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
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多重利好商业发展,医药工业再次启航
下载次数:
1693 次
发布机构: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0-10-30
页数:
4页
上海医药(601607)
业绩总结: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403.3亿元(-0.21%),实现归母净利润36亿元(+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2.8亿元(+6.8%)。单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531.6亿元(+10.6%),归母净利润为11.6亿元(+4.1%)。
医药商业:加快进口准入、仓储物流等方面发展。医药商业收入为1227.5亿元(+0.01%),贡献利润17.5亿元(+15%),毛利率为13.6%。从三季度来看,医药商业实现收入474.6亿元,同比增长12.7%,业绩回暖加速。1)在进口药品方面,引入12个进口总代品种,舒坦明、地舒单抗注射液、注射用卡非佐米和注射用倍林妥莫双抗预计于2021年上市。2)在进口疫苗方面,疫苗业务实现销售收入39.7亿元(+62.6%)。代理的GSK重磅品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欣安立适)于7正式开针,第三季度已实现销售约5.5亿元。3)仓储物流:与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疫苗产品存储、配送、供应链服务合作,9月达成了委托生产合作意向,已开始筹划新冠疫苗生产场地的建设工作。此外,上海医药保障基地“绥德路二期项目”启动,强化公司医药物流保障工作。4)互联网+:上药云健康已对接(包括正在对接中)65家互联网医院,并与其中多家达成了独家配送委托关系。上药云健康B轮融资目前正在推进当中,拟引入优势产业资源及发展资金,助推公司成为未来行业头部企业。
医药工业:保障原料产能供应,积极布局高端制剂领域。医药工业实现收入173.7亿元(-1.8%),贡献利润16.3亿元(+6%),毛利率为58.7%,上升1.2pp。报告期内9个品种(10个品规)通过了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获批品种已达15个(19个品规),位居行业前列。1)研发:与九州药业合作设立子公司,共同开展高端制剂的开发工作,2)原料:与上游原料药优质供应商的深度战略合作,保障公司原料药供应,提高公司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及药品二次开发方面的市场竞争力。上药金山绿色制药精品基地(一期)、上海医药辽宁绿色原料药基地(一期)及上药信谊平原医药产业园等原料药项目都在建设当中,预计在未来将有效保障公司原料药需求。3)制剂生产:启动“上药宝山医药超级工厂项目”,拟整合沪内高端化药制剂产品,建成多剂型、多品种、高收益的产业园区,项目预计年内正式落地。
加大研发投入,1类新药管线步入收获期。前三季度研发投入共计11.8亿元,占工业销售收入的6.8%。“SPH3127”用于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Ⅲ期临床方案已获批准。急性脑卒中新药“注射用LT3001”获批开展Ⅰ期临床。8月引进的新一代重组疱疹溶瘤病毒T3011目前已开展Ⅰ期临床试验。抗肿瘤小分子新药“SPH4336片”正在开展Ⅰ期临床试验。抗肿瘤新药ErbB2抑制剂“SPH3261胶囊”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受理。抗肿瘤新药c-Met选择性抑制剂“SPH3348”Ⅰ期临床试验首例受试者入组,羟基雷公藤内酯醇片“雷腾舒”抗类风湿关节炎适应症Ⅱ期临床试验完成。同时推进与高校研究院合作,开展CAR-T联合靶向治疗研究,推进前沿创新项目的研发提速和产业化落地。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0-2022年EPS分别为1.6元、1.78元、2.07元,对应PE为13倍、11倍、10倍。考虑公司医药商业进口品种与新冠疫苗放量增长,同时医药工业在保障原料及产能供应下,赢得仿制药核心竞争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研发进展不及预期、新冠疫苗研发不及预期。
# 中心思想
本报告对上海医药(601607)2020年三季报进行了解读,核心观点如下:
* **医药商业稳健发展,多重利好驱动增长:** 公司医药商业板块受益于进口药品准入加速、疫苗业务放量以及仓储物流能力的提升,业绩回暖明显。
* **医药工业蓄势待发,原料保障与高端制剂布局双管齐下:** 公司医药工业板块通过保障原料供应、积极布局高端制剂领域,为未来的增长奠定基础。
* **研发投入加大,创新药管线进入收获期:**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多个1类新药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预示着未来业绩增长的新动力。
## 医药商业:进口与疫苗双轮驱动
医药商业板块通过引入进口品种和疫苗业务的快速增长,实现了业绩的显著提升,为公司整体业绩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
## 医药工业:原料与制剂协同发展
医药工业板块通过保障原料供应和积极布局高端制剂领域,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主要内容
* **公司整体业绩表现:**
* 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403.3亿元,同比下降0.21%;归母净利润36亿元,同比增长6%;扣非归母净利润32.8亿元,同比增长6.8%。
* 单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31.6亿元,同比增长10.6%;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4.1%。
* **医药商业:**
* 医药商业收入为1227.5亿元,同比增长0.01%,贡献利润17.5亿元,同比增长15%,毛利率为13.6%。
* 三季度医药商业收入474.6亿元,同比增长12.7%,业绩回暖加速。
* **进口药品:** 引入12个进口总代品种,预计2021年上市。
* **进口疫苗:** 疫苗业务实现销售收入39.7亿元,同比增长62.6%。代理的GSK重组带状疱疹疫苗第三季度实现销售约5.5亿元。
* **仓储物流:** 与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疫苗产品存储、配送、供应链服务合作,并达成委托生产合作意向,筹划新冠疫苗生产场地建设。
* **互联网+:** 上药云健康已对接65家互联网医院,并与多家达成独家配送委托关系,B轮融资正在推进中。
* **医药工业:**
* 医药工业实现收入173.7亿元,同比下降1.8%,贡献利润16.3亿元,同比增长6%,毛利率为58.7%,上升1.2个百分点。
* 9个品种(10个品规)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获批品种已达15个(19个品规),位居行业前列。
* **研发:** 与九州药业合作设立子公司,共同开展高端制剂的开发工作。
* **原料:** 与上游原料药优质供应商深度战略合作,保障原料药供应。上药金山绿色制药精品基地(一期)、上海医药辽宁绿色原料药基地(一期)及上药信谊平原医药产业园等原料药项目都在建设中。
* **制剂生产:** 启动“上药宝山医药超级工厂项目”,整合沪内高端化药制剂产品,建成多剂型、多品种、高收益的产业园区。
* **研发投入:**
* 前三季度研发投入共计11.8亿元,占工业销售收入的6.8%。
* 多个1类新药管线取得进展,包括“SPH3127”、“注射用LT3001”、“T3011”、“SPH4336片”、“SPH3261胶囊”、“SPH3348”以及“雷腾舒”等。
* 与高校研究院合作,开展CAR-T联合靶向治疗研究。
*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2020-2022年EPS分别为1.6元、1.78元、2.07元,对应PE为13倍、11倍、10倍。
* 维持“买入”评级。
* **风险提示:**
* 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研发进展不及预期、新冠疫苗研发不及预期。
# 总结
上海医药2020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医药商业板块受益于进口药品和疫苗业务的增长,业绩回暖加速;医药工业板块通过保障原料供应和布局高端制剂领域,提升了核心竞争力;研发投入加大,多个创新药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为未来增长提供动力。综合来看,公司多重利好因素叠加,发展前景良好,维持“买入”评级。
## 医药商业与工业双轮驱动
医药商业的稳健增长和医药工业的积极布局共同推动了上海医药的业绩增长,展现了公司多元化发展的优势。
## 创新研发驱动未来增长
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创新药管线的推进,预示着上海医药未来业绩增长的新动力,也提升了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
医药行业周报:关注美国针对药品关税后续进展
医药行业创新药周报:2025年9月第三周创新药周报
医药行业周报:关注创新药械和AI医疗底部个股
中成药持续造血,创新管线值得期待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