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医药生物:后疫情时代的情景演绎和投资思考——病毒变种、个人预防及投资机会
下载次数:
1078 次
发布机构: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3-02-03
页数:
36页
核心观点:
现阶段国内主要流行株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5.2和BF.7:根据中疾控监测数据,我国最近一次感染高峰全部为奥密克戎变异株,主要流行株为BA.5.2(70.2%)和BF.7(28.3%)。全球层面优势植株分化较大,具有不确定性,我国需要重点关注的变种:XBB.1.5>CH.1.1>BQ.1.1>BF.7(22Q4国内流行株)>BA.5.2(22Q4国内流行株,22Q3全球流行株)。
我国将每年迎来2-3波疫情高峰,优势流行株具有不确定性。依据如下:1)根据病毒之前的演化趋势,奥密克戎在不断变异过程中增强免疫逃逸能力和感染力,导致新变种迭代旧变种成为长期趋势。2)国内外疫苗研发和接种速度难以追赶病毒变异速度。3)根据海外经验,不同国家和地区每年均出现3~5波疫情集中感染高峰。综上,我们预计国内每年将会随着新变种迭代出现2~3波集中感染高峰,优势流行株尚不确定。
我国将出现新冠后遗症群体,需要注意个人预防和抗病毒治疗。海外多轮新冠病毒感染后(不局限单个毒株)成年人群后遗症总体发病率约5%-15%。我国目前新冠康复人群感染时间较晚、症状较轻,后遗症发病率较低。未来随着多次感染次数增加,将给社会带来较大的疾病负担。戴口罩、接种疫苗和抗病毒治疗依然是预防感染、防重症死亡的最佳选择,研究显示多次感染新冠会增加后遗症罹患率及严重程度。
多次疫情高峰冲击三级医院,促进新冠诊疗关口前移,多层次投资机遇有望兑现。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多次提出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冠诊疗水平,提高就近吸氧、血氧监测、输液、抗病毒药物及雾化治疗能力,增强应对新冠重症药品储备及医疗设备储备:1)呼吸道病原体检测;2)呼吸机、氧疗仪、CRRT等重症设备储备;3)感冒止咳为主的中药储备;4)个人药店零售端;5)医疗服务连锁消费释放、需求复苏;6)新冠疫苗、小分子口服药等。
风险提示:疫情扰动频率增加,防疫政策收紧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后疫情时代,中国将面临新冠病毒持续变异、反复感染高峰以及新冠后遗症等挑战,这将带来一系列投资机会。
报告预测,奥密克戎变异株将持续演变,中国每年将迎来2-3波疫情高峰,优势流行株具有不确定性。这基于病毒免疫逃逸能力和感染力的增强,疫苗研发速度难以追赶病毒变异速度,以及海外国家疫情反复感染高峰的经验。
报告指出,中国将出现新冠后遗症群体,其发病率可能在5%-15%之间。戴口罩、接种疫苗和抗病毒治疗依然是预防感染、防重症死亡的最佳选择。多次感染新冠会增加后遗症罹患率及严重程度。
本报告从全球新冠病毒变异趋势、中国疫情高峰预测、新冠后遗症、后疫情时代投资机会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报告分析了全球不同地区新冠病毒优势流行株的差异和趋同演化趋势。不同地区优势毒株变异呈现趋同演化局面,主要体现在增强免疫逃逸能力和增强感染力两个方面。报告还比较了上海封控期间和开放后感染情况的差异,指出上海封控期间大多为轻症的原因在于当时上海市民的免疫水平较高。
报告通过类比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开放后每年出现多次感染高峰的经验,预测中国未来每年可能出现2-3波感染高峰。这基于奥密克戎时代病毒变异速度加快、疫苗研发速度难以跟上、中国人口密度高和流动性强等因素。
报告详细阐述了新冠后遗症的定义、发病率、症状、危险因素和治疗现状。根据海外数据,新冠后遗症发病率约为5%-15%,症状多样且持续时间长,但大部分后遗症会在半年内消失。
报告认为,多次疫情高峰冲击三级医院,将促进新冠诊疗关口前移,带来多层次投资机遇。
报告建议关注呼吸道病原体检测领域的投资机会,并列举了英诺特、亚辉龙、万孚生物、万泰生物、安图生物、圣湘生物等相关公司。
报告建议关注呼吸机、氧疗仪、CRRT等重症医疗设备领域的投资机会,并列举了迈瑞医疗、鱼跃医疗、怡和嘉业、新华医疗、山外山、理邦仪器等相关公司。
报告建议关注感冒止咳类中药领域的投资机会,并列举了济川药业、以岭药业、华润三九、康缘药业、葵花药业、太极集团等相关公司。
报告建议关注药店零售端和医疗服务连锁领域的投资机会,并列举了益丰药房、老百姓、大参林、一心堂、健之佳、漱玉平民、海吉亚医疗、爱尔眼科等相关公司。
报告分析了新冠疫苗的有效性和接种策略,以及国内外抗病毒药物的研发进展和临床应用情况,包括Paxlovid、阿兹夫定、莫诺拉韦、先诺欣和民得维等药物。
本报告基于对新冠病毒变异趋势、疫情高峰预测以及新冠后遗症的分析,展望了后疫情时代的多层次投资机会,涵盖了呼吸道病原体检测、重症医疗设备、中药、药店、医疗服务连锁以及新冠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等多个领域。报告同时指出了疫情扰动频率增加、防疫政策收紧、产品研发不及预期以及行业竞争加剧等风险因素。 投资者应谨慎评估风险,结合自身情况做出投资决策。 报告中提供的公司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STC007达成授权合作,重视创新管线资产价值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乙烷禁运风波趋缓,从“全面停运”到“可运输、暂不卸货”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中东地缘冲突再起,原油、甲醇、SAF等价格上涨
合成生物学周报:自贡签约重点项目布局生物基材料,易生新材料突破PLA纤维难题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