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在线周刊2022年第18期(总第877期)

化工在线周刊2022年第18期(总第877期)

券商报告

化工在线周刊2022年第18期(总第877期)

  【补天的召唤——己二腈国产化调查与思考(上)】   己二腈背后有一个“中国梦”。   从1930年美国杜邦公司首先实现己二腈工业化生产至今已有92个年头。然而,在这92年中的绝大多数时间,中国人没有自己生产的己二腈。多位业内人士近日向《中国化工报》记者表示,国产己二腈已成为保障国计民生、守护产业长城、实现民族梦想的“补天彩石”。   炼出这块“石头”,是家国的召唤。   国计民生的基石   许多人对己二腈或感陌生,但对尼龙一定十分熟悉。尼龙的学名是聚酰胺(PA),既是重要的化纤产品,又是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之一。在庞大的尼龙材料家族中,尼龙6和尼龙66是两大主要品种。而尼龙66凭借比尼龙6更加优秀的综合性能,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尼龙66在国防军工、城建交通、家居生活等方方面面有着极为广泛且重要的应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杭州帝凯工业布有限公司董事长董丽琴向记者表示,“野战军服、步枪配件、高铁枕木和扎带等都用到尼龙66。一辆汽车平均要用十几千克的尼龙66。尼龙66与木质纤维混纺后,比常用的涤纶和维纶更舒适、更轻便,可用于生产高性能作战防护服。而由于尼龙66材料的大量使用,美军单兵运输能力和携装重量大幅提升。”   “己二腈就是生产尼龙66的关键原料。”董丽琴介绍说,己二腈加氢合成己二胺,再由己二胺合成尼龙66盐,最终制备出尼龙66材料。因此,业界也有人称其为“尼龙产业的咽喉”。   “己二腈是我国少有的几个被‘卡脖子’的关键中间体,长期被跨国公司垄断。”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从技术上取得突破,实现己二腈国产化,意义重大。”   满足发展需要,保障国计民生,重逾山海。   产业安全的保障   假如有一天,中国人的生活没有了尼龙66会怎样?这是一个看似荒诞的问题。然而换一个视角看,答案便变得现实而残酷:中国人在己二腈问世后近百年的多数时间里,无法生产己二腈。   据了解,长期以来,国外对己二腈技术和产品实行深度垄断和全面控制,并采用配给制供给。“至少在2020年以前,确切地说,在华峰集团5万吨/年装置实现达产并稳定运行之前,我国己二腈全部依赖进口。”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但对于每年40万吨且备受抑制的己二腈需求而言,5万吨的年产能仍然远远不够,且其技术路径受原料限制较大,我国己二腈当下仍极大程度依赖进口。   石化联合会研究员李文军向记者坦言:“站在国家战略层面来讲,关键原料受制于人,产业发展的安全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原院长顾宗勤曾指出,“十四五”主要发展思路是保安全、稳民生、谋长远。“我国石化化工产业链、供应链总体上是安全的,可以抵御国外封锁。但在主要化工产品工艺技术方面仍存短板,如己二腈。”他说。   “自给受限,人民生活和产业发展就操控在别人手里,那怎么行!”天辰齐翔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军湘接受记者采访时一语指明利害。   打破进口垄断,守护产业安全,迫在眉睫。   民族工业的梦想   近现代史“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让中国人对国产化有着近乎执念的情结,中国民族工业也往往将实现国产化视为一种情怀、责任和荣耀。   2018年的中美贸易摩擦使安享太平已久的中国人再次体会到技术“卡脖子”带来的不安和焦虑。在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华为公司成为举国瞩目的斗士。但鲜为人知的是,在当时中美贸易清单里,己二腈是唯一100%依赖进口的化工原料。   事实上,己二腈国产化一直备受重视。记者了解到,国家发改委2011年、2013年、2019年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均将万吨级己二腈生产装置列为重点鼓励项目。石化联合会对己二腈国产化进程也十分关注。近年来,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多次带队调研,并在若干演讲和署名文章中强调己二腈国产化的重要性。   傅向升在2019年11月作的《化工新材料产业创新与发展之思考》报告中提到,虽然外企重视在华业务,但先进技术转让几无可能。他同时表示,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与淄博齐翔腾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己二腈产业化装置令人期待。   “己二腈的国产化,已成为民族工业的‘中国梦’。”中国天辰董事长袁学民表示,自主研发、国产替代之路,纵然难比登天,也必须要走。   开发自主技术,提振民族士气,贵乎担当。
报告标签:
  • 化学制品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2056

  • 发布机构:

    化工在线

  • 发布日期:

    2022-05-16

  • 页数:

    0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报告摘要

  【补天的召唤——己二腈国产化调查与思考(上)】

  己二腈背后有一个“中国梦”。

  从1930年美国杜邦公司首先实现己二腈工业化生产至今已有92个年头。然而,在这92年中的绝大多数时间,中国人没有自己生产的己二腈。多位业内人士近日向《中国化工报》记者表示,国产己二腈已成为保障国计民生、守护产业长城、实现民族梦想的“补天彩石”。

  炼出这块“石头”,是家国的召唤。

  国计民生的基石

  许多人对己二腈或感陌生,但对尼龙一定十分熟悉。尼龙的学名是聚酰胺(PA),既是重要的化纤产品,又是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之一。在庞大的尼龙材料家族中,尼龙6和尼龙66是两大主要品种。而尼龙66凭借比尼龙6更加优秀的综合性能,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尼龙66在国防军工、城建交通、家居生活等方方面面有着极为广泛且重要的应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杭州帝凯工业布有限公司董事长董丽琴向记者表示,“野战军服、步枪配件、高铁枕木和扎带等都用到尼龙66。一辆汽车平均要用十几千克的尼龙66。尼龙66与木质纤维混纺后,比常用的涤纶和维纶更舒适、更轻便,可用于生产高性能作战防护服。而由于尼龙66材料的大量使用,美军单兵运输能力和携装重量大幅提升。”

  “己二腈就是生产尼龙66的关键原料。”董丽琴介绍说,己二腈加氢合成己二胺,再由己二胺合成尼龙66盐,最终制备出尼龙66材料。因此,业界也有人称其为“尼龙产业的咽喉”。

  “己二腈是我国少有的几个被‘卡脖子’的关键中间体,长期被跨国公司垄断。”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从技术上取得突破,实现己二腈国产化,意义重大。”

  满足发展需要,保障国计民生,重逾山海。

  产业安全的保障

  假如有一天,中国人的生活没有了尼龙66会怎样?这是一个看似荒诞的问题。然而换一个视角看,答案便变得现实而残酷:中国人在己二腈问世后近百年的多数时间里,无法生产己二腈。

  据了解,长期以来,国外对己二腈技术和产品实行深度垄断和全面控制,并采用配给制供给。“至少在2020年以前,确切地说,在华峰集团5万吨/年装置实现达产并稳定运行之前,我国己二腈全部依赖进口。”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但对于每年40万吨且备受抑制的己二腈需求而言,5万吨的年产能仍然远远不够,且其技术路径受原料限制较大,我国己二腈当下仍极大程度依赖进口。

  石化联合会研究员李文军向记者坦言:“站在国家战略层面来讲,关键原料受制于人,产业发展的安全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原院长顾宗勤曾指出,“十四五”主要发展思路是保安全、稳民生、谋长远。“我国石化化工产业链、供应链总体上是安全的,可以抵御国外封锁。但在主要化工产品工艺技术方面仍存短板,如己二腈。”他说。

  “自给受限,人民生活和产业发展就操控在别人手里,那怎么行!”天辰齐翔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军湘接受记者采访时一语指明利害。

  打破进口垄断,守护产业安全,迫在眉睫。

  民族工业的梦想

  近现代史“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让中国人对国产化有着近乎执念的情结,中国民族工业也往往将实现国产化视为一种情怀、责任和荣耀。

  2018年的中美贸易摩擦使安享太平已久的中国人再次体会到技术“卡脖子”带来的不安和焦虑。在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华为公司成为举国瞩目的斗士。但鲜为人知的是,在当时中美贸易清单里,己二腈是唯一100%依赖进口的化工原料。

  事实上,己二腈国产化一直备受重视。记者了解到,国家发改委2011年、2013年、2019年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均将万吨级己二腈生产装置列为重点鼓励项目。石化联合会对己二腈国产化进程也十分关注。近年来,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多次带队调研,并在若干演讲和署名文章中强调己二腈国产化的重要性。

  傅向升在2019年11月作的《化工新材料产业创新与发展之思考》报告中提到,虽然外企重视在华业务,但先进技术转让几无可能。他同时表示,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与淄博齐翔腾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己二腈产业化装置令人期待。

  “己二腈的国产化,已成为民族工业的‘中国梦’。”中国天辰董事长袁学民表示,自主研发、国产替代之路,纵然难比登天,也必须要走。

  开发自主技术,提振民族士气,贵乎担当。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化工在线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