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022年第21期总第70期:三季报业绩低速增长,投资逻辑回归基本面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022年第21期总第70期:三季报业绩低速增长,投资逻辑回归基本面

券商报告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022年第21期总第70期:三季报业绩低速增长,投资逻辑回归基本面

  行业回顾   本报告期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涨幅为-1.77%,在申万 31个一级行业中位居第 8,跑赢沪深 300指数(-7.84%)。从子行业来看,医药生物三级行业涨跌互现,其中线下药店、中药、体外诊断涨幅居前,分别上涨 5.60%、4.24%、3.64%;医院、医疗耗材、原料药跌幅居前,分别下跌 12.07%、8.89%、7.32%。   估值方面,截至 2022年 10月 28日,医药生物行业 PE(TTM整体法,剔除负值)为 23.47x(上期末为 24.06x),估值小幅回落,低于负一倍标准差。医药生物申万三级行业 PE(TTM整体法,剔除负值)前三的行业分别为医院(68.14x)、其他医疗服务(51.18x)、医疗设备(43.20x),中位数为 29.10x,体外诊断行业(6.67x)估值最低。   本报告期,两市医药生物行业共有 30家上市公司的股东净减持11.99亿元。其中,4家增持 0.18亿元,26家减持 12.17亿元。   重要行业资讯   医保药品目录调整,专家评审工作已结束   国家医保局回应:四类药品、器械暂不纳入集采   角膜塑形用硬性透气接触镜(俗称“OK镜”)纳入集采   葛兰素史克 HIV复方制剂(多替拉韦利匹韦林片)在华获批上市   投资建议:   经过强势反弹后,上期在市场整体下跌的情况下,生物医药板块小幅下跌,大幅跑赢指数,体现出强α特征。行业整体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域,业绩处于低速增长状态,2022年前三季度,医药生物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9.85%,归母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损益)同比增长 12.51%。政策面,国家医保局回应创新药、含濒危野生动物成分的药品、孤儿药和短缺药暂不纳入集采暂不纳入集采,创新医疗器械尚难集采。医保药品目录调整,专家评审工作已结束,目录调整新机制,以提高医药行业研发能力为创新导向,明确了“鼓励创新”的调整思路。医保目录和集采政策设计过程中,支持创新导向坚定。   同时,既眼科晶体、口腔种植牙、骨科脊椎类纳入集采之后,眼科膜塑形用硬性透气接触镜也被纳入集采,消费医疗不再具备集采免疫属性。行业投资逻辑回归基本面,行业内部业绩分化严重,部分原因是疫情造成各细分领域的短期繁荣与回落,当前行业整体估值较低的情况下,以各细分领域长期发展的视角进行配置,避免疫情因素的扰动。我们建议按三条主线配置,一是国家支持创业药的导向坚定,建议关注 CRO行业和传统药企向创新药转型的企业。CRO行业仍维持高速增长状态。相较生物科技公司,传统药企向创新药转型的企业现金流充足,商业化能力经过市场验证,一级市场融资遇冷的情况下,能够稳步推进研发管线,凸显竞争优势;二是受益医疗新基建的医疗设备行业,业绩与估值相对匹配;三是线下药店,行业业绩逐步回升,受疫情的扰动相对较小。   风险提示:   新冠疫情反复;集采扩围风险;医保谈判降价超预期。
报告标签:
  • 医药商业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808

  • 发布机构:

    长城国瑞证券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2-11-02

  • 页数:

    19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报告摘要

  行业回顾

  本报告期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涨幅为-1.77%,在申万 31个一级行业中位居第 8,跑赢沪深 300指数(-7.84%)。从子行业来看,医药生物三级行业涨跌互现,其中线下药店、中药、体外诊断涨幅居前,分别上涨 5.60%、4.24%、3.64%;医院、医疗耗材、原料药跌幅居前,分别下跌 12.07%、8.89%、7.32%。

  估值方面,截至 2022年 10月 28日,医药生物行业 PE(TTM整体法,剔除负值)为 23.47x(上期末为 24.06x),估值小幅回落,低于负一倍标准差。医药生物申万三级行业 PE(TTM整体法,剔除负值)前三的行业分别为医院(68.14x)、其他医疗服务(51.18x)、医疗设备(43.20x),中位数为 29.10x,体外诊断行业(6.67x)估值最低。

  本报告期,两市医药生物行业共有 30家上市公司的股东净减持11.99亿元。其中,4家增持 0.18亿元,26家减持 12.17亿元。

  重要行业资讯

  医保药品目录调整,专家评审工作已结束

  国家医保局回应:四类药品、器械暂不纳入集采

  角膜塑形用硬性透气接触镜(俗称“OK镜”)纳入集采

  葛兰素史克 HIV复方制剂(多替拉韦利匹韦林片)在华获批上市

  投资建议:

  经过强势反弹后,上期在市场整体下跌的情况下,生物医药板块小幅下跌,大幅跑赢指数,体现出强α特征。行业整体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域,业绩处于低速增长状态,2022年前三季度,医药生物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9.85%,归母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损益)同比增长 12.51%。政策面,国家医保局回应创新药、含濒危野生动物成分的药品、孤儿药和短缺药暂不纳入集采暂不纳入集采,创新医疗器械尚难集采。医保药品目录调整,专家评审工作已结束,目录调整新机制,以提高医药行业研发能力为创新导向,明确了“鼓励创新”的调整思路。医保目录和集采政策设计过程中,支持创新导向坚定。

  同时,既眼科晶体、口腔种植牙、骨科脊椎类纳入集采之后,眼科膜塑形用硬性透气接触镜也被纳入集采,消费医疗不再具备集采免疫属性。行业投资逻辑回归基本面,行业内部业绩分化严重,部分原因是疫情造成各细分领域的短期繁荣与回落,当前行业整体估值较低的情况下,以各细分领域长期发展的视角进行配置,避免疫情因素的扰动。我们建议按三条主线配置,一是国家支持创业药的导向坚定,建议关注 CRO行业和传统药企向创新药转型的企业。CRO行业仍维持高速增长状态。相较生物科技公司,传统药企向创新药转型的企业现金流充足,商业化能力经过市场验证,一级市场融资遇冷的情况下,能够稳步推进研发管线,凸显竞争优势;二是受益医疗新基建的医疗设备行业,业绩与估值相对匹配;三是线下药店,行业业绩逐步回升,受疫情的扰动相对较小。

  风险提示:

  新冠疫情反复;集采扩围风险;医保谈判降价超预期。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19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长城国瑞证券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