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国信化工·含氟聚合物行业分析框架
下载次数:
1865 次
发布机构: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2-11-29
页数:
106页
投资建议:
氟化工是我国具有特色资源的优势产业,产业水平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地位。近年来我国氟化工产业形成了无机氟化工、氟碳化学品、含氟聚合物及含氟精细化学品四大类氟化工产品体系和完整门类。其中,含氟聚合物的起源和发展始终是同其在现代工业特别是尖端武器为代表的军工业和以航空航天为代表的高科技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有无强大的含氟聚合物工业常被看作国家现代产业、现代科技、现代国防的重要标志之一。伴随未来几年在高性能、高附加值氟产品等应用领域的不断深入,我国氟化工产业快速发展的势头有望延续。我们看好产业链完整、基础设施配套齐全、规模领先以及工艺技术先进的氟化工龙头企业:巨化股份、东岳集团、三美股份、永和股份、昊华科技及上游萤石资源巨头金石资源等公司。
其中:【东岳集团】在含氟高分子材料、氯碱离子膜和氢燃料质子交换膜等方面已取得多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聚合物生产能力处于全国第一梯队;【巨化股份】氟制冷剂及氯化物原料处于全球龙头地位,含氟聚合物材料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未来聚合物规划项目储备丰富;【永和股份】现已完成氟化工全产业链覆盖,未来将继续聚焦于拥有更高附加值的含氟高分子材料等业务;【三美股份】持续巩固AHF/制冷剂/发泡剂行业优势地位并向氟精细化学品、氟聚合物等新领域延伸产业链;【昊华科技】子公司中昊晨光以有机氟材料作为主导产业,技术底蕴深厚,科研能力领先地位突出。
核心观点:
1)目前PTFE、PVDF、FEP是最主要的氟塑料,分别占比57%、18%、15%,共占据全球约90%的氟塑料市场,PTFE是应用最广泛的含氟聚合物。(1)PTFE行业:截至2022年11月底,国内PTFE总产能达到19.1万吨,海外总体产能约为16.9万吨,我国PTFE产能整体占全球的约53%。2022年PTFE市场规模为228.34亿元。国内PTFE行业曾经历盲目扩张阶段,目前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仍待发展。近年来,我国PTFE市场需求量的CAGR约为4.07%,未来全球市场规模有望保持4.55%的增速。
(2)PVDF行业:截至2022年11月底,国内PVDF总产能已经达到13.7万吨(同比+74.5%)。近几年来,国内企业逐渐掌握生产工艺、产品质量逐步提高,已成功打入下游高端市场,国产锂电池级PVDF占比现已从2017年的8%成长到39%。据我们不完全统计,未来1-3年内,宣告计划建设的PVDF产能超过25万吨,产能将高速增长。
(3)FEP行业:截至2022年11月底,我国FEP总产能已达到4.6万吨。2021年全球FEP市场销售额达到6.2亿美元,预计2022-2028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 5.8%。68%的FEP用于生产电线电缆,未来“东数西算”助推光纤升级换代,FEP成可作为电线电缆绝缘、保护的理想材料,未来需求前景广阔。
整体来说,2022-2025年,我们预测三大氟树脂材料(PTFE、PVDF、FEP)合计对萤石的消耗将达到48.2、64.1、74.1、85.7万吨(占萤石产量的8.6%、10.7%、12.3%、13.8%),CAGR为21.15%。对应折合氢氟酸的消耗量合计为20.5、27.3、31.6、36.5;折合R22的消耗量合计为42.2、55.7、64.2、74.3万吨(作为原材料用途的R22不受配额限制)。其中,2022-2025年期间,我们预测我国PTFE、PVDF、FEP的产能增速CAGR分别为10.26%、38.88%、18.22%。此外,其他含氟树脂(PFA、PVF、ETFE、氟橡胶等)目前占氟聚合物市场的11%,是重要的新材料高端制造、国产替代的发展方向,将在工业建筑、石油化学、汽车工业、航天工业等有广泛的应用。
2)HFPO及下游质子/离子交换膜行业:HFPO作为重要的中间体,是下游合成含氟乙烯基醚类(如PPVE、PSVE、PFVE、PMVE)单体的主要原料。而PPVE/PSVE等是下游制备PFA、全氟醚橡胶、全氟离子交换树脂等的重要单体。质子交换膜(主要类型为全氟磺酸型)商业应用场景主要集中于氯碱工业、燃料电池、电解水制氢、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未来有望受益于国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近年来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示范项目相继建成,全氟磺酸型离子交换膜是唯一商用的全钒液流电池离子膜,未来前景广阔。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化工安全生产风险等。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中国含氟聚合物行业发展迅速,市场规模巨大,但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国产替代空间广阔。报告重点分析了PTFE、PVDF、FEP三大氟塑料以及HFPO及其下游质子/离子交换膜行业,并对萤石等上游原材料需求进行了测算,最后对行业龙头企业进行了投资建议。
中国含氟聚合物行业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产量位居全球前列,但高端产品技术和产能仍有待提升,国产替代空间巨大。未来几年,随着5G、新能源汽车、光伏等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含氟聚合物需求将持续增长,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报告对PTFE、PVDF、FEP三大氟塑料的市场规模、产能、供需格局、价格走势以及下游应用领域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指出了各自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同时,报告还分析了HFPO作为重要中间体的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其在下游质子/离子交换膜行业中的应用。
本节介绍了TFE、HFP、VDF、HFPO等含氟聚合物的重要单体和中间体的化学结构、生产工艺、市场供需格局以及下游应用。重点分析了HCFC-22作为TFE核心原料的市场现状及政策影响,以及HFP、VDF等单体的生产技术和市场竞争格局。
TFE是含氟高分子材料最基础、用途最广的单体,其生产技术水平和产能规模是衡量一个国家氟化学工业水平的重要指标。TFE的核心原料为HCFC-22,用于原料用途的R22产量不受生产配额限制,但制冷剂用途的HCFC-22受配额限制。TFE下游广泛用于制备PTFE、FEP、PFA等多种氟塑料。
HFP是合成含氟高分子材料的重要单体,主要用于生产FEP、HFPO、氟橡胶等。HFP的生产工艺主要为TFE高温热裂解,技术相对成熟,但副产物处理难度较大。我国HFP市场需求量快速增长,产能也持续扩张。
VDF主要用于制备PVDF,也可用作氟橡胶的共聚单体。VDF的生产原料为HCFC-142b,生产工艺相对简单。近年来,国内企业逐渐掌握VDF生产工艺,产品质量逐步提高。
HFPO本身不直接用作生产含氟聚合物,但它是合成全氟醚、可熔性聚四氟乙烯等特种高分子材料的重要中间体。HFPO的生产工艺复杂,工业放大是氟化工行业的一个难点。
本节对PTFE、PVDF、FEP、PFA、ETFE、PVF等常见含氟聚合物的行业格局进行了梳理,分别分析了其市场规模、产能、供需格局、价格走势以及下游应用领域。
PTFE是应用最广泛的含氟聚合物,具有优异的耐腐蚀、自润滑、不粘和生物惰性等性能。我国PTFE产能已超过海外,但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低端产品产能过剩。5G高频通信和锂电池干电极技术的发展为PTFE带来了新的市场需求。
PVDF是市场规模仅次于PTFE的第二大氟树脂,主要应用于涂料、线缆护套、锂电池等领域。近年来,国内PVDF产能快速扩张,锂电池级PVDF需求增长迅速,供需错配格局明显。
FEP具有优良的加工性能,主要应用于电线电缆绝缘层。近年来,国内FEP产能扩产进程加快,“东数西算”工程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FEP需求增长。
PFA是四氟乙烯与全氟代烷基乙烯基醚的共聚物,其生产工艺复杂,技术壁垒极高。PFA在半导体、化学工业等领域应用广泛,产品附加值高。
ETFE是最强韧的氟塑料,应用场景广泛,尤其在建筑领域具有显著优势。目前ETFE长期由国外厂商垄断供应,国内企业有望成为行业龙头。
PVF是结构最简单的氟塑料,具有优异的耐化学腐蚀性、耐吸水性和耐溶剂性。PVF膜在光伏领域将逐步被PVDF膜替代,但在飞机、建筑等领域仍有广泛应用。
本节分析了HFPO及其下游质子/离子交换膜行业的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HFPO是重要的含氟中间体,主要用于合成全氟丙酮、全氟聚醚润滑油等。近年来,国内HFPO产能快速扩张,但下游高档含氟功能化合物的原料需求仍待满足。
氢能是全球能源战略转型的重要方向,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利用氢能的理想方式。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质子交换膜,但成本和寿命仍是限制其大规模应用的关键问题。中国质子交换膜产业发展迅速,国产化率有望持续提升。
全钒液流电池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大规模长时储能系统,全氟磺酸型离子交换膜是唯一商用的全钒液流电池离子膜,但价格昂贵。全球钒资源丰富,国家层面出台政策鼓励发展全钒液流电池,未来装机容量将不断提升。
本节简要介绍了氟橡胶的种类、性能、应用以及市场格局。我国常规氟橡胶产业规模国际领先,特种氟橡胶逐渐实现国产化。
本节对PTFE、PVDF、FEP三大氟塑料对萤石等上游原材料的需求进行了测算,预测了未来几年氟塑料对萤石、氢氟酸、R22等原材料的消耗量。
本节对主要氟化工上市公司的上游产品(萤石、AHF、制冷剂等)和下游产品(氟塑料、氟橡胶、锂盐等)产能进行了统计对比。
本节对巨化股份、三美股份、东岳集团、永和股份、昊华科技及金石资源等氟化工龙头企业进行了投资建议,并指出了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化工安全生产风险等风险因素。
本报告对中国含氟聚合物行业进行了全面的市场分析,涵盖了从上游原材料到下游应用的各个环节。报告指出,中国含氟聚合物行业发展迅速,市场规模巨大,但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国产替代空间广阔。未来,随着下游行业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中国含氟聚合物行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报告最后对部分行业龙头企业进行了投资建议,并提示了相应的风险因素。 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谨慎决策。
多个主营产品价格上涨,公司半年度业绩大幅改善
技术与产业协同效应显著的综合性精细化工龙头
氟化工行业:2025年6月月度观察:三代制冷剂长协价格落地,重视供给侧受限品种
医药生物周报(25年第25周):2025 ADA大会数据总结,关注潜在出海机会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