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679)

    • 医药生物周报(24年第27周):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政策出台,关注创新药及产业链投资机会

      医药生物周报(24年第27周):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政策出台,关注创新药及产业链投资机会

      中药
        核心观点   本周医药板块表现强于整体市场,中药板块领涨。本周全部A股下跌0.75%(总市值加权平均),沪深300下跌0.88%,中小板指下跌1.72%,创业板指下跌1.65%,生物医药板块整体上涨0.11%,生物医药板块表现强于整体市场。分子板块来看,化学制药上涨1.37%,生物制品下跌0.69%,医疗服务下跌0.82%,医疗器械下跌1.55%,医药商业下跌0.18%,中药上涨1.54%。医药生物市盈率(TTM)27.72x,处于近5年历史估值的17.99%分位数。   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政策出台。2024年7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   国信医药观点:此前,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建立新上市化学药品首发价格   形成机制鼓励高质量创新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北京、广州、济南等地相继   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地方性文件,围绕准入及支付端,支持创新药的挂网、入院和销售。《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出台,预计各地针对医药创新发展的政策将陆续落地,新上市的重磅产品有望快速实现国内商业化价值。建议关注:1)仿创结合药企:恒瑞医药、海思科、特宝生物、凯因科技等;2)商业化能力得到验证的优质BIOTECH公司: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和黄医药、康方生物、三生国健等。3)拥有差异化设计和出海潜力的重磅品种的创新药公司:科伦博泰生物-B、康方生物、迈威生物-U等。   礼来阿尔茨海默症药物Donanemab获FDA批准上市。2024年7月2日,礼来宣布其新一代Aβ抗体药物Donanemab获得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早期AD患者。   国信医药观点:全球已有2款Aβ抗体药物获得FDA完全批准上市,除抗体外,多款针对Aβ靶点的小分子药物、预防性/治疗性疫苗及小核酸药物处于临床阶段;此外,Tau、GLP-1等靶点成为AD药物开发的新方向。建议关注国内AD治疗药物相关企业,如恒瑞医药(自研Aβ抗体药物处于Ph2临床阶段)等。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风险;政策超预期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9页
      2024-07-09
    • 2024年生物医药行业二季度业绩前瞻:Q2业绩短期承压,24H2行业见底回升可期

      2024年生物医药行业二季度业绩前瞻:Q2业绩短期承压,24H2行业见底回升可期

      生物制品
        7月投资观点   行情复盘:2024年以来,医药板块受到国内、国外宏观环境及政策的影响,A股和港股医药指数均下跌超过20%,板块中上涨的个股数量不超过10%。医药指数在4月中旬到5月初有一波阶段性反弹,主要是Q1商业化表现较好的创新药呈现出较强的阿尔法属性。进入业绩真空期之后,由于23Q2基数较高,24Q2仍然受到反腐等因素扰动,预计大部分院内诊疗相关公司Q2业绩将呈现个位数到低双位数增长,市场也较为充分的预期到了这点,因此在中报披露之前,医药板块将没有业绩驱动等催化因素,资金暂时规避业绩不确定性,股价表现也相对疲软。   政策层面,5月下旬国家医保局出台2024年集采8号文;6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今年下半年整体政策基调逐渐明朗化:一是药品和器械集采提质扩面;二是2024年实现DRG/DIP改革全覆盖,研究对创新药和先进医疗技术应用给予在DRG/DIP付费中除外支付等政策倾斜;三是深化药品领域改革创新,制定关于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的指导性文件,适时优化调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当然,我们也需要关注今年3月13日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持续推进和各地方的落实,有望为设备采购带来增量资金来源,也为下半年医疗设备公司的业绩确定性提供一定保障。   上市公司业绩层面,根据我们近期对于A股医药66家上市公司Q2业绩的前瞻预测,预计一半数量的公司Q2业绩集中在0~10%以及10~20%增速区间,当然也有近三分之一的公司Q2业绩将呈现负增长,主要系由于去年高基数,同时今年上半年业绩恢复不及预期。国内及海外业务兼有的公司,国内增长会相对疲软,预计与行业反腐等因素有关。   投资观点:医药行业持续下跌、关注度持续走低也加速了板块的触底反弹预期,我们预计中报披露之后,医药行业各方面的利空因素将充分反映,投资者对于全年以及明年的增长预期将相对明确,将是布局的最佳时期。从行业基本面来看,医药上市公司整体已经连续3个季度负增长,经历反腐的洗礼之后,未来将呈现更加健康的增长;短期的阵痛将带来更健康及长远的发展,去芜存菁之后,行业集中度预计在未来几年会加速提升。   7月投资组合:A股:迈瑞医疗、新产业、迈威生物-U、美好医疗、澳华内镜、艾德生物、振德医疗、拱东医疗;H股:科伦博泰生物-B、和黄医药、康方生物、爱康医疗。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风险;政策超预期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页
      2024-07-08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24年第24周):药品价格管控政策梳理,价格体系日趋完善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24年第24周):药品价格管控政策梳理,价格体系日趋完善

      化学制药
        核心观点   本周医药板块表现弱于整体市场,医疗商业板块领跌。本周(6月24日至6月28日)全部A股下跌1.01%(总市值加权平均),沪深300下跌0.97%,中小板指下跌1.53%,创业板指下跌4.13%,生物医药板块整体下跌3.48%,生物医药板块表现弱于整体市场。分子板块来看,化学制药下跌3.84%,生物制品下跌3.73%,医疗服务下跌4.52%,医疗器械下跌2.56%,医药商业下跌4.88%,中药下跌2.64%。医药生物市盈率(TTM)26.59x,处于近5年历史估值的29.68%分位数。   药品价格管控政策梳理,价格体系日趋完善。我们对近期国家医保局及地方医保局对于药品价格的管控政策进行了梳理,包括“四同”(通用名、厂牌、剂型、规格均相同的药品)政策、“三同”(同厂牌、同通用名、同剂型的药品)政策以及“定点药店比价”政策。上述政策中,“四同”政策、“三同”政策主要针对院内,定点药店比价政策针对院外。我们认为:   1)院内方面,无论是“四同”政策还是“三同”政策,价格统一是国家医保局走向“医保招标、交易、结算、价格监测、集采执行监督实现全国一体化”的阶段性任务,从而为2025年实现国家医保统一信息平台,尤其是药品和医用耗材招采管理子系统的全国统一,打下基础。这对于我们十多年来药企借助于各省际之间信息不统一而在不同省份不同价格,尤其是趋向于价格更高的操作,将带来彻底的杜绝。   2)院外方面,和公立医院执行的国家集采价格不同,零售价更多来自于市场自由竞争,药店享有监管范围内的自主定价权,考虑到物流成本、供需关系、原料成本及中间环节变动,可以有一定的调节空间。定点药店比价相关政策的核心目的在于通过“晒价”“比价”,从而促进对院外药品的市场化“控价”。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风险;政策超预期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9页
      2024-07-05
    • 氟化工行业:2024年6月月度观察:配额约束显现,R22及R32景气度延续

      氟化工行业:2024年6月月度观察:配额约束显现,R22及R32景气度延续

      化学原料
        核心观点   6月氟化工行情回顾:截至6月30日,化工行业指数/CCPI/氟化工指数分别报3036.11/4757/1089.43点,分别较5月末-9.04%/-1.63%/-14.01%。6月氟化工行业指数跑输申万化工指数5.41%,跑输沪深300指数10.49%。国信化工氟化工价格指数/制冷剂价格指数分别报1072.90/1266.63点,分别较5月底-2.1%/-5.8%。截至6月30日,R22企业报盘高位至35000元/吨,成交主要以3万元/吨附近为主;R134a配额消化进度表正常为主,低价订单主要以经销商出货为主,市场报盘29000-30000元/吨附近;R32市场零售报价35000-36000元/吨,主流空调需求长协订单逐步向市场价格靠拢。   “以旧换新”取得阶段性成果,制冷剂下游空调汽车需求提振。2023Q4起,受制冷剂传统备货旺季、前期行业低库存、配额方案落地预期等多重因素提振,制冷剂价格开启上行通道。2024年2月起,全国各地多措并举推动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激发消费活力,空调排产及汽车销售数据表现靓丽,制冷剂延续景气上行趋势。空调方面,1-5月累计产量12880.7万台,同比+16.7%,考虑到大宗原料价格上涨、气温再创新高、楼市回暖、以旧换新政策等因素,空调排产量已在3-6月同比大幅上升。据产业在线预测,2024年7月、8月、9月家用空调内销排产分别同比-14.8%、-16.6%、+8.0%;汽车方面,1-5月,汽车产销累计完成1138.4万辆和1149.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5%和8.3%。海外市场方面,2024年1-5月,汽车整体出口达到245万辆,同比增长27%,汽车出口金额达到464亿美元,同比增长20%,我国汽车出口增长的势头仍在延续。短期来看,5-6月仍是制冷需求旺季;长期全球空调市场将持续增长,冷链/热泵/新能源车等行业将打开制冷剂需求空间。   本月氟化工要闻:“以旧换新”政策掀起消费热,我国汽车、家电等以旧换新取得阶段性成果;5月热泵出口同比转正,俄罗斯、东南亚表现亮眼;RAC和SEAC就欧盟范围内限制PFAS提案的临时结论已有新进展;昊华科技收购中化蓝天注册申请获证监会批复同意;巨化集团联合成立数据中心液冷热管理材料新公司;巴黎奥运或将创高温纪录,各国计划批发空调进奥运村等。   相关标的:随着配额管理落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行业竞争格局趋向集中,而下游需求持续平稳增长、新型领域、新兴市场需求高速发展,我们看好三代制冷剂将持续景气复苏,供需格局向好发展趋势确定性强。我们建议关注产业链完整、基础设施配套齐全、规模领先以及工艺技术先进的氟化工龙头企业及上游资源龙头。相关标的: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昊华科技、金石资源、东阳光等公司。   风险提示:氟化工产品需求不及预期;政策风险(氟制冷剂环保政策趋严、升级换代进程加快、配额发放政策变更等);全球贸易摩擦及出口受阻;地产周期景气度低迷;各公司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化工安全生产风险等。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7页
      2024-07-02
    • 医药生物行业2024年6月投资策略:高基数仍影响Q2表观增速,重视24H2医药投资机会

      医药生物行业2024年6月投资策略:高基数仍影响Q2表观增速,重视24H2医药投资机会

      医药商业
        6月医药行业投资策略摘要   宏观环境层面,《生物安全法案》靴子有望于年内落地,海外生物医药投融资逐步回暖,美联储降息预期明确,创新药产业链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的修复。   国内政策层面,24H2整体政策基调逐渐明朗化:一是药品和器械集采提质扩面;二是2024年实现DRG/DIP改革全覆盖,研究对创新药和先进医疗技术应用给予在DRG/DIP付费中除外支付等政策倾斜;三是深化药品领域改革创新,制定关于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的指导性文件,适时优化调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四是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持续推进和各地方的落实,有望为设备采购带来增量资金来源。   影响医药板块业绩的集采和行业整顿等因素在逐季度出清。集采影响方面,药品集采已经进行九批,大品种基本已集采,对于药品公司的业绩影响基本出清;国采四批+省级联盟集采也预计已覆盖器械80%以上的品类,集采对于器械公司的业绩影响也将于年底出清。行业整顿影响方面,手术量在环比逐季度恢复,新产品进院速度也在环比改善,设备招标在逐月恢复。由于去年7月开始的医药反腐对于上市公司23H2业绩影响较大,今年下半年医药板块将实现表观高速增长。   建议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向:第一类是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企业,由于创新药和创新器械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初期,具有低渗透率、强定价能力、患者真正获益的属性,且是国内医保/商保等支付方大力支持的产品,因而这类企业是医药行业里成长性最好的资产;第二类是有国际化能力及潜力的公司,国内医药、医疗器械企业在未来5-10年有望诞生更多大市值医药公司;第三类是生物医药领域符合“四新”(新赛道、新技术、新平台、新机制)标准,代表新质生产力的行业及公司,如前瞻布局生成式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技术的企业;第四类是银发经济大背景下能够满足C端居家养老需求、自费属性的产品如康复养老、中医中药等行业。   2024年6月策略投资组合:A股:迈瑞医疗、新产业、迈威生物-U、澳华内镜、艾德生物、振德医疗、美好医疗、拱东医疗;H股:科伦博泰生物-B、康方生物、和黄医药、爱康医疗。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或进度慢于预期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风险;药品、器械、服务领域监管政策调整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7页
      2024-07-02
    • 医药生物行业2024年中期投资策略:医疗生态趋于重构,关注底部优质资产机会

      医药生物行业2024年中期投资策略:医疗生态趋于重构,关注底部优质资产机会

      化学制药
        报告摘要   宏观环境层面,《生物安全法案》靴子有望于年内落地,海外生物医药投融资逐步回暖,美联储降息预期明确,创新药产业链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的修复。   国内政策层面,24H2整体政策基调逐渐明朗化:一是药品和器械集采提质扩面;二是2024年实现DRG/DIP改革全覆盖,研究对创新药和先进医疗技术应用给予在DRG/DIP付费中除外支付等政策倾斜;三是深化药品领域改革创新,制定关于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的指导性文件,适时优化调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四是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持续推进和各地方的落实,有望为设备采购带来增量资金来源。   影响医药板块业绩的集采和行业整顿等因素在逐季度出清。集采影响方面,药品集采已经进行九批,大品种基本已集采,对于药品公司的业绩影响基本出清;国采四批+省级联盟集采也预计已覆盖器械80%以上的品类,集采对于器械公司的业绩影响也将于年底出清。行业整顿影响方面,手术量在环比逐季度恢复,新产品进院速度也在环比改善,设备招标在逐月恢复。由于去年7月开始的医药反腐对于上市公司23H2业绩影响较大,今年下半年医药板块将实现表观高速增长。   建议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向:第一类是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企业,由于创新药和创新器械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初期,具有低渗透率、强定价能力、患者真正获益的属性,且是国内医保/商保等支付方大力支持的产品,因而这类企业是医药行业里成长性最好的资产;第二类是有国际化能力及潜力的公司,国内医药、医疗器械企业在未来5-10年有望诞生更多大市值医药公司;第三类是生物医药领域符合“四新”(新赛道、新技术、新平台、新机制)标准,代表新质生产力的行业及公司,如前瞻布局生成式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技术的企业;第四类是银发经济大背景下能够满足C端居家养老需求、自费属性的产品如康复养老、中医中药等行业。   2024年中期策略投资组合:A股:迈瑞医疗、新产业、迈威生物-U、智翔金泰-U、澳华内镜、艾德生物、振德医疗、美好医疗、拱东医疗;H股:科伦博泰生物-B、康方生物、和黄医药、爱康医疗。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或进度慢于预期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风险;药品、器械、服务领域监管政策调整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04页
      2024-06-21
    • 医药生物周报(24年第21周):人工耳蜗或将纳入国采,设备更新政策进入项目申报阶段

      医药生物周报(24年第21周):人工耳蜗或将纳入国采,设备更新政策进入项目申报阶段

      中药
        核心观点   本周医药板块表现弱于整体市场,医药商业板块领跌。本周全部A股下跌0.09%(总市值加权平均),沪深300下跌0.91%,中小板指上涨0.88%,创业板指上涨0.58%,生物医药板块整体下跌0.75%,生物医药板块表现弱于整体市场。分子板块来看,化学制药上涨0.33%,生物制品下跌0.01%,医疗服务上涨0.68%,医疗器械下跌0.65%,医药商业下跌5.78%,中药下跌2.84%。医药生物市盈率(TTM)31.78x,处于近5年历史估值的32.80%分位数。   人工耳蜗开启信息维护,有望通过国采进一步实现进口替代。2024年6月6日,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开展人工耳蜗类医用耗材产品信息集中维护工作的通知,人工耳蜗或将成为新的国采高耗品种。目前国内共有6家生产人工耳蜗产品的企业,3家进口企业科利耳、美迪医疗、领先仿生,3家国产诺尔康、力声特、弘鼎康医疗,产品挂网价格从8万到27万不等,有望通过集采实现价格的进一步下降。参考前四次高耗国采的降价情况,叠加人工耳蜗市场参与者较少,价格降幅有望趋于合理,国产企业有望通过集采推动进口替代。   设备更新政策进入项目申报阶段。当前医疗设备更新政策处于各省项目申报/审批阶段,截至6月中旬,已有安徽、广东省、广西省的项目进行公示/发布可行性研究报告,预计总投资额分别为54、34、7亿元,涉及CT、超声、磁共振、DSA、内窥镜、呼吸机等设备。参照该体量,假设10个经济较发达省份的省均投资额30-40亿元,其余省份的省均投资额10-15亿元,总需求规模有望达到大几百亿级别。项目周期方面,广西省给出的预计项目实施周期为6个月,2024年7-9月进入项目招投标阶段,9-12月完成设备安装交付验收工作。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风险;政策超预期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3页
      2024-06-21
    • 创新药盘点系列报告(18):乙肝功能性治愈前景广阔,创新组合疗法曙光初现

      创新药盘点系列报告(18):乙肝功能性治愈前景广阔,创新组合疗法曙光初现

      生物制品
        国内慢乙肝疾病负担沉重,存量患者数量巨大。我国是全球乙型肝炎负担最大的国家,根据PolarisObservatoryCollaborators数据,2022年我国一般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BsAg)流行率为5.6%,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者达到7974万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B,CHB)患者~3000万人。未经治疗CHB患者发展为肝硬化/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概率较高,据统计2022年中国仅有~500万人(占符合治疗条件人数的15%)接受了抗病毒治疗。现阶段CHB的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的长期抑制HBV复制,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脏纤维组织增生,延缓和减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偿、HCC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   短期:NAs经治“优势人群”可通过PEGIFNα治疗获益。NAs单药可强效抑制HBV复制,但无法直接抑制cccDNA的转录活性,因此无法有效抑制病毒蛋白如HBsAg的表达,NAs治疗难以获得持久的免疫学控制,停药后复发率高,患者需要长期/终身用药。对于NAs经治≥1年,HBeAg阴性且HBsAg≤1500IU/mL的CHB患者(优势人群),PEGIFNα单药或联用NAs治疗48周可实现较高比例的功能性治愈。国内PEGIFNα市场竞争格局良好,短期内派格宾为国内市场唯一长效干扰素产品,凯因科技派益生乙肝适应症处于Ph3临床阶段,NDA申请提交准备中。假设国内慢乙肝抗病毒药物用药人群中PEGIFNα产品远期累计渗透率达到25%,则峰值销售有望达到~60亿元。   长期:以小核酸药物为基石,多药物联用冲击功能性治愈。对于HBsAg高基线人群,PEGIFNα单药或联用NAs难以实现治愈,小核酸序贯/联用PEGIFNα是目前效果最好的组合疗法,48周治疗可实现15%~20%临床治愈;并且,小核酸、PEGIFNα、HBsAg抗体、治疗性疫苗等组合疗法48周治疗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预计2024H2~2025H1数据陆续读出,多药物联用策略有望冲击慢乙肝功能性治愈。   投资建议:慢乙肝功能性治愈市场空间广阔,随着乙肝临床治愈门诊建设及相关循证医学证据积累,行业有望加速发展,PEGIFNα是乙肝功能性治愈药物组合的重要组成,建议关注特宝生物(核心品种派格宾是目前国内市场唯一长效干扰素产品)、凯因科技(长效干扰素乙肝适应症处于Ph3临床,NDA申请提交准备中;布局HBsAg抗体、siRNA等管线)等。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产品临床失败或有效性低于预期的风险、产品商业化不达预期的风险、技术升级迭代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4页
      2024-06-17
    • 医药生物周报(24年第22周):罗氏诊断研发开放日缩影,幽门螺杆菌检测及防治梳理

      医药生物周报(24年第22周):罗氏诊断研发开放日缩影,幽门螺杆菌检测及防治梳理

      中药
        核心观点   本周医药板块表现弱于整体市场,化学制药板块领跌。本周全部A股下跌1.37%(总市值加权平均),沪深300下跌0.16%,生物医药板块整体下跌2.01%,表现弱于整体市场。分子板块来看,化学制药下跌2.53%,生物制品下跌2.22%,医疗服务下跌2.34%,医疗器械下跌2.09%,医药商业下跌4.18%,中药上涨0.13%。医药生物市盈率(TTM)31.18x,处于近5年历史估值的45.05%分位数。   罗氏诊断研发开放日全面展现新一轮业务布局,平台化大势所趋。2024年有望成为罗氏诊断产品推出数量最多的年份之一。作为体外诊断尤其是生化免疫领域的绝对龙头,罗氏诊断已为下一个阶段的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中心实验室/血清工作站业务中,罗氏将大力推动临床质谱的应用,将其整合在罗氏强大的流水线解决方案中。同时,罗氏在分子、CGM、纳米孔测序、POCT、神经学诊断等高景气赛道齐头并进,在去中心化检测和前沿科技中发挥罗氏诊断生态的优势,持续引领行业发展。国产体外诊断龙头正在以类似的思路进行布局:迈瑞医疗在血球、生化和发光的业务基础上,将积极探索分子诊断、临床质谱领域。安图生物在过往平台化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补齐测序板块。建议积极关注化学发光国产龙头及平台化的发展机遇:迈瑞医疗、安图生物、新产业和亚辉龙。   关注幽门螺杆菌检测及防治领域。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感染是一种感染性疾病,多个中心的大规模自然人群中Hp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Hp感染率为40%~90%,平均为59%。Hp感染较难自愈,如果不积极进行治疗,大部分Hp感染将终身存在,研发疫苗是预防其感染、大幅降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以及胃癌等相关疾病发病率的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之一。全球进入临床阶段的幽门螺杆菌疫苗管线数量较少,并且大多数集中在临床早期阶段。建议关注幽门螺杆菌检测及防治相关领域,相关标的欧林生物。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风险;政策超预期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7页
      2024-06-13
    • 氟化工行业:2024年5月月度观察:R22景气度快速提升,矿山整治推动萤石价格创新高

      氟化工行业:2024年5月月度观察:R22景气度快速提升,矿山整治推动萤石价格创新高

      化学原料
        核心观点   5月氟化工行情回顾:截至5月31日,化工行业指数/CCPI/氟化工指数分别报3337.67/4836.00/1266.88点,分别较4月末-1.46%/+2.85%/-6.84%。5月氟化工行业指数跑输申万化工指数5.34%、跑输沪深300指数6.16%。国信化工氟化工价格指数/制冷剂价格指数分别报1103.23/1357.60点,分别较4月底+2.0%/+4.5%。截至6月3日,R22内贸市场因售后维修需求带动且2024年配额削减预期,价格持续强势,出口需求向好、内外价差修复。R125因海外去库及高GWP产品提前削减导致出口需求有所减弱,企业开工降低降库。R134a市场需求表现较为平稳,市场整体维稳为主,售价2.9-3.1万元/吨。R404、R507品种因季节性带动,需求有所好转,但前期渠道低价库存陆续流转、消化市场暂时维稳。R32空调生产订单同比需求依旧增长,但增幅有所回落,价格区间2.9-3.7万元/吨,空调渠道库存陆续消化,预计后续主流订单维稳为主。此外,国内矿山安全检查工作进入重要阶段,萤石价格持续上涨并近五年创新高:97%萤石湿粉报价3808元/吨,已较2月低点+16%。   全国各地开展家电汽车“以旧换新”,清凉家电迎来销售旺季,制冷剂保持高景气度。2023Q4,受制冷剂传统备货旺季、前期企业及市场低库存、配额方案落地预期等多重因素提振,制冷剂价格进入上行通道。2024年2月起,全国各地多措并举推动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激发消费活力,空调排产及汽车销售数据表现靓丽,制冷剂延续景气上行趋势。空调方面,1-4月我国空调累计产量9914.0万台,同比+17.6%。家用空调需求从4月逐步启动,目前5-6月已进入需求旺季;汽车方面,2024年1-4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累计完成901.2/907.9万辆,同比分别+7.9%/+10.2%,我国汽车出口增长的势头仍在延续。短期来看,5-6月仍是制冷需求旺季;长期全球空调市场将持续增长,冷链/热泵/新能源车等行业将打开制冷剂需求空间。   本月氟化工要闻:房地产优化政策步入密集调整期,多城市“因城施策”助力房地产市场活跃度提升;《2024-2025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发布,推进热泵设备更新;萤石矿专项整治工作进入重要阶段,萤石矿山本质安全保障水平和管理能力提升;清凉家电迎来销售旺季,全国各地顺利开展家电业“以旧换新”活动;近期印度多地遭遇极端高温,防暑降温产品市场供不应求;科慕宣布停止在美国销售R404A和R507等。   相关标的:随着配额管理落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行业竞争格局趋向集中,而下游需求持续平稳增长、新型领域、新兴市场需求高速发展,我们看好三代制冷剂将持续景气复苏,供需格局向好发展趋势确定性强。我们建议关注产业链完整、基础设施配套齐全、规模领先以及工艺技术先进的氟化工龙头企业及上游资源龙头。相关标的: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昊华科技、金石资源、东阳光等公司。   风险提示:氟化工产品需求不及预期;政策风险(氟制冷剂环保政策趋严、升级换代进程加快、配额发放政策变更等);全球贸易摩擦及出口受阻;地产周期景气度低迷;各公司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化工安全生产风险等。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8页
      2024-06-04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