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10)

  • 联影医疗(688271):国内医学影像龙头企业,开启影像行业新篇章

    联影医疗(688271):国内医学影像龙头企业,开启影像行业新篇章

  • 凯赛生物(688065)2022年半年报点评:癸二酸项目落地在即,静待生物基聚酰胺持续应用推广

    凯赛生物(688065)2022年半年报点评:癸二酸项目落地在即,静待生物基聚酰胺持续应用推广

  • 前沿生物(688221):FB2001的I期数据在ICEID发布,表现优秀,临床持续推进

    前沿生物(688221):FB2001的I期数据在ICEID发布,表现优秀,临床持续推进

  • 基本盘重回正增通道,医美+工微提供新动能

    基本盘重回正增通道,医美+工微提供新动能

  • 业绩平稳,研发可期

    业绩平稳,研发可期

    个股研报
      丽珠集团(000513)   事项:   公司 8 月 10 日发布 2022 年半年度报告。   主要观点:   疫情影响常规诊疗,收入增速短期放缓。 2022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3.03 亿元(+1.08%),归母净利润 10.18 亿元(-4.23%),扣非归母净利润 10.46 亿元(+13.73%),对应 EPS 1.09 元。其中 Q2单季实现营收 28.24 亿元(-2.15%),归母净利润 4.64 亿元(-14.47%),扣非归母净利润 4.85 亿元(+11.64%)。二季度国内部分地区疫情较为严重,影响常规诊疗水平,对公司产品尤其是处方药的销售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艾普持续放量,原料药快速增长。 分板块来看,化学制剂板块实现营收 36.74 亿元(-1.52%),营收占比为 58.88%。其中,消化道产品实现收入 17.81 亿元(-8.16%),艾普拉唑作为核心主力品种,针剂产品 2021年通过国谈续约医保,产品再次降价 54%,但取消了原有相关限定支付范围,尽管受到疫情影响,艾普拉唑仍实现快速放量,预计在 PPI 药物中的市占率将持续提升;此外,艾普拉唑针剂新适应症申请已获 CDE 受理,适应症和科室的拓展有望继续拉动产品放量。报告期内,促性激素产品实现收入 13.44 亿元(+6.82%);核心产品亮丙瑞林微球竞争格局良好,上半年因诊疗受限影响,预计全年仍将维持良好增长。上半年,原料药板块实现收入 17.29 亿元(+18.26%),保持良好增长态势,毛利率大幅提升 6.94 个百分点,达 37.74%;其中,高端抗生素和宠物药产品海外市场增长强劲,海外营收占比预计在 50%左右。其他板块方面,上半年中药板块实现收入 4.91 亿元(-19.60%),诊断试剂板块实现收入 3.46亿元(-11.43%) 。   在研项目稳步推进, V-01 上市可期。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达 5.54亿元,同比增长 9.4%;在研产品中,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微球(1 个月缓释)处于上市审评阶段;托珠单抗注射液(IL-6R)已申报 BLA ,两项产品有望于明年陆续上市。微球领域注射用阿立哌唑微球( 1 个月缓释)完成 I 期多次给药临床试验入组;注射用醋酸奥曲肽微球( 1 个月缓释)和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 3 个月缓释)均已开展 BE 预试验;单抗领域重组抗人 IL-17A/F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已完成银屑病适应症的 Ib 期临床中期分析。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融合蛋白疫苗(V-01)分别于 2022 年 2 月及 5 月完成序贯免疫、基础免疫Ⅲ期临床及资料递交,已申请序贯紧急使用和附条件上市。   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公司 2022-2024 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8.20 亿元、 21.43 亿元和 24.25 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1.95、 2.29 和2.59,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16.1/13.6/12.1 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研发不及预期风险; 药品降价风险;主要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8-12
  • 化工行业深度报告:2022Q2基础化工基金持仓分析:基金持仓占比保持高位,钾肥行业景气延续

    化工行业深度报告:2022Q2基础化工基金持仓分析:基金持仓占比保持高位,钾肥行业景气延续

    化学制品
      核心观点   整体上,基础化工行业基金持仓占比排第5名。2022年第二季度,基础化工(申万Ⅰ级)的基金持仓占比为6.9%,较2022年一季度小幅下降了0.31pct。年度数据来看,基础化工行业基金持仓市值占比维持高位,2021年第二季度和2022年第二季度分别为7.2%和6.9%,分别较2020年上升3.5pct和3.2pct。从三级子行业来看(申万Ⅲ级),2022年第二季度基金对聚氨酯、涤纶、钾肥、氮肥四个子行业在市值方面持仓较重,分别占基础化工整体持仓的7.5%、7.3%、3.9%、3.9%;基金对聚氨酯、涤纶、无机盐、纯碱、炭黑、磷肥六个子行业持仓市值占比提升,相较于2022年第一季度分别提高2.57pct、0.28pct、0.42pct、0.73pct、0.19pct、0.41pct。   存量方面,恩捷股份是2022Q2公募基金的主要持仓对象。从持仓市值的角度来看,公募基金整体对恩捷股份的总持仓市值最高,其持仓市值达266.69亿元。其次为万华化学、天赐材料、德方纳米、荣盛石化等。从持仓量占流通A股比的角度来看,公募基金整体对润丰股份的持仓比重最重,其占比达28.98%。其次为天奈科技、容百科技、赛轮轮胎、华恒生物等。从持股机构数的角度来看,持有恩捷股份的机构数量最多,其持股机构数达363家,其次为万华化学、天赐材料、德方纳米、广汇能源等。   变量方面,二季度基金对华邦健康、恒逸石化等有所加仓。从基金流通股比变动的角度来看,2022年二季度基金对中盐化工加仓较多,基金流通股比约为15.69%,较2022年一季度环比增加了12.27pct。从基金持股量环比变动的角度来看,2022年二季度基金对华邦健康有所加仓,基金持股量为1441.8万股,较2022年一季度环比提高7208821.00%。从基金持股市值环比变动的角度来看,2022年二季度基金对恒逸石化加仓较多,当前恒逸石化的公募基金持仓市值约为1.00亿元,较上一季度提升约4356.33%。   龙头方面,亚钾国际市场关注度显著提升。2021年第一、二季度,基金对亚钾国际的持仓占流通股比例分别为3.7%、5.63%,环比分别提高1.73pct、1.93pct,之后有所下降,从2021Q2的5.63%下降至2021Q3的0.78%,然后再次上升至2021Q4的2.5%,2022Q1再次回调。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基金对亚钾国际的持仓占流通A股比为1.41%,较一季度提升0.32pct。2021年以来市场对公司的关注度显著提升。近年来,公司钾肥产能扩张稳步推进,钾肥产能由此前的25万吨提升至100万吨,氯化钾资源量则由1.52亿吨提升至8.29亿吨,且有望在两年内合计拥有11亿吨的折纯氯化钾储量,并快速达到500万吨/年生产能力。公司业绩持续向好,2022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9-11亿元,同比增长2937%-3612%。公司产能稳步扩张,钾肥价格高位运行,2022年全年业绩有望上行。   投资建议   基础化工行业中市场关注度高、行业景气向好以及盈利能力增强的龙头企业或将受益,如:亚钾国际、远兴能源、云天化、湖北宜化等。   风险提示   国内外新冠疫情反复、地缘政治变化、安全环保政策升级。
    东亚前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0页
    2022-08-12
  • 多品种持续发力,利润水平超预期

    多品种持续发力,利润水平超预期

    个股研报
      羚锐制药(600285)   2022年H1收入持续增长,利润水平超预期   公司发布2022年中报,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5.03亿元,同比+10.86%;归母净利润2.71亿元,同比+23.15%;扣非归母净利润2.39亿元,同比+15.31%。2022年Q2受华东地区疫情影响,实现收入8.21亿元,同比+7.11%,归母净利润1.40亿元,同比13.53%,扣非净利润1.34亿元,同比+14.78%,若还原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摊销费用,利润水平超预期。   贴膏剂稳健增长,片剂和软膏剂表现亮眼   分产品类别看,1)贴膏剂:2022年H1收入9.36亿元,同比增长11.31%,毛利率76.21%,减少0.80pct;2)片剂:2022年H1收入0.97亿元,同比增长42.90%,主要由于丹鹿通督片增长所致,毛利率58.17%,减少3.90pct;3)胶囊剂:2022年H1收入3.15亿元,同比增长0.63%,毛利率70.08%,减少5.41pct;4)软膏剂:2022年H1收入0.92亿元,同比增长33.98%,主要由于糠酸莫米松乳膏收入增长所致,毛利率77.25%,减少5.29pct。毛利率减少主要由于直接材料成本上涨所致,随着公司对大宗物料实行战略性采购,持续加强精细化管理,毛利率有望企稳。   “两只老虎”发力,保存量、拓增量、提质量   “两只老虎”牌膏药产品高质量发展是优化市场策略和实施品牌OTC战略的重点工作。2021年壮骨麝香止痛膏、伤湿止痛膏、关节止痛膏、麝香壮骨膏总销量14.2亿贴。据中康开思数据,2021年公司壮骨麝香止痛膏在中国零售药店同类产品中所占市场份额为91.17%。随着产品结构升级优化和渠道拓张,“两只老虎”系列产品有望推动公司品牌价值和收入质量进一步提升。   费用结构持续优化,净利率进一步提高   2022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毛利率72.62%,同比下降2.53pct,销售净利率18.01%,同比增加1.76pct。随着公司从预算到执行进一步精细化管控,销售费用率48.07%,同比下降0.81pct,管理费用率5.67%,同比增加0.72pct。   盈利预测   公司通过在贴膏剂、片剂、胶囊剂等领域全面布局,覆盖临床和OTC终端的多品类产品矩阵,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1.29、36.00、41.3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8、5.61、6.55亿元(未考虑股权激励及员工持股费用)。公司是贴膏剂龙头,品牌力具备优势,股权激励激发员工积极性,骨科及心脑血管市场空间广阔,具有良好的增长潜力,2022-2024年对应当前市值14.1/12.0/10.3X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产品销售不及预期2.提价效果或精品推广不及预期3.中药价格波动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2-08-11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信息化建设持续推进精益化生产,利润增长超股权激励目标预期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信息化建设持续推进精益化生产,利润增长超股权激励目标预期

    个股研报
      羚锐制药(600285)   利润增长超股权激励目标预期,维持“买入”评级   8月9日,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报:2022H1实现营收15.03亿(+10.86%);归母净利润2.71亿元(+23.15%);扣非净利润2.39亿(+15.31%);经营现金流净额3.04亿(-42.38%)。公司利润端增长超过股权激励目标预期。分季度看,2022Q1收入增长16%,归母净利润由于2633.5万政府补助实现35%的较高增长;2022Q2收入由于上海地区受疫情影响同比增长7%,但从利润端看,考虑到上半年新增股权激励费用,鉴于股权激励草案中2022年摊销费用为0.3亿元,我们假设上半年为0.16亿元,对应2022H1扣非+股权激励费用的利润同比实现超过目标20%的增长,我们维持2022-2024年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5/5.72/6.84亿元,EPS分别为0.80/1.01/1.21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4.8/11.8/9.9倍,维持“买入”评级。   贴膏剂增长稳健,片剂延续高增长,软膏剂经过战略调整开启快速增长   分产品看,2022H1公司贴膏剂收入实现11%的稳健增长,我们预计通络祛痛膏以及两只老虎系列产品销售稳健;片剂延续高增长,2022H1在2021年增长36.6%的基础上实现43%高增长,我们预计主要系公司推进优质代理商遴选促进丹鹿通督片销售快速增长所致。软膏剂在2022上半年也实现较高增长,收入增速34%,主要系糠酸莫米松乳膏收入增长较快。胶囊剂收入同比基本持平,增长1%。分地区看,公司收入占比最高的华东地区整体收入下降3%,主要系上海受疫情影响同比下降34%,华东其他地区实现17%的稳健增长。华中、西北、西南地区分别实现36%、34%、29%的较高增长,表明公司在其他地区销售拓展卓有成效,同时表明公司营销改革中,通过剥离各事业部销售条线,并将院外产品销售统一至销售经验丰富的OTC事业部对于全国推广成效明显。   风险提示:产品销售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页
    2022-08-11
  • 疫情短期影响收入增速,看好全球化布局长期发展

    疫情短期影响收入增速,看好全球化布局长期发展

    个股研报
      诺禾致源(688315)   事件:2022年8月10日,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8.5亿元,同比增长6.0%,实现归母净利润5670万元,同比下降30.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691万元,同比下降21.1%。其中,Q2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4.6亿元,同比上升6.1%,实现归母净利润3783万元,同比下降22.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452万元,同比下降27%。   点评:   测序平台业务增长明显,海外疫情恢复快于国内。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5亿元,同比增长6.0%。分业务来看:生命科学基础科研服务实现营业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1.4%;医学研究与技术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8.5%;测序平台服务实现营业收入3.6亿元,同比增长10.8%。分地区来看:国内市场实现营业收入4.9亿元,同比下降4.6%;海外市场实现营业收入3.5亿元,同比增长25.9%,国内市场受疫情影响较大,增速低于海外市场。   疫情影响营收增速,销售管理费用使净利润短期下滑。公司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670万元,同比下降30.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691万元,同比下降21.1%,主要由于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增加所致。其中2022H1销售费用约1.6亿元,同比+26.2%;管理费用约8999.3万元,同比+41.0%。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大幅增长主要原因是公司的全球化规模扩张,目前诺禾致源天津实验中心、新加坡实验中心均完成了三代测序平台的扩产,同时公司在上半年启动了上海、广州等地新建实验室的筹备工作。随着公司规模逐步扩张及疫情恢复,公司未来营收及利润有望重回高速增长。   积极拓展临床应用,海外市场布局初现。公司自主开发肿瘤六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于2018年8月获批,截止2022年6月底,公司累计在近45家核心医院完成试剂盒的中标入院,样本量快速增长。同时,2022年上半年,英国实验室、美国实验室相继完成第一条自动化产线的搭建和调试,启动了线上信息收集表、生信指标库等项目,建立了完备高效的全球信息化运营矩阵。   投资建议:诺禾致源作为基因测序服务行业龙头公司,由于疫情因素影响,短期业绩承压;公司长期全球化布局,规模持续扩张,建议持续关注。   风险因素: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产品价格持续大幅下降的风险;对供应商依赖的风险;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的风险;新冠疫情导致公司业绩下滑的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8-11
  • 生物医药:创新药进入行业出清阶段,寻找分化下的机会

    生物医药:创新药进入行业出清阶段,寻找分化下的机会

    医药商业
      在集采等政策的倒逼下, 我国传统药企逐步开启了创新转型之旅, 同时立足于创新技术的Biotech企业也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 行业景气度较高。然而, 随着时间推移和竞争加剧, 以往被行业整体高速发展所掩盖的痛点开始显现, 主要包括: 1) 同质化研发现象严重, 浪费研发资源; 2)医保控费限制企业定价权, 产品现金流回报下降; 3) 先行企业的FDA审批之路出现波折, 出海受挫。 因此进一步引发资本市场对于创新药企业业绩兑现的担忧, 叠加疫情稳定后医药板块资金抱团松动, 创新行业整体进入估值泡沫消化阶段。 但我们认为, 目前行业政策底已逐步显现,整体有修正改善的趋势, 同时后续企业的出海布局也更完善, 行业已处于黎明前的黑暗。 随着美国XBI反弹, A+H创新药板块目前也已逐步走出底部区间, 考虑到创新仍是解决未满足临床需求的主要路径, 并且行业发展持续向好, 我们认为板块已迎来合适的布局时机。   投资逻辑:从XBI走势来看, 2010年至今曾历经三次回撤, 但每次都能迎来更大幅度的上涨, 整体最高涨幅超过800%, 我们认为创新药整体具备长期成长和周期波动的特点, 并有望提供较大回报弹性, 看好其市场的发展潜力, 维持行业评级:强大于市。 从XBI具体标的表现来看, 个股差异较大, 2010年至今超过100%收益的标的占比仅20%, 大部分公司仍然低于发行价格甚至市值归零。 此外, 目前我国创新药行业也已进入出清阶段, 大浪淘沙。 因此, 我们认为, 在行业迎来布局节点时, 创新药标的之间将出现分化, 需要关注能够穿越周期成长起来的企业:   1) 管线中存在潜在爆品的企业: 复盘大多数的成功药企, 其崛起之路都可追溯到1-2款大单品, 能够为公司带来充足现金流, 从而穿越周期;   2) 布局前沿技术的企业: 实现技术突破有望革新替代现有疗法, 带来更显著的疗效或更便捷的给药, 同时技术平台是企业自主造血的关键;   3) 现金充足的大药企有望逆势扩张: 随着估值回归理性, 以及biotech资金紧张, 大药企有望获得优质管线和平台, 为其转型发展储备能量。    风险提示: 1) 研发风险; 2) 销售风险; 3) 竞争加剧风险; 4) 政策风险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5页
    2022-08-1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