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33)

    • 低估值高增长,广西医药商业龙头

      低估值高增长,广西医药商业龙头

      个股研报
      好的,我将根据您提供的报告内容和要求,生成一份专业、分析性的中文Markdown文档。 中心思想 深耕广西,医药商业龙头地位稳固 柳药股份作为广西医药商业龙头企业,凭借其“批发+零售”双轮驱动模式,以及向上游医药工业延伸的战略,实现了业绩的快速增长。公司在行业整合加速的背景下,通过精耕细作广西市场,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同时积极拓展零售药店和DTP业务,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估值洼地,投资价值凸显 报告认为,柳药股份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与公司强劲的业绩增长不匹配,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结合公司业绩增速和行业估值水平,给予公司“推荐”评级,并预测了合理的股价区间。 主要内容 1 深耕广西的医药流通龙头 广西医药流通行业龙头地位:柳药股份是广西医药流通行业的龙头企业,拥有超过六十年的行业经验,形成了以药械批发和零售为核心,供应链管理等增值服务为支撑的综合性医药业务体系。 业绩快速增长,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公司近年来业绩快速增长,2013-2017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20.05%,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28.02%。但目前公司PE和PS估值均处于历史低位,具有较高的安全边际。 2 政策之下加速流通行业整合,医药零售大有可为 医药流通行业增速放缓,行业处于整合期:受医改政策影响,药品流通行业增速放缓,行业竞争加剧,集中度不断提升。 医药零售连锁率逐年提升:药品零售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零售连锁率不断提高,大型连锁企业借助资本力量加速行业兼并重组。 3 “批发+零售”双轮驱动商业板块高增长 流通领域优势明显,精耕细作持续扩大优势 精耕细作广西市场,批发业务市占率逐步提升:公司凭借深耕细作的营销渠道网络和终端覆盖能力,不断提升在广西市场的占有率,目前已接近30%。 批发业务结构调整,纯销占比提升,整体跑赢行业增速:随着“两票制”的推行,公司医院销售业务占比增加,批发业务毛利率也随之提升。 供应链延伸业务持续推进,医疗器械业务大有空间:公司通过医院供应链延伸服务项目,提升客户粘性,巩固与中高端医疗机构的合作关系。同时,医疗器械业务快速增长,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医药零售加速扩张,DTP业务快速增长:公司零售药店布局加快,重点布局未开发且具备潜力区域市场。DTP药店数量快速增长,迎接处方外流大市场。 4 医药工业新动能,成为又一利润增长点 向上游延伸,拓展中药饮片业务:公司设立仙茱中药,拓展中药饮片业务,并建设智能化中药煎煮中心,提供专业的中药代煎煮服务。 收购万通制药,增厚工业板块利润:公司拟收购万通制药,进一步加强公司在工业板块的业务规模,提升公司中药生产板块盈利能力。 5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预计公司2018-202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6.10/139.32/167.1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15/6.46/7.79亿元,EPS为1.99/2.49/3.01元。给予公司2019年15-16倍PE,合理股价区间为37.35-39.84元,维持“推荐”评级。 6 风险提示 提示了医院账期延长、应收账款坏账风险、收购标的整合不及预期、DTP业务增长不及预期、零售药店业务拓展不及预期、中药饮片以及医疗器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等风险。 总结 核心驱动力:批发零售双轮驱动与工业延伸 柳药股份作为广西医药商业龙头,通过“批发+零售”双轮驱动模式,以及向上游医药工业延伸的战略,实现了业绩的快速增长。公司在巩固批发业务优势的同时,积极拓展零售药店和DTP业务,并向上游延伸产业链,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投资建议:维持“推荐”评级,关注长期增长潜力 报告认为,柳药股份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与公司强劲的业绩增长不匹配,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维持“推荐”评级,建议投资者关注公司在医药流通行业整合中的发展机遇,以及零售和工业板块的长期增长潜力。
      财富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3页
      2018-12-04
    • 业绩符合预期,三大业务板块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业绩符合预期,三大业务板块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个股研报
      中心思想 业绩增长与发展态势良好: 柳药股份2018年前三季度业绩符合预期,三大业务板块(医院纯销、零售、医药工业)均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支撑公司业绩快速增长。 投资价值分析: 公司深耕广西市场,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具有吸引力。结合公司业绩增速与行业估值水平,维持“推荐”评级,并给出了合理的股价区间。 主要内容 事件概述 三季报业绩亮眼: 公司发布2018年三季报,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和EPS均实现显著同比增长。 医院纯销业务 核心业务稳健增长: 医院纯销业务保持快速增长,药品销售和器械耗材销售均实现较高增长。 政策影响与渠道下沉: 受“两票制”等医改政策影响,药品配送集中度提高,公司提升各区域子公司配送服务能力,推进销售渠道下沉。 业务结构优化: 商业调拨业务收入萎缩,高毛利率的医院纯销业务收入占比提升。 零售业务 高速增长与门店扩张: 零售药店业务维持高速增长态势,门店数量持续扩张,并通过自建和并购方式拓展市场。 DTP药房业务驱动: 加快区域DTP药店布局,提高医保资质覆盖,实现DTP药店与院边店协同发展,DTP药房业务增长强劲,拉动零售板块业绩。 医药工业业务 新的利润增长点: 医药工业业务实现翻番增长,成为公司又一利润增长点。 收购增厚利润: 完成对万通制药的收购后,将进一步增厚公司医药工业板块的利润。 盈利能力分析 毛利率提升: 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 费用率上升: 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均同比提升,主要原因是业务扩张和银行贷款增加。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业绩预测: 预计公司2018-2020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持续增长,EPS也将相应提高。 投资评级: 维持“推荐”评级,并给出了合理的股价区间。 风险提示 现金流风险: 医院账期延长可能导致现金流恶化。 业务拓展风险: 零售业务拓展可能不及预期。 工业板块风险: 工业板块增长可能不及预期。 总结 本报告对柳药股份2018年三季报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公司业绩符合预期,三大业务板块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医院纯销业务稳健增长,零售业务高速扩张,医药工业业务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毛利率提升,但费用率也有所上升。报告维持“推荐”评级,并提示了相关风险。总体而言,柳药股份深耕广西市场,估值水平具有吸引力,值得投资者关注。
      财富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页
      2018-11-01
    • 贴膏剂增速下滑,软膏剂快速增长

      贴膏剂增速下滑,软膏剂快速增长

      个股研报
      中心思想 业绩增长分析: 2018年前三季度,羚锐制药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三季度单季度利润增速提升。 投资评级维持: 维持“推荐”评级,合理区间为8.60-9.89元,看好公司核心产品及渠道拓展。 主要内容 公司业绩与盈利能力分析 营收与利润增长: 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95亿元,同比增长22.25%;归母净利润2.13亿元,同比增长11.77%。 产品收入结构变化: 贴膏剂收入增速放缓,但仍占据主要地位;胶囊剂受益于低开转高开,收入增速显著;软膏剂保持快速增长。 产品销售情况分析 贴膏剂: 2018年前三季度收入9.87亿元,同比增长5.83%,增速较上半年有所下降,毛利率同比提升1.06个百分点。 片剂: 实现收入5622万元,同比增长7.83%,毛利率同比下降1.12个百分点。 胶囊剂: 实现收入4.05亿元,同比增长79.20%,毛利率同比提升18.22个百分点,主要受益于低开转高开。 软膏剂: 实现收入7708万元,同比增长48.32%,毛利率同比提升5.99个百分点。 盈利能力与费用分析 毛利率提升: 2018年三季度毛利率76.17%,同比上升4.68个百分点,主要由于低开转高开及部分产品提价。 销售费用率上升: 销售费用率为50.94%,同比提升6.45个百分点,主要因为市场竞争加剧,公司加大宣传推广投入,扩大终端覆盖及两票制实施。 管理费用率下降: 管理费用率5.68%,同比下降3.27个百分点。 财务费用率上升: 财务费用率0.46%,同比提升0.12个百分点,主要因为本期贷款增加支付利息增加。 投资收益下降: 本期公司投资收益为-985万元,去年同期为1481万元,拖累了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2018-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23.11/28.31/34.62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51/3.30/4.06亿元,EPS为0.43/0.56/0.69元。 投资评级: 维持“推荐”评级,给予公司2019年20-23倍PE,合理区间为8.60-9.89元。 风险提示 口服药市场拓展不及预期 OTC、诊所渠道拓展不及预期 总结 业绩增长与产品结构: 羚锐制药2018年前三季度营收和利润实现增长,但贴膏剂增速放缓,软膏剂和胶囊剂表现亮眼。 盈利能力与费用控制: 毛利率有所提升,但销售费用率上升明显,对利润增长造成一定压力。 投资建议: 维持“推荐”评级,看好公司未来在OTC和诊所渠道的发展潜力,但需关注口服药市场拓展和渠道拓展的风险。
      财富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页
      2018-10-31
    • 医药商业业务结构调整,工业板块拖累业绩

      医药商业业务结构调整,工业板块拖累业绩

      个股研报
      中心思想 医药商业业务结构调整与工业板块的挑战 本报告分析了中国医药(600056)2018年三季报,核心观点如下: 医药商业结构调整: “两票制”等政策影响下,医药商业业务结构正在调整,调拨业务下降,但高毛利率的纯销业务占比提升,整体盈利能力增强。 工业板块面临挑战: 原料药业务受市场因素影响下滑,拖累公司业绩。医药工业板块收入虽快速增长,但产销衔接问题对业绩造成一定影响。 维持“推荐”评级: 尽管面临挑战,但公司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结合公司增速及行业估值水平,维持“推荐”评级,合理区间为18.85-20.30元。 主要内容 公司业绩概况 2018年前三季度,中国医药实现营业收入221.97亿元,同比增长2.71%;归母净利润12.40亿元,同比增长23.08%;扣非归母净利润10.92亿元,同比增长14.13%,实现EPS1.16元。三季度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6.68亿元,同比增长7.39%;归母净利润4.01亿元,同比增长16.63%。 原料药业务下滑的影响 2018年三季度,受市场因素影响,公司原料药业务收入下滑,预计同比下滑超过10%,毛利率下降,拖累了公司净利润水平。 医药商业业务结构调整 在“两票制”、医保控费等政策背景下,医药商业板块调拨业务下降,造成收入下滑。同时,因业务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毛利率较高的纯销业务占比明显加大,板块整体盈利能力增强。预计公司医药商业收入略微下滑,利润增长约15%。 国际贸易业务的稳定增长 2018年三季度,预计公司贸易业务利润增长约10%,保持稳定增长。随着国际贸易业务结构的不断优化,项目的持续推进,贸易板块盈利水平提升。 毛利率提升与费用率上升 2018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2.01%,同比提升7.95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低开转高开以及业务结构优化所致;销售费用率10.98%,同比提升6.66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由于随着医药工业企业销售规模的增长,销售服务与宣传费用大幅增加;管理费用率2.33%,同比提升0.49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0.25%,同比提升0.02个百分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预计公司2018-202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14.57/363.01/417.47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15.52/18.43/21.79亿元,EPS分别为1.45/1.72/2.04元,对应目前股价PE分别为9.47/7.97/6.74倍。目前,公司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吸引力提升,结合公司增速以及行业估值水平,给予公司2018年13-14倍PE,合理区间为18.85-20.30元,维持“推荐”评级。 总结 业绩受多重因素影响,维持推荐评级 中国医药2018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业绩受到医药商业结构调整和原料药业务下滑的影响。尽管面临挑战,但公司通过优化业务结构和提升盈利能力,保持了整体的稳定增长。考虑到公司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以及未来的增长潜力,维持“推荐”评级。投资者应关注药品价格下降、行业政策性风险以及中健公司整合不及预期等风险因素。
      财富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页
      2018-10-30
    • 业绩增长提速,期待后续产品表现

      业绩增长提速,期待后续产品表现

      个股研报
      中心思想 业绩增长与未来潜力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京新药业的业绩增长正在提速,尤其是在2018年三季度表现突出。这主要得益于瑞舒伐他汀通过一致性评价并在上海GPO中标,以及原料药业务的超预期增长。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报告维持对京新药业的“推荐”评级,并给出了13.44-14.40元的合理区间。同时,报告也提示了核心产品竞争结构恶化、药品招标降价以及医疗器械业务不及预期的风险。 主要内容 事件:三季报业绩超预期 京新药业发布2018年三季报,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4.4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6.91%。三季度单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0.4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1.77%,呈现逐季提速态势。公司预计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区间为3.44亿元-3.70亿元,同比增长30%-40%。 成品药与原料药:双轮驱动业绩增长 公司三季度利润快速增长,主要受益于瑞舒伐他汀在上海第三批GPO中标,以及理财收益的贡献。成品药主力产品瑞舒伐他汀、舍曲林、地衣芽孢杆菌等保持20%的增长,原料药业务增速超预期,达到40%。 一致性评价与精神神经领域:未来增长点 公司已有瑞舒伐他汀、左乙拉西坦、舍曲林三个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具有先发优势。在精神神经领域,公司拥有左乙拉西坦、舍曲林、普拉克索以及卡巴拉汀等产品,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和原研替代空间。 毛利率与费用:盈利能力分析 2018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4.67个百分点,达到62.90%。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6.72个百分点,主要是收入增长带来的商务服务费等费用增长。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1.13%,主要是公司研发投入增加所致。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维持“推荐”评级 预计公司2018-202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9.40/36.75/45.2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8/4.37/5.36亿元,EPS分别为0.48/0.60/0.74元。维持“推荐”评级,合理区间为13.44-14.40元。 总结 京新药业2018年三季报业绩表现亮眼,主要得益于瑞舒伐他汀等核心产品的市场拓展和原料药业务的快速增长。公司在一致性评价和精神神经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和增长潜力。报告维持对公司的“推荐”评级,但同时也提示了相关风险。总体来看,京新药业未来的发展值得期待。
      财富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页
      2018-10-24
    • 费用提升拖累业绩,贴膏剂保持较快增长

      费用提升拖累业绩,贴膏剂保持较快增长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 业绩受费用提升影响,但贴膏剂业务保持增长 本报告分析了羚锐制药2018年中报,指出公司上半年营收增长,但归母净利润增速低于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主要原因是期间费用率大幅提升。尽管如此,核心业务贴膏剂仍保持较快增长,软膏剂表现亮眼,儿童产品高速增长,口服药受“两票制”影响收入大幅增长。 ## 维持“推荐”评级,看好未来发展 报告下调了对公司的盈利预测,但考虑到核心产品增长空间、儿童产品放量增长、软膏剂表现以及公司在OTC和诊所渠道的发力,维持“推荐”评级,并给出了合理的估值区间。 # 主要内容 ## 公司2018年中报分析 2018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04亿元,同比增长32.56%;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47亿元,同比增长9.46%;实现扣非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47亿元,同比增长20.75%;实现EPS0.25元。单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8亿元,同比增长30.93%;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0.72亿元,同比增长10.75%;实现扣非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0.70亿元,同比增长16.14%。 ## 费用提升对业绩的影响 2018年上半年,公司期间费用率57.66%,同比提升6.33个百分点,费用大幅提升拖累公司业绩。其中,销售费用率50.11%,同比提升7.76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两票制”政策下,公司部分产品销售模式转变,以及公司加大宣传推广投入,扩大终端覆盖所致;管理费用率7.05%,同比下降1.51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0.49%,同比提升0.08个百分点,主要是本期支付贷款利息增加所致。另外,公司折旧费和摊销费相比去年同期增加1211万元,影响公司利润水平,主要是因为百亿贴膏剂工程项目部分转固所致。 ## 核心业务贴膏剂和软膏剂的增长分析 2018年上半年,公司贴膏剂实现收入6.98亿元,同比增长17.92%,毛利率74.11%,基本与去年持平。预计通络祛痛膏相比一季度增速有所提升,全年维持较快的增速,壮骨麝香止痛膏保持平稳增长,伤湿止痛膏与关节止痛膏增速有所下滑。公司儿童产品小儿退热贴与舒腹贴高速增长,全年有望延续高增态势。上半年,公司软膏剂实现收入4908万元,同比增长73.73%,毛利率84.27%,同比提升7.03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公司整合营销资源,加大营销投入,促进销售增加,糠酸莫米松乳膏、三黄珍珠膏、复方酮康唑乳膏实现放量增长。 ## 口服药受“两票制”影响分析及未来展望 2018年上半年,公司胶囊剂(主要为培元通脑胶囊、参芪降糖胶囊等)实现收入2.66亿元,同比增长89.50%,毛利率82.40%,同比提升25.24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两票制实施导致销售模式转变(低开转高开)造成收入与毛利率提升较大。公司片剂(主要为丹鹿通督片等)实现收入4496万元,同比增长12.29%,毛利率57.47%,基本与去年持平。公司上半年诊所线的销售团队人员调整影响了口服药销量,目前销售人员调整已经基本完成,公司将加大对口服药的营销投入,期待口服药下半年表现。 ##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我们下调了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8-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23.11/28.31/34.62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51/3.30/4.06亿元,EPS为0.42/0.56/0.69元(前值为0.46、0.59、0.74元),对应目前股价PE分别为20.63/15.66/12.73倍。公司核心产品通络祛痛膏还有较大增长空间,儿童产品放量增长,软膏剂表现亮眼,同时看好公司在OTC于诊所渠道发力。结合公司增速以及行业估值水平,给予公司2018年24-25倍PE,合理区间为10.08-10.50元,维持“推荐”评级。 # 总结 本报告对羚锐制药2018年中报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公司虽然面临费用提升的压力,但核心业务贴膏剂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软膏剂表现突出,儿童产品增长迅速。口服药业务受“两票制”影响较大,未来发展值得期待。综合考虑公司各方面因素,维持“推荐”评级,并给出了合理的估值区间。投资者应关注口服药市场拓展以及OTC、诊所渠道拓展情况,注意相关风险。
      财富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页
      2018-08-31
    • 业绩符合预期,麻醉肌松类制剂保持快速增长

      业绩符合预期,麻醉肌松类制剂保持快速增长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 业绩增长与盈利能力提升 本报告分析了仙琚制药2018年中报,指出公司业绩符合预期,麻醉肌松类制剂保持快速增长,同时呼吸、皮肤科制剂放量增长。Newchem并表增厚业绩,维生素D3价格上涨提升原料药盈利能力。 ##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报告维持对仙琚制药的“推荐”评级,合理区间为9.52-10.20元,并提示了原料药价格波动、制剂产品降价、汇率波动等风险。 # 主要内容 ## 公司业绩分析 2018年上半年,仙琚制药实现营业收入17.59亿元,同比增长38.06%;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23亿元,同比增长51.91%;扣非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46.92%;EPS0.79元。单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45亿元,同比增长46.%%;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13亿元,同比增长23.64%;实现扣非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3.91亿元,同比增长26.03%。 ## 产品销售情况分析 * **妇科计生类制剂:** 实现收入2.4亿元,同比增长2%,增速相比一季度有所下滑。 * **麻醉肌松类制剂:** 实现收入1.95亿元,同比增长28%,保持快速增长,主要品种罗库溴铵与顺阿曲库铵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 **普药制剂:** 实现收入1.8亿元,保持稳定增长,同比增长9%,顺应国家低价药扶持政策。 * **呼吸类制剂:** 实现收入0.73亿元,同比增长174%,呼吸科制剂为公司的重点发展领域,未来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 **皮肤科制剂:** 实现收入0.51亿元,同比增长48%。 ## 原料药及中间体销售分析 2018年上半年,公司原料药及中间体销售收入8.66亿元,其中主要自营原料药销售收入4.95亿元。Newchem公司2017年11月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实现营业收入2.84亿元、营业利润6754.20万元,净利润4568.53万元,增厚公司利润。由于维生素D3价格大幅上涨,子公司海盛制药业绩大幅增长,实现营业收入6508.64万元,同比增长55.11%,实现营业利润3223.61万元,同比增长530.96%,实现净利润2398.17万元,同比增长511.39%,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 费用分析 2018年上半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45.77%,同比提升2.77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为30.90%,同比提升0.67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销售推广费用大幅增加;管理费用率为12.20%,同比提升1.06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技术开发支出及职工薪酬福利增加;财务费用率为2.67%,同比提升1.03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利息支出增加。 ##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预计公司2018-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37.08/43.76/49.88亿元,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3.14/4.13/5.18亿元,实现EPS0.34/0.45/0.57元,对应目前股价PE为22.60/17.16/13.69倍。给予公司2018年28-30倍PE,合理区间为9.52-10.20元,维持“推荐”评级。 # 总结 ## 核心业务增长与盈利能力增强 仙琚制药2018年中报显示,公司业绩符合预期,麻醉肌松类制剂保持快速增长,呼吸、皮肤科制剂放量增长。Newchem并表以及维生素D3价格上涨显著提升了公司盈利能力。 ## 维持推荐评级,关注风险因素 报告维持对仙琚制药的“推荐”评级,并给出了合理的估值区间。同时,报告也提示了投资者需要关注的风险因素,包括原料药价格波动、制剂产品降价以及汇率波动等。
      财富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页
      2018-08-31
    • 业务与产品结构优化,盈利能力提升

      业务与产品结构优化,盈利能力提升

      个股研报
      中心思想 业务结构优化与盈利能力提升 中国医药(600056)通过优化业务和产品结构,提升了盈利能力。医药工业板块的高增长和国际贸易业务盈利能力的提升是亮点。 估值吸引力与投资评级 公司PEG<1,估值水平具有吸引力,维持“推荐”评级,合理区间为26.10-29.00元。 主要内容 公司业绩概况 2018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145.29亿元,同比增长0.41%;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8.40亿元,同比增长26.41%;扣非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7.71亿元,同比增长20.52%;EPS0.79元。 医药商业板块分析 医药商业收入89.17亿元,同比下降7.05%,主要受“两票制”、医保控费等政策影响,调拨业务下降。但纯销业务占比增加,毛利率提升2pct.至8.67%,净利润2.60亿元,同比增长18.77%。 医药工业板块分析 医药工业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8.67亿元,同比增长64.99%,实现净利润3.68亿元,同比增长33.39%。中健公司正式运营,产销衔接平稳过渡。 国际贸易板块分析 国际贸易板块实现营业收入32.60亿元,同比下降5.99%,净利润4.29亿元,同比增长43.56%,毛利率提升2.19pct.达到16.86%。 费用分析与现金流 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7.71pct.至11.12%,主要因工业板块销售规模增长和精细化招商力度加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81亿元,主要原因是纯销业务比重加大和信用期变长。 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公司2018-202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14.57/363.01/417.47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15.52/18.43/21.79亿元,EPS分别为1.45/1.72/2.04元,对应目前股价PE分别为11.85/9.98/8.44倍。 总结 中国医药2018年中报显示,公司通过业务与产品结构的优化,提升了盈利能力。医药商业板块受政策影响,调拨业务下滑,但纯销业务占比增加提升了毛利率。医药工业板块保持高增长,国际贸易业务盈利能力显著提升。虽然销售费用大幅提升,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恶化,但公司整体估值具有吸引力,维持“推荐”评级。投资者需关注药品价格下降和行业政策性风险。
      财富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页
      2018-08-29
    • 业绩快速增长,业务多元化发展

      业绩快速增长,业务多元化发展

      个股研报
      好的,我将根据您提供的报告内容和要求,产出一份专业、分析性的Markdown文档。 中心思想 业绩增长与多元化发展并驾齐驱: 瑞康医药2017年业绩实现高增长,同时业务向多元化发展,为公司业绩稳定增长提供保障。 战略转型与现金流改善: 公司从2018年开始放缓外延并购,着重于加强内生增长和提升经营质量,经营性现金流和营收账款从2017年末开始出现明显改善。 主要内容 2017年业绩回顾:高增长与多元化 营收与利润双增长: 2017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49.1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0.66%。 业务多元化发展: 药品配送业务稳健增长,医疗器械配送业务高速增长,新兴移动医疗服务板块收入显著提升。 2018年一季度业绩分析:稳健增长与结构优化 营收稳定增长: 2018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增速43.20%,新并表子公司贡献业绩。 盈利能力分析: 毛利率提升,但净利润因上期账龄分析法调整有所下滑,扣除影响后同比增长显著。 现金流管理与优化 现金流改善措施: 公司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利用ABS、供应链金融等工具优化支付方式,改善经营现金流。 预付账款与应收款项增加: 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增加,为后续营业收入增长蓄力。 全国性综合医疗服务商转型 渠道建设与业务拓展: 公司通过外延并购实现全国直销渠道建设,业务模式向多元化拓展,包括医疗器械供应链服务、医疗后勤服务、移动医疗信息化服务等。 信息化管理与合作网络: 公司启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拓展上游供应商数量,与全国30,000多家下游终端客户开展业务。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业绩预测: 预计公司2018-2020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将持续增长,EPS分别为0.81元、1.00元、1.22元。 投资评级: 维持公司“推荐”评级,给予2018年23-27倍PE,6-12个月合理区间为19-22元。 总结 瑞康医药通过多元化业务发展和全国性渠道建设,已转型为综合性医疗服务商。公司2017年业绩实现高增长,2018年一季度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公司加强现金流管理,优化财务结构,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维持“推荐”评级,看好公司未来发展前景。
      财富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页
      2018-05-17
    • 销售队伍调整基本完成,看好OTC与诊所端发力

      销售队伍调整基本完成,看好OTC与诊所端发力

      个股研报
      好的,这是一份根据您提供的报告内容,按照您指定的格式和要求生成的报告摘要。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如下: OTC与诊所端发力潜力巨大: 羚锐制药在OTC(非处方药)和诊所渠道的布局被看好,产品疗效和价格优势使其未来增长空间广阔。 销售调整完成,业绩有望提升: 销售团队调整基本完成,预计下半年业绩将有所好转,尤其是在口服药板块。 维持“推荐”评级: 维持对羚锐制药的“推荐”评级,并给出了基于2018年盈利预测的合理价格区间。 主要内容 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营收与利润双增长: 2018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和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营收同比增长34.2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24%,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5.23%。 贴膏剂稳定增长,胶囊剂大幅增长: 贴膏剂业务保持稳定增长,胶囊剂业务受益于“低开转高开”政策影响,收入大幅增长。 产品分析与市场策略 通络祛痛膏潜力释放: 公司将加大对通络祛痛膏的投入,预计在OTC和诊所端实现快速增长,有望将其打造成为10亿规模以上的大品种。 儿童产品线快速增长: 小儿退热贴和舒腹贴膏延续了2017年的快速增长态势,成为公司战略性品种。 口服药调整影响及应对: 诊所线销售团队人员调整影响了口服药的增长,公司将主推培元通脑胶囊等四个核心品种,预计下半年将有较快增长。 软膏剂增长迅速: 子公司生物药业的软膏剂产品收入增长迅速,公司将收购生物药物少数股东权益,进一步整合资源。 销售策略与费用 持续增加销售投入: 公司将继续增加销售人员,加大诊所和药店的覆盖,提高单个诊所药店的收益,巩固市场地位。 销售平台改革: 公司将成立销售平台,分为OTC药店、处方药招商代理、诊所、大健康四个条线进行销售。 销售费用预计增长: 预计2018年销售费用将有较快增长。 盈利预测与评级 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2018-2020年EPS分别为0.46/0.59/0.74元。 估值与评级: 给予公司2018年28-30倍PE,合理区间为12.88-13.80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 报告提示了口服药产品业绩不及预期以及医院渠道业务增长不及预期的风险。 总结 本报告对羚锐制药进行了调研分析,认为公司在OTC和诊所端具有较大发展潜力,销售团队调整完成后业绩有望提升。报告详细分析了公司各项业务的增长情况,并对未来盈利进行了预测,维持“推荐”评级。同时,报告也提示了相关风险,为投资者提供了参考。
      财富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页
      2018-05-16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