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
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氟化工行业:2025年3月月度观察:空调内销排产持续增长,制冷剂二季度长协价格快速上涨
下载次数:
2269 次
发布机构: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5-03-30
页数:
25页
核心观点
3月氟化工行情回顾:截至3月末(3月28日),上证综指收于3351.31点,较2月末(2月28日)上涨0.92%;沪深300指数报3915.17点,较2月末上涨0.65%;申万化工指数报3454.06,较2月末上涨2.45%;氟化工指数报1284.04点,较2月末下跌0.93%。2月氟化工行业指数跑输申万化工指数3.38pct,跑输沪深300指数1.58pct,跑输上证综指1.85pct。据我们编制的国信化工价格指数,截至2025年3月28日,国信化工氟化工价格指数、国信化工制冷剂价格指数分别报1217.60、1715.82点,分别较2月底+1.61%、+3.88%。
3月二季度长协价格逐渐落实,相比一季度长协价格大幅上涨约6000元/吨。据氟务在线,临近月末,制冷剂二季度长协订单出台,市场大幅上涨。“金三银四”需求旺季且外贸市场价格提升,最新二季度制冷剂长协定价R32承兑价格46600元/吨(较一季度定价上调6000元/吨,环比增加14.77%),R410a承兑价格47600元/吨(较一季度定价上调6000元/吨,环比增加14.42%)。
制冷剂外贸方面,2025年1-2月制冷剂出口量下滑较多,但出口均价大幅提升,内外贸价差快速收敛。据氟务在线,出口回落主要因1月海关编码重新梳理,要求各企业重新提交资料,导致1月出货量极低;2月开始逐渐恢复,又因外贸商以及海外客户面对有违惯例的淡季价格大幅上涨,顾虑重重下观望接货。但随着淡季退去进入旺季,且价格继续水涨船高以及库存有限,外贸出口将回归正常。
制冷剂配额制度下,看好产品长期景气度延续。2024年12月1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2025年度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生产、使用和进口配额核发情况的公示》,生态环境部受理了48家企业提交的2025年度二代制冷剂生产、使用配额申请,受理了67家企业提交的2025年度三代制冷剂生产、进口配额申请,并对最终各企业生产、进口二代、三代制冷剂配额进行了公示。其中HCFCs落实年度履约淘汰任务,生产量削减了4.99万吨,减幅23.37%;三代制冷剂生产和使用总量控制目标保持在基线值,维持了2024年的生产配额总量为18.53亿吨CO2、内用生产配额总量为8.95亿吨CO2、进口配额总量为0.1亿吨CO2,在具体细分品类上,根据2024年的供需情况,R32、R125、R143a相比2024年配额有所增加,R134a相比2024年有所减少。我们认为,制冷剂配额政策的严肃性将持续,在供给端长期强约束的背景下,我们持续看好制冷剂产品长期景气度的延续。
2025年国补政策延续,高基数下空调内销排产持续增长。根据产业在线,2025年一季度空调内销排产数据持续上涨,其中1-2月让步出口被动减量,3月逐步起量,除季节性备货因素影响,两新政策推动也有较大促进。此外由于去年国补在淡季开始全面推出,而今年国补惠及全年,预计将有部分去年未被激发的需求在二季度旺季起被催化。出口方面,根据海关数据显示,1-2月我国空调累计出口1404万台,同比+17.4%,除北美洲外,其余洲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美国及墨西哥市场主要受特朗普关税影响出现下滑,预计美国对华关税清单落地后,订单释放或将带动货量回升。排产方面,二季度开始订单出现回落。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空调累计产量26598万台,同比增长9%。据产业在线家用空调内销排产报告显示,2025年4月排产1342万台,同比+9.1%;5月排产1462万台,同比+17.4%;6月排产1385万台,同比+31.3%。出口排产方面,2025年4月出口排产1058万台,同比+7.5%;5月出口排产933万台,同比+2.8%;6月出口排产746万台,同比-10.9%。
本月氟化工要闻:东阳光:与中际旭创设立合资公司从事液冷技术研发生产;东岳氢能IPO辅导状态变更为“撤回辅导备案”;华谊集团拟收购三爱富60%股权,加强氟化工领域竞争力;东岳集团发布2024年度业绩,公司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8.11亿元,同比增长14.6%。
投资建议:2025年二代制冷剂履约加速削减,三代制冷剂R32同比增发4.0万吨,R22、R32等品种行业集中度高;需求端受国补政策刺激、欧美补库、东南亚等新兴区域需求增长等因素影响,海内外空调生产、排产大幅提升。二代制冷剂R22等品种在供给快速收缩、空调维修市场的支撑下,预计2025年将出现供需缺口;三代制冷剂R32供给虽同比小幅提升,但2024年库存消耗殆尽,需求端也呈现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将保持供需紧平衡。我们认为,制冷剂配额约束收紧为长期趋势方向,在此背景下,我们看好R22、R32等二代、三代制冷剂景气度将延续,价格长期仍有较大上行空间;对应二代、三代制冷剂配额龙头企业有望保持长期高盈利水平。建议关注产业链完整、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制冷剂配额领先以及工艺技术先进的氟化工龙头企业及上游资源龙头。相关标的:巨化股份、三美股份等公司。
风险提示:氟化工产品需求不及预期;政策风险(氟制冷剂环保政策趋严、升级换代进程加快、配额发放政策变更等);全球贸易摩擦及出口受阻;地产周期景气度低迷;各公司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化工安全生产风险等。
本报告基于产品目录中的数据,对目标市场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揭示市场规模、竞争格局、潜在机遇与挑战等关键信息,为企业制定市场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核心观点如下:
通过对目录中产品种类、销售数据(假设目录包含销售数据,若无则需修改此部分)的分析,我们将评估目标市场的整体规模,并预测其未来增长潜力。这将涉及对市场增长率、市场饱和度以及潜在的市场细分领域的分析。
我们将基于目录中产品信息及竞争对手产品信息(假设目录包含竞争对手信息,若无则需修改此部分),分析市场竞争格局,识别主要竞争对手,并评估其市场份额、竞争策略以及优势劣势。这将有助于企业制定差异化竞争策略,提升市场竞争力。
本报告将根据产品目录中的数据,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市场进行分析:
本节将利用目录中提供的产品销售数据(假设目录包含销售数据,若无则需修改此部分),结合行业公开数据(需要补充外部数据来源),对目标市场的规模进行量化分析。我们将采用合适的统计方法,例如时间序列分析或回归分析,预测未来几年的市场增长趋势,并识别影响市场增长的关键因素。 分析将涵盖市场总规模、细分市场规模以及不同产品线在市场中的占比。 例如,我们可以分析不同价位产品线的销售额占比,从而判断市场对高价位或低价位产品的需求。 此外,我们将分析市场增长率的波动情况,识别潜在的风险和机遇。
本节将基于目录中产品信息以及对市场上主要竞争对手的了解(假设目录包含竞争对手信息或可通过其他途径获取,若无则需修改此部分),分析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产品策略、定价策略、营销策略等方面。我们将采用SWOT分析法,对主要竞争对手进行综合评估,识别其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 这将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竞争环境,制定有效的竞争策略。 例如,我们可以分析竞争对手的产品特点、价格区间以及市场占有率,从而判断自身的竞争优势和劣势。 我们还可以分析竞争对手的营销策略,例如广告投放、渠道建设等,为自身的营销策略提供参考。
本节将基于目录中产品信息,分析不同产品的市场定位,并识别潜在的细分市场。我们将根据产品特性、目标客户群体等因素,对产品进行分类,并分析不同细分市场的规模、增长潜力以及竞争强度。 这将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定位产品,选择合适的细分市场进行重点突破。 例如,我们可以根据产品的功能、价格、目标用户等因素,将产品划分为不同的细分市场,并分析每个细分市场的市场规模、增长潜力以及竞争强度。 我们还可以分析不同细分市场用户的需求特点,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本节将综合考虑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识别目标市场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和机遇。我们将对这些风险和机遇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例如,我们可以分析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对市场的影响,例如经济增长速度、通货膨胀率等。 我们还可以分析政策法规的变化对市场的影响,例如环保政策、税收政策等。 此外,我们还可以分析技术进步对市场的影响,例如新技术的应用、新产品的出现等。
如果产品目录包含销售渠道信息,本节将分析不同销售渠道的销售额占比、效率以及潜在的改进空间。我们将评估线上线下渠道的优劣势,并提出优化销售渠道的建议。 例如,我们可以分析不同销售渠道的销售额占比,从而判断哪个销售渠道的效率更高。 我们还可以分析不同销售渠道的成本,从而判断哪个销售渠道的成本更低。 此外,我们还可以分析不同销售渠道的用户群体,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本报告基于产品目录中的数据,对目标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涵盖了市场规模、竞争格局、产品定位、风险机遇等多个方面。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识别了目标市场的增长潜力、主要竞争对手的优势劣势以及潜在的细分市场。 这些分析结果将为企业制定市场策略、产品策略以及营销策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帮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成功。 然而,本报告的分析结果依赖于产品目录中提供的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如果数据存在偏差或缺失,则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将受到影响。 因此,建议结合其他数据来源,对分析结果进行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未来,可以持续跟踪市场动态,定期更新市场分析报告,以适应市场变化的需求。
医药生物周报(25年第36周):劲方医药在港交所上市,关注具备差异化的创新药公司
国信化工·数据中心及AI服务器液冷冷却液行业分析框架
创新转型成果初见,在研管线值得期待
可持续航空燃料(SAF)行业点评:欧盟SAF强制添加需求拉动,国内生物航煤出口量价齐升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