年1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39亿元(+87.3%) ,归母净利润 4.1 亿元(+118.6%)。 2021 年 1 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2.4 亿元(+51.0%),实现归母净利润 1.0 亿元(+54.9%),经营性现金流净额-0.64 亿元。 公司发布 2021 年股权激励计划。   点评:   人二倍体狂犬疫苗驱动业绩高速增长。2020年总收入10.39亿元,其中人二倍体狂犬疫苗 10.0 亿元(+85.9%), ACYW 四价流脑 0.39 亿元。销售费用率 36%,同比下降 3 个点左右。 人二倍体狂犬疫苗毛利率 94.25%,与去年基本持平(-0.55pp)。 2020 年公司冻狂犬疫苗(人二倍体)批签发量为 370 万支(同比+56%)。 公司人二倍体狂犬疫苗为国内首个上市销售的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目前供不应求。公司病毒性疫苗二车间技改中,年报披露目前处于符合性检查阶段,检查通过并完成《药品生产许可证》变更后,可投入生产。技改完成后,预计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产能达到 500 万支, 温江一期顺利完工后,产能将进一步提升。   目前人二倍体狂犬疫苗供不应求,预计渗透率由供给决定。 人源细胞狂犬病疫苗对动物源细胞基质狂犬病疫苗是狂犬病疫苗行业发展的趋势。 狂犬疫苗(人二倍体细胞)无动物源细胞 DNA 残留和蛋白残留导致的潜在风险;免疫原性好,起效速率快;安全性好;免疫持续时间长。 目前二倍体狂犬疫苗供不应求,预计渗透率由供给决定。 随着越来越多公司人二倍体狂苗上市,人二倍体狂苗市场推广及产品宣传力度加大,产品优势逐渐被市场及接种者所了解与认可,渗透率提升,预计在渗透率爬坡期间,供给决定渗透率。   从长期看, 我们预计公司凭借优势依然能保住与产能相匹配的人二倍体狂犬疫苗销售数量。根据CDE披露研发进展信息,我们预计2024年,二倍体狂犬疫苗将有 4-5 家产品获批上市,市场格局变坏, 有可能出现供过于求,我们预计公司凭借优势依然能保住与产能相匹配的销售数量。因为相比其他二倍体疫苗在研企业,公司具有以下优势:   1)销售渠道优势和品牌优势。 公司是国内首个经中检院批签发上市销售的人二倍体狂犬病疫苗生产企业,在狂犬病疫苗市场的品牌影响、市场渠道、产品口碑方面更具有优势。   2)公司人二倍体狂苗生产工艺成熟,能够保障疫苗产品稳定生产。 人二倍体狂犬疫苗壁垒在于扩大化生产,其他人二倍体狂犬疫苗企业产能能否顺利爬坡,产能得以充分释放存在不确定性。拟施行股权激励, 股权激励计划锁定未来三年高增长。 根据公告, 本次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总量为不超过 10 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 0.1667%。 股票来源为公司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 授予价格为 202.80 元/股。 股权激励计划锁定未来三年高增长, 考核2021-2023 三个会计年度, 21-23 年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40%、49%和 53%。   投资建议:   目前人二倍体狂犬疫苗供不应求, 技改完成后,预计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产能达到 500 万支, 温江一期顺利完工后,产能进一步提升,驱动业绩快速增长, 从长期看,公司凭借销售渠道优势和品牌优势以及工艺成熟产能稳定优势,处于市场领先地位。 我们预计 21-23 年对应 EPS 为 9.59、 14.33、 21.86 元,现价对应 21-23 年 PE 为 43倍、 28 倍、 19 倍,成长性高,首次覆盖, 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竞争加剧,研发不及预期,业绩不及预期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1-04-21
  • 化工行业周报:顺周期板块持续分化,回归阿尔法主线正当时

    化工行业周报:顺周期板块持续分化,回归阿尔法主线正当时

    化工行业
      核心观点   本周市场走势:过去一周,沪深300指数跌幅为-1.37%,化工指数跌幅为-1.93%。化工行业涨幅靠前的子板块有:轮胎(2.83%),粘胶(2.18%),石油加工(1.73%),石油贸易(0.11%)。   本周价格走势:过去一周涨幅靠前的产品:浓硝酸(24.72%),轻油(16.13%),环氧氯丙烷(13.89%),液化气(C4,青岛石化)(11.63%),丙烯酸(10.13%)。过去一周跌幅靠前的产品:液氯(-14.84%),苯胺(-9.60%),丁二烯(-8.22%),R32(-7.69%),硅铁75A(出口均价FOB)(-7.59%)。   本周发布报告:万华化学点评报告:主要产品量价齐升,MDI景气有望持续。   行业动态:本周,美原油库存大降及OPEC与IEA上调原油需求预期提振油价,国际原油整体上涨。周内前期,美国成品油需求下降,库存增长抵消了原油库存下降影响,同时产量增加和部分国家重启封锁影响了需求复苏的乐观情绪,不过美元下跌为油价提供支撑,原油价格走势震荡。周内后期,胡塞武装袭击沙特炼油厂,地缘局势再度紧张为支撑油价,同时美国原油库存超市场预期大幅下降,加之OPEC与IEA上调2021年原油需求预期,不过欧佩克最新月报中显示其3月原油产量大增限制了油价上涨空间,国际油价呈上涨走势。本周末,WTI原油价格为63.46美元/桶,较上周末上涨6.98%,较上月均价下跌3.79%,较年初价格上涨33.26%;布伦特原油价格为66.94美元/桶,较上周末上涨5.98%,较上月均价下跌3.86%,较年初上涨31.02%。本周国内DMF市场延续上涨,上周末,山东鲁西货源紧俏报盘探涨,周初延续涨势,其他工厂纷纷跟涨,华鲁恒升公布上调4月合约挂牌,直供订单跟涨。工厂现货量依旧偏少,按计划接单并交付预售订单,发货周期较长,获利盘心态谨慎追涨,华鲁、鲁西等出口企业维持集港备货状态,内贸订单有待交付,贸易商捂盘惜售,下游浆料工厂装置平稳,原料库存整体有限,刚需补货为主,电子、医药、食品类行业刚需向好,海外市场需求向好。   投资建议:进入一季报披露期以来,化工板块表现持续分化。我们前期多次强调顺周期行情已经进入下半场,当前时点需重点关注穿越周期品种,回归阿尔法主线正当时,以时间换空间。重点推荐山东赫达、鲁西化工、万华化学、华鲁恒升、赛轮轮胎、齐翔腾达、新和成、金发科技、宝丰能源等标的。山东赫达:公司是典型时间换空间阿尔法品种,作为国内纤维素醚和植物胶囊龙头企业,自17年起连续四年业绩保持高速增长,四年净利润复合增速达到75.93%。随着新产能持续投产,公司市占率持续提升,成长属性确定,一季度业绩持续翻倍增长。鲁西化工:公司是典型顺周期高贝塔品种,受益主要产品价格轮番上涨,公司业绩持续大幅改善,今年Q1以来丁辛醇、己内酰胺、有机硅等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一季报大超市场预期。   万华化学:顺周期下主要产品量价齐升,助力公司业绩大涨,Q1利润达到66亿创历史新高。当前时点MDI景气持续复苏,随着技改扩建后进一步夯实全球龙头,业绩有望持续大幅改善。此外公司通过发展上游石化乙烯板块和下游精细化学品,已经形成以MDI为核心的完整聚氨酯产业链,有望成为比肩巴斯夫的世界一流综合性化工平台。华鲁恒升:顺周期下公司主要产品价格大幅提升,带动公司Q1业绩创历史新高。当前时点公司主要产品景气持续高位,荆州项目有望复制公司优质煤化工基因。赛轮轮胎:公司继越南三期项目后,进一步投资柬埔寨项目,持续海外布局战略,同时下游汽车销量复苏,海外贸易关系改善,公司有望受益量价齐升,向世界轮胎第一梯队稳步迈进。齐翔腾达:公司乘顺周期东风,抢抓机遇新项目落地。20万吨丁腈胶乳和20万吨MMA产品分别于去年Q4和今年Q1投产,此外公司在建己二腈-PA66一体化项目有望打破国外垄断,率先实现己二腈国产化。新和成:公司也是典型时间换空间优质标的,多元化布局下兼具周期及成长属性。10万吨蛋氨酸去年Q4投产,东北生物发酵项目一期也顺利投产,同时VA/VE价格中枢有望提振,全年业绩增长确定。金发科技:今年1月开始,最严限塑令开始落地实施,可降解塑料产品需求爆发。公司是国内改性塑料龙头,积极布局可降解塑料黄金赛道,随着国内需求爆发以及公司新建产能投产,业绩有望迎来持续增长。宝丰能源:公司国内现代煤化工龙头,高油价下煤化工工艺具有明显成本优势。煤制烯烃在油价45美金/桶附近即具备和油头竞争力,当前油价下公司有望充分受益。此外,新投资项目将进一步巩固公司在煤制烯烃行业龙头地位,打开持续成长空间。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波动,需求不达预期,海外疫情反复
    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1-04-21
  • 业绩符合预期,内生增长优异

    业绩符合预期,内生增长优异

    个股研报
      艾德生物(300685)   业绩简评   4月20日,公司公布2021年一季报,2021Q1公司实现营收1.74亿元,同比增长91.65%;归母净利润0.43亿元,同比增长67.5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39亿元,同比增长183.25%。   经营分析   业绩内生增长优异,盈利能力和营运效率稳健提升。若剔除股权激励成本摊销费用的影响(不考虑所得税影响),公司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0.52亿元,同比增长26.69%,较2019年增长58.5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47亿元,同比增长64.98%,较2019年增长79.88%。一季度公司实现毛利率82.56%(-4.63%),销售费用率25.88(+0.98%),管理费用率10.32%(-17.34%),研发费用率(-4.55%),净利率25%(+0.24%),费用端下降带动净利率有所提升。同时公司一季度应收账款周转与存货周转效率快速提升,经营效率有所提高。   检测试剂产品线不断丰富,肠癌早筛试剂盒有望逐步放量。公司肠癌早测重磅产品人类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于2021年1月获批国家医疗器械三类证,该产品灵敏度高且特异性好,无创无痛,后续有望逐步放量,丰富公司肿瘤精准医疗检测业务增长点;在NGS平台和IHC平台领域,公司布局的同源重组修复基因突变(HRR)、同源重组修复缺陷(HRD)检测、Masterpanel产品已完成研发;PD-L1已处于注册报批的最后阶段。新技术平台和新产品线的推出将持续丰富公司试剂产品线。   海外业务稳步开拓,有望持续快速发展。公司国际化战略稳步推进,持续加大基于PCR、NGS等技术平台的创新产品线国际市场推广,2020年产品已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0年PCR-11基因产品已获批日本PMDA审批受理。同时公司与阿斯利康签署“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备忘录,双方的合作从中国市场扩大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海外业务布局不断开拓。   盈利调整与投资建议   我们维持盈利预期,预计公司21-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48亿、3.37亿、4.45亿元,同比增长38%、35%、32%。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疫情影响肿瘤临床诊疗和公司业绩表现;新产品放量不达预期;产品研发注册不及预期;政策面降价控费压力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1-04-21
  • 并表业务贡献利润增长,新项目有序释放

    并表业务贡献利润增长,新项目有序释放

    个股研报
      利民股份(002734)   事件:利民股份发布2020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43.88亿元,同比增长54.91%;实现营业利润4.94亿元,同比增长39.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6亿元,同比增长19.9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3.65亿元,同比增长24.73%。按3.73亿股的总股本计,实现摊薄每股收益1.04元(扣非后为0.98元),每股经营现金流为2.42元。其中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93亿元,同比下降3.1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12亿元,同比下降65.81%;折合单季度EPS0.03元。   威远并表贡献业绩增量,百菌清价跌拖累投资收益   分业务来看,2020年公司杀菌剂收入同比增长26.82%至16.67亿元,毛利率为29.09%;杀虫剂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17.48%至19.06亿元,毛利率23.79%;除草剂业务收入同比下滑6.66%至3.10亿元,毛利率为5.72%;兽药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1.64%至4.37亿元,毛利率24.38%。   (1)公司收购威远资产组于19年5月31日起开始并表,20年则全年并表,是公司收入和利润增量的主要来源:20年威远资产组实现收入26.57亿元,净利润1.79亿元(19年实现并表收入约11.78亿元,净利润约7146万元)。威远主要产品包括阿维菌素、甲维盐等杀虫剂、除草剂草铵膦,以及其他农药和兽药产品。   (2)公司投资净收益同比大幅减少约0.78亿元,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同比减少约0.80亿元,我们推测主要系参股的新河公司(公司持股34%)产品百菌清价格有所下降所致(据中农立华数据,2020年均价同比下降约36%),2020年新河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8亿元(yoy-24%),净利润2.67亿元(yoy-46.8%)。此外,子公司双吉2020年实现收入3.56亿元(yoy+27%),净利润3466万元(yoy+10%)。   优势品种投产有望为21年带来重要增量,持续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利民化学年产500吨苯醚甲环唑项目、新威远年产500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项目及双吉公司年产10000吨代森系列产品项目2020年年内建成并进入试生产阶段,有望成为公司21年重要增量来源。此外,新威远拟投资建设新型绿色生物产品制造项目、利民化学拟投资建设年产12000吨三乙膦酸铝原药技改项目和年产10000吨水基化环境友好型制剂加工项目等,目前已完成前置审批手续并启动建设。   盈利预测与估值   根据公司项目推进、产品价格情况,预计公司21~23年净利润分别为4.98、6.06、7.00,(21/22年前值为5.38/6.56亿元),维持“买入”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农药终端需求复苏程度不及预期风险、国内新增供给增加风险、原料及产品价格大幅波动风险、公司项目投产进度低于预期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1-04-21
  • 南微医学2020年年报&2021年一季报点评:业绩逐步回暖,高端化+全球化持续推进

    南微医学2020年年报&2021年一季报点评:业绩逐步回暖,高端化+全球化持续推进

    个股研报
      南微医学(688029)   事件:   4月19日,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和2021年一季报:   2020年:营收13.26亿元(+1.45%),归母净利润2.61亿元(-14.11%),若剔除股权激励费用摊销影响,归母净利润2.68亿元(-11.84%)。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元(含税)。   2021Q1:营收3.94亿元(+59.47%),归母净利润0.67亿元(+41.10%),若剔除股权激励费用摊销影响,归母净利润为0.89亿元(+87.85%)。   国元观点:   业绩逐渐回暖,收入结构持续优化   受疫情影响,1H20医院门诊和内镜手术量显著下降,公司业绩短期承压,下半年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业绩有所恢复,全年营收仍实现增长。单季度看,Q1-Q4分别实现营收2.47亿元(-14.02%)、3.24亿元(-2.11%)、3.61亿元(+5.14%)和3.95亿元(+13.98%),业绩逐季回暖。分板块来看,核心产品止血夹、EMR/ESD、ERCP分别实现营收5.83亿元(+0.19%)、1.57亿元(+30.03%)、0.99亿元(+31.58%),高端器械占比逐步提升,收入结构持续优化。费用率方面,公司全年销售费用率为20.99%(-0.23pct),费用控制良好,管理费用率16.80%(+3.24pct),主要系股权激励费用影响所致;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全年研发费用率为7.51%(+2.13pct),近年来均保持增长,主要用于高端器械的研发和报批。   21Q1业绩显著反弹,国内增长势头迅猛   21Q1分别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为3.94亿元(+59.47%)和0.67亿元(+41.10%),其中国内在疫情影响褪去后业绩恢复显著,实现营收2.27亿元(+91.89%),海外不惧疫情影响仍实现营收1.66亿元(+29.64%),若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影响,实现净利润为0.91亿元(+103.78%)。公司21Q1业绩迎来明显复苏和反弹,全年有望继续维持高增长态势。   全球内镜诊疗市场规模超50亿美元,高端化+全球化战略持续推进   2019年全球内镜诊疗器械市场规模约55亿美元,增速5%以上,中国内镜诊疗器械市场规模约36亿元,增速超过20%,潜在发展空间巨大。公司作为国内内镜诊疗器械龙头,器械高端化+销售全球化战略持续推进,其中止血夹升级产品LOCKADO获得欧盟MDD注册及美国510K,已在德国、美国上市;一次性胆道镜国内已提交型检,预计2021年内完成注册;颅内隧道牵开手术、一次性可视化脑部灌洗系统等神外产品计划提交FDA注册资料,2021年有望实现商业化,贡献新的业绩增长点。海外子公司逐步承接欧美地区的直销业务,看好公司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提速。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随着全球内镜诊疗器械市场快速增长,公司内镜诊疗器械产品线丰富,龙头优势稳固,受益于行业快速增长与国产替代,仍有较大增长潜力。预计21-23年公司营收为17.80/23.53/31.3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82/5.35/7.47亿元,EPS分别为2.87/4.01/5.61元,对应PE为72/51/37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疫情影响海外销售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未中选带量采购风险。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1-04-2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