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
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医药行业周报(23年第23周):基药目录调整信号频出,关注儿童药、中成药领域投资机会
下载次数:
2613 次
发布机构: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3-06-12
页数:
23页
核心观点
本周医药板块表现弱于整体市场,医药商业板块表现稳健。本周全部A股下跌0.32%(总市值加权平均),沪深300下跌0.65%,中小板指下跌1.62%,创业板指下跌4.04%,生物医药板块整体下跌2.63%,生物医药板块表现弱于整体市场。分子板块来看,生物制品下跌5.07%,医疗服务下跌3.69%,中药下跌3.22%,化学制药下跌1.59%,医疗器械下跌1.44%,医药商业持平。医药板块当前市盈率(TTM)为27.4x,处于近5年历史估值26.89%分位数。
三年调整周期已过,2023年有望迎来新一轮国家基药目录调整。基药目录调整周期一般为3年,最近一次调整是在2018年。2023年5月10日,全国卫生健康药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再次释放基药目录调整信号,时隔5年,2023年有望迎来新一轮基药目录的正式调整。
2018年基药目录调整对中成药企业业绩增厚更明显。我们选取了有产品新增进入2018版基药目录的化药和中成药企业28家(14家化药企业+14家中成药企业),对比分析发现进入基药目录对中成药企业业绩加成更大,且竞争格局良好的中成药品种进入基药目录后放量明显,其中营销能力强、品牌力强的企业起量更快。
挖掘下一轮基药目录调整的重点和亮点,关注儿童药和独家中成药。我们认为儿童药和中成药有望成为本轮基药目录调整的重点和亮点,从这两个维度推测,康缘药业、以岭药业、天士力、太极集团等企业纳入新版目录的潜在独家品种较多,有望享受进入基药目录带来的业绩加成。
投资建议:进入基药目录有利于药品快速入院和基层放量,同时带动公司其他药品的渠道下沉,进而提升整体业绩。我们认为本轮基药目录调整后,几类企业有望获益:1)儿童药龙头企业;2)独家品种具备扎实临床数据的中成药企业;3)营销网络健全的品牌OTC。相关标的包括:以岭药业、康缘药业、天士力、太极集团、华润三九等。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的风险、创新药研发失败风险、药耗集采风险。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国家基药目录调整信号频出,预计2023年将迎来新一轮调整,儿童药和独家中成药领域将成为调整的重点和亮点,相关企业有望受益。报告通过对基药目录调整历史的梳理、2018年调整影响的复盘以及对未来调整方向的预测,分析了潜在的投资机会,并推荐了相关标的。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自2009年实施以来,已历经三次调整,基药目录品种数量不断增加,中成药占比提升。2023年,三年调整周期已过,国家释放出调整基药目录的信号,预计新版目录将更加注重儿童药和中成药,这将为相关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2018年基药目录调整后,中成药企业受益显著,业绩增厚明显,尤其是在竞争格局良好、营销能力强、品牌力强的企业中表现突出。这为预测本轮基药目录调整带来的影响提供了重要参考。
报告首先梳理了我国基药目录调整的历史,从2009年基本药物制度正式建立至今,历经三次调整,品种数量不断增加,并对每次调整的政策背景、遴选原则、调整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报告也分析了基本药物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其对药品生产、供应、采购、使用等环节的影响。
报告指出,进入基药目录对企业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在于有利于药品快速入院、提升销量、进入医保目录并提高报销比例,从而提升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挑战则在于企业需要具备强大的药品供应能力、终端销售能力以及应对招标采购竞争的能力。
报告通过对2018年基药目录调整后化药和中成药企业业绩的对比分析,发现中成药企业受益更大,尤其是一些竞争格局良好、营销能力强、品牌力强的企业,其业绩增速显著高于化药企业。
报告预测,新一轮基药目录调整将重点关注儿童药和独家中成药领域。报告分析了儿童药目录单列的意义,并基于卫健委发布的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和2022版医保目录,预测了潜在新增的儿童药品种。同时,报告也分析了中成药占比提升的可能性,并列举了一些具备良好临床数据和市场竞争力的独家中成药品种。
报告简要分析了美敦力FY23财报,以及其在糖尿病业务方面的布局,并介绍了通用技术环球医疗与福瑞股份、华大智造与AddLife AB的战略合作,以及近期A股和H股医药板块新股上市情况。
报告总结了本周A股和港股医药板块的行情表现,包括板块整体涨跌幅、个股涨跌幅排名以及板块估值情况。
报告最后推荐了部分有望受益于基药目录调整的上市公司,并提示了疫情反复、创新药研发失败以及药耗集采等潜在风险。
本报告对我国基药目录调整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市场数据和公司动态,预测了新一轮基药目录调整的重点和亮点,以及潜在的投资机会。报告认为,儿童药和独家中成药领域将成为本轮调整的重点,相关企业有望受益。投资者应关注相关政策变化,并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投资决策。 报告同时提供了对部分重点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以及对市场风险的提示,为投资者提供更全面的参考信息。
医药生物周报(25年第36周):劲方医药在港交所上市,关注具备差异化的创新药公司
国信化工·数据中心及AI服务器液冷冷却液行业分析框架
创新转型成果初见,在研管线值得期待
可持续航空燃料(SAF)行业点评:欧盟SAF强制添加需求拉动,国内生物航煤出口量价齐升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