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311)

    • 医药行业周报:看好创新药及产业链

      医药行业周报:看好创新药及产业链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医药行业指数表现优异,跑赢大盘。本周申万医药指数上涨4.6%,跑赢沪深300指数3.12pp。本周申万医药指数在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位。从子板块来看,其他生物制品、医院、疫苗表现靠前,本周变动分别为7.84%、7%、5.71%;医药流通、医疗研发外包、原料药表现靠后,本周变动分别为1.86%、2.91%、3.75%。从个股来看,本周涨幅前五的公司为凯因科技、诺泰生物、海特生物、迪哲医药-U、普利制药;跌幅前五的公司为*ST东洋、开立医疗、鱼跃医疗、惠泰医疗、海尔生物。本周股价涨跌幅分析:本周创新药板块相关个股表现优异,主要系相关个股在ESMO大会披露创新药最新临床数据,疗效优异;及三季报业绩表现超预期所致。   看好创新药产业链。政策鼓励真创新,预计未来医保谈判定价趋于温和,国内药企创新研发逐步进入收获期,创新品种亦得到海外药企认可。需要跟踪相关企业临床数据,重视潜力品种放量。建议关注以下潜力赛道:1)肿瘤领域—ADC从作用机制上、具有相较于单药抗体、化疗等疗法的临床优势,尤其是DS8201优秀临床数据出现后引发了ADC的研发热情。建议关注布局新一代ADC技术平台、ADC在研进度,商业化靠前的创新药企,如荣昌、科伦博泰、迈威生物等。2)代谢领域—GLP-1作为减重领域潜力靶点,诺和诺德及礼来产品的全球快速放量映射国内市场存在大空间。且GLP-1靶点除了糖尿病、减重外,已在NASH、CVD、CKD等适应症展示出优异疗效,未来空间有望进一步扩大。建议关注GLP-1靶点深度布局药企,如华东医药、信达生物、信立泰;同时建议关注上游多肽原料药药企,如诺泰生物、翰宇药业、昊帆生物。3)自免领域—国内人口基数庞大,自免领域存在较大未满足临床需求,未来3年上市新品种有望打开市场。建议关注自免领域在研管线进度靠前药企,如三生国健、智翔金泰、康诺亚等4)CXO长期空间大,卖水人角色业绩兑现确定性更高,建议关注产业链一体化公司,包括药明康德、药明生物、康龙化成、泰格医药。   投资建议:当前板块处于筑底阶段,无论从估值角度、涨跌幅角度等都处于低位。行业基本面需求端稳定向好,行业生态不断优化,长期建议关注:1)中药:以岭药业、天士力、康缘药业、太极集团、华润三九、片仔癀、济川药业等;2)医疗器械:迈瑞医疗、海泰新光、开立医疗、山外山、微电生理、乐普医疗等;3)服务消费:爱尔眼科、华夏眼科、普瑞眼科、通策医疗、我武生物、智飞生物、锦欣生殖等;4)创新药:恒瑞医药、百济神州、君实生物、荣昌生物、康方生物、再鼎医药、贝达药业、信达生物、诺诚健华等;5)创新产业链上游: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博腾股份、药康生物、百普赛斯、阿拉丁等。   风险提示:政策不确定性风险、在研产品上市不确定性风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等。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0页
      2023-10-30
    • Q3业绩稳健增长,医美业务维持高增速

      Q3业绩稳健增长,医美业务维持高增速

      个股研报
        华东医药(000963)   四大业务板块齐发力,Q3业绩稳健增长。公司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03.95亿元(+9.10%,同增,下同),归母净利润21.89亿元(+10.48%),扣非归母净利润21.60亿元(+13.62%)。单Q3来看,公司实现营收100.09亿元(+3.61%),归母净利润7.55亿元(+17.84%),扣非归母净利润7.33亿元(+16.43%)。公司业绩保持稳健增长,主要系四大业务板块齐发力,尤其医美及工业微生物板块实现较快增长。   医美板块保持高增长态势,新产品研发注册稳步推进。医美板块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8.74亿元(剔除内部抵消因素,+36.99%)。其中海外医美Sinclair实现收入1.10亿英镑(约9.73亿元人民币,+23.27%),EBITDA0.17亿英镑(约1.48亿元人民币),持续实现经营性盈利,预计全年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国内医美欣可丽美学实现营收8.24亿元(+88.79%),核心明星产品伊妍仕®领跑国内再生医美领域。在研管线方面,国内外有10余款医美产品的研发注册正在稳步推进,其中海外Sinclair引进的皮肤动能素预计2023Q4提交海外注册,国内V20能量源设备注册申请已于2023年9月获受理。此外,公司已于2023年10月从韩国ATGC引进ATGC-110(A型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液),将尽快递交IND申请。   医药工业稳健增长,在研管线高效推进并取得积极进展。医药工业板块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89.94亿元(含CSO业务,+9.48%),扣非归母净利润18.35亿元(+13.41%);其中单Q3实现营收29.40亿元(含CSO业务,+8.34%),扣非归母净利润6.09亿元(+10.13%)。医药工业板块研发投入持续加大,2023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16.50亿元,其中直接研发支出10.22亿元(+17.29%)。目前创新产品管线已达60项,在研管线高效推进,并取得积极进展。其中肿瘤领域引进的全球首创ADC新药索米妥昔单抗(CA)国内BLA预计2023Q4获受理,其已于2023年7月被纳入优先审评,有望2024年获批;迈华替尼(NSCLC)Ⅲ期临床已达主要终点;HDM2006(PROTAC)已进入IND开发阶段。内分泌领域HDM1002(口服GLP-1R)肥胖适应症国内IND已于2023年9月获批;DR10624(GLP-1R/GCGR/FGF21R)国内减重适应症已于2023年10月完成Ⅰ期单次剂量递增的首个队列给药,国内糖尿病适应症IND已于2023年9月获批;司美格鲁肽及德古胰岛素Ⅲ期临床已于2023年9月完成首例患者入组。   工业微生物布局逐步完善。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在ADC原料及特色原料药方面已与多家海外客户达成战略合作,工业微生物板块整体剔除特定商业化产品业务后收入同比增长36.22%。同时公司加快推进动保业务管线布局,2023年10月新引进一款兽药保适宁®,其为国内首个获批的中枢镇痛阿片类新兽药,具备较大市场潜力,有望带来业绩新增量。此外公司于2023年8月成立控股子公司浙江生基,其将聚焦医美后续产品研发,尤其为高新技术材料研发提供平台,有望支撑管线商业化落地,孵化全球化创新产品。   投资建议:公司各业务板块齐发力,医药工业创新在研管线即将密集收获,医药商业积极推进创新业务,医美及工业微生物高速发展。我们维持原有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87/36.45/44.97亿元,增速分别为19.5%/22.0%/23.4%,对应PE分别为25/21/17倍。维持“买入-A”建议。   风险提示:政策不确定性风险、投资并购风险、新药研发风险、在研产品上市不确定性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等。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10-29
    • Q3业绩继续向好,海外临床及BD取得积极进展

      Q3业绩继续向好,海外临床及BD取得积极进展

      个股研报
        恒瑞医药(600276)   投资要点   Q3业绩继续向好,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公司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70.14亿元(+6.70%,同增,下同),归母净利润34.74亿元(+9.47%),扣非归母净利润33.60亿元(+10.13%);毛利率84.38%(+1.54pp),净利率20.28%(+0.87pp)。单Q3来看,公司实现营收58.45亿元(+2.24%),环比增长2.98%;归母净利润11.66亿元(+10.57%),扣非归母净利润11.17亿元(+7.14%);毛利率84.81%(+1.96pp),净利率19.86%(+1.88pp)。费用方面,受益于公司持续推动销售合规转型,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销售费用54.09亿元(+4.78%),费用率31.79%(-0.58pp);其中Q3销售费用17.30亿元(-8.70%),费用率29.60%(-3.55pp)。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创新成果加速转化。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3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37.25亿元(+6.52%),费用率21.90%(-0.04pp);其中Q3研发费用13.94亿元(+6.16%),费用率23.85%(+0.88pp)。公司Q3新获批1款2类新药盐酸右美托咪定鼻喷雾剂(儿童适应症),其为全球首款鼻喷剂型;4款创新药NDA获受理,分别为SHR0302(JAK1抑制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氟唑帕利(晚期卵巢癌等含铂化疗后的维持治疗)、恒格列净(与二甲双胍和瑞格列汀联用治疗2型糖尿病)及引进产品林普利塞(治疗R/RPTCL);另有1项BLA已获FDA正式受理,18款药物获批临床。此外,在2023ESMO大会上公司共有13款肿瘤创新药的36项研究成果入围,学术实力备受国际学界认可。    海外临床及BD取得积极进展。国际临床方面,公司目前已有近20项创新药开展国际临床。其中首个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双艾”组合)治疗晚期肝癌已达到主要研究终点,结果显示“双艾”组合治疗晚期肝癌中位总生存期达22.1个月,是目前已公布数据的晚期肝癌一线治疗关键研究中位总生存期最长的治疗方案,目前其美国上市申请已获FDA受理。BD方面,2023年10月新增2项海外BD授权,具体来看,10月8日公司将马来酸吡咯替尼授权至印度Dr.Reddy's,公司将收取300万美元首付款及最多1.525亿美元销售里程碑付款;10月17日公司将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疗法治疗肝癌适应症有偿许可至美国ElevarTherapeutics,公司有望获得累计6亿美元的销售里程碑款及后续额外付款,另有实际年净销售额20.5%的销售提成。至今公司已将7款创新药进行海外授权。   投资建议:公司业绩继续向好,考虑到后续集采影响边际减弱,在研创新管线陆续兑现及国际化进程加速推进,我们维持原有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28/56.80/69.42亿元,增速分别为21.0%/20.1%/22.2%,对应PE分别为61/51/42倍。维持“买入-B”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在研产品上市不确定性风险、政策不确定性风险、销售不及预期风险等。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10-27
    • Q3业绩短期承压,创新产品持续赋能

      Q3业绩短期承压,创新产品持续赋能

      个股研报
        丽珠集团(000513)   投资要点   Q3业绩短期承压,营运效率有所提升。公司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1)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96.55亿元(+1.76%,同增,下同),毛利率63.93%(-1.58pp);归母净利润16.02亿元(+6.29%),扣非归母净利润15.76亿元(+4.41%)。费用方面,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研发费用分别为28.14亿元(-3.03%)、4.87亿元(-12.23%)及9.86亿元(+0.72%),营收占比分别为29.15%(-1.44pp)、5.04%(-0.80pp)及10.21%(-0.11pp)。(2)单Q3来看,公司实现营收29.65亿元(-6.93%),毛利率63.57%(-2.51pp);归母净利润4.67亿元(-4.55%),扣非归母净利润4.82亿元(+4.18%)。费用方面,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研发费用分别为8.47亿元(-15.19%)、1.76亿元(-11.95%)及3.75亿元(-11.61%),营收占比分别为28.57%(-2.78pp)、5.94%(-0.34pp)及12.65%(-0.67pp)。   Q3化学制剂有所下滑,原料药&中间体稳健增长。分板块看,(1)化学制剂: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51.53亿元(-4.71%),其中单Q3收入约16.73亿元(-16.55%);细分产品看,2023年前三季度消化道产品收入22.79亿元(-12.93%)、促性激素产品收入21.88亿元(+4.94%)、精神产品收入4.30亿元(+7.60%)、抗感染产品收入2.43亿元(-18.57%)。(2)原料药&中间体: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25.87亿元(+3.55%),其中单Q3收入约8.06亿元(+4.65%)。(3)中药制剂: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12.47亿元(+50.17%),其中单Q3收入约2.93亿元(-13.76%),主要系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4)生物制品: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1.13亿元(-31.09%)。(5)诊断试剂及设备: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4.68亿元(-6.88%),其中单Q3收入约1.70亿元(+8.65%)。   研发及BD步伐加速,创新产品持续赋能。(1)研发进展方面,近期2个微球产品NDA获受理,分别为醋酸曲普瑞林微球(1个月缓释)(子宫内膜异位症)及阿立哌唑微球(1个月缓释)。此外,多个在研生物药项目已进入临床后期,其中利普苏拜单抗(PD-1)准备附条件上市申报;司美格鲁肽糖尿病适应症完成Ⅲ期临床入组,计划2024年报产,争取2025年获批;重组抗人IL-17A/F人源化单抗及重组人促卵泡激素均已开展Ⅲ期临床。(2)BD方面,公司于2023年10月新引进一款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剂,有望进一步丰富公司创新产品布局。   投资建议:公司创新驱动加速,高壁垒复杂制剂及生物药创新产品逐步兑现,业绩迎来新的增长点。我们维持原有盈利预测,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36/25.87/29.19亿元,增速分别为17%/16%/13%,对应PE分别为14/12/10倍。维持“买入-A”建议。   风险提示:政策变化风险、产品降价风险、新药研发风险、原材料供应和价格波动风险等。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10-26
    • CGM产品放量提速,海外市场布局稳步推进

      CGM产品放量提速,海外市场布局稳步推进

      个股研报
        三诺生物(300298)   投资要点   业绩符合预期: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2023Q1-3实现收入30.35亿元(+6%,同比增速,下同)、归母净利润3.18亿元(-18%)、扣非归母净利润3.39亿元(+8%);2023Q3单季度实现收入10.28亿元(+3%)、归母净利润1.43亿元(-9%)、扣非归母净利润1.40亿元(-7%)。海外业务方面,据10月24日公司业绩交流会披露,PTS2023Q1-3实现收入4955万美元(+22%),净利润648万美元(+3%),主要受益于美国检测筛查市场的恢复;心诺及其子公司trividia合并层面实现收入7.82亿元,略有下滑。   CGM产品放量提速,海外市场布局稳步推进。公司的CGM产品于2023年3月31日获批上市,借助传统血糖仪渠道和用户群体优势,产品商业化快速推进。据10月24日公司业绩交流会披露,公司产品上市以来,实现收入3,750万元,预计全年CGM实现1~1.2亿销售。随着CGM良品率和准确性提升,公司十月份产品销售放量提速,未来叠加双十一大促活动下,公司CGM产品业务有望实现快速增长。另外,公司CGM产品于2023年9月收到欧盟公告机构TüVRheinland德国莱茵的通知,获得欧盟Medical Devices Regulation(EU)2017/745(简称“MDR”)认证,丰富了公司在欧盟市场的产品结构,进一步增强公司血糖监测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和海外市场拓展能力,未来随着公司CGM产品在德国临床性研究完成,有望进入医保和商业保险系统,获得市场增量份额。同时,公司CGM产品在美国做研究性临床,FDA认证步伐稳步推进,CGM产品海外商业化布局持续推进,打开公司CGM业务成长空间。   投资建议: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5/5.74/6.97亿元,增速分别为3%/29%/22%,对应PE分别为36/28/23倍。考虑到公司CGM放量提速,海外子公司经营改善,公司业绩有望实现快速增长,给予“增持-B”评级。   风险提示:新品放量低于预期;海外市场推广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10-26
    • Q3业绩承压,核心产品订单落地在即

      Q3业绩承压,核心产品订单落地在即

      个股研报
        海泰新光(688677)   投资要点   业绩短期承压: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2023Q1-3实现收入3.76亿元(+11%,同比增速,下同)、归母净利润1.18亿元(-16%)、扣非归母净利润1.11亿元(-14%);2023Q3单季度实现收入1.08亿元(-24%)、归母净利润0.29亿元(-52%)、扣非归母净利润0.25亿元(-55%)。2023Q3单季度来看,公司业绩短期承压,主要是因为去年第三季度公司内窥镜镜体发货量增加,且今年第三季度受客户新旧两代产品迭代的影响,公司内窥镜镜体发货短期需求下降。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变动较大,主要受营业收入、汇兑收益、理财收益同比减少以及股份支付、联营企业投资损失增加等因素综合影响。   核心客户新产品已上市,订单量有望逐步恢复。单三季度来看,受新旧产品迭代影响,公司核心客户产品订单需求短期下降。公司核心客户史赛克1788内窥镜系统平台已于2023年9月上市,新产品合作订单有望逐步落地,推动公司业绩恢复快速增长,公司也将快速做好相关核心部件的量产工作。同时,公司将加快完成关节镜、宫腔镜、腹腔镜的国内注册,为公司业绩带来新的增量。整机方面来看,公司与国药新光、中国史赛克合作的整机已于10月陆续获批,且公司持续完善全国经销渠道,未来有望通过国药新光渠道协同,加快推动公司自主品牌整机放量。   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业绩受到核心客户订单影响,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1/2.46/3.15亿元,增速分别为-6%/44%/28%,对应PE分别为35/24/19倍。随着史赛克持续加大新产品上市推广,公司合作新订单有望逐步落地,同时自主品牌整机加速推广,公司业绩有望恢复增长,维持“增持-A”评级。   风险提示:对史赛克粘性较高风险、整机推广不及预期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0-24
    • 医药行业周报:ADC领域BD再添新篇章

      医药行业周报:ADC领域BD再添新篇章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医药行业指数表现较弱,跑输大盘。本周申万医药指数下跌6.88%,跑输沪深300指数2.71pp。本周申万医药指数在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30位。从子板块来看,血液制品、线下药店、医疗设备跌幅相对较小,本周变动分别为-4.42%、-5.03%、-5.17%;原料药、中药Ⅲ、医院跌幅靠前,本周变动分别为-8.8%、-8.22%、-8.07%。从个股来看,本周涨幅前五的公司为百洋医药、*ST吉药、海特生物、*ST目药、博瑞医药;跌幅前五的公司为海翔药业、科源制药、常山药业、赛托生物、百花医药。本周股价涨跌幅分析:受本周多家涉及减肥药概念的上市公司收到监管函的影响,减肥药相关概念股出现较大回调。   ADC领域BD出现新进展。第一三共公司与默沙东公司19日宣布,就第一三共公司的三种DXd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候选药物达成了一项全球开发和商业化协议。两家公司将在全球范围内联合开发这些ADC候选药物,并有可能将其商业化,但日本除外,第一三共将保留在日本的独家权利。第一三共公司将全权负责生产和供应。根据协议条款,默沙东公司将支付40亿美元的预付款,在药物达到未来开发里程碑时将支付至多220亿美元。ADC领域BD出现新进展,国内多家药企近年来亦有多项与MNC的BD合作,我们认为国内ADC相关企业有望通过产品对外授权实现产品国际化,建议关注科伦博泰、荣昌生物、迈威生物、百利天恒等   2023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大会于欧洲中部夏令时间10月20日-24日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国产创新药临床数据密集披露。从后续医保谈判的节奏看,预计将于12月初公布今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从明年的1月1日起正式执行新版的医保药品目录。建议关注恒瑞医药,信达生物。另外,当前逐步进入三季报披露期,院内刚性用药影响相对较小,建议关注康辰药业。国产GLP-1企业的研发进展将进一步催化减重个股表现。建议关注GLP-1产业链中的龙头个股。个股推荐GLP-1布局全面,商业化能力较强的华东医药,双靶点减重龙头信达生物,以及建议关注上游相关CDMO个股诺泰生物、圣诺生物等。   投资建议:当前板块处于筑底阶段,无论从估值角度、涨跌幅角度等都处于低位。行业基本面需求端稳定向好,行业生态不断优化,长期建议关注:1)中药:以岭药业、天士力、康缘药业、太极集团、华润三九、片仔癀、济川药业等;2)医疗器械:迈瑞医疗、海泰新光、开立医疗、山外山、微电生理、乐普医疗等;3)服务消费:爱尔眼科、华夏眼科、普瑞眼科、通策医疗、我武生物、智飞生物、锦欣生殖等;4)创新药:恒瑞医药、百济神州、君实生物、荣昌生物、康方生物、再鼎医药、贝达药业、信达生物、诺诚健华等;5)创新产业链上游: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博腾股份、药康生物、百普赛斯、阿拉丁等。   风险提示:政策不确定性风险、在研产品上市不确定性风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0页
      2023-10-23
    • 盈利能力继续提升,CDMO有望保持高增长态势

      盈利能力继续提升,CDMO有望保持高增长态势

      个股研报
        普洛药业(000739)   投资要点   2023Q3盈利能力继续提升,研发投入不断增加。公司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1)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85.00亿元(+12.57%),归母净利润8.51亿元(+29.53%),扣非归母净利润8.28亿元(+24.83%),毛利率26.78%(+2.21pp)。公司净利增速快于营收增速,主要系公司原料药、CDMO及制剂三项业务的毛利率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公司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分别为4.30亿元(+8.85%)、3.58亿元(+3.89%)、4.84亿元(+19.44%),占营收比重分别为5.06%(-0.17pp)、4.21%(-0.35pp)、5.69%(+0.33pp),整体运营效率不断提升,研发投入持续增加。(2)单Q3来看,公司实现营收25.46亿元(-0.76%),归母净利润2.50亿元(+13.61%),扣非归母净利润2.33亿元(-4.91%),毛利率27.2%(+4.00pp);Q3整体费用率有所提升,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分别为1.62亿元(+22.67%)、1.14亿元(-2.92%)、1.32亿元(+7.60%),占营收比重分别为6.38%(+1.22pp)、4.46%(-0.10pp)、5.18%(+0.40pp)。   CDMO业务综合竞争力持续增强,有望保持高增长态势。公司CDMO业务具备制造端优势,多个高端产能已陆续投入使用,包括两条高活性API生产线及新增的一个流体车间、一个多功能柔性车间,可为国内外客户提供更全面优质的服务。同时,公司新技术平台PROTAC、ADC、多肽等在建设中且已有部分提供服务;横店CDMO研发中心正在加紧进行最后的研发设备安装工作,预计将于2023年11月正式投入使用,有望为CDMO业务的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此外,不断提升的体系保障能力为公司提供更专业的一站式研发生产服务持续助力,目前公司已16次通过美国FDA现场检查,其中CDMO产品AP20014原料药于2023年9月零缺陷通过。近期公司在德国设立子公司,有望进一步拓展CDMO业务及增强全球市场竞争力。   投资建议:公司三大业务协同发展,利润端表现优异;研发实力突出,产能国内最大;CDMO竞争优势明显,有望持续发力。我们维持原有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28/14.98/18.03亿元,增速分别为24.2%/21.9%/20.4%,对应PE分别为16/13/11倍。维持“买入-A”建议。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动风险、药品研发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等。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10-20
    • 公司业绩短期承压,外销收入呈向好态势

      公司业绩短期承压,外销收入呈向好态势

      个股研报
        维力医疗(603309)   投资要点   业绩短期承压: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2023Q1-3实现收入9.77亿元(-3%,同比增速,下同)、归母净利润1.44亿元(+5%)、扣非归母净利润1.32亿元(+5%);2023Q3单季度实现收入3.25亿元(-13%)、归母净利润0.52亿元(-6%)、扣非归母净利润0.49亿元(-4%)。2023Q3业绩有所承压,主要因为受国内反腐压力,三季度手术量相对较低,导致公司国内销售收入有所下降。   外销收入呈向好态势,营收增速逐步恢复。2023Q3公司海外实现营收1.78亿元,营收增速逐步恢复,主要系北美大客户库存已基本消化完成,且公司持续在北美和欧洲拓展新的大客户,开发大客户定制化项目。海外大客户项目前期洽谈和开发周期较长,目前在研的海外大客户项目有20个左右,将为未来海外业务的持续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增长动力。公司欧洲子公司产能逐季爬坡,与贝朗合作持续深入,为公司贡献业绩增量,未来持续看好公司外销发展潜力。   内销业绩短期承压,营销改革稳步推进。2023Q3公司内销实现营收1.41亿元,受到国内反腐影响,今年三季度整体手术量相对较低,导致国内销售受到影响。随着反腐营销边际减弱,公司业务推广有望逐步恢复。同时,国内营销改革稳步推进,公司从3月份开始调整国内营销团队结构,加强新产品的推广和布局,为后续业绩增长打下稳妥的基础,预计国内营销改革有望拉动国内业绩恢复增长。   投资建议:受反腐压力影响,导致三季度公司国内业绩承压,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3/2.49/3.13亿元,增速分别为16%/29%/26%,对应PE分别为19/15/12倍。考虑到公司海外大客户库存出清,外销呈向好态势,且国内营销改革顺利推进,加快新产品推广,预计未来公司业绩有望恢复增长,维持“买入-B”评级。   风险提示:新品放量不及预期风险,集中带量采购风险,海外销售恢复不及预期风险。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0-19
    • Q3业绩维持高增速,自免管线陆续进入收获期

      Q3业绩维持高增速,自免管线陆续进入收获期

      个股研报
        三生国健(688336)   投资要点   23Q3业绩维持高增速,营运效率持续提升。公司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1)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31亿元(+38.54%,同增,下同),主要系益赛普、赛普汀、健尼哌销售增长及CDMO订单增加;归母净利润1.64亿元(+13826.23%),扣非归母净利润1.50亿元。(2)单Q3来看,公司实现营收2.53亿元(+35.36%),归母净利润0.69亿元(+726.66%),扣非归母净利润0.67亿元。受益于公司研发聚焦自免,研发资金使用效率得以不断提升,单Q3研发投入0.65亿元(-10.43%),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25.66%(-13.12pp)。费用方面,单Q3公司销售及管理费用分别为0.69亿元(+17.33%)及0.18亿元(-18.04%),占营收比重分别为27.17%(-4.18pp)及6.94%(-4.52pp)。   自免管线高效推进,临床疗效确切。公司拥有五款临床阶段自免产品,在研进度均在国内药企排名前三。(1)608(抗IL-17A):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适应症临床Ⅲ期进行中,Ⅱ期临床数据显示PASI及sPGA等各项指标应答疗效显著。(2)613(抗IL-1β):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适应症进入临床Ⅲ期,Ⅰb/Ⅱ期临床研究显示该产品目标关节疼痛完全缓解方面优于得宝松阳性对照组,且在疼痛VAS评分较基线的改善上,与强效的长效激素对照组达到非劣。(3)611(抗IL-4Rα):成年中重度特应性皮炎适应症临床Ⅱ期已达主要终点,即16周时各试验药物组达到EASI75、IGA0/1、EASI90、EASI50和瘙痒NRS周平均值较基线降低≥4分的受试者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此外611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适应症进入Ⅱ期临床,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适应症Ⅱ期临床已获NMPA批准。(4)610(抗IL-5):重度嗜酸粒细胞性哮喘适应症已完成临床Ⅱ期入组,Ⅰb期临床数据显示该产品100mg和300mg剂量组32周FEV1(主要肺功能指标)较基线改善340ml和400ml,安慰剂组仅为20ml(同类已上市产品Nucala®180ml),在肺功能改善方面初步呈现出好于同类已上市产品的疗效趋势。(5)621(抗IL-33):COPD适应症已进行中美双报,其中美国已获批进入临床,中国已提交IND并获受理。   投资建议:公司深耕自免领域抗体创新研发,靶点布局丰富,在研管线进度靠前,逐步进入收获期;已上市产品业绩多点开花,CDMO贡献业绩新增量,公司成长空间广阔。我们维持原有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5/1.40/1.82亿元,增速分别为153%/13%/29%。维持“增持-A”建议。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风险、新药研发风险、在研产品上市不确定性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等。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3-10-19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