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基数居高不下,脑血管疾病风险速增带动用药市场加速放量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基数居高不下,脑血管疾病风险速增带动用药市场加速放量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研报

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基数居高不下,脑血管疾病风险速增带动用药市场加速放量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脑血管病根据发病表征可分为脑出血(出血性脑卒中)和脑血栓(缺血性脑卒中)2种主要的患病类型,其中原发性脑出血主要由高血压引起,对应治疗药物为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降压药物,继发性高血压则多发病于脑血管痉挛、抗凝药物使用过量及中枢系统血管炎等原因,治疗药物包含凝血酶原、凝血因子及糖皮质激素。脑血栓方面,中国临床急救仍以一代溶栓药物尿激酶为主,当前已有第二代溶栓药物阿替普酶、替耐普酶、瑞替普酶等在全球范围内上市,其中瑞替普酶已在本土市场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另外石药集团自主研发生产的第三代溶栓药物“铭复乐”在作用半衰期和用药安全性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本土药品创新迭代进展加速。标志着中国脑血管病药物治疗行业已迈进高速发展阶段。政策方面,近年药品监管部门严抓临床易短缺药品的保供稳价工作,同时医保政策放宽对于部分血液制品的支付限制,有凝血治疗需求的脑血管病患者购药负担就此减轻。本报告将从脑血管病药物治疗行业的发展历程、产业链走势总览、行业规模测算和市场竞争格局等多维度进行综合分析。   脑血管病药物治疗行业定义[1]   脑血管病指引发脑组织出血与缺血症状的疾病类型,按照脑部血液循环系统功能障碍的表观症状分类可分为脑出血和脑血栓2种主要类型。
报告标签:
  • 生物制品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203

  • 发布机构:

    头豹研究院

  • 发布日期:

    2024-04-23

  • 页数:

    25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脑血管病根据发病表征可分为脑出血(出血性脑卒中)和脑血栓(缺血性脑卒中)2种主要的患病类型,其中原发性脑出血主要由高血压引起,对应治疗药物为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降压药物,继发性高血压则多发病于脑血管痉挛、抗凝药物使用过量及中枢系统血管炎等原因,治疗药物包含凝血酶原、凝血因子及糖皮质激素。脑血栓方面,中国临床急救仍以一代溶栓药物尿激酶为主,当前已有第二代溶栓药物阿替普酶、替耐普酶、瑞替普酶等在全球范围内上市,其中瑞替普酶已在本土市场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另外石药集团自主研发生产的第三代溶栓药物“铭复乐”在作用半衰期和用药安全性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本土药品创新迭代进展加速。标志着中国脑血管病药物治疗行业已迈进高速发展阶段。政策方面,近年药品监管部门严抓临床易短缺药品的保供稳价工作,同时医保政策放宽对于部分血液制品的支付限制,有凝血治疗需求的脑血管病患者购药负担就此减轻。本报告将从脑血管病药物治疗行业的发展历程、产业链走势总览、行业规模测算和市场竞争格局等多维度进行综合分析。

  脑血管病药物治疗行业定义[1]

  脑血管病指引发脑组织出血与缺血症状的疾病类型,按照脑部血液循环系统功能障碍的表观症状分类可分为脑出血和脑血栓2种主要类型。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中国脑血管病药物治疗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基数庞大,脑血管疾病风险持续上升;国家政策利好,例如药品监管部门加强临床易短缺药品的保供稳价工作,医保政策放宽部分血液制品的支付限制;本土药品创新迭代加速,涌现出一批疗效和安全性均有提升的国产药物,推动进口替代进程。然而,行业竞争也日益激烈,新药研发和市场竞争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中国脑血管病药物市场规模及增长潜力

中国高血压性脑出血风险高于西方国家,药物防治需求巨大,国家政策鼓励优先选用医保及过评药物,带动市场加速扩增。2018-2023年,市场规模由302.88亿元增长至485.6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90%。预计2024-2028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785.7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98%。医保政策取消部分血液制品的支付限制,也进一步推动了市场增长。 未来,新版血脂管理指南加强对青少年高血脂风险的关注,以及脑血管疾病管理新方案的应用,都将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

本土药企创新驱动市场发展

本土厂商在多个药品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制造实力,药品疗效和安全性双提升,推动进口替代加速。石药集团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溶栓药物“铭复乐”在作用半衰期和用药安全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科宝制药独家创新的新一代β受体阻滞剂填补了市场空白。这些创新成果显著提升了中国脑血管病药物制造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主要内容

脑血管病药物治疗行业定义与分类

脑血管病药物治疗行业涵盖治疗脑出血(出血性脑卒中)和脑血栓(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脑出血根据病因分为原发性(多由高血压引起)和继发性(由脑血管痉挛、抗凝药物使用过量等引起),治疗药物分别包括降压药物(钙离子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等)和凝血酶原复合物、凝血因子、糖皮质激素等。脑血栓的治疗药物主要为溶栓药物,包括一代溶栓药物(尿激酶)、二代溶栓药物(阿替普酶、瑞替普酶、替耐普酶)和三代溶栓药物(石药集团的“铭复乐”)。

脑血管病药物治疗行业特征

行业特征主要体现在政策利好和企业研发创新两个方面。政策方面,药品监管部门强调临床易短缺药品的保供稳价,医保政策放宽部分血液制品的支付限制,减轻患者负担。创新方面,本土厂商研发出一系列疗效和安全性双提升的药物,加速进口替代。

脑血管病药物治疗行业发展历程

行业发展历程可分为萌芽期(1960-1990)、启动期(1990-2000)、成长期(2000-2020)和高速发展期(2020-2023)。萌芽期主要关注高血压及脑出血预防,药物研发侧重于β受体阻滞剂和抗凝药物;启动期将舒张压纳入高血压诊断标准;成长期国产药物研发突飞猛进,多种脑血管疾病诊疗指南陆续出台;高速发展期则侧重药品疗效优化,安全性和有效性提升,国产药物展现国际竞争实力。

脑血管病药物治疗产业链分析

产业链上游为药品原料药工业制备环节,中游为成品药供给环节,下游为药品放量平台及用药患者环节。上游面临血浆供应不足和尿激酶原料药价格波动等问题;中游面临部分长效糖皮质激素未进入集采、降压药原料价格上涨等挑战;下游则受到进口品牌药物竞争和卒中患者送诊时效性等因素的影响。

脑血管病药物治疗行业规模

2018-2023年,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预计未来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脑血管病药物治疗政策梳理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例如《国家药监局关于改革完善放射性药品审评审批管理体系的意见》、《2023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关于印发加强脑卒中防治工作减少百万新发残疾工程综合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国家短缺药品清单的通知》、《关于完善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等,这些政策都对行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脑血管病药物治疗竞争格局

行业竞争格局呈现梯队化,第一梯队企业包括石药集团、科伦药业等;第二梯队企业包括成都倍特药业、先声药业、益佰制药等;第三梯队企业包括科宝制药、联亚药业、赛升药业、星昊药业等。新型神经保护剂、新型溶栓药物以及新一代β受体拮抗剂的出现,加剧了市场竞争。

脑血管病药物治疗企业分析

报告中对北京赛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都苑东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和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财务数据分析和竞争优势分析。

总结

中国脑血管病药物治疗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增长潜力巨大。本土药企的创新研发能力不断提升,推动进口替代进程,并增强了国际竞争力。然而,行业竞争也日益激烈,企业需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未来,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将共同塑造行业发展格局。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25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头豹研究院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