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板块低估,医药行业反弹或将持续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板块低估,医药行业反弹或将持续

研报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板块低估,医药行业反弹或将持续

  投资要点:   本期(4.1–4.8)上证综指收于3327.65,上涨1.67%;沪深300指数收于4123.28,上涨1.79%;中小100收于7936.22,上涨2.11%;本期申万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收于9473.83,上涨2.54%,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指数中涨跌幅排名居第9位。其中,中药、化学制剂、生物制品、医疗服务板块跑赢上证综指、沪深300和中小100。   重要资讯:   第八批集采顺利开标,平均降价56%   3月29日,第八批国家集采顺利开标。39个通用名药品采购成功,左炔诺孕酮口服常释剂型流标。174家企业的252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平均降价56%,对比最高有效申报价,26个产品降幅超过90%,最高降幅达97%;原研药企仅2个品种拟中选;国内头部药企仍为主角,包括:科伦药业、倍特药业、齐鲁制药、中国生物制药等。   国产利拉鲁肽获批上市,糖尿病患者控糖新增选择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核准签发药品注册证书,国产利拉鲁肽获批上市,这意味着糖尿病患者控糖新增选择。   此次,利拉鲁肽注射液(商品名:利鲁平)“适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上市许可申请获得批准。利拉鲁肽属于GLP-1受体激动剂,GLP-1类产品相对安全,是相对成熟稳定和安全的靶点,在临床主要用于改善成年人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具有血糖依赖性促进胰岛素分泌、保护胰岛β细胞、延迟胃排空降低食欲等多种生理功能。   对于国产利拉鲁肽获批上市,华东医药方面表示,将进一步丰富糖尿病领域产品线,并且,未来仍会将糖尿病用药作为重要核心领域,持续加大布局,继续推进在研及引进新药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   研发团队还表示,围绕GLP-1靶点,他们已构筑了包括口服、注射剂在内的长效及多靶点全球创新药和生物类似药相结合的全方位和差异化的产品管线。例如,GLP-1R/GCGR/FGF21R长效三靶点激动剂DR10624正在新西兰开展Ⅰ期临床试验,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也处于I期临床试验阶段,全球创新小分子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TTP273则已完成II期临床试验。   礼来斑秃治疗新药在中国获批,恢复80%头发生长   近日,礼来制药宣布,艾乐明(巴瑞替尼)获得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成人重度斑秃的系统性治疗。艾乐明是一款每日口服一次的JAK抑制剂,是国内首个且唯一用于系统性治疗重度斑秃的创新靶向药物,可以帮助患者获得显著的毛发再生,对头发、眉毛、睫毛等区域具有持续性的改善作用,此次获批为中国重度斑秃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斑秃是临床上常见的非瘢痕性脱发疾病,常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斑片状脱发,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全秃、普秃。其发病机制复杂,治疗面临诸多困难,存在传统治疗方式治疗中重度斑秃欠佳、不同斑秃患者因发病机制不同存在疗效差异、治疗效果很好的普秃患者存在斑秃复发的风险等问题。   在治疗斑秃方面,尽管目前已经有许多治疗选择,但对于中重度、复发性斑秃,在现有的治疗方案中寻找合适的治疗方法非常具有挑战性。有基于此,开发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核心观点:   3月29日,第八批国家集采开标,此次集采涉及40个品种,其中39个品种集采成功;参与企业方面,此次集采有251家企业参与,其中174家企业获得拟中选资格;降价幅度方面,此次集采平均降价56%,最高降幅达到97%。其中,主要针对院内市场的注射剂产品面临更加激烈的价格竞争,奥硝唑注射剂型、丙戊酸钠注射剂、伏立康唑注射剂等品种降价幅度均超过90%,降价靴子落地。   从此次集采拟中选企业来看,头部企业取得较好的成绩。其中,科伦药业、华北制药、瑞阳制药均拟中选7个品种;倍特药业、齐鲁制药、复星医药拟中选6个品种;而中国生物制药、石四药有5个品种拟中选。而原研药企方面,此次集采原研药企的参与积极性仍不高,仅欧加农的米氮平片及阿尔法西格马的左卡尼汀注射剂2个原研药拟中选。反之,辉瑞2个重磅品种—占据市场份额超过40%和80%的伏立康唑注射剂以及头孢哌酮舒巴坦注射剂均未中选,经过集采,这些海外企业占据绝大部分份额的市场品种国产替代将明显提速。   根据2023年3月1日国家医保局发布的通知,2023年我国将在以往7轮国家集采的基础上,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持续扩大药品集采覆盖面,扎实推进医用耗材集采。到2023年底,每个省份的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数将累计达到450种,其中省级集采药品应达到130种,化学药、中成药、生物药均应有所覆盖。目前,国家集采每年两批将继续常态化推进,药品和高值耗材集采工作提速明显,随着集采常态化,生产管线丰富,研发能力突出的企业有望持续获益。   此次全国集采首次将肝素类产品纳入进集采范围,包括目前我国低分子肝素制剂产品中市场最为成熟、使用最为广泛的低分子肝素制剂产品—依诺肝素和那屈肝素。这两个产品的大部分市场份额长期由海外企业占据:2022上半年,我国依诺肝素市场40%以上的市场份额由海外依诺肝素原研企业赛诺菲占据,而那屈肝素方面,海外原研药企阿斯彭制药以29.79%的市场占比位居我国市场份额第一。此次集采后,肝素国内市场竞争格局有望重塑,国产替代逻辑得到验证,此前市占率较小的国内企业有望通过此次集采实现以价换量,实现业绩增长。   统计2000年以来的数据,截至2023年4月7日,采用申万医药指数,医药生物板块整体估值处于历史估值较低分位,板块PE、PB分别为24.50和3.28,处于2000年以来5.87%和22.21%分位;PE、PB历史中位数分别为38.60和4.13,距离历史中位数仍具备较为明显的空间。   行业基本面方面,政策层面来看,集采等政策已趋于常态化;业绩层面来看,在已公布2022年业绩的公司中,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的上市公司占79.14%,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的上市公司占61.44%,归母净利润为正的上市公司占85.08%。综合来看,行业基本面表现依旧稳健,医药板块及7个子板块的PE及PB估值水平仍旧处于历史底部的位置,且均低于历史中位数。结合近期板块的表现来看,我们认为在行业基本面未发生改变的背景下,医药行业底部反弹或将持续。建议持续关注政策持续引导下的中药、成长型创新药及创新药产业链;受益医疗新基建、具备进口替代和自主可控能力的高端医疗器械龙头;年报及一季报来临之际,业绩可能超预期的个股。建议关注恒瑞医药、天士力、信立泰、药明康德、迈瑞医疗等。   长期来看,随着药品、耗材带量采购工作持续推进,安全边际高、创新能力强、产品管线丰富和竞争格局较好的企业有望在长周期持续受益,建议继续围绕创新药及创新药产业链、高端医疗器械、医疗消费终端和和具备稀缺性和消费属性的医疗消费等布局,同时挖掘估值相对较低的二线蓝筹:   1)创新药及创新药产业链,包括综合类和专科创新药企业、CXO产业,建议关注药明康德、凯莱英、恒瑞医药、恩华药业、复星医药、科伦药业、君实生物-U、信立泰、康辰药业、华东医药、荣昌生物、博腾股份、泰格医药等;   2)受益医疗新基建,具备进口替代和自主可控能力的高端医疗器械龙头,建议关注迈瑞医疗、联影医疗、乐普医疗、普门科技、欧普康视、开立医疗、海尔生物等;   3)受益居家自主诊疗、保健消费和市场集中度提升的连锁药店龙头,建议关注一心堂、益丰药房、老百姓和健之佳等;   4)受益新冠治疗和常规治疗需求常态化,竞争力突出的综合医疗服务行业,建议关注国际医学、爱尔眼科、通策医疗、普瑞眼科、美年健康等;   5)具备消费和保健属性的药品生产企业,建议关注天士力、华润三九、同仁堂、东阿阿胶等。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风险;行业政策风险;市场调整风险
报告标签:
  • 化学制药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2436

  • 发布机构:

    中航证券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3-04-09

  • 页数:

    25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报告摘要

  投资要点:

  本期(4.1–4.8)上证综指收于3327.65,上涨1.67%;沪深300指数收于4123.28,上涨1.79%;中小100收于7936.22,上涨2.11%;本期申万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收于9473.83,上涨2.54%,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指数中涨跌幅排名居第9位。其中,中药、化学制剂、生物制品、医疗服务板块跑赢上证综指、沪深300和中小100。

  重要资讯:

  第八批集采顺利开标,平均降价56%

  3月29日,第八批国家集采顺利开标。39个通用名药品采购成功,左炔诺孕酮口服常释剂型流标。174家企业的252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平均降价56%,对比最高有效申报价,26个产品降幅超过90%,最高降幅达97%;原研药企仅2个品种拟中选;国内头部药企仍为主角,包括:科伦药业、倍特药业、齐鲁制药、中国生物制药等。

  国产利拉鲁肽获批上市,糖尿病患者控糖新增选择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核准签发药品注册证书,国产利拉鲁肽获批上市,这意味着糖尿病患者控糖新增选择。

  此次,利拉鲁肽注射液(商品名:利鲁平)“适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上市许可申请获得批准。利拉鲁肽属于GLP-1受体激动剂,GLP-1类产品相对安全,是相对成熟稳定和安全的靶点,在临床主要用于改善成年人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具有血糖依赖性促进胰岛素分泌、保护胰岛β细胞、延迟胃排空降低食欲等多种生理功能。

  对于国产利拉鲁肽获批上市,华东医药方面表示,将进一步丰富糖尿病领域产品线,并且,未来仍会将糖尿病用药作为重要核心领域,持续加大布局,继续推进在研及引进新药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

  研发团队还表示,围绕GLP-1靶点,他们已构筑了包括口服、注射剂在内的长效及多靶点全球创新药和生物类似药相结合的全方位和差异化的产品管线。例如,GLP-1R/GCGR/FGF21R长效三靶点激动剂DR10624正在新西兰开展Ⅰ期临床试验,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也处于I期临床试验阶段,全球创新小分子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TTP273则已完成II期临床试验。

  礼来斑秃治疗新药在中国获批,恢复80%头发生长

  近日,礼来制药宣布,艾乐明(巴瑞替尼)获得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成人重度斑秃的系统性治疗。艾乐明是一款每日口服一次的JAK抑制剂,是国内首个且唯一用于系统性治疗重度斑秃的创新靶向药物,可以帮助患者获得显著的毛发再生,对头发、眉毛、睫毛等区域具有持续性的改善作用,此次获批为中国重度斑秃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斑秃是临床上常见的非瘢痕性脱发疾病,常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斑片状脱发,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全秃、普秃。其发病机制复杂,治疗面临诸多困难,存在传统治疗方式治疗中重度斑秃欠佳、不同斑秃患者因发病机制不同存在疗效差异、治疗效果很好的普秃患者存在斑秃复发的风险等问题。

  在治疗斑秃方面,尽管目前已经有许多治疗选择,但对于中重度、复发性斑秃,在现有的治疗方案中寻找合适的治疗方法非常具有挑战性。有基于此,开发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核心观点:

  3月29日,第八批国家集采开标,此次集采涉及40个品种,其中39个品种集采成功;参与企业方面,此次集采有251家企业参与,其中174家企业获得拟中选资格;降价幅度方面,此次集采平均降价56%,最高降幅达到97%。其中,主要针对院内市场的注射剂产品面临更加激烈的价格竞争,奥硝唑注射剂型、丙戊酸钠注射剂、伏立康唑注射剂等品种降价幅度均超过90%,降价靴子落地。

  从此次集采拟中选企业来看,头部企业取得较好的成绩。其中,科伦药业、华北制药、瑞阳制药均拟中选7个品种;倍特药业、齐鲁制药、复星医药拟中选6个品种;而中国生物制药、石四药有5个品种拟中选。而原研药企方面,此次集采原研药企的参与积极性仍不高,仅欧加农的米氮平片及阿尔法西格马的左卡尼汀注射剂2个原研药拟中选。反之,辉瑞2个重磅品种—占据市场份额超过40%和80%的伏立康唑注射剂以及头孢哌酮舒巴坦注射剂均未中选,经过集采,这些海外企业占据绝大部分份额的市场品种国产替代将明显提速。

  根据2023年3月1日国家医保局发布的通知,2023年我国将在以往7轮国家集采的基础上,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持续扩大药品集采覆盖面,扎实推进医用耗材集采。到2023年底,每个省份的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数将累计达到450种,其中省级集采药品应达到130种,化学药、中成药、生物药均应有所覆盖。目前,国家集采每年两批将继续常态化推进,药品和高值耗材集采工作提速明显,随着集采常态化,生产管线丰富,研发能力突出的企业有望持续获益。

  此次全国集采首次将肝素类产品纳入进集采范围,包括目前我国低分子肝素制剂产品中市场最为成熟、使用最为广泛的低分子肝素制剂产品—依诺肝素和那屈肝素。这两个产品的大部分市场份额长期由海外企业占据:2022上半年,我国依诺肝素市场40%以上的市场份额由海外依诺肝素原研企业赛诺菲占据,而那屈肝素方面,海外原研药企阿斯彭制药以29.79%的市场占比位居我国市场份额第一。此次集采后,肝素国内市场竞争格局有望重塑,国产替代逻辑得到验证,此前市占率较小的国内企业有望通过此次集采实现以价换量,实现业绩增长。

  统计2000年以来的数据,截至2023年4月7日,采用申万医药指数,医药生物板块整体估值处于历史估值较低分位,板块PE、PB分别为24.50和3.28,处于2000年以来5.87%和22.21%分位;PE、PB历史中位数分别为38.60和4.13,距离历史中位数仍具备较为明显的空间。

  行业基本面方面,政策层面来看,集采等政策已趋于常态化;业绩层面来看,在已公布2022年业绩的公司中,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的上市公司占79.14%,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的上市公司占61.44%,归母净利润为正的上市公司占85.08%。综合来看,行业基本面表现依旧稳健,医药板块及7个子板块的PE及PB估值水平仍旧处于历史底部的位置,且均低于历史中位数。结合近期板块的表现来看,我们认为在行业基本面未发生改变的背景下,医药行业底部反弹或将持续。建议持续关注政策持续引导下的中药、成长型创新药及创新药产业链;受益医疗新基建、具备进口替代和自主可控能力的高端医疗器械龙头;年报及一季报来临之际,业绩可能超预期的个股。建议关注恒瑞医药、天士力、信立泰、药明康德、迈瑞医疗等。

  长期来看,随着药品、耗材带量采购工作持续推进,安全边际高、创新能力强、产品管线丰富和竞争格局较好的企业有望在长周期持续受益,建议继续围绕创新药及创新药产业链、高端医疗器械、医疗消费终端和和具备稀缺性和消费属性的医疗消费等布局,同时挖掘估值相对较低的二线蓝筹:

  1)创新药及创新药产业链,包括综合类和专科创新药企业、CXO产业,建议关注药明康德、凯莱英、恒瑞医药、恩华药业、复星医药、科伦药业、君实生物-U、信立泰、康辰药业、华东医药、荣昌生物、博腾股份、泰格医药等;

  2)受益医疗新基建,具备进口替代和自主可控能力的高端医疗器械龙头,建议关注迈瑞医疗、联影医疗、乐普医疗、普门科技、欧普康视、开立医疗、海尔生物等;

  3)受益居家自主诊疗、保健消费和市场集中度提升的连锁药店龙头,建议关注一心堂、益丰药房、老百姓和健之佳等;

  4)受益新冠治疗和常规治疗需求常态化,竞争力突出的综合医疗服务行业,建议关注国际医学、爱尔眼科、通策医疗、普瑞眼科、美年健康等;

  5)具备消费和保健属性的药品生产企业,建议关注天士力、华润三九、同仁堂、东阿阿胶等。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风险;行业政策风险;市场调整风险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25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中航证券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