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吸附分离材料行业分析框架
下载次数:
1190 次
发布机构: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3-02-06
页数:
36页
吸附分离材料是通过对被交换物质的离子交换和吸附,达到物质的分离、提纯、浓缩、富集等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水处理、食品及饮用水、核工业、电子、生物医药、环保、湿法冶金等产业领域。目前,广泛使用的吸附分离材料主要包括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树脂、螯合树脂、酶载体树脂等。
目前全球吸附分离材料的产能约90万吨,市场容量约60万吨,市场规模约为100亿人民币,据元哲咨询预计,2030年全球离子交换树脂市场将从2020年的18.0亿美元增长至超过31.6亿美元,2020-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5.8%。其中境外产能约占总产能的53%,主要集中在美国陶氏化学、德国朗盛、英国漂莱特、日本三菱化学、住友化学等跨国企业;境内产能约占全球产能的47%,主要集中在蓝晓科技、争光股份、江苏苏青、淄博东大等企业。2021年我国离子交换树脂产能为47.0万吨,产量为35.6万吨,同比增长7.6%,进口量为1.8万吨,同比增长10.8%,出口量12.9万吨,同比增长13.7%,国内离子交换树脂表观消费量为24.5万吨,同比增长4.8%,2010年以来表观消费量CAGR为5.7%。
离子交换与吸附分离树脂行业市场主要分为工业水处理领域和食品及饮用水、核工业、电子、生物医药、环保、湿法冶金等新兴应用领域,传统工业水处理的应用领域占有约70%比例,包括传统工业水处理和高端工业水处理,传统工业水处理是“红海市场”高端工业水处理树脂的合成技术被海外生产商美国陶氏化学、英国漂莱特、德国朗盛和日本三菱等长期垄断。新兴应用领域由20世纪80年代占总用量不足10%上升至目前的30%左右。这些新兴应用领域的“蓝海市场”因为技术门槛较高,竞争强度较小,拓展性强、利润空间较大。近年来以蓝晓科技、争光股份等少数国内优质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正逐渐打破国外大厂的垄断,以性价比、专业服务为优势进行国产替代。
相关标的:1)争光股份:现有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产能2.2万吨/年;募投项目“年处理1.5万吨食品级树脂生产线及智能化仓库技术改造项目”预计2023年进行调试生产;公司投资10亿元在湖北荆门新建产能5.5万吨离子交换树脂项目,预计2025年起陆续投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项目建设和市场开拓不达预期的风险;技术升级迭代风险;环保风险等。
氟化工行业:2025年6月月度观察:三代制冷剂长协价格落地,重视供给侧受限品种
医药生物周报(25年第25周):2025 ADA大会数据总结,关注潜在出海机会
医药生物周报(25年第24周):政策出台加速+AI应用落地有望带来医疗服务行业新增长
创新药盘点系列报告(22):IBD治疗领域存在未满足的需求,关注新靶点、新机制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