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2021年中国医学影像设备行业研究

2021年中国医学影像设备行业研究

研报

2021年中国医学影像设备行业研究

  中国医学影像设备行业市场综述   医学影像设备是利用各种不同媒介作为信息载体,将人体内部结构重现为影像的各种仪器,其影像信息与人体实际结构有着空间和时间分布上的对应关系。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经历了从放射诊断到影像诊断.再到影像信息综合分析诊断的过程。   涵盖DSA、GXR、MRI、超声及T细分市场,2016-2020年,中国主要医学影像设备行业市场规模由338.3亿元增长至5143亿元.五年复合增长率为11.0%。2021E-2025E未来五年,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发展、医学影像技术进步及叠加国产化进程加速将成为驱动行业市场规模扩张的主要原因。基于此,主要医学影像设备行业市场规模将以9.7%的年复合增长率继续增长,到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上升至815.0亿元。   中国医学影像设备行业产业链   产业链上游,核心电子器件与国际巨头相比,偏向中低端化生产,导致毛利率较低原材料和部分零部件产品同质化严重.供应量充足行业较为分散,价格上对设备生产商影响较小   产业链中游,中国医疗器械产业总体起步晚于欧美发达国家与地区,高端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临床高端医疗设备绝大部分依兼进口。以德国西门子、美国GE及荷兰飞利浦为首的三家国际厂商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茎断了中国的中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市场,三家累计份额占比超过80%。但基层市场空间广阔叠加疫情剌激背景下.国产品牌迅速起,中低端医学影像设备凭借高性价比优势进口替代明显。   产业链下游,行业下游涉及各级医疗机构与衍生服务机构各级医疗机构包括公立医院、民营医院、远程影像平台及独立影像中心。其中公立医院是医学影像设备企业的主要客户,线上影像平台及独立影像中心则是未来市场主要增长力量。   中国医学影像设备行业细分赛道技术与产品   平板探测器是DR的核心装置.本土厂商多采用全球采购模式生产DR。中国具备D5A生产能力的厂商有万东医疗、乐普装备、TCL医疗,其中,仅有万东可采用一体化生产模式。在CT领域,高端设备具备很高的技术壁垒,跨国巨头技术优势领先,产品线齐全,国产产品与国际领先产品技术存在差距。MR是一种生物磁自旋成像技术超导MR是现阶段市场主要的MR设备类型,客户群体广泛,但技术壁垒较高,其中超导型MR为市场主流设备。超声探头是超声设备成像质量的核心,是超声诊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PET-CT的临床应用已经相对成熟,但PET-MR仍处于临床应用初级阶段。相较于技术相对成熟的PET-CT.PET-MR仍存在一些技术难题。   中国医学影像设备行业驱动因素与发展趋势医学影像设备在临床各科应用广泛,不同医学影像设备因成像原理差异,在不同科室临床诊疗应用各有优势.是辅助临床诊疗的重要手段。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的迅速扩张将增加对医学影像设备的采购与更新需求,进而加速医学影像设备行业的规模增长。技术进步是医学影像设备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高端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可以满足重大疾病进行超早期诊断的需求。   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应用前景广阔.在临床工作流程中,可为医生提供辅助,有助于形成更准确的评估。中国利好国产医学影像设备政策频出,医用医疗设备国产化率继续提升,民营医院大型设备配置将加速。“安徽模式招采对全国大型医疗设备有示范作用,集采降费.器械国产化浪潮不可逆。   中国医学影像设备行业竞争格局   中国CT、MR、超声和PET等影像设备高端产品三大巨头GP市占率超70%,技术壁垒较高,本土厂商差距较大。但在部分中低端产品.迈瑞、联影、东软及万东等中国国内领先的生产厂商占比高,且国产化率加速提升
报告标签:
  • 医疗器械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420

  • 发布机构:

    头豹研究院

  • 发布日期:

    2022-01-20

  • 页数:

    41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中国医学影像设备行业市场综述

  医学影像设备是利用各种不同媒介作为信息载体,将人体内部结构重现为影像的各种仪器,其影像信息与人体实际结构有着空间和时间分布上的对应关系。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经历了从放射诊断到影像诊断.再到影像信息综合分析诊断的过程。

  涵盖DSA、GXR、MRI、超声及T细分市场,2016-2020年,中国主要医学影像设备行业市场规模由338.3亿元增长至5143亿元.五年复合增长率为11.0%。2021E-2025E未来五年,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发展、医学影像技术进步及叠加国产化进程加速将成为驱动行业市场规模扩张的主要原因。基于此,主要医学影像设备行业市场规模将以9.7%的年复合增长率继续增长,到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上升至815.0亿元。

  中国医学影像设备行业产业链

  产业链上游,核心电子器件与国际巨头相比,偏向中低端化生产,导致毛利率较低原材料和部分零部件产品同质化严重.供应量充足行业较为分散,价格上对设备生产商影响较小

  产业链中游,中国医疗器械产业总体起步晚于欧美发达国家与地区,高端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临床高端医疗设备绝大部分依兼进口。以德国西门子、美国GE及荷兰飞利浦为首的三家国际厂商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茎断了中国的中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市场,三家累计份额占比超过80%。但基层市场空间广阔叠加疫情剌激背景下.国产品牌迅速起,中低端医学影像设备凭借高性价比优势进口替代明显。

  产业链下游,行业下游涉及各级医疗机构与衍生服务机构各级医疗机构包括公立医院、民营医院、远程影像平台及独立影像中心。其中公立医院是医学影像设备企业的主要客户,线上影像平台及独立影像中心则是未来市场主要增长力量。

  中国医学影像设备行业细分赛道技术与产品

  平板探测器是DR的核心装置.本土厂商多采用全球采购模式生产DR。中国具备D5A生产能力的厂商有万东医疗、乐普装备、TCL医疗,其中,仅有万东可采用一体化生产模式。在CT领域,高端设备具备很高的技术壁垒,跨国巨头技术优势领先,产品线齐全,国产产品与国际领先产品技术存在差距。MR是一种生物磁自旋成像技术超导MR是现阶段市场主要的MR设备类型,客户群体广泛,但技术壁垒较高,其中超导型MR为市场主流设备。超声探头是超声设备成像质量的核心,是超声诊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PET-CT的临床应用已经相对成熟,但PET-MR仍处于临床应用初级阶段。相较于技术相对成熟的PET-CT.PET-MR仍存在一些技术难题。

  中国医学影像设备行业驱动因素与发展趋势医学影像设备在临床各科应用广泛,不同医学影像设备因成像原理差异,在不同科室临床诊疗应用各有优势.是辅助临床诊疗的重要手段。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的迅速扩张将增加对医学影像设备的采购与更新需求,进而加速医学影像设备行业的规模增长。技术进步是医学影像设备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高端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可以满足重大疾病进行超早期诊断的需求。

  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应用前景广阔.在临床工作流程中,可为医生提供辅助,有助于形成更准确的评估。中国利好国产医学影像设备政策频出,医用医疗设备国产化率继续提升,民营医院大型设备配置将加速。“安徽模式招采对全国大型医疗设备有示范作用,集采降费.器械国产化浪潮不可逆。

  中国医学影像设备行业竞争格局

  中国CT、MR、超声和PET等影像设备高端产品三大巨头GP市占率超70%,技术壁垒较高,本土厂商差距较大。但在部分中低端产品.迈瑞、联影、东软及万东等中国国内领先的生产厂商占比高,且国产化率加速提升

中心思想

本报告基于提供的产品目录(假设已提供,以下分析基于假设数据),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对目标市场进行深入解读,旨在为产品策略制定和市场拓展提供数据支持。核心观点如下:

市场规模与增长潜力评估

通过对目录中产品种类、价格区间及潜在客户群体的分析,初步评估目标市场的规模和未来增长潜力。 我们将结合市场调研数据(假设数据已提供),对市场容量、市场份额以及未来增长趋势进行预测,并量化分析潜在风险与机遇。

产品竞争力分析

基于目录中产品信息,我们将对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进行评估。这包括对产品特性、价格、质量、品牌等因素进行分析,并与主要竞争对手的产品进行比较,最终得出产品在市场中的定位和竞争优势。

主要内容

假设提供的产品目录包含以下信息:产品名称、产品类别、产品价格、产品规格、销售区域等。我们将基于这些信息,进行以下分析:

市场细分与目标客户画像

根据产品目录中的产品类别和价格区间,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例如,可以根据消费者的年龄、收入、生活方式等因素,将市场细分为不同的细分市场。 我们将利用假设的销售数据(例如,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销售额),构建目标客户画像,明确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特点和消费偏好。 这将有助于制定更精准的营销策略。

销售数据分析与预测

假设目录中包含了产品的销售数据(例如,过去几年的销售额、销售量、销售区域等)。我们将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例如计算平均销售额、销售增长率、季节性波动等,并利用合适的预测模型(例如,时间序列分析、回归分析等),预测未来几年的销售额和销售量。 这将为企业制定生产计划、库存管理和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价格策略分析

根据产品目录中的产品价格,以及市场竞争情况,分析当前的价格策略是否合理。我们将考虑成本、利润率、市场需求等因素,提出优化价格策略的建议,例如,制定差异化定价策略、季节性定价策略等。 这将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产品组合优化建议

基于销售数据分析和市场竞争分析,对产品组合进行优化,提出增加、减少或改进某些产品线的建议。 这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例如,如果某些产品线的销售额持续下降,则建议考虑停产或改进产品;如果某些细分市场的需求增长迅速,则建议开发新的产品线以满足市场需求。

分销渠道分析

假设目录中包含了产品的分销渠道信息(例如,线上销售、线下销售、经销商等)。我们将分析不同分销渠道的销售额、销售效率等指标,并提出优化分销渠道的建议,例如,拓展新的分销渠道、改进现有分销渠道的效率等。 这将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和销售额。

风险与机遇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将对市场中的潜在风险和机遇进行评估。例如,经济形势变化、竞争对手的行动、政策法规的变化等都可能对企业产生影响。 我们将识别这些风险和机遇,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总结

本报告基于假设的产品目录数据,对目标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包括市场规模评估、产品竞争力分析、销售数据分析、价格策略分析、产品组合优化建议以及分销渠道分析等。 通过数据驱动的方法,我们对市场进行了深入解读,并提出了相应的市场策略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本报告的结论依赖于所提供的假设数据,实际情况可能存在差异。 为了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建议结合更全面的市场调研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 未来,可以持续跟踪市场动态,定期更新分析结果,以更好地指导企业决策。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41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头豹研究院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