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01)

  • 医疗器械板块2022年中报总结:剔除新冠检测短期承压,下半年聚焦医疗设备、出海、医疗新基建等领域

    医疗器械板块2022年中报总结:剔除新冠检测短期承压,下半年聚焦医疗设备、出海、医疗新基建等领域

    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关注“医保免疫+业绩确定性“赛道,聚焦医疗设备、出海、医疗新基建等领域   2022H1板块总结:器械板块(95家样本公司,含科创板)22H1收入1482亿元(+35.6%),归母净利润519亿元(+43.6%),在高基数下依旧高增长,主要原因为新冠检测贡献增量。分季度看,22Q1单季度收入和净利润由于新冠抗原检测试剂放量而提速明显,而22Q2因疫情影响和海外新冠检测需求下降,增速大幅放缓,22Q2单季度收入590亿元(+7.1%),归母净利润168亿元(-5.6%),单季度净利率28.5%(-3.8pp),盈利能力相较Q1大幅回落。剔除新冠检测试剂的干扰,22H1器械板块收入822亿元(-4.3%),归母净利润178亿元(-29.9%),基本延续22Q1的下降幅度,由于疫情压制常规需求以及21H1高基数导致板块承压,随着基数降低和以及疫情影响减弱,22Q3器械板块内生经营情况有望逐步好转。   医疗器械领域控费基调不变,关注“医保免疫+业绩确定性“赛道。根据对器械板块复盘,器械板块受控费影响的总基调不变,随着DRG的补充,控费政策呈现策略更多、品种更广、推进带量常态化的特征。但另一方面,医疗行业消费升级的趋势没有改变,器械公司向创新转型升级,并重视出海寻机,这为行业带来新的变数。随着工信部发布《“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2025年医疗装备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2035年的远景目标,医疗器械产业高端化升级、供应链安全稳定、核心技术补短板、跨界融合、创新产品推广运用等方面亦成为主旋律。在控费的背景下,我们建议从两个角度入手,一方面关注医保免疫,寻找控费政策相对影响小的领域,另一方面关注短期和长期业绩的确定性。   投资建议。关注“医保免疫+业绩确定性“赛道,聚焦医疗设备、出海、医疗新基建等领域。建议布局:   1.医疗设备:影像设备(联影医疗、迈瑞医疗、祥生医疗)、内镜(澳华内镜)。   2.出海:低值耗材(振德医疗)、设备(迈瑞医疗、祥生医疗、福瑞股份、理邦仪器)、常规IVD(普门科技、新产业)、CGM;   3.医疗新基建:自动发药机(健麾信息)、常规设备(迈瑞医疗);   4.消费性医疗:眼科耗材(爱博医疗、欧普康视)、家用器械(鱼跃医疗)、血糖监测(三诺生物)。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汇率风险、研发不及预期、产品放量不及预期。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4页
    2022-09-06
  • 基础化工行业专题研究:欧洲天然气短缺对化工业影响几何

    基础化工行业专题研究:欧洲天然气短缺对化工业影响几何

    化学制品
      欧洲能源禀赋不足,进口依赖度高   在欧洲每年消费的所有能源中,约有60%来源于进口,其中原油和天然气的依赖程度尤其高;2000-2021年,欧洲原油和天然气供给缺口呈小幅扩张态势。2021年,欧洲原油产量和消费量分别160.2/637.5百万吨,供给缺口为477.4百万吨,对外依存度为74.9%;天然气产量、消费量分别2104/5711亿立方米,供给缺口为3606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为63.2%。   俄罗斯的天然气对欧洲至关重要   超过30%的欧盟天然气由俄罗斯供应。在EU27地区,天然气的进口来源国主要为俄罗斯和挪威。2020年EU27对俄罗斯、挪威、阿尔及利亚三国的进口量分别1550/746/290亿立方米,占总进口量的39%/19%/7%,合计占比为65%。2021年,德国、法国、意大利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分别高达89%、95%、94%,荷兰具备一定自有产量,对外依存度为33%。   俄乌冲突以来,俄罗斯天然气对欧洲的供应情况   俄乌冲突以来,欧盟对俄罗斯已实施六轮制裁;俄乌冲突爆发以来,面对欧盟的多轮制裁,俄罗斯不断减少对欧洲地区的天然气输送;为应对俄罗斯天然气供应中断,欧盟提出减少对其能源依赖的措施   欧洲天然气短缺对化工行业的影响   欧洲地区是全球化工的发源地,化工产业链完整,且基本满足自己自足,2020年全球化学品销售额达3.47万亿欧元,欧盟销售额位列第二。鉴于俄罗斯向欧洲供应天然气的不确定性增加,对于欧洲的化工企业,维生素、聚氨酯的供应链或对全球相关产品的供应端形成较大冲击。   风险提示:欧洲能源价格持续上涨;地缘政治冲突;环保政策对化工业行业发展的影响;逆全球化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7页
    2022-09-06
  • 基础化工行业深度报告:熔盐储能或将放量,“两钠”及硝酸企业或将受益

    基础化工行业深度报告:熔盐储能或将放量,“两钠”及硝酸企业或将受益

    化学原料
      “光伏/风电—光热”一体化东风渐起,熔盐储能前景可期   近年来,国内光伏/风电装机规模快速增长,但由于风光发电具有较强的波动性与间歇性,大规模并网会对电网的安全稳定性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在此背景下,大力发展相应的配套储能技术有助于解决风光发电的不稳定性问题,从而实现风光发电的充分有效利用、避免“弃光弃电”现象。2021年以来,新疆、内蒙古等地纷纷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对于新建光伏与风电项目配套的储能规模提出相应的要求,且多数地区要求配套的储能规模占光伏/风电装机规模的比例不低于10%。然而目前国内风光发电主要集中于西北地区,但受制于自然条件,抽水储能在西北地区适用性较弱。与此同时,相较于电化学储能,光热发电配套的熔盐储能系统具有调峰能力更强、适合大规模应用、使用寿命长、经济效益更优、安全环保等诸多优势。近期各地也纷纷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与引导光热发电项目与风光项目配套,以新疆为例,《服务推进自治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操作指引(1.0版)》提出对建设4小时以上时长储能项目的企业,允许配建储能规模4倍的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同时鼓励光伏与储热型光热发电以9∶1规模配建。我们认为,未来伴随风光新增装机的持续增长,“光伏/风电—光热”一体化趋势有望不断增强,光热发电配套的熔盐储能需求也有望迎来集中释放。   熔盐储能在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供暖供热、余热回收等领域应用成熟   (1)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熔盐储热调峰方案的原理为在火电机组发电过程中,通过熔盐吸热/放热功能实现蒸汽的收集与利用。(2)供暖供热:利用谷电将低温熔盐加热后存储至高温熔盐罐,在白天用热用汽时段,利用高温熔盐供暖供热。(3)余热回收:通过熔盐储热系统将余热回收利用,用于供暖、供热、发电等。   熔盐储能应用加速推进,“两钠”及硝酸企业或将受益   根据我们的测算,在不考虑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供热供暖与余热发电等领域熔盐储能需求增长的情况下,仅当前国内在建/拟建的3.01GW配套储能功能的光热发电系统带来的熔盐需求增量预计将达到102万吨,其中硝酸钠与硝酸钾各61万吨、41万吨。此外,作为硝酸钠与硝酸钾的上游原材料,硝酸的需求增量预计也达到71万吨。伴随光热发电项目陆续落地,上游硝酸钠、硝酸钾、硝酸等产品供给或出现一定的缺口。   受益标的   (1)云图控股:公司现有硝酸钠及亚硝酸钠产能合计10万吨/年,同时拟改扩建“两钠”产能30万吨/年,待其投产,公司将拥有“两钠”产能30万吨/年。   (2)华尔泰:公司目前拥有浓硝酸(折100%)产能25万吨/年。   (3)盐湖股份:公司间接控股子公司青海盐湖硝酸盐业股份有限公司拥有硝酸钾与硝酸钠产能各20万吨/年(该子公司于2021年进行破产清算)。   (4)山东海化:公司控股股东海化集团在建硝酸钠产能6.5万吨/年、亚硝酸钠产能13.5万吨/年与硝酸产能10万吨(折百)/年。   风险提示:光热项目投产进程不及预期、产品价格大幅下滑、国内疫情反复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5页
    2022-09-06
  • 儿科产品构建中流砥柱,销售赋能多产品未来可期

    儿科产品构建中流砥柱,销售赋能多产品未来可期

    个股研报
      济川药业(600566)   投资逻辑   产品优势与销售能力强劲的中成药企业:公司专注于儿科、口腔、呼吸、消化、妇产及其它领域药品的生产和销售,于2013年借壳上市。2021年以来公司业绩弹性恢复,实现营业收入76.3亿元(+24%);归母净利润17.2亿元(+35%);扣非归母净利润15.6亿元(+26%)。2021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产品共7个,其中超过10亿元的产品3个。   儿科产品驱动业绩稳健增长,二线品种多点开花。公司小儿豉翘清热颗粒预计将保持高增速:1)产品优势明显,在公立医院儿科感冒用中成药市场2020-2021年市占率连续两年第1位,未来有望纳入基药目录,实现全终端渠道进一步放量;2)产品由有蔗糖版本至无蔗糖版的替换在今年基本完成,产品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3)糖浆剂型处于临床三期,上市后提高定价能力且将有望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二线产品快速放量,提高业绩增长确定性与未来潜力,健胃消食口服液、三拗片、黄龙止咳颗粒等学术认可度不断提高,连续入选多个用药指南、诊疗共识和教学教材;独家药品川芎清脑颗粒、甘海胃康胶囊谈判调入2020年国家医保目录,产品销量快速提升。   多年销售优势积淀,助力BD项目快速放量。公司销售以专业化学术推广为主、渠道分销为辅,成立了专业化的学术推广部门。公司发布2022年股权激励计划,在公司层面将BD(Business Development)引进产品数量纳入业绩考核目标,要求2022-2024年每年BD引进产品不少于4个。在销售优势的赋能之下,随着公司二线品种持续发力以及继续开发其他代理产品,未来公司业绩将进一步兑现。   投资建议   公司明星产品打开品牌优势,多产品全面发力,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0.2/22.4/25.0亿元,同比增长17%/11%/11%。我们选用相对估值法(市盈率法)对公司进行估值,给予2022年13倍PE,目标价29元,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BD收购不及预期、产品结构单一风险、产品集采降价风险、产能无法及时消化的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1页
    2022-09-06
  • 医药生物行业跨市场周报:疫情影响业绩,内部分化加剧,看好政策支持方向

    医药生物行业跨市场周报:疫情影响业绩,内部分化加剧,看好政策支持方向

  • 中国在线医疗健康服务消费白皮书

    中国在线医疗健康服务消费白皮书

    医疗服务
      行业部分   我国医疗服务目前已逐步迈向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发展阶段,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不断成熟,逐渐构建了一站式挂号、在线问诊、线下转诊、药品购买、后续健康管理等全流程、多环节的服务体系,形成以用户为中心的健康管理服务闭环。   在需求端,疫情助推用户医疗习惯向线上转移,并形成用户存量,截至2021年12月,我国在线医疗用户规模已达2.98亿,占网民整体的28.9%。在供给端,医生与平台相互吸引,医生在平台执业,实现自我价值;同时平台不断升级迭代新的功能服务,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   用研部分   用户画像:接受在线医疗健康服务的实际人群与潜在人群整体特征为:男女比例约4:6,25-35岁占比48.6%,已婚且育有子女的数量占比达到78.2%,高学历高收入人群为主,用户健康状况较为良好,但一年总要生病几次。   在线医疗健康服务主要使用类型:在线健康咨询/线上问诊使用最多。   在线医疗健康服务痛点:部分医生专业服务能力有待提升,服务形式不够多元化等   在线医疗健康服务的最大需求:加强同线下医院的业务匹配及联动、提供全程化健康管理服务。   趋势展望   针对在线医疗健康服务,制度方面将会健全完善相关规范;模式方面将会加强同医院的数据联动与业务协同,更加青睐线上与线下融合更紧密的医疗健康服务;消费方面将更注重服务广度与深度,迎来服务的多样化与精细化发展。
    艾瑞股份
    42页
    2022-09-06
  • 凯立新材(688269):单季业绩创新高,医药稳扎稳打,PVC无汞催化落地

    凯立新材(688269):单季业绩创新高,医药稳扎稳打,PVC无汞催化落地

  • 医药行业研究周报:半年报业绩底确认,看好多维度医药反弹

    医药行业研究周报:半年报业绩底确认,看好多维度医药反弹

  • 医药生物投融资周报:8月融资回暖,百奥赛图上市

    医药生物投融资周报:8月融资回暖,百奥赛图上市

  • 化工行业专题深度报告:欧洲成本大增,利好中国化工品出口——2022年8月更新版

    化工行业专题深度报告:欧洲成本大增,利好中国化工品出口——2022年8月更新版

    化学制品
      研究目的:受到俄乌冲突影响,欧洲能源供应出现紧张,俄罗斯天然气占到欧洲天然气使用量较大,俄乌冲突期间,天然气等能源价格数次上涨,欧洲的工业生产成本大幅上行,中欧化工产品价格差距拉大,中国化工产品出口量有望增加。   主要结论:欧洲能源短缺,价格出现暴涨,将导致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天然气进一步短缺,欧洲化工品的生产成本将大幅上行,同时,短缺的能源和高昂的成本可能会导致当地化工装置被动降负荷,造成化工品供应的较大缺口,进一步推动欧洲当地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目前,中国和欧洲部分化工产品的价差越拉越大,中国化工品出口量有望大幅提升。未来,中国在传统能源和新能源方面的供应优势有望持续存在,中国化工品相对于欧洲的成本优势将持续存在,中国化工产业的全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增强。   供给端,欧洲能源紧缺,中国能源优势凸显   受天然气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影响,欧洲化工行业能源成本和原料成本大幅增加,全球能源供应链的重构和恢复需要较长时间。中国在传统能源增产保供和新能源产业体系上都具有优势,维持了相对较低的能源价格。   需求端,内外需同时复苏国内稳经济措施逐步加强,内需有望复苏,中欧高价差背景下,叠加海运费价格下行,中国化工品出口至欧洲的量也将大幅提升。   综合考虑欧洲能源高成本给国内化工行业带来的机会,我们维持基础化工行业“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全球疫情反复发酵影响下游需求风险;行业大幅扩张风险;相关标的的安全环保风险;重点关注公司业绩不及预期风险;
    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05页
    2022-09-06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