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
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生物医药Ⅱ行业周报:免疫组化诊断:快速增长的蓝海市场,国产替代正当时
下载次数:
306 次
发布机构: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4-08-12
页数:
18页
报告摘要
本周我们讨论病理诊断中的免疫组化诊断市场。
免疫组化诊断是指利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对其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应用于判断肿瘤的原发位置、良/恶性、分型、分期,发现微小转移灶,指导靶向治疗,判断预后情况。
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国产品牌畅游蓝海市场
受益于国内诊疗人次稳定增长、医保覆盖面与支出力度逐渐加大以及分级诊疗的持续推动,我国病理诊断市场呈稳定增长态势,2022年,免疫组化诊断市场规模约44.69亿元,约占病理诊断规模的60%。国内病理诊断市场被罗氏、徕卡、安捷伦主导,外资占据了近七成的市场份额。近年来随着迈新等国产品牌的崛起,国产品牌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2022年,九强生物的子公司迈新生物实现营收6.45亿元,占据约15%的市场份额。
我国癌症高发叠加热门靶点药物问世,有望助力未来检测量上升。2000-2018年,全癌种标化发病率平均每年增加1.4%,全癌种标化死亡率平均每年下降1.3%,这为病理诊断带来了持续的增量。同时,在全链条支持医疗创新政策的加持下,PD-1等热门靶点药物的上市,为检测量的上升提供了进一步的推动力。
我国病理医生缺口大,未来辅以AI诊断,可提高诊断效率,满足未来增长的检测需求。以每100张床配备1.5名病理医师计算,2017-2021年,我国病理医生缺口始终维持在10万人以上,呈逐步上升的趋势;且一名病理医生的培养至少需要5-8年的时间。AI辅助诊断技术可以缓解这一困境,从2021年开始,已经有多款产品上市。未来随着算法的优化,病理诊断效率有望得到提高,增长的检测需求或将得到满足。
九强生物:子公司迈新生物免疫组化产品媲美进口品牌
公司为国产免疫组化诊断龙头,其负责病理诊断业务的子公司迈新生物业绩快速增长,2023年实现营收7.24亿元,同比增长12.2%,净利润3.08亿元,同比增长14.5%。盈利能力来看,2023年净利率为42.5%,近三年净利率始终保持在40%以上,且呈稳步提升的趋势。
设备方面,公司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Titan系统在仪器参数上已经与罗氏、徕卡、DAKO等进口主流品牌相当,在部分参数如切片容量、试剂位数量上已经超过进口品牌。试剂方面,至2023年,公司有400余种免疫组化抗体和原位杂交探针获得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证,5种免疫组化单克隆抗体试剂获得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处于行业领先水平。随着产品逐步受到终端的认可,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增长态势,加速国产替代。
行情回顾:本周医药板块下跌,在所有板块中排名第9位。本周(8月5日-8月9日)生物医药板块下跌0.42%,跑赢沪深300指数1.14pct,跑赢创业板指数2.18pct,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9位。
本周中信医药子板块中成药、医药流通、医疗器械上涨,其中,中成药子板块上涨1.27%,医药流通子板块上涨0.99%。
投资建议:把握“关键少数”,寻求“单品创新+出海掘金+政策催化”潜在机遇
(1)单品创新,渐入佳境:CNS系列(恩华药业、丽珠集团、苑东生物)、创新医械(微电生理、惠泰医疗、赛诺医疗)。
(2)出海掘金,拨云见日:创新制药(科伦博泰生物-B、乐普生物、百奥泰、微芯生物)、体外诊断(新产业、亚辉龙、万孚生物、华大智造)。
(3)设备更新,催化在望: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海泰新光、祥生医疗。
风险提示:行业监管政策变化的风险,贸易摩擦的相关风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风险,新品研发、注册及认证不及预期的风险,安全性生产风险,业绩不及预期的风险。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免疫组化诊断市场作为病理诊断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处于快速增长的蓝海阶段,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但外资品牌仍占据主导地位,为国产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九强生物子公司迈新生物作为国产龙头企业,凭借其产品性能和市场竞争力,有望在国产替代浪潮中持续受益。
报告指出,2022年我国免疫组化诊断市场规模约为44.69亿元,占病理诊断市场规模的60%。市场增长主要受益于国内诊疗人次稳定增长、医保覆盖面扩大以及分级诊疗的持续推进。尽管罗氏、徕卡、安捷伦等外资企业占据了近七成市场份额,但近年来,以迈新生物为代表的国产品牌崛起,市场份额逐步提升,2022年迈新生物营收达6.45亿元,占据约15%的市场份额。癌症高发率和靶向药物的普及也为免疫组化诊断市场带来了持续增量。
九强生物子公司迈新生物是国内免疫组化诊断龙头企业,其业绩快速增长,2023年营收达7.24亿元,同比增长12.2%;净利润3.08亿元,同比增长14.5%,净利率保持在40%以上。迈新生物的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Titan系统在性能上已与进口主流品牌相当,甚至在部分参数上超越进口品牌。此外,迈新生物拥有400余种免疫组化抗体和原位杂交探针获得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证,5种免疫组化单克隆抗体试剂获得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产品竞争力强。
报告建议投资者关注医药领域的“单品创新”、“出海掘金”和“设备更新”三大潜在机遇。具体而言,建议关注CNS系列药物、创新医疗器械、创新制药、体外诊断以及医疗设备更新等领域的投资机会。报告列举了多家相关公司,并提供了投资评级。
本周生物医药板块整体下跌0.42%,跑赢沪深300指数和创业板指数。中成药和医药流通子板块上涨,医疗服务子板块下跌。报告还分析了本周医药板块个股的涨跌幅情况以及板块整体估值和溢价率的变化。
报告分析了北上资金和南下资金在医药板块的持仓变化情况,指出北向资金对A股医药股的投资增加,而南下资金在H股医药股的投资也出现一定变化。报告详细列举了资金流向以及个股持仓情况。
本报告深入分析了免疫组化诊断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指出该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国产替代空间巨大。九强生物子公司迈新生物作为国产龙头企业,凭借其强大的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地位,有望在国产替代浪潮中持续受益。报告还对医药行业整体走势和投资机会进行了分析,为投资者提供了参考信息。 报告同时提示了行业监管政策变化、贸易摩擦、市场竞争加剧以及产品研发风险等潜在风险。
医药行业周报:板块缩量下跌,三季报即将进入披露期
医药日报:诺华CD20单抗Kesimpta临床结果积极,用于治疗RMS
医药日报:Ionis创新疗法Zilganersen临床结果积极
医药日报:罗氏口服小分子Giredestrant三期临床成功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