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791)

    • 制剂与原料药加速放量,产能扩建稳步推进

      制剂与原料药加速放量,产能扩建稳步推进

      个股研报
        诺泰生物(688076)   事件   2023 年 10 月 20 日,公司公告, 2023 年前三季度营收 7.09 亿元,同比增长 85.61%%,归母/扣非净利润 0.92/0.88 亿元,同比上升72.41%/635.61%。 2023 年三季度营收 3.09 亿元,同比上升170.92% ; 归 母 / 扣 非 净 利 润 0.50/0.45 亿 元 , 同 比 上 升171.55%/7746.20%。业绩符合预期。   点评   制剂与原料药营收稳步增长, 多项产品申报顺利开展。 2023 年前三季度, 制剂与原料药为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①制剂与原料药:公司制剂与原料药营收 4.49 亿元,同比+136%,公司已形成多种高端仿制药原料药及制剂的产品研发布局,同时公司还积极推进多肽创新药的研发,产品梯队更加完善。②CDMO 业务: 公司定制及服务类营收 2.69 亿元,同比+39%。 CDMO 服务主要集中于复杂小分子化合物的定制研发生产,集中于艾滋病、肿瘤、关节炎等多个重大疾病治疗领域,处于临床 I-III 期或商业化阶段的合计 30 余个新药研发项目。同时也提供多肽原料药的定制生产服务,以及少量客户定制肽的研发生产服务;技术转让与服务: 2018 年 11 月公司收购了新博思,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小分子方面的研发实力。公司的 CRO 服务以药学研究为主,同时兼顾注册申报服务。 ③原料药及制剂申报进展:奥美沙坦酯氨氯地平片取得药品注册证书;利拉鲁肽原料药通过 FDA 技术审评,取得 First Adequate Letter;阿托伐他汀钙原料药顺利通过 GMP 符合性检查。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产能建设保证后续业绩增量。①研发:1-3Q23,公司研发投入合计 1.07 亿元, 同比增长 90.40%, 研发投入占营收15.12%, 同比增长 0.38 个百分点。 ②产能建设: 106 车间为多肽原料药生产车间,“ 106 车间多肽原料药产品技改项目“主要设备均已到位,已进入最后的调试收尾阶段;建德生产基地主要从事小分子高级医药中间体的生产,总产能 18 万升的多功能 GMP 车间在8 月份通过评价验收,是建德生产基地从高级医药中间体向原料药发展的里程碑时刻;子公司诺泰诺和年产能 10-20KG 的 GMP 中试产线在 7 月已正式投产,能够满足寡核苷酸和多肽工艺从研发向中试放大转移。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 2023/24/25 年公司营收 8.8/11.5/14.9亿元,归母净利润 1.62/2.15/2.75 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竞争加剧、新药研发失败或销售不及预期、股东减持、汇率波动以及药品审评审批政策风险等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0-23
    • 降本增量,中硼硅产品增长持续

      降本增量,中硼硅产品增长持续

      个股研报
        山东药玻(600529)   业绩简评   2023年10月19日,公司发布3Q23季报,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及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74、6.14和5.90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2.92%、24.14%和22.67%。2023年单三季度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及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51、2.29和2.24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3.63%、32.28%和35.21%。   经营分析   23年前三季度成本端持续改善,毛利率回升到21年水平。(1)受到国内一致性评价及集采放量等影响和海外需求修复,公司营收保持增长态势。分季度看,2023年Q1/Q2/Q3/单季营收分别为12.36/11.86/12.51亿元,同比增长18.66%/26.71%/23.63%;2023年三季度营收12.51亿元,同比增长23.63%,较2022年改善明显。受到海运费下降、汇兑受益等影响,海外需求格局变化较大,公司在开拓南美等地市场上卓有成效。另外,受到一致性评价及集采等因素催化,公司产品中硼硅产品销售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至2025年后集采因素边际减弱,中硼硅产品在创新制剂的潜在需求将成下一个潜在增长点,因此作为中国药玻龙头,我们长期看好公司中硼硅产品的放量,将充分受益于药玻行业的产业升级。(2)纯碱等原料成本和海运费下降,叠加汇率受益等因素,公司利润增速持续高于收入增速。2021-2022年,由于纯碱、煤炭、天然气的成本同时大幅上升,公司利润增速承压。当前原材料成本已基本恢复常态。因此,受中硼硅产品放量、原料料等成本下降以及汇兑收益,公司3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29亿元,同比增长32.28%。未来随着纯碱价格进一步趋于平稳,以及煤炭、天然气等能源价格的季节性窄幅波动,公司的毛利率将持续维持在目前的30%上下。   出口增长强劲,产能准备充分,后续成长可期。(1)由于海运费用下降以及汇兑受益,公司出口强劲。其中一类模制瓶出口规模近1亿个左右,而钠钙瓶由低价格优势,印度等仿制药大国的需求强劲。(2)面对国内竞争加剧,但公司通过轻量化、小规格产品产能储备等降本增效,将持续保持竞争优势。(3)公司在产能方面准备充足,一旦后续有新的中硼硅产品需求,将可以充分满足。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看好中硼硅产品收入在整个业务结构中的占比提升,预计公司2023/24/25年营收48.67/55.12/63.41亿元,同比增长16%/13%/15%;归母净利润8.13/9.42/11.05亿元,同比增加32%/16%/17%。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一致性评价及集采放量低于预期、原材料等成本回升等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0-23
    • 公司深度研究:前瞻布局小核酸的GLP-1赛道固液相技术龙头

      公司深度研究:前瞻布局小核酸的GLP-1赛道固液相技术龙头

      个股研报
        诺泰生物(688076)   投资逻辑   收获期:深耕多肽,精于固液相技术,产能与客户订单齐增长。(1)公司聚焦多肽药物及小分子生产与研发,营收主要来自CDMO业务以及自主选择产品的原料药+制剂业务。公司公告,预计3Q23年归母净利润0.40~0.50亿元(同比增长117.85%~172.31%)。(2)全球新药研发投入持续增加,2020~22年全球在研新药数量新增近五千个。未来三年为重磅药品专利到期密集期,或将迎来仿制药爆发。创新与仿制药的研发增长,将共同推进CDMO行业发展。(3)公司小分子C(D)MO业务高成长,客户稳定,产能充足,研发持续。建德生产基地新增40万升GMP产能。根据公司23年9月更新的可转债募集说明书,公司将发行不超过4.34亿元可转债,用于原料药及小核酸研发。   赛道优:全球降糖减重多肽药爆发,拉动多肽CDMO与原料药需求。(1)GLP-1多肽药物降糖、减重双适应症上的优异疗效推升多肽药物赛道热度。1H23年全球司美格鲁肽销售额过90亿美元,其中注射剂型接近80亿美元。同时,GLP-1靶点融资多,临床试验数目快速攀升。(2)公司的制剂品种主要为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品种,制剂产品生产所需的原料药由公司自主生产,使制剂产品的产能和质量更加自主可控,成本也更具优势,有利于公司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3)公司在多肽合成领域深耕十余载,建立六大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平台,单批次产品达公斤级,业内领先。   布局前瞻:公司从人员、技术、产能多维度投入布局小核酸药物领域,成长空间可期。(1)小核酸药物靶点选择更广泛,新化学修饰及递送系统改善其稳定性,成药性有所提高,有望成为继小分子、大分子生物药之后的第三大药物类型。全球已上市14款小核酸药物,适应症已从罕见病拓展至慢病领域。(2)寡核苷酸单体是小核酸药物重要上游原材料,PMO单体是主流寡核酸单体之一。公司已掌握4个PMO单体合成工艺技术,根据公司发行可转债审核询回复报告,预计达产年产能100kg,新增销售收入有望达1.2亿元。   盈利预测、估值和评级   公司业务分成定制类产品及技术服务和自主选择产品销售两大类,我们预计2023/24/25年公司营收8.84/11.52/14.91亿元;归母净利润1.62/2.15/2.75亿元。我们采用PE法对公司进行估值,参考可比公司,认为公司23年的合理PE为65X,对应市值105亿元,对应股价49.40元。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竞争加剧、新药研发失败或销售不及预期、股东减持、汇率波动以及药品审评审批政策风险等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5页
      2023-10-20
    • 三季度国内销售增长亮眼,净利率持续提升

      三季度国内销售增长亮眼,净利率持续提升

      个股研报
        安杰思(688581)   事件简述   2023年10月19日,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度报告。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3.46亿元,同比+32%;实现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同比+4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40亿元,同比+39%。分季度来看,2023Q3公司实现收入1.40亿元,同比+33%;归母净利润6437万元,同比+52%;扣非归母净利润6358万元,同比+47%。   经营分析   三季度国内销售快速增长,品牌竞争力持续提升。公司三季度境内销售增长较快,同比实现41.92%增速,核心品类销量持续增长,国内内镜诊疗器械份额进一步提升。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境内销售同比增长29.11%,境外销售增长34.78%,国内外市场同步发力,预计未来将随国内医疗行业发展及海外客户拓展保持高速增长。   销售及研发费用率保持稳定,净利率进一步上升。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率10.06%,同比持平;研发费用率7.29%,同比+0.23pct,销售及研发投入随销售规模保持稳定增长。利息收入由于IPO募集资金影响增长较快,使净利率进一步提升,Q3公司净利率达到45.9%,同比+5.8pct,在行业中盈利能力表现极为优异。   股票激励计划成功推进,彰显长期经营信心。9月公司向69名激励对象首次授予了股权激励计划39.15万股限制性股票,此次激励计划设置2023-2025年三个会计年度的收入利润高增长目标,A档(100%归属)设置2023-2025年收入目标5.00/6.75/9.11亿,同比+35%/+35%/+35%;净利润目标1.95/2.49/3.09亿,同比+35%/28%/24%。体现出公司对长期经营业绩和优秀人才的重视,有望充分调动核心骨干员工的积极性。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看好公司在内镜耗材行业的发展前景,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05、2.73、3.47亿元,同比增长42%、33%、27%。EPS分别为3.55、4.71、6.00元,现价对应PE为31、23、18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医保控费政策风险;在研项目推进不达预期风险;产品推广不达预期风险;汇兑风险;限售股解禁及财务投资者减持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0-20
    • 医美注射类产品线持续丰富,GLP-1管线研发顺利推进

      医美注射类产品线持续丰富,GLP-1管线研发顺利推进

      个股研报
        华东医药(000963)   业绩简评   2023 年 10 月 17 日,公司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华东医药医美投资(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医美投资”)与 ATGC Co.,Ltd.(以下简称“ ATGC” ) 签订了产品独家许可协议。医美投资获得 ATGC拥有的含有 A 型肉毒杆菌毒素的注射液 ATGC-110 在包括中国、美国、欧洲等区域在内的全球独家许可(不含印度),以及在韩国的非独家许可,包含医美及治疗的所有适应症的临床开发、注册及商业化权益。医美投资将向 ATGC 支付 1300 万美元首付款,最高不超过 1700 万美元的临床开发、注册里程碑。   经营分析   韩国临床研究顺利推进, 有望进一步丰富公司医美注射类产品线。ATGC-110 系一种基于 ATGC 自主开发的、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神经调节物,其药物活性成分为 150kDa A 型肉毒素,用于改善成年患者的中度至重度眉间纹。截至本公告日,该产品在韩国针对改善中度至重度眉间纹的 II期临床研究已完成,结果达到预设研究终点,III 期临床研究已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 ATGC 将在 III 期临床研究结束后尽快向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提交上市申请。未来 ATGC 还计划拓展治疗多种疾病的适应症。公司将根据研发进展情况,分阶段启动许可产品在全球各区域的临床及注册申报工作。此次引进肉毒素产品,将进一步丰富公司医美注射类产品管线,拓充适应症覆盖,有助于打造多元化的医美品牌和产品集群。   围绕 GLP-1 靶点深度布局,差异化管线顺利推进。 10 月 13 日,公司控股子公司道尔生物宣布其全球首创的三靶点多特异性创新药DR10624完成了用于超重或肥胖人群的体重管理适应症在中国的I期单次给药剂量递增( SAD)临床试验的首个队列(共 12 位受试者)给药, DR10624 目前正在新西兰同步开展 SAD 和 MAD 试验,并已展现出较为良好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初步药效信号。公司围绕GLP-1 靶点已构筑了全方位和差异化的产品管线,在研产品还包括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口服小分子 GLP-1R 激动剂 HDM1002、双靶点激动剂 HDM1005 及 SCO-094、 TTP273 等多款产品。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维持 2023-2025 年盈利预期,预计公司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9.7 亿元( +19%)、 36.2 亿元( +22%)、 44.3 亿元( +22%)。 2023-2025 年公司对应 EPS 分别为 1.69、 2.06、 2.53 元,对应当前 PE分别为 25、 20、 17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产品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净利率下滑风险;市场推广不及预期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0-18
    • 卡瑞利珠单抗联用治疗肝癌签署海外授权协议

      卡瑞利珠单抗联用治疗肝癌签署海外授权协议

      个股研报
        恒瑞医药(600276)   事件   2023年10月17日,公司公告,将公司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商品名:艾瑞卡)与Rivoceranib(国内上市产品名称为阿帕替尼,商品名:艾坦)联合用于治疗肝细胞癌(“联合疗法”)在除大中华区和韩国以外全球范围内开发及商业化的独家权利有偿许可给美国ElevarTherapeutics公司。   点评   卡瑞利珠单抗获批适应症和覆盖瘤种数量领先,与Elevar合作有望拓宽海外市场。①卡瑞利珠单抗是公司自主研发的PD-1单抗,于2019年5月获NMPA批准上市,目前已在肺癌、肝癌、食管癌、鼻咽癌及淋巴瘤五大瘤种中获批了9个适应症,为获批适应症和覆盖瘤种数量领先的国产PD-1产品。②根据此次协议条款,基于卡瑞利珠单抗在美国、日本和约定的欧洲国家分别首次获批上市及未来每年净销售额实际情况,Elevar将在达到一定累计净销售额后向公司支付累计6亿美元的销售里程碑款,在超过一定累计净销售额后额外付款。并且Elevar将支付达到实际年净销售额20.5%的销售提成。本协议的签署有助于拓宽卡瑞利珠单抗的海外市场,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创新品牌和海外业绩。   “双艾”组合肝癌适应症FDA获批,肝癌适应症经治疗可有效延长总生存期。①据GLOBOCAN2020公布数据,肝癌为全球第6位高发肿瘤,死亡率高居第3,为肝癌患者提供全新有效的治疗手段是临床未满足的迫切需求。2021年4月,卡瑞利珠单抗(艾瑞卡®)联合阿帕替尼(艾坦®)一线治疗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肝细胞癌适应症获得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②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双艾”组合)于2023年初获NMPA批准用于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这也是全球首个获批的用于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PD-1抑制剂与小分子抗血管生成药物组合。2023年7月,“双艾”组合肝癌一线治疗适应症美国申报上市获FDA受理。③2023年7月,“双艾”组合用于治疗晚期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全球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主论文发表于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主刊,结果表明,“双艾”组合一线治疗晚期肝癌中位总生存期达22.1个月,是目前已公布数据的晚期肝癌一线治疗关键研究中位总生存期最长的治疗方案。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4/25年营收237/276/322亿元,归母净利润46/54/63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药研发及商业推广不达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等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0-18
    • Nectin-4 ADC最新数据读出,疗效与安全性优异

      Nectin-4 ADC最新数据读出,疗效与安全性优异

      个股研报
        迈威生物(688062)   事件   2023年10月16日,公司公告,披露Nectin-4ADC(9MW2821)临床研究结果的最新进展,以及在2023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大会报告的临床研究数据。   点评   国内首个临床阶段同靶点药物,Nectin-4ADC临床数据表现优异。(1)9MW2821为公司首款Nectin-4ADC药物,为公司利用ADC药物开发平台联合自动化高通量杂交瘤抗体分子发现平台两项平台技术开发的创新品种,是国内同靶点药物中首个开展临床试验的品种。(2)Nectin-4靶点适应症尿路上皮癌、宫颈癌等患者数多(百万人量级),全球首个Nectin-4ADC新药Padcev®(EnfortumabVedotin)已于2019年和2021年在日本与美国分别获批上市。据Astellas和Seagen公告,2022年Padcev®全球销售额近8亿美元。9MW2821在肺癌、三阴乳腺癌及膀胱癌等适应症的临床前动物试验中,与Padcev®相比表现出更好药物均一性、更强旁杀效应以及更优治疗窗等。(3)9MW2821临床数据优异,目前在I/II期临床实验中共入组195名患者,这些受试者既往接受过铂类化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在接受1.25mg/kg或以上剂量9MW2821治疗并可肿瘤评估的115例实体瘤受试者中,ORR和DCR分别为43.5%和81.7%;在1.25mg/kg剂量组的37例尿路上皮癌可肿评受试者中,ORR和DCR分别为62.2%和91.9%。   Nectin-4ADC在ESMO报告的核心数据表现出较好的疗效与安全性。9MW2821在ESMO报告的核心数据显示:I/II期临床研究中,在接受1.25mg/kg或以上剂量9MW2821治疗并可肿瘤评估39例实体瘤受试者中,ORR和DCR分别为38.5%和84.6%。在1.25mg/kg剂量组的18例尿路上皮癌可肿评受试者中,ORR和DCR分别为55.6%和94.4%,这些受试者既往接受过铂类化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整体安全性良好可控,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死亡事件。此外,9MW2821在乳腺癌和宫颈癌患者中也观察到了客观缓解,多适应证拓展研究还在继续开展。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3/24/25年公司营收4.3/9.1/19.0亿元,归母净利润-9.0/-7.3/-2.9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临床前品种的风险、市场推广及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生物制品集中带量采购风险、生物类似物市场竞争风险,限售股解禁等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0-18
    • 公司经营稳健,安宫牛黄丸实现高增长

      公司经营稳健,安宫牛黄丸实现高增长

      个股研报
        片仔癀(600436)   业绩简评   2023年10月16日,公司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76.0亿元,同比+14.88%;归母净利润24.0亿元,同比+17.16%;扣非归母净利润24.4亿元,同比+18.39%。单季度来看,公司2023Q3实现收入25.5亿元,同比+16.48%;归母净利润8.6亿元,同比+17.03%;扣非归母净利润8.6亿元,同比+15.89%。   经营分析   心脑血管增速亮眼。2023年前三季度,医药制造业实现收入38.5亿,同比+22.51%;医药流通业实现收入30.6亿,同比+6.88%;化妆品实现收入4.3亿,同比-6.53%。医药制造业中,肝病用药实现收入35.6亿,同比+19.84%;心脑血管用药实现收入2.4亿,同比+79.34%。心脑血管用药的高增速主要受益于安宫牛黄丸的快速放量。2020年,片仔癀收购龙晖药业51%股权,获得安宫牛黄丸相关文号,目前片仔癀牌安宫牛黄丸【双天然品规、天然麝香(体培牛黄)品规】均已成功推向市场。安宫牛黄丸市场潜力大,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引擎。   医药制造业毛利率承压。毛利率方面,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为48.45%,同比+0.80pct。医药制造业毛利率为75.24%,同比-3.11pct;医药流通业毛利率为15.83%,同比+2.52pct;化妆品业毛利率为63.15%,同比+1.47pct。在医药制造业中,肝病用药毛利率为78.19%,同比-2.15pct;心脑血管用药毛利率为40.00%,同比-7.52pct。整体来看,医药制造业毛利率承压,肝病用药和心脑血管用药的毛利率均有一定下滑。我们认为医药制造业毛利率下降主要受到中药原材料涨价影响,随着中药原材料市场供需的逐步平衡,医药制造业毛利率有望回升。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30.9亿元(+25%)、38.7亿元(+25%)、47.3亿元(+22%)。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提价过高导致销量增速下滑风险;公司化妆品业务发展低于预期风险;原材料供给及价格变动风险;新建渠道发力不及预期风险;子公司上市不及预期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0-17
    • 荣昌、康方强强联合,开发ADC双抗联合疗法

      荣昌、康方强强联合,开发ADC双抗联合疗法

      个股研报
        荣昌生物(688331)   事件   2023年9月27日,公司宣布将与康方药业,推进康方生物独立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PD-1/CTLA-4双特异性抗体卡度尼利单抗注射液(商品名:开坦尼®)与公司自主开发的中国首款国产抗体偶联药物维迪西妥单抗(商品名:爱地希®)的联合疗法的开发,并启动一项针对胃癌(含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II期临床研究。   点评   维迪西妥单抗临床表现获认可,海外BD加速推广进程。(1)维迪西妥单抗(HER2ADC)是公司自主研发的首个获批上市的国产ADC新药,在治疗胃癌、尿路上皮癌、乳腺癌等多个瘤种的临床试验中表现优异,目前已有胃癌、尿路上皮癌两大适应症获批上市,且被纳入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2)2021年8月,与西雅图基因就维迪西妥单抗达成全球(亚太地区仅含新加坡、日本)海外授权交易合作协议,获得高达26亿美元的首付款和里程碑付款、外加最高超过百分之十五的梯度销售提成,未来放量可期。   卡度尼利单抗安全性、有效性优,上市首12个月销量达11.5亿元。(1)卡度尼利单抗是康方生物独立研发的全球首创PD-1/CTLA-4双特异性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在宫颈癌、肺癌、肝癌、胃癌、肾癌、食管鳞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上显示出优异的疗效和安全性。临床数据表明,卡度尼利与PD-1单抗联合CTLA-4单抗的联合疗法相比,毒性显著降低,具有明显的安全性和疗效优势。(2)产品于2022年6月获得国家药监局的批准,用于既往接受含铂化疗治疗失败的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的治疗,并且已被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收录指南推荐,产品上市首12个月销售额高达11.5亿元。   联合疗法助力实现抗肿瘤治疗的协同增效,在研产品管线丰富。(1)维迪西妥单抗和卡度尼利的联合用药可能实现抗肿瘤治疗的协同增效,有望为肿瘤患者带来新一代高效安全的抗肿瘤治疗组合方案。(2)公司目前正在开发20余款候选生物药产品,7个产品的20多种适应症正在进行临床试验或已进入商业化阶段,两款新药均已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销售放量明显。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4/25年实现营收12.2/19.6/26.2亿元,同比增长58%/61%/34%。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确证性临床以及研发进展不达预期、竞争加剧及医保放量不达预期等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0-17
    • 医药健康行业研究:司美格鲁肽放量超预期,诺和诺德上调2023年业绩指引

      医药健康行业研究:司美格鲁肽放量超预期,诺和诺德上调2023年业绩指引

      化学制药
        事件   2023年10月13日,诺和诺德发布公告,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同比增长33%,经营利润(EBIT)同比增长37%;分季度看,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收入同比增长38%,经营利润(EBIT)同比增长47%。同时公司再次上调全年业绩预期,预计2023年全年销售收入增长32%~38%,经营利润(EBIT)增长40%~46%;作为对比,公司此前于2023年8月13日发布的全年业绩预期,预计2023年全年收入增长27%~33%,经营利润(EBIT)增长31~37%。   点评   美国地区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收入超预期,诺和诺德年内多次上调业绩指引。司美格鲁肽注射液2型糖尿病适应症及减重适应症分别于2017年和2021年由FDA获批上市,商品名分别为Ozempic®及Wegovy®。美国地区为司美格鲁肽销售额最高的地区,2023年上半年Ozempic®及Wegovy®全球销售额分别为597.50亿丹麦克朗(约合84.19亿美元)、61.88亿丹麦克朗(约合8.72亿美元),其中美国地区销售额分别为387.50亿丹麦克朗(约合54.60亿美元)、61.34亿丹麦克朗(约合8.64亿美元),销售占比分别为65%、99%。根据诺和诺德公告,本次业绩指引调整主要反映了对美国地区Ozempic®全年销量的更高预期以及Ozempic®和Wegovy®在美国净销售额的调整。本次业绩调整是诺和诺德年内第三次上调全年业绩预期,诺和诺德此前曾于2023年2月首次发布2023年业绩指引,预计2023年收入及经营利润均同比增长13%~19%,此后分别于2023年5月、8月及10月逐次上调。   慢病适应症临床试验利好频出,GLP-1类药物远期空间值得期待。2023年8月8日,诺和诺德公布了SELECT心血管结果试验的主要结果:与安慰剂相比,接受2.4mg司美格鲁肽治疗的患者MACE(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显着降低20%,试验达到了主要重点。根据诺和诺德官网,在此之前尚未有已获批的体重管理药物被证明可以有效控制体重同时降低心脏病发作、中风或心血管死亡的风险,SELECT的结果具有里程碑意义。2023年10月10日,诺和诺德基于中期分析的结果符合预先规定的提前停止试验的标准,宣布停止司美格鲁肽治疗合并肾功能不全2型糖尿病患者和慢性肾病的三期临床试验FLOW。诺和诺德针对GLP-1类药物正在进一步开发慢性肾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阿兹海默症等多种慢性病适应症,目前司美格鲁肽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阿兹海默症、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外周动脉疾病等适应症均已进入3期临床阶段,未来GLP-1类药物适应症范围有望进一步扩展,远期市场空间仍有望扩容。   国内药企GLP-1领域全面布局,从CDMO到多靶点品种皆具,多品种值得期待。GLP-1多肽药物降糖、减重双适应症上的优异疗效以及新适应症实验结果不断读出,将推升国内多肽药物赛道热度,同时也将利好国内部分多肽原料药企业。药明康德、凯莱英、九州药业、诺泰生物、圣诺生物、金凯生科等都有GLP-1产品的产能布局。华东医药减重适应症利拉鲁肽已获批,信达生物双靶点玛仕度肽NDA在望。此外,恒瑞医药、博瑞医药、华东医药/道尔生物、众生药业、通化东宝、石药集团/天境生物等企业都有双靶点或多靶点肥胖适应症GLP-1产品在临床推进中。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海外GLP-1药物快速放量有望带来国内制剂标的投资映射和产业链代工放量投资机会,建议积极关注GLP-1单靶点以及多靶点在研企业、多肽等上游CDMO企业等。重点公司:信达生物、华东医药、药明康德、诺泰生物、圣诺生物。   风险提示   新产品销售推广不及预期风险、新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产能不足影响市场扩张、行业政策风险等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3-10-16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