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医药行业2022年国谈初审目录研究:明星产品涌现,有望带动创新药板块行情

医药行业2022年国谈初审目录研究:明星产品涌现,有望带动创新药板块行情

研报

医药行业2022年国谈初审目录研究:明星产品涌现,有望带动创新药板块行情

  1、国谈制度趋于成熟,成功率逐年升高,价格降幅窄幅波动   从谈判成功率上看,2019年医保谈判扩围后谈判成功率水平逐年升高,成功率水平较2017-2018年出现显著下降,为64.66%,此后国谈机制趋于成熟,入保成功率逐年上升到2021年的80.34%   从平均降幅上看,近年整体呈现稳中有升态势,2021年降幅达到历年最高水平。入保产品价格降幅近几年较为稳定,在50%-60%的区间内窄幅波动,2019年及2021年价格降幅略超60%,反映出国谈价格谈判体系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较为成熟,降价幅度进一步大幅增加的可能性较小,反映出国谈平衡行业创新和医疗普惠的价值取向。   2、历年产品入保后总体收入大幅增长,进入医保对产品销售具有较大积极意义   入保产品收入规模总体出现逐年大幅走升的态势。据医药魔方数据,经2017年、2018年和2019年谈判纳入医保的药品,在2021年的销售额分别较各自谈判年度的销售额增长了1.8倍、3.7倍和0.9倍,如经2017谈判纳入医保的品种在2021年的销售额为317亿元,而2017年的销售额只有110亿元,进入医保后的四年增长了1.8倍,经2018谈判纳入医保18个抗癌药的销售额由2018年的30亿元提高到了2021年的141亿元,经2019年谈判纳入医保品种的销售额由2019年的145亿元提高到了2021年的282亿元。据米内网数据,2020年谈判纳入医保的品种销售额由2020年的136亿元,迅速提升到2021年的233亿元。   3、入保后销售收入增长情况受竞争格局及产品创新程度影响大   从次年销售规模上看,非独家品种销售规模居前。在2020年入保且次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品种中,非独家产品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及注射用多种维生素(12)销售额分别为40亿元及16亿元,居第一及第三,从销售规模绝对值上看,较独家产品更高。   但从次年销售增速上看,独家创新药产品面临的竞争态势较温和,次年销售收入增速显著跑赢非独家产品。先声药业独家产品依拉达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2020年谈判进入医保后,次年收入增长达到28582%;百济神州独家产品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及恒瑞医药独家产品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单抗次年同比增速分别达到228%及41%。除甲磺酸仑伐替尼产品以外,其他非独家大品种产品销售收入增速较大幅度落后于独家品种。   从次年销售弹性上看,增速最快的产品仍然是海外厂商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领先优势的创新药产品。选择2020年入保在次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且增长率超过10倍的产品,11个产品中共有6个海外厂商独家产品,包括度普尤利单抗、马来酸阿伐曲泊帕、富马酸伏诺拉生等,而国内厂商独家产品仅有2个。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及领先地位的BIC/FIC产品在医保谈判中具有显著的销售收入弹性。   5、初审通过率显著提高,过审药品数量增长较快,过审规则向特定方向呈现出一定的政策倾向   初审通过率显著提高,过审药品数量增长较快。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共收到企业申报药品490个,344个药品通过初步形式审查,较2021年474个申报药品及271个药品通过初步形式审查,同比分别增加3.38%及26.94%。2022年药品初审通过率为70%,显著高于2021年57%通过率水平。   过审规则向特定方向呈现出一定的政策倾斜。中成药过审数量快速增长。199个目录外药品包括184个西药和15个中成药,同比分别增加19.48%及150.00%。中成药初审过审产品数量大幅增加。本次调整向罕见病及儿童用药、特定仿制药适当倾斜。目录外申报条件5和条件6特别申明纳入卫健委鼓励研发儿童药品、鼓励仿制药品目录及适应症涉及第一批罕见病目录的药品可以申报本次医保目录。共有26个基于目录外条件5及6的药品通过初审,在目录外过审产品中占比13.07%。本次调整维持对新冠用药申报的重视。医保局对新冠肺炎用药给予高度重视,将纳入第九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作为申报条件之一,本次调整中共有1个西药产品和1个中成药产品基于相关条件通过初审。   6、部分重点品种已经进入2022年医保初审目录   相关产品主要包括罗欣药业替戈拉生、康方生物卡度尼利单抗、亚盛医药奥雷巴替尼、健民集团七蕊胃舒胶囊、微芯生物西格列他那、康宁杰瑞恩沃利单抗。   投资建议:   本轮医保国谈续约产品较多,整体降价幅度有望相对温和,具备BIC/FIC产品的创新药企有望实现快速放量。伴随基础研发能力的逐步增强,国内创新药企海外临床进入稳步推进阶段,创新药出海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综合考虑创新药企业的国际化、自主研发能力、医药新科技管线厚度,建议关注荣昌生物,百济神州,康方生物,泽璟制药,康宁杰瑞。   风险提示:业绩不及预期风险,研发进展风险,新业务投资不及预期风险,海外医药政策风险。
报告标签:
  • 化学制药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314

  • 发布机构: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2-11-18

  • 页数:

    34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1、国谈制度趋于成熟,成功率逐年升高,价格降幅窄幅波动

  从谈判成功率上看,2019年医保谈判扩围后谈判成功率水平逐年升高,成功率水平较2017-2018年出现显著下降,为64.66%,此后国谈机制趋于成熟,入保成功率逐年上升到2021年的80.34%

  从平均降幅上看,近年整体呈现稳中有升态势,2021年降幅达到历年最高水平。入保产品价格降幅近几年较为稳定,在50%-60%的区间内窄幅波动,2019年及2021年价格降幅略超60%,反映出国谈价格谈判体系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较为成熟,降价幅度进一步大幅增加的可能性较小,反映出国谈平衡行业创新和医疗普惠的价值取向。

  2、历年产品入保后总体收入大幅增长,进入医保对产品销售具有较大积极意义

  入保产品收入规模总体出现逐年大幅走升的态势。据医药魔方数据,经2017年、2018年和2019年谈判纳入医保的药品,在2021年的销售额分别较各自谈判年度的销售额增长了1.8倍、3.7倍和0.9倍,如经2017谈判纳入医保的品种在2021年的销售额为317亿元,而2017年的销售额只有110亿元,进入医保后的四年增长了1.8倍,经2018谈判纳入医保18个抗癌药的销售额由2018年的30亿元提高到了2021年的141亿元,经2019年谈判纳入医保品种的销售额由2019年的145亿元提高到了2021年的282亿元。据米内网数据,2020年谈判纳入医保的品种销售额由2020年的136亿元,迅速提升到2021年的233亿元。

  3、入保后销售收入增长情况受竞争格局及产品创新程度影响大

  从次年销售规模上看,非独家品种销售规模居前。在2020年入保且次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品种中,非独家产品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及注射用多种维生素(12)销售额分别为40亿元及16亿元,居第一及第三,从销售规模绝对值上看,较独家产品更高。

  但从次年销售增速上看,独家创新药产品面临的竞争态势较温和,次年销售收入增速显著跑赢非独家产品。先声药业独家产品依拉达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2020年谈判进入医保后,次年收入增长达到28582%;百济神州独家产品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及恒瑞医药独家产品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单抗次年同比增速分别达到228%及41%。除甲磺酸仑伐替尼产品以外,其他非独家大品种产品销售收入增速较大幅度落后于独家品种。

  从次年销售弹性上看,增速最快的产品仍然是海外厂商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领先优势的创新药产品。选择2020年入保在次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且增长率超过10倍的产品,11个产品中共有6个海外厂商独家产品,包括度普尤利单抗、马来酸阿伐曲泊帕、富马酸伏诺拉生等,而国内厂商独家产品仅有2个。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及领先地位的BIC/FIC产品在医保谈判中具有显著的销售收入弹性。

  5、初审通过率显著提高,过审药品数量增长较快,过审规则向特定方向呈现出一定的政策倾向

  初审通过率显著提高,过审药品数量增长较快。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共收到企业申报药品490个,344个药品通过初步形式审查,较2021年474个申报药品及271个药品通过初步形式审查,同比分别增加3.38%及26.94%。2022年药品初审通过率为70%,显著高于2021年57%通过率水平。

  过审规则向特定方向呈现出一定的政策倾斜。中成药过审数量快速增长。199个目录外药品包括184个西药和15个中成药,同比分别增加19.48%及150.00%。中成药初审过审产品数量大幅增加。本次调整向罕见病及儿童用药、特定仿制药适当倾斜。目录外申报条件5和条件6特别申明纳入卫健委鼓励研发儿童药品、鼓励仿制药品目录及适应症涉及第一批罕见病目录的药品可以申报本次医保目录。共有26个基于目录外条件5及6的药品通过初审,在目录外过审产品中占比13.07%。本次调整维持对新冠用药申报的重视。医保局对新冠肺炎用药给予高度重视,将纳入第九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作为申报条件之一,本次调整中共有1个西药产品和1个中成药产品基于相关条件通过初审。

  6、部分重点品种已经进入2022年医保初审目录

  相关产品主要包括罗欣药业替戈拉生、康方生物卡度尼利单抗、亚盛医药奥雷巴替尼、健民集团七蕊胃舒胶囊、微芯生物西格列他那、康宁杰瑞恩沃利单抗。

  投资建议:

  本轮医保国谈续约产品较多,整体降价幅度有望相对温和,具备BIC/FIC产品的创新药企有望实现快速放量。伴随基础研发能力的逐步增强,国内创新药企海外临床进入稳步推进阶段,创新药出海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综合考虑创新药企业的国际化、自主研发能力、医药新科技管线厚度,建议关注荣昌生物,百济神州,康方生物,泽璟制药,康宁杰瑞。

  风险提示:业绩不及预期风险,研发进展风险,新业务投资不及预期风险,海外医药政策风险。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2022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初审结果显示,明星产品涌现,医保谈判制度日趋成熟,成功率和价格降幅均呈现稳定态势,这将有力地推动创新药板块行情。报告从医保谈判成功率、价格降幅、入保产品销售增长、竞争格局及产品创新程度等多个维度,对2022年医保谈判初审目录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部分重点品种进行了案例研究,最终得出上述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投资建议。

医保谈判制度成熟,创新药发展前景向好

明星产品涌现,有望带动创新药板块行情

主要内容

2022年国谈初审目录研究:明星产品涌现,有望带动创新药板块行情

本节主要分析了2022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初审结果,重点关注明星产品的涌现及其对创新药板块行情的影响。

国谈制度趋于成熟,成功率逐年升高,价格降幅窄幅波动

2019年医保谈判扩围后,谈判成功率逐年升高,从2019年的64.66%上升到2021年的80.34%。价格降幅方面,近几年在50%-60%区间窄幅波动,2021年降幅达到历年最高水平,但大幅增加的可能性较小,体现了医保谈判在平衡行业创新和医疗普惠方面的价值取向。

历年产品入保后总体收入大幅增长,进入医保对产品销售具有较大积极意义

数据显示,入保产品收入规模逐年大幅增长。例如,2017年谈判纳入医保的品种,在2021年的销售额较2017年增长了1.8倍;2018年谈判纳入医保的18个抗癌药,销售额由2018年的30亿元提高到2021年的141亿元。这表明进入医保对产品销售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

入保后销售收入增长情况受竞争格局及产品创新程度影响大

非独家品种销售规模通常居前,但独家创新药产品次年销售收入增速显著高于非独家产品。增速最快的产品多为海外厂商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领先优势的创新药产品,体现了BIC/FIC产品在医保谈判中的显著销售收入弹性。

初审通过率显著提高,过审药品数量增长较快,过审规则向特定方向呈现出一定的政策倾向

2022年医保药品初审通过率为70%,显著高于2021年的57%。中成药过审数量快速增长,本次调整向罕见病及儿童用药、特定仿制药倾斜,并维持对新冠用药申报的重视。

部分重点品种已经进入2022年医保初审目录

部分重点品种,例如罗欣药业替戈拉生、康方生物卡度尼利单抗、亚盛医药奥雷巴替尼等已进入2022年医保初审目录。

中国医保整体收支情况概览

本节概述了中国医保整体收支情况,分析了医保控费手段及医保药品目录制度发展趋势。

医保收支发展概述

国内医疗保险制度呈现“三纵三横”态势,即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险制度体系构架,包括托底层、主体层和补充层。近十年医保基金收入及支出逐年增加,但创新药纳入医保也带来了医保控费压力增加。

医保控费三大手段

医保控费主要手段包括支付改革(DRG/DIP支付方式改革)、支出结构调整和降低药价(医保谈判及目录调整、集中带量采购)。

医保药品目录制度发展逐步规范化,谈判准入渐成主流

医保药品目录调整过程更加参考客观数据,谈判已成为主要准入方式。

2022年国谈初审目录重点品种分析

本节对部分重点品种,例如康方生物卡度尼利单抗、康宁杰瑞恩沃利单抗、亚盛医药奥雷巴替尼等进行了深入分析,评估其市场潜力和竞争格局。

康方生物-卡度尼利单抗

卡度尼利单抗潜在市场规模可观,但双抗开发难度大,产品壁垒高。目前已获批适应症为二线以上晚期宫颈癌,后续适应症储备充分。

康宁杰瑞-恩沃利单抗

恩沃利单抗已获批适应症潜在市场规模较大,竞争态势温和,剂型优势明显(皮下注射)。

亚盛医药-奥雷巴替尼

奥雷巴替尼是首个国产第三代BCR-ABL抑制剂,对标武田帕纳替尼,成本优势明显,药效有效性表现优异。

附录-2022国谈初审目录非独家产品

本节分析了2022年国谈初审目录中非独家产品的竞争格局,将产品分为竞争态势温和和竞争态势严峻两类,并分别进行了分析。

风险提示

报告最后列出了潜在的风险,包括业绩不及预期风险、研发进展风险、新业务投资不及预期风险和海外医药政策风险。

总结

本报告基于2022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初审结果,对医保谈判制度的成熟度、价格降幅、入保产品销售增长以及重点品种的市场潜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医保谈判制度日趋成熟,创新药发展前景向好,部分明星产品涌现,有望带动创新药板块行情。报告也指出了潜在的风险,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报告中大量使用了数据和图表,对各个方面进行了量化分析,结论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说服力。 然而,报告中部分图表缺失,影响了对数据的全面理解。 未来研究可以补充完整的数据图表,并进一步探讨不同类型创新药在医保谈判中的差异化策略。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34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