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2023年中国脑出血用药行业概览

2023年中国脑出血用药行业概览

研报

2023年中国脑出血用药行业概览

  多种脑血管疾病均可增加脑出血风险, 患病基数逐年扩张引起国家各部门关注   自2018年“4+7”试点城市带量采购以来, 共有6款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被纳入集采目录, 包括厄贝沙坦、 氯沙坦钾、 奥美沙坦等, 降幅达70%-90%, 其中第二批有4家企业的奥美沙坦产品和2家企业的坎地沙坦产品纳入国家集采; 第三批有5家企业的缬沙坦产品纳入国家集采; 第四批有5家企业的替米沙坦产品纳入国家集采。   脑出血用药上市过评种类丰富, 临床诊疗中医生处方与患者用药选择空间增加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和β受体拮抗剂在脑出血治疗中使用频率较高, 不同剂型和不同类型的上市药物超千种。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领域, 例如辅仁药业的2ml:2mg盐酸尼卡地平注射液、 尖峰药业的缬沙坦氨氯地平片、 九龙制药的5mg苯磺酸氨氯地平滴丸等药品均已获批上市。 β受体拮抗剂领域, 人福药业190mg的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 常州四药的50mg酒石酸美托洛尔片、 华润双鹤的2ml:0.2g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等均已上市。   引发脑出血的病因中高血压和脑血管瘤成为主导, 患者数量逐年上涨带来用药刚性需求   引发脑出血的疾病因素中, 高血压患病人数在2022年涨至2.64亿人, 用药人数占脑出血全部用药人数的86.3%, 脑动脉瘤患者数由2017年的4,480.4万人逐渐增至2022年的4,517.6万人,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患者数量在5年间也有0.8%的上浮。
报告标签:
  • 化学制药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487

  • 发布机构:

    头豹研究院

  • 发布日期:

    2024-02-02

  • 页数:

    25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多种脑血管疾病均可增加脑出血风险, 患病基数逐年扩张引起国家各部门关注

  自2018年“4+7”试点城市带量采购以来, 共有6款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被纳入集采目录, 包括厄贝沙坦、 氯沙坦钾、 奥美沙坦等, 降幅达70%-90%, 其中第二批有4家企业的奥美沙坦产品和2家企业的坎地沙坦产品纳入国家集采; 第三批有5家企业的缬沙坦产品纳入国家集采; 第四批有5家企业的替米沙坦产品纳入国家集采。

  脑出血用药上市过评种类丰富, 临床诊疗中医生处方与患者用药选择空间增加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和β受体拮抗剂在脑出血治疗中使用频率较高, 不同剂型和不同类型的上市药物超千种。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领域, 例如辅仁药业的2ml:2mg盐酸尼卡地平注射液、 尖峰药业的缬沙坦氨氯地平片、 九龙制药的5mg苯磺酸氨氯地平滴丸等药品均已获批上市。 β受体拮抗剂领域, 人福药业190mg的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 常州四药的50mg酒石酸美托洛尔片、 华润双鹤的2ml:0.2g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等均已上市。

  引发脑出血的病因中高血压和脑血管瘤成为主导, 患者数量逐年上涨带来用药刚性需求

  引发脑出血的疾病因素中, 高血压患病人数在2022年涨至2.64亿人, 用药人数占脑出血全部用药人数的86.3%, 脑动脉瘤患者数由2017年的4,480.4万人逐渐增至2022年的4,517.6万人,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患者数量在5年间也有0.8%的上浮。

中心思想

本报告基于头豹研究院对2023年中国脑出血用药行业的分析,核心观点如下:

中国脑出血用药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

中国脑出血用药市场规模庞大且持续增长,主要由高血压脑出血的预防用药驱动。2018-2022年,市场规模从420.4亿元增长至563.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6%。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增长,到2027年达到764.7亿元,年均增长率为6.2%。 增长主要受高血压患病人数持续增加、慢病管理政策加强以及新型治疗方案的应用推动。

市场竞争格局及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脑出血用药市场竞争格局呈现梯队化,进口品牌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但本土企业凭借集采优势和创新药物研发,正在逐步提升市场份额。未来,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创新药物研发、医保政策调整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将成为关键驱动因素。

主要内容

中国脑出血用药行业综述

脑出血引发机制及分类

脑出血根据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脑出血主要由高血压引起,占比达70%-80%;继发性脑出血则由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抗凝药物使用等多种因素引起。不同部位的脑出血引发不同的症状,如语言障碍、运动障碍、认知障碍等。

脑出血用药分类及治疗方案

针对不同病因的脑出血,治疗方案有所不同。原发性脑出血主要通过控制血压来预防和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动静脉血管扩张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继发性脑出血则需要根据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例如抗凝逆转药物、糖皮质激素等。

中国脑出血用药行业发展历程及相关政策

报告简述了中国脑出血用药行业的发展历程,并提及了“4+7”带量采购等政策对市场的影响,这些政策导致部分降压药物价格大幅下降,促进了市场竞争。

中国脑出血用药行业产业链分析

产业链图谱

产业链包括上游原料药供应、中游药品研发和生产、下游诊疗机构和患者三个环节。

上游供应环节分析

原料药及中间体的结构完整度影响价格,高级中间体附加值更高,价格持续上涨。下游需求推动原料药产量提升,例如钙拮抗剂原料药产量持续增长。

中游生产制造分析

中国公立医院降压药市场中,海外品牌占据较大市场份额。本土企业正在积极发展,但仍面临进口依赖的挑战。部分抗炎消肿药物市场出现独家垄断,医保局的调控有助于降低患者用药成本。

下游用药场景分析

中国脑出血发病率逐年上升,但药物治疗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疗效更优的降压药市场份额较大,但整体用药人数不足适用人群的5%。国家集采政策有助于提高本土药物的可及性。

中国脑出血用药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市场规模走势

2018-2027年,中国脑出血用药市场规模预计将持续增长,主要由降压药物驱动。原发性脑出血用药主要用于预防,而继发性脑出血用药则更多用于术后维稳。

历史驱动因素

高血压患者数量的增加和医保政策改革是历史时期市场规模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DRG付费政策导致医院增加手术占比,一定程度上压缩了用药市场规模。

预测驱动因素

组合性治疗方案的应用和人工智能技术在脑出血诊断中的应用,将成为未来市场规模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组合疗法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疗效;人工智能技术提升脑肿瘤检出率,从而增加用药需求。

中国脑出血用药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竞争格局总览

中国脑出血用药市场竞争格局呈现梯队化,头部企业占据主要市场份额。血管扩张剂和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当前竞争格局制约因素

本土化进程缓慢是当前竞争格局的主要制约因素。进口原研药占据主导地位,本土企业通过集采政策获得市场份额。

长期竞争格局制约因素

降压药迭代是长期竞争格局的主要制约因素。新型β受体阻滞剂的上市,将改变市场竞争格局。

中国脑出血用药行业企业介绍

报告简要介绍了联亚药业、科宝制药和诚意药业等几家代表性企业,分析了他们的产品线、市场地位和发展战略。

总结

本报告对中国脑出血用药行业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涵盖了市场规模、产业链、竞争格局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多个方面。报告指出,中国脑出血用药市场规模巨大且增长潜力巨大,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进口依赖、本土化进程缓慢以及药品迭代等。未来,创新药物研发、医保政策调整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本土企业需要加强创新能力,提升产品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报告数据主要来自头豹研究院,并参考了公开资料,但未提供具体的数据来源链接,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报告的可信度和可验证性。 未来研究可以更详细地分析不同药物的市场份额、价格变化以及临床应用情况,并对不同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更深入的比较分析。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25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头豹研究院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