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2306)

    • 成本大幅改善,中硼硅持续放量

      成本大幅改善,中硼硅持续放量

      个股研报
        山东药玻(600529)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36.7亿元(+22.9%),归母净利润6.1亿元(+24.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5.9亿元(+22.7%)。   中硼硅持续放量增长。单三季度实现收入12.5亿元(+23.6%),归母净利润2.3亿元(+32.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2亿元(+35.2%)。一类模制瓶前三季度受益于集采实现快速增长,前三季度预计超过9亿支,10月新投产5亿支的炉子,预计四季度有望模制瓶环比实现快速增长。棕色瓶前三季度增速超过20%,环比有所增长,主要系出口实现快速增长。日化瓶子环比略有下降,仍然保持20%多增长。卡氏瓶今年有望实现超过1亿多支,主要系海外需求旺盛。   成本下降带来毛利率持续改善。前三季度的毛利率为28.21%,环比提升1.3pp,主要系成本端三季度采购成本大幅下降,其中纯碱:尽管在9月价格短暂上涨,7-8月的采购成本仍然维持在2200-2300的低位,纯碱市场经过短暂博弈之后,四季度也将呈现逐月下降趋势;展望四季度,2022年四季度纯碱、煤炭、天然气成本均属于历史高位,尽管随着四季度天然气进入使用旺季,四季度成本环比有可能增长,但毛利率仍然有可能同比有增长。财务费用受到汇兑损益的影响,同比增长37.6%。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亿元、10.4亿元、13.1亿元,对应PE为23倍、18倍和14倍,建议保持关注。   风险提示:原材料波动风险;销售不及预期风险;注射剂一致性评价推进低于预期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10-26
    • 乐普医疗(300003):应急产品高基数影响表观业绩,环比改善明显

      乐普医疗(300003):应急产品高基数影响表观业绩,环比改善明显

    • 三诺生物(300298):CGM高速增长,海外业绩逐步恢复

      三诺生物(300298):CGM高速增长,海外业绩逐步恢复

    • 业绩短期承压,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业绩短期承压,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个股研报
        济川药业(600566)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65.4亿元(+10.9%);归母净利润19.4亿元(+22.1%);扣非归母净利润18.3亿元(+26.4%)。单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9.1亿元(-6.1%);归母净利润6亿元(+4.8%);扣非归母净利润5.8亿元(+6.4%)。   三季度业绩短期承压,销售费率下降明显。受到行业政策影响,三季度院内产品放量短期承压,未来零售渠道占比有望持续提升。2023Q3公司毛利率为81.7%(-1pp);净利率为29.8%(+2.8pp)。费用方面,2023Q3公司销售费率为41.6%(-3.4pp);管理费率为9.4%(+0.8pp);财务费率为-2.6%(-1.6pp);研发费率为5.1%(+0.8pp)。   BD稳步推进,打造增长新引擎。根据2022年股权激励计划,2022-2024年考核目标之一为每年BD引进产品不少于4个。公司全资子济川有限与征祥医药于2023年8月5日签署《独家合作协议》,约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对征祥医药自主研发的一款用于治疗或预防流感的聚合酶酸性蛋白(PA)抑制剂ZX-7101A口服制剂约定的适应症进行合作。济川有限向征祥医药支付不超过人民币1.2亿元(含税)的推广权益对价,并拟以自有资金6000万元向征祥医药进行股权投资。目前,ZX-7101A已完成I/II期临床研究,主要临床终点显示,ZX-7101A所有剂量组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流感症状缓解时间,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次要临床终点显示,4个全身症状(肌肉或关节痛、乏力、头痛、发热或恶寒/发汗)、3个呼吸系统症状(鼻塞、咽痛、咳嗽)中位缓解时间,所有剂量组比对照组均明显缩短。ZX-7101A即将完成第一个适应症的临床III期试验。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2亿元、29亿元、33.8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6.2%/14.8%/16.6%,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渠道改革不及预期风险,集采降价风险,研发不及预期风险,医药行业政策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10-25
    • 晨光生物(300138):主业稳健发展,费用管控良好

      晨光生物(300138):主业稳健发展,费用管控良好

    • 康普化学(834033):三季报扣非净利润高增46.3%,毛利率同比提升6.5pp

      康普化学(834033):三季报扣非净利润高增46.3%,毛利率同比提升6.5pp

    • 聚焦电生理和血管介入领域,国产替代正当时

      聚焦电生理和血管介入领域,国产替代正当时

      个股研报
        惠泰医疗(688617)   投资要点   推荐逻辑:1)电生理市场国产占有率低,国产替代空间较大。国内电生理器械市场规模由2017年24.2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65.8亿元,预计2025年电生理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157.3亿元,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25%。目前竞争格局仍由外资主导,国产化率处于10-15%,国产替代空间较大。通过22年福建牵头的电生理集采项目,公司电生理产品在全国头部大中心的准入渗透率从27%提升至70%,未来可期;2)血管介入市场持续扩容,外周介入蓄力待发。2021年我国心血管介入器械市场规模达372亿元,外周介入领域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近50亿,公司外周介入收入从2019年的3300万上升至2022年约1.8亿(复合增速高达77%),外周产品线未来可期;3)公司国际业务呈现良好增长态势,PCI自主品牌及EP自主品牌为营收贡献主要来源。23H1PCI自主品牌同比增长96%,EP自主品牌同比增长98%,国际OEM同比增长78%,反映了公司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需求增加以及品牌影响力的提升。   预计2025年国内电生理市场规模约157亿,国产替代正值窗口期。据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心律失常介入质控中心调查及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中国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中使用导管消融治疗的手术量持续增长,预计从2015年的11.8万台增长至2024年的48.9万台,其中预计2020-2024年复合增速将达21.1%。需求端带动电生理市场增长,国内电生理器械市场规模由2017年24.2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65.8亿元。预计2025年电生理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157.3亿元,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25%。纵览竞争格局,国内电生理市场由外资占据主导,进口替代空间广阔。我国的电生理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自主创新阶段,2021年国产化率处于10-15%。国产主要集中在中低端标测导管和二维手术消融导管领域,惠泰医疗作为行业龙头,填补了电生理电极导管和可控射频消融电极导管的国产空白,公司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为国产三维消融手术产品注入强心针。目前,公司覆盖医院800+家,23H1公司在超过400多家医院完成了3500多例三维电生理手术,国内电生理业务逐步实现三维对传统二维手术的升级与市场份额的提升。此外,通过22年福建牵头的电生理集采项目,公司电生理产品在全国头部大中心的准入渗透率从27%提升至70%。   血管介入市场持续扩容,外周介入蓄力待发。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1年我国心血管介入器械市场规模达372亿元,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约1400亿元,预计2021-2030复合增长率为15.7%。公司冠脉通路产品与冠脉介入手术需求息息相关。根据2022全国心血管大会数据,2022年我国约有129万例PCI手术,同比增长超过11%,需求端增速稳健。此外,周围血管介入和脑血管介入手术处于发展初期。随着生产技术的日渐成熟,医生教育的加强和临床认可度的提高,该领域产品的渗透率将不断增加,并驱动血管介入器械总体市场继续高速增长。外周介入领域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近50亿。公司外周介入收入从2019年的3300万上升至2022年的约1.8亿(复合增速高达77%)。目前,公司的外周产品远端栓塞保护系统、造影球囊、经颈静脉肝内穿刺器械以及外周球囊扩张导管已获国内注册证。在研外周导丝、外周球囊扩张导管、颈动脉球囊扩张导管和支撑导管等产品均已进入注册审核阶段,外周产品线未来可期。   公司国际业务呈现良好增长态势,PCI自主品牌及EP自主品牌为营收贡献主要来源。23H1PCI自主品牌同比增长96%,EP自主品牌同比增长98%,国际OEM同比增长78%,反映了公司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需求增加以及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为了进一步推动国际业务的发展,公司持续加强了国际学术活动,增强了国际专家对公司品牌的认可度和信心。通过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举办相关活动,公司展示了核心产品在临床应用领域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巩固了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地位。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是国产电生理及血管介入的头部企业,公司产线丰富且产品性能优异。随着未来市场需求及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扩大,预计头部效应将愈发明显,国产替代未来可期。我们预计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32.9%,首次覆盖给予“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风险、政策控费风险、研发失败风险、新品放量不及预期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6页
      2023-10-25
    • 优质白马创新转型,医美业务未来可期

      优质白马创新转型,医美业务未来可期

      个股研报
        华东医药(000963)   投资要点   推荐逻辑:1)医药工业:仿制药存量品种集采风险逐步出清,整体政策端压力已在2019-2021年持续释放;创新管线聚焦肿瘤、内分泌、自免三大核心领域,创新转型逐见成效,截至2023H1储备在研创新药及生物类似药项目51款;2)医美板块:医美国际化布局龙头企业,板块有望迎来收获期,截至2023H1拥有“无创+微创”医美高端产品36款;3)工业微生物:合成生物学深耕40余年,发掘工业微生物市场新机遇,打造医药工业板块第二成长曲线。   医药工业:存量压力逐步出清,创新转型持续加码。1)存量品种:此前经历2019年“4+7”集采扩面阿卡波糖意外失标,2020年百令胶囊医保降价,泮托拉唑、地西他滨陆续纳入集采等,目前公司核心品种多数已完成集采降价,未来几年存量产品及尚未参与集采产品压力逐步出清;2)创新品种:聚焦肿瘤、内分泌、自免三大核心治疗领域,利拉鲁肽、淫羊藿素胶囊、阿格列汀等新品驱动工业板块增长,迈华替尼、IMGN853、QX001S等品种紧随其后,截至2023H1公司已储备在研创新药及生物类似药项目51款,创新转型逐见成效。   医美板块:聚焦无创+微创医美高端市场,产能+销售蓄势待发。截至2023H1公司拥有无创+微创医美高端产品36款,其中已上市24款、在研全球创新产品12款,国内:伊妍仕高速放量,设备类产品蓄势待发;海外:公司收购Sinclair整合初见成效,2023H1实现合并营收7629万英镑(约6.7亿元,+26.1%)、EBITDA1260万英镑,实现经营性盈利,预计将持续贡献较大利润弹性。   工业微生物:深耕合成生物学40年,打造医药工业第二成长曲线。公司以珲达生物为核心研发创新平台持续践行工业微生物发展战略,已完成创新药物(xRNA&ADC药物)原料、医药原料药&中间体、大健康&医美原料领域整体布局。结合美华高科业务逐步修复、美琪健康2023年投产、华仁科技2023年并表等因素,我们认为工业微生物有望成为公司医药制造板块第二成长曲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年制药、工业微生物、医美、医药商业收入分别为171.8/12.6/36.2/28.9亿元,分部估值得2024年合理市值959.6亿元,当前总股本对应目标价54.71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在研或引进创新产品临床及商业化进度不及预期风险;产品竞争格局加剧风险;仿制药品种集采降价幅度超预期风险;海外经营风险及汇率波动风险;医美行业政策风险及医疗事故风险等。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8页
      2023-10-25
    • 23Q3业绩承压,未来订单需求节奏有望恢复

      23Q3业绩承压,未来订单需求节奏有望恢复

      个股研报
        海泰新光(688677)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3.8亿元(+10.8%),实现归母净利润1.2亿元(-15.5%),利润受股份支付及联营企业投资损失的影响较大,剔除后归母净利润增速约为2.4%。   23Q3单季度业绩依旧承压,订单交付仍受到短期波动。2023Q3单季度整体增速放缓,收入同比下降-24.4%,主要系22年同期基数较高及订单交付短期波动影响。23Q3单季度业绩较2023Q2单季度环比仍略有逊色。自2023年二季度开始,由于史塞克1788整机推广有所延迟(其中摄像及供应链环节为1788产品推迟上市的主要原因),史塞克对上游镜体的需求有所放缓。因此带来了2个订单方面的影响:1)年初预计的荧光镜体新长周期订单在本年度落地有所延迟,后续新订单落地预期增大;2)史塞克对上游镜体短期需求的减少导致公司发货减慢,因此在手订单交付及确认收入进程也有所放缓。后续预计存在的边际变化:1)预计1788机型大批量推广将在2023Q4,相关订单需求将逐步恢复,公司在手订单的交付节奏也将逐步改善;2)与史塞克关于荧光腹腔镜的新长周期订单后续预计将落地;3)与史塞克就膀胱镜、小儿腹腔镜、宫腔镜或将开展进一步加深合作。   海外:与史塞克合作进一步加深,行业BETA效应明显。公司深度绑定史塞克后形成规模效应,业绩驶入快车道。荧光替代白光全球行业趋势明显,公司迎来行业红利期。公司掌握底层光学设计及光学制造,研发能力首屈一指。2023Q4海泰新光将持续落实针对美国市场的新一代宫腔镜及膀胱镜试生产,为明年量产做好准备。   国内:布局内销多品类镜体,研发创新厚积薄发。针对2023Q4及24年的战略规划,公司将重点落实:1)完成关节镜、宫腔镜、腹腔镜的国内注册并以此扩大国内市场内窥镜的销售;2)开发鼻窦镜、神经内镜等小镜种;3)开发3D内窥镜摄像系统;4)完善全国经销渠道;5)持续开发医用光学、工业及激光学产品、生物识别系列产品并进一步扩大光学产品业务。   二代4K荧光整机陆续获批,摄像系统进步明显。行业趋势即将进入多技术融合阶段,即荧光+4K+3D等多技术的归元合一。从整机业务线来看,1)公司4K除雾荧光整机已于2023年2月获得产品内注册,此款机型未来除了作为自有品牌销售,预计也将与史塞克达成合作于三甲医院进行投放;2)二代4K荧光整机通过三条渠道布局,国内市场即将进入放量期。2023年10月,联营子公司国药新光的4K超高清内窥镜系统以及与中国史赛克合作的整机TS88陆续获证,自有品牌二代整机预计于2023Q4获批。二代荧光整机摄像系统自研,成像效果及稳定性进步明显;3)整机产品梯队初见雏形,3D摄像系统已完成原理样机,预计将开始进一步研发,此外多品类整机也在陆续布局。   盈利预测和评级:考虑股权激励费用的影响,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1.8、2.3、2.8亿元;作为国内硬镜龙头,未来可期,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新品推广或不及预期、汇兑损益风险等。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10-25
    • Q3收入快速增长

      Q3收入快速增长

      个股研报
        上海莱士(002252)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期间实现收入59.4亿元,同比+19.9%,实现归母净利润17.9亿元,同比+11.5%,扣非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比+12.7%。   三季度收入环比增长10.7%,汇率变动及投资收益影响利润率。公司前三季度收入分别为20.6/18.4/20.3亿元(+22.4%/+14.3%/+22.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2/5.2/5.5亿元(+31.1%/+1.4%/+1.1%)。23Q3收入/利润分别环比增长10.7%/5.4%。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41.9%,同比下降3.2pp,预计主要系代理人白收入占比有所提升,以及汇率波动影响。销售费用率4.8%(-0.9pp),管理费用率4.2%(-0.5pp),销售和管理费用率有所下降,预计主要系收入端快速增长摊薄费用。研发费用率2.2%(+0.2pp),研发投入快速增长。归母净利率30.1%(-2.3pp),Q3公司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录得亏损6274万元。   股份回购实施完成,彰显公司长期价值。公司于2023年9月1日完成股票回购,以自有资金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回购上市公司股份1.4亿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2%,成交价范围为7.06-7.56元/股,成交总金额约10亿元。本次回购额度较大,彰显管理层对公司长期发展的充足信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5.8亿元、87.6亿元、101.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7亿元、25.2亿元、29.3亿元。公司自营血制品业务盈利能力突出,代理进口人白提升产业地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采浆量不达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10-25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