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10)

  • 医药行业2022年年终投资策略报告:低点已过,后疫情时代医药板块有望轻装上阵焕发新生

    医药行业2022年年终投资策略报告:低点已过,后疫情时代医药板块有望轻装上阵焕发新生

  • 医药生物行业跨市场周报:三季报分化趋势明显,持续推荐自主可控、中医药、创新药械

    医药生物行业跨市场周报:三季报分化趋势明显,持续推荐自主可控、中医药、创新药械

  • 零售改革推进超预期,打造BD增长新引擎

    零售改革推进超预期,打造BD增长新引擎

    个股研报
      济川药业(600566)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 2022 年度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收入 58.9 亿元(+9%);实现归母净利润 15.9 亿元(+25.2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4.5 亿元(+21%)。单三季度实现收入 20.3 亿元(+17.6 %);实现归母净利润 5.8 亿元(+37.9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5.5 亿元(+39.7%)。   三季度销售费率下滑,利润端增速远超收入增速。单三季度毛利率为 82.74%,同比下降 0 .27pp ,基本保持平稳。单三季度研发费率为 4.28%,同比提升 0 .2pp 。单三季度销售费率为 45%,同比下降 3.66pp ,销售费率下降主要原因是公司三季度零售端收入占比大幅提升,零售端的整体销售费率低于院内销售费率,随着零售端的加速推进,预期销售费率有望持续下降。   零售改革推进超预期。2 022Q3 核心产品小儿豉翘在院线端和零售端均提速放量,成为业绩核心驱动力。蒲地蓝继续保持市场领先规模优势,院线端温和增长,零售端实现快速放量。公司二线产品如蛋白琥珀酸铁、健胃消食口服液等产品市场空间较大,目前基数较低,仍处于快速成长阶段。   “引进+ 自研”丰富产品矩阵,打造增长新引擎。截至 2022H1 ,公司药品一致性评价研究阶段项目 3 项,进入预 BE 或 BE 项目 6 项,II 期临床 2 项,III 期临床 4 项,申报生产 11 项,并获得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的发明专利。根据 2022 年股权激励计划,2022-2024 年考核目标之一为每年 BD 引进产品不少于 4 个,彰显长期发展信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 EPS 分别为 2.27 元、2.55 元、2.9 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将保持 15.1 %的复合增长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降价风险,研发不及预期风险,医药行业其他政策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11-01
  • 三季度业绩受终端需求影响,产能布局不断完善

    三季度业绩受终端需求影响,产能布局不断完善

    个股研报
      健帆生物(300529)   事件   2022 年 10 月 27 日,公司发布 2022 年三季报,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20.26亿元,同比增长 13.69%,归母净利润为 8.73 亿元,同比增长 1.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8.19 亿元,同比增长 0.44%。 2022 年第三季度单季度营业收入为 4.71 亿元,同比降低 20.58%,归母净利润为 1.25 亿元,同比降低48.43%。 三季度单季度业绩承压。   产品结构调整促使毛利率下降,销售费用率提升   2022 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 83.28%, 同比降低 1.67pcts; 净利率为 42.90%,同比降低 5.48pcts。 公司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 22.79%, 同比上升 2.25pcts,预计是由于公司提高市场推广力度所致; 管理费用率 4.54%, 同比上升0.01pcts,费用控制较好。 2022 年第三季度单季度毛利率 81.61%,同比降低 2.70pcts, 主要是由于: 1) 公司产品结构调整, 血液净化设备及透析粉液产品的收入占比持续提高, 而这类产品毛利率水平不高; 2) 树脂、酒精等原材料的涨价也对毛利率降低有一定影响。   三季度业绩受终端需求影响,血液净化与重症领域现经营亮点   2022 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 4.71 亿元, 同比降低 20.58%。 从外因看,四川、贵州等公司业务量较大的地区终端需求下滑;部分医院资金紧张导致经销商进货及垫资能力受影响。从内因看, 公司目前对组织架构和考核方式的改革也影响业绩。 前三季度公司的血液净化设备和重症领域灌流器产品推广较快,血液净化设备销售收入突破 1 亿元;重症领域 HA380 销售收入突破 1 亿元, 2022 年新覆盖 400 多家医院,累计已覆盖 800 多家医院。研发持续投入, 产能布局进一步完善   公司前三季度研发费用率 8.01%, 同比上升 2.62pcts。 健帆科研楼预计 2022年下半年可以投入使用,包含灌流器研发、评价与测试实验室及中试车间等。 公司多个产能项目投产使用: 7 月,金鼎产业园正式投产启用, 提高血液净化产能。 8 月,生物材料项目竣工封顶,后续将引入高水准的树脂自动化生产线; 珠海健福药物研发和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一期)已启动肾病专科用药相关产品的研发工作; 新签订协议, 投资建设“健帆集团医疗器械产业(血液净化设备)项目”,是血液净化设备及其配套产品生产基地。   盈利预测: 考虑到疫情对公司业务开展的影响, 我们相应下调未来三年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31.57/40.86/53.11 亿元(前值为 36.01/48.70/65.89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3.10 /17.22/22.71 亿元(前值为 16.36/22.16/29.93 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市场风险, 行业竞争风险, 技术更新迭代风险, 产品质量控制风险, 政策变化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2-11-01
  • 振德医疗(603301):22Q3单季度常规业务高增长,全年激励目标可期

    振德医疗(603301):22Q3单季度常规业务高增长,全年激励目标可期

  • 服务收入和海外收入持续高增长,长期成长空间确定

    服务收入和海外收入持续高增长,长期成长空间确定

    个股研报
      联影医疗(688271)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 年三季报,前三季度收入 58.6 亿元(+25.6%),归母净利润 9亿元(+16.6%),扣非归母净利润 7.2亿元(+15.5%),经营活动现金流-8.6 亿元。   疫情反复和成本压力导致 22Q3 单季度有所承压,后续改善可期。分季度看,22Q3 单季度收入 16.9亿元(+6.7%),单季度归母净利润 1.2亿元(+1.4%),扣非归母净利润 3225 万元(-8%),三季度因疫情反复影响和上游采购成本上升导致有所承压。从盈利能力看,前三季度毛利率为 45.8%(-5pp),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上游采购成本上升、疫情影响部分高端产品现场交付(如场地准备、安装调试等)使得订单收入确认推迟、海外市场导入期毛利率较低等;四费率为 33%(-3.3pp),其中销售费用率下降 1.2pp,管理费用率下降 0.2pp,研发费用率下降 0.9pp,财务费用率下降 1pp,最终归母净利率 15.3%(-1.2pp),考虑到后续疫情和上游成本影响的减弱,以及经营效率的提升,盈利能力改善可期。   设备业务逆势增长,服务收入和海外收入持续高增长。分业务来看,1)前三季度设备收入约 51.9亿 元(+20.9%),在国内影像行业因疫情影响规模下降的背景下,公司实现逆势增长,后续随着贴息贷款在医疗和教育端的落地,公司诊断、治疗及科学仪器均有望受益。2)前三季度服务收入 5.4 亿元(+70.7%),在公司保有量设备持续增长和公司的战略重视下,售后服务业务收入贡献越来越大,目前收入占比达到 9.3%,比 2021年 6.1%的比例大幅提升。从区域看,前三季度国内市场收入 51.2亿元(+17.2%),海外市场收入7.4亿元(+149.6%),目前海外收入占比 12.6%,比 2021年 7%亦大幅提升,海外市场高举高打推进顺利,收入有望持续高增长。   国产影像设备龙头,“技术突破+产品升级”打开成长空间。随着产业扶持、分级诊疗、配置监管放松等政策利好影像行业发展,2020年中国影像设备市场规模为 537亿元,预计 2030年有望超千亿,随着公司技术突破和产品推陈出新,后续有望引领进口替代,并且伴随高端产品占比提升和核心零部件逐步自产化,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提升。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推出 uMI PANORAMA 35S 最新一代数字化 PET-CT系统、uMR Jupiter 5.0T MRI 全球首款超高场全身磁共振系统、uMR NX Neuro eXplorer 神经科研专用超高性能 3.0T等创新产品,技术突破和产品升级的逻辑不断兑现。   盈利预测和估值:预计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7.5、23.1、30亿元,对应增速 23.7%、31.8%、29.8%,对应 PE 分别为90、68、52 倍。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风险、销售不及预期、政策控费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11-01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三季度业绩相对承压,不改公司稀缺成长型低耗标的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三季度业绩相对承压,不改公司稀缺成长型低耗标的

    个股研报
      采纳股份(301122)   2022Q3业绩承压,不改公司稀缺成长型低耗标的,维持“买入”评级   2022年10月25日,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度报告:2022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77亿元(+22.42%),归母净利润1.34亿元(+47.79%),扣非净利润1.23亿(+41.92%);整体费用率相对可控,销售费用率0.66%(-1.91pct),管理费用率5.61%(-0.97pct),研发费用率3.94%(-0.34pct)。单Q3实现营收1.03亿(-4.53%);归母净利润0.34亿元(+16.92%),扣非净利润0.32亿(+8.47%)。公司整体业绩释放节奏稳健,业务集采风险较小,预计预灌封和泵用注册器等新产品已拿证将陆续接单,但考虑下游客户控制库存和人民币汇率对产品单价影响,我们调整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1.91/2.83/3.98亿元的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1.80/2.53/3.64亿元,EPS分别为1.91/2.69/3.87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7.2/19.3/13.4倍,维持“买入”评级。   需求端:注射穿刺赛道市场空间稳定增长,海内外客户需求潜力较大   根据GrandViewResearch的数据,全球注射穿刺市场规模稳步上升,CAGR为8.5%,预计2026年将达到257亿美元。公司国外客户收入占比95%以上,其中Neogen、ThermoFisher等客户需求增长稳定,Medline、Mckesson、GBUK、CardinalHealth等客户医用高潜产品逐步经生产验证,需求有望高速增长;国内市场主要满足医用、兽用疫苗和胰岛素注射需求量较大的客户,从2022年起公司正在加快国内产品注册节奏。公司已在客户粘性、生产工艺、专利保护、洁净车间、资金投入等方面跨过行业壁垒。   医用+兽用+实验室耗材三驾马车,技术+品类+产能拉动业绩高速增长   医用产品核心驱动业绩高增长,兽用产品和实验室耗材保持稳定增长。公司在产品设计、材料开发、加工工艺、专利保护等方面已形成强大技术竞争力;目前拥有无菌注射器、营养喂食注射器等常规产品以及安全胰岛素注射器、安全采血/输液针等多项高附加值产品,同时正不断加快研发新品和拓展与客户的合作品类;公司有超6.8万平米生产车间,华士镇二期9.2亿支(套)医用注射穿刺器械产业园建设项目预计2023年投产,产能释放有望拉动业绩高速增长。   风险提示:新产品销售不及预期,大客户流失,贸易争端问题、汇兑风险。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11-01
  • 药明康德(02359):前三季度业绩表现稳健

    药明康德(02359):前三季度业绩表现稳健

  • 上海医药(02607):22年三季度收入端复苏,但利润端仍面临压力

    上海医药(02607):22年三季度收入端复苏,但利润端仍面临压力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Q3非医药主动型基金医药仓位已显著低配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Q3非医药主动型基金医药仓位已显著低配

    医药商业
      本周观点   本周,2022年基金三季报已披露完毕。整体来看,相较于2022年二季度末,主动股混基金的整体仓位略有下降1.50pp,加权平均计算权益基金整体仓位达82.72%。   从医药板块来看,A股医药板块2022年Q3持仓比例为8.75%,环比下降1.81pp,扣除医药基金后持仓4.04%,环比下降1.80pp。截至2022年9月底,医药股在A股总市值占比为7.93%,医药板块在行业基金的支撑下仍处于超配状态,但扣除医药基金后已显著处于低配。   从市值和涨跌幅来看,截至2022年9月底,截取的199支医药基金总股票投资市值为2585亿元,虽仍在高位水平,但相较于2022年6月30日规模下滑299.64亿元,环比变化为-10.4%。从申万医药涨跌幅角度看,Q3同期也下跌15.98%,跌幅高于医药基金总体规模下滑幅度。   从总规模来看,2022年9月底,199支医药基金总规模回落至3000亿之下,规模从2022年6月底下滑9.35%,也低于申万医药指数-15.98%的跌幅。   重点推荐   本周医药相较前期仍处高位震荡,从交易量来看,总体维持千亿上下的水平,筹码交换持续,有望为后期上涨打开空间。配置角度来看,随着近期板块配置方向的转移,医药政策端的利好持续释放,边际不断改善,资金出现跷跷板效应,如海外医药和科技市场能保持相对稳定,我们认为短期板块景气度仍能维持较高水平。因此,我们短期仍旧建议弱化个股,重视板块β的投资策略:   医疗消费——疫情防控有望持续放松,政策持续支持民营医疗服务。国家陆续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及相关配套防控措施,国内防控政策或进一步放松,因疫情对医疗服务机构的影响也将出现边际减弱。部分民营医院和血制品企业将显著受益,建议关注:天坛生物*(600161)、国际医学*(000516)、爱尔眼科*(300015)等。   医疗新基建后周期——医疗新基建历经两年,进入后周期阶段。医疗新基建趋势起于2020年,2020-2021年各类型医院建设项目立项面积同比大幅增长。当前医疗新基建景气度从前端土建开始扩散,后续的医疗专项工程、医疗设备采购、医疗信息化等将陆续受益。同时,国家出台财政贴息政策,支持国产医疗大型设备的采购力度,建议关注:迈瑞医疗*(300760)、华康医疗*(301235)、康众医疗*(688607)、祥生医疗*(688358)等。   原料药——在上游原材料成本不断下降,海运价格逐步回归疫情前和美元走强汇兑损益提升的背景下,整个板块业绩有望在Q3出现快速反转,beta效应叠加部分个股的短期催化或引领整个板块走出低谷。重点推荐:同和药业(300636)等。   创新药——Q3在美元指数不断推升的背景下,国内创新药板块与港股18A均出现快速的回撤,但美国XBI指数却受美元资产回流而表现相对较好。因此,我们看好在9月底美元指数见顶后的国内创新药板块与港股18A的补涨行情,尤其看好在配置初期,市场研究较为深入的且临床、产品上市和BD进展皆较为顺利,尤其是核心管线已被充分验证的标的。建议关注:荣昌生物-B*(9995)、康方生物-B*(9926)。   CRO/CDMO——前期受一级市场投融资不景气,中美关系及新冠大订单等多因素扰动,整体医药外包板块估值出现快速回撤,但相信随着行业内部分优质公司业绩不断兑现,以及近期海外部分CRO企业全年业绩指引上调等事件催化,板块有望迎来估值与业绩双升。建议关注:昭衍新药(603127)、药明康德*(603259)、凯莱英*(002821)等。(其中,标注*的暂未深度覆盖)   风险提示   全球供给侧约束缓解不及预期;美联储加息超预期;一级市场投融资不及预期;医药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疫情防控政策超预期。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7页
    2022-11-0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