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生物行业出海专题报告:医药出海:竞争升级,顺势而为

医药生物行业出海专题报告:医药出海:竞争升级,顺势而为

研报

医药生物行业出海专题报告:医药出海:竞争升级,顺势而为

  海外市场吸引力叠加国内市场竞争压力,双重因素提升国产医药出海动能。国内医药产业在过去20年里持续快速成长,核心动力在于经济快速发展下带来的居民医疗需求增长,同时国内医疗保障政策持续完善。然从2018年药品带量采购开始,医药产业链在带量采购、医保谈判、DRG/DIP支付等政策的影响下增长放缓,部分国内企业为实现持续增长将目光转向海外。在创新药领域,海外市场的发展空间、定价体系、保险支付均与国内市场存在较大差异,可拓展空间更大。在器械领域,国产器械龙头产品持续升级,已在诸多细分赛道具备全球竞争力,海外市场也顺势成为公司业绩增长新动力。   药品出海持续升级,创新药对外授权持续新高。中国药企出海征途经历了从原料药到仿制药,再到现在创新药出海的演变。1)创新药出海目前近80%的企业选择对外授权模式,交易金额屡创历史新高;少数头部企业选择合作开发模式,通过自建国际化团队积累海外临床经验;极少数企业实现自主出海,独享海外商业化收益。2)中国仿制药在美国FDA获批的ANDA数量持续走高,且代表更高制药工艺的注射剂药品占比呈现上升趋势。在美国药品短缺严重,且注射剂市场进入壁垒较高的背景下,国产注射剂出口有望持续保持高增长。3)全球原料药市场持续扩容,中国承接欧美向外转移的产能,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料药产地,国产原料药出口也保持稳健增长。   技术提升促进海外市场突破,医疗器械出海加速兑现。随着国产医疗器械产品力逐步提升,部分领域已经达到比肩海外一线水平,中国医疗器械出海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目前中国医疗器械产品梯队不断完善,能够根据美国、东南亚、欧洲等不同海外国家/地区需求提供产品及解决方案。从细分方向看,国产器械在影像、超声等医疗设备,化学发光、流水线、POCT等体外诊断领域,在国内已逐步实现进口替代的基础上,海外市场拓展前景可期。   中药和生物制品出海:挑战与机遇并存。1)中药类产品出口以植物提取物和中药材(饮片)为主,中成药的出海处于起步阶段,部分中成药企已布局出海业务。2)全球疫苗市场集中度高,国产已上市的成熟疫苗品种多,2021年逐步打开海外市场,目前在销售、研发、商业化层面均有积极布局。3)人血白蛋白依赖进口,国产静丙等产品已布局出口业务。   全球医药市场持续增长,海外市场可拓展空间较大,高定价水平带来高市场回报率,医药出海投资建议关注:1)创新药海外定价优势驱动下,国内创新药出海持续加速,关注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百利天恒、君实生物等;2)制剂板块:下半年看好高毛利、高壁垒的注射剂出口赛道,关注健友股份、华海药业等;3)原料药国际化布局较早,2024年具有价格恢复动力,重点关注肝素、抗生素和甾体类;4)高端器械领域国产产品趋于成熟,关注国产器械装备的国产替代及海外出口,关注迈瑞医疗、联影医疗、新产业、安图生物等。5)中药和生物制品正处于出海起步阶段,关注同仁堂国药、康泰生物、上海莱士等。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使得医疗卫生支出增速下降的风险、海外政策变化致订单或税率调整风险、创新药及创新器械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汇率变动的风险。
报告标签:
  • 化学制药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866

  • 发布机构: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4-08-22

  • 页数:

    38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报告摘要

  海外市场吸引力叠加国内市场竞争压力,双重因素提升国产医药出海动能。国内医药产业在过去20年里持续快速成长,核心动力在于经济快速发展下带来的居民医疗需求增长,同时国内医疗保障政策持续完善。然从2018年药品带量采购开始,医药产业链在带量采购、医保谈判、DRG/DIP支付等政策的影响下增长放缓,部分国内企业为实现持续增长将目光转向海外。在创新药领域,海外市场的发展空间、定价体系、保险支付均与国内市场存在较大差异,可拓展空间更大。在器械领域,国产器械龙头产品持续升级,已在诸多细分赛道具备全球竞争力,海外市场也顺势成为公司业绩增长新动力。

  药品出海持续升级,创新药对外授权持续新高。中国药企出海征途经历了从原料药到仿制药,再到现在创新药出海的演变。1)创新药出海目前近80%的企业选择对外授权模式,交易金额屡创历史新高;少数头部企业选择合作开发模式,通过自建国际化团队积累海外临床经验;极少数企业实现自主出海,独享海外商业化收益。2)中国仿制药在美国FDA获批的ANDA数量持续走高,且代表更高制药工艺的注射剂药品占比呈现上升趋势。在美国药品短缺严重,且注射剂市场进入壁垒较高的背景下,国产注射剂出口有望持续保持高增长。3)全球原料药市场持续扩容,中国承接欧美向外转移的产能,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料药产地,国产原料药出口也保持稳健增长。

  技术提升促进海外市场突破,医疗器械出海加速兑现。随着国产医疗器械产品力逐步提升,部分领域已经达到比肩海外一线水平,中国医疗器械出海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目前中国医疗器械产品梯队不断完善,能够根据美国、东南亚、欧洲等不同海外国家/地区需求提供产品及解决方案。从细分方向看,国产器械在影像、超声等医疗设备,化学发光、流水线、POCT等体外诊断领域,在国内已逐步实现进口替代的基础上,海外市场拓展前景可期。

  中药和生物制品出海:挑战与机遇并存。1)中药类产品出口以植物提取物和中药材(饮片)为主,中成药的出海处于起步阶段,部分中成药企已布局出海业务。2)全球疫苗市场集中度高,国产已上市的成熟疫苗品种多,2021年逐步打开海外市场,目前在销售、研发、商业化层面均有积极布局。3)人血白蛋白依赖进口,国产静丙等产品已布局出口业务。

  全球医药市场持续增长,海外市场可拓展空间较大,高定价水平带来高市场回报率,医药出海投资建议关注:1)创新药海外定价优势驱动下,国内创新药出海持续加速,关注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百利天恒、君实生物等;2)制剂板块:下半年看好高毛利、高壁垒的注射剂出口赛道,关注健友股份、华海药业等;3)原料药国际化布局较早,2024年具有价格恢复动力,重点关注肝素、抗生素和甾体类;4)高端器械领域国产产品趋于成熟,关注国产器械装备的国产替代及海外出口,关注迈瑞医疗、联影医疗、新产业、安图生物等。5)中药和生物制品正处于出海起步阶段,关注同仁堂国药、康泰生物、上海莱士等。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使得医疗卫生支出增速下降的风险、海外政策变化致订单或税率调整风险、创新药及创新器械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汇率变动的风险。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38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